晚清崛起 第315章 政治走向

作者 ︰ 老沈陽

正文第315章政治走向

第315章政治走向

第315章政治走向

晚上盛宣懷他們又回到了賓館里,唐炯已經來了,原來他們在臨到出發前給唐炯打了一個電話,讓他過來一下,他馬上放下了自己的工作來了,他也正好有事要和他們幾個人商議。

幾個人見面後沒有廢話,馬上就進入了正題,先是j o流了一下各方面的工作,軍事方面問了一下,同時也了解了一下經濟方面的工作,然後他們主要就關于政治方面的事情,說到這里,趙虹燕她們就退出了,她們不分工管這些,她們也累了自己要去休息了,nv人們一走,只是剩下了盛宣懷和唐炯,他們兩人要談的就是關于今後的政治走向問題。

關于安南等地的游擊隊,現在就是繼續扶持當地自己設立的政f 與英、法進行斗爭,消耗他們的實力,進一步地擴大自己的實力和地盤,牽制他們在殖民地的力量。

關于菲律賓那里,同安南等地一樣,把西班牙人趕走了,有劉永福在那里坐鎮,美國人現在是進不來了,那里的本地人和華人已經控制了那里的局勢,本地人有一些原來的貴族,但是所有的經濟命脈都是掌握在了中國人的手中,海外華人已經為中國人佔住了地方,這里在有任何外來人也不能把這里奪走了。以後要是李振華能夠掌握中國的最高權力機構,那麼這里就會是中國的一片土地了。

印尼那里也好說,沒什麼問題,完全是由自己人在掌控局勢,而且那里現在也很穩定,軍隊實力、經濟實力、在加上穩定的政f 機構,誰也翻不了天,當地人已經控制起來,沒有華人華僑,他們連飯也吃不上了,外部勢力他們一時也顧不上那里,所謂的「蘭芳共和國」就是一個純粹華人的東西,那是誰也改變不了的。

其它東南亞地區,也是這樣,他們已經積聚了力量,只要是一有機會就可以把那些地方掌控起來。李振華在東南亞地區的這些辦法都是對的,現在也沒什麼更改的必要,現在就這樣繼續執行就可以,但是各部都逐步地擴大自己的實力,能夠盡可能多地向興華集團公司總部提供資金。

李振華現在所執行的一套政策,和清政f 那是格格不入的,這個茅盾早晚是要爆發,因此必須要提前作好各種準備,作為他們二人來講,他們是絕對不願意等著別人來砍自己的腦袋的,那就一定要提前想好辦法來對付他們,同時也是在保護自己。

盛宣懷和唐炯他們倆,在沒和李振華站到一起以前,對清政f 的貪污、、落後,就是非常不滿意的,但是他們沒有能力去改變這一切,現在和李振華走到了一起,他們認為現在的大清,它只能是李振華以後執政的一個絆腳石,要想按李振華的意思讓中國強大富強起來,讓中國人民真正富裕起來,這一塊絆腳石是一定要踢開的,不能讓它在繼續擺在那里了。

現在自己已經有了很大的實力,軍隊要是直接對上滿清的軍隊,那絕對是可以打敗他們的,兩種實力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面上,但是李振華的意思是盡可能地不打內戰,因為自己的國家太窮了,要是再打起來,那外敵是一定要有利可圖的,n-ng不好,他們也會出兵進行干涉,那就不好了,倒霉的就是那些普通的老百姓,俗話說的好「興百姓苦,亡老百姓苦」,李振華是絕對不願意讓老百姓們生活的不行的。

直接開打不行,那就想個比較穩妥的辦法吧,倆人又想利用滿清貴族和漢人的茅盾來進行。朝庭內部的茅盾也很多,李鴻章現在因為在甲午戰爭中的不利,已經明升暗降,到了軍機處去了,直隸總督換成了榮祿,榮祿雖說在滿族人中是個有能力的人,但卻是典型的守舊派。

對于新的東西他是一直執反對意見的,他唯一支持的就是新軍的改革,因為這是對他有利的地方,這支軍隊在天津,當然他就是近水樓台先得月了,所以他對于李振華還是一直是支持的,當然了他內心的想法是什麼,別人也就猜不透了。

榮祿一上任他就把天津機器局j o給了李振華,他認為自己的手下是沒有人可以比的上李振華的,j o給他自己決不會吃虧,只能是自己佔一些便宜,再說了那些人管理著企業那就是一個結局,只能是自己的負擔,而不會給自己創造什麼價值,那就不如給了他,李鴻章把江寧和江南機器局給了李振華,他可是佔了老大的便宜的。

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估計,他應該是有些懼怕李振華,覺得李振華現在是皇上和太後的紅人,再一來李振華是軍權在手,他也不敢對李振華如何,直隸範圍內有了什麼事情,還得要請李振華派出部隊才行的。

下面的民眾對清政f 現在也是不滿意,那就也要利用一下,反正就是想辦法把清政f 給n-ng下去,想來李振華也是不會反對的,別看李振華表面上對清政f 沒有說什麼,但是他對清政f 可是從來不感冒的,無論自己取得了多大的勝利,他也不會主動去和朝庭去報告的,都是其它的人向朝庭報告。

他對于自己的軍隊那是百分之百說了算的,別人要想指揮李振華的部隊,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他的軍隊從來不欺負老百姓,所任命的官員沒有貪污受賄的,這些都是和原來的政f 從根本上是不一樣的。

老百姓們對李振華那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對外是抵抗外侮的英雄,對內搞經濟是全心全意的一員干將,建設大量的鐵路、工廠、礦山,為老百姓生活的提高費盡了心血,那麼民眾是絕對會擁護李振華的,就是那些軍人們有誰不佩服他呀。

現在報紙上人們听的多了,見的也多了,李振華建了那麼多的學校、醫院,那些學生們接觸到了大量的新知識,他們對于中國的現況是絕對不滿意的。他們看到世界上那麼多的強國,民眾的生活比原來要好的多,他們是不甘心就這樣下去的。

隨著人們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素質也在提高,現在已經遠不是清政f 高層人們說的那樣「民智未開」,他們已經從原來的愚昧無知逐步解月兌出來,新的科學知識正在深入人心,同時他們也開始關心起國家的命運,也在為提高自己的生活狀況而努力。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古訓,面對西方國家的強大,他們也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國家強盛起來。

真正對李振華不滿意的,也就是一些原來滿清政f 的一些有著實際利益的人,一些王爺、皇親國戚、成天不干活卻有著收入的那些旗人,不過他們的比例也太小了,還有一些就是現在掌握大權的一些舊官僚,他們有著高收入,要是一但改朝換代,他們會失去現在美好的生活的,那他們可能會與李振華為生茅盾,那也沒事,他們不是代表著整個民族的利益,他們在以後的斗爭中肯定不會佔了上風的。

盛宣懷和唐炯經過分析當前的形勢,他們覺得現在應該利用眼下民眾的意識提高來進行工作,進一步提高人民的意識,讓他們形成對清政f 的新的認識,也就是開始反對滿清政f 的意識,自己從中得利。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 | 晚清崛起全文閱讀 | 晚清崛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