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 第393章 六堂官事件

作者 ︰ 老沈陽

正文第393章六堂官事件

第393章六堂官事件

第393章六堂官事件

于是李振華就對鄭觀應說了自己的意思,並征求他的意見,鄭觀應考慮了一下,他對李振華說道︰「對于海關,我是了解一些,但是不全面,我和總稅務司的赫德也比較熟悉,那我就繼續到他那里去工作,也好更多地對海關的工作進行了解。」

見到鄭觀應答應了自己的要求,李振華就對他又說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一是要掌握他們的管理方法、工作流程、然後就是想辦法建立自己的一套管理辦法,好的地方我們要保留,對我們不利的地方,要堅決改變,以後要建立我們自己的海關,同時對于國內的稅收情況,也要分析一下以後如何搞,對于現在清政f 執行的「厘金」制度,這是不合適的東西,以後怎麼樣來改進這種稅收政策,這些都要請先生仔細地考慮一下。

鄭觀應答應了李振華的這些要求,鄭觀應在北京的時候,已經和盛宣懷接過頭了,他知道李振華對以後的打算,對于能夠為強大自己的國家工作,鄭觀應沒有二話,他決心要把自己的後半生的生命,貢獻給這位年輕將軍的事業中了。

此時,他也提出來了一個李振華原來沒有想到的問題,要是北京一但有事,要對北京的海關進行保護,特別是那些人員、帳冊什麼的都要保護好,不能有所損失,要是少了對我們可是非常的不利的。/.shouda8/.co

這是李振華原來沒有想到的東西,李振華答應馬上就辦一定要保護好這些東西,相應的對于一些銀行、票號等,也要通知他們自己進行保護,如果自己不行的情報部-n也可以對他們進行的保護,對于皇宮內的一些東西,能夠保護的也要保護好。別讓一些野心家全給糟蹋了,要是那樣,自己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結束了和鄭觀應的談話,李振華馬上就給北京的情報處打電話,讓他們對于在北京的海關、銀行等馬上作好應變準備,並讓他們通知山西的一些較大的票號,讓他們自己作好應變準備,如果他們的力量不足,也可以幫助他們一下。對于海關那里,只是自己人要有所準備,作好保護工作,但是不能向他們透l-消息。

對于皇宮內的內務府,也要對那里進行嚴密的監視和保護,一但有變要要及時地進行保護,對于某些人要偷運府庫內的銀子,那就不客氣地干掉他們,國家的銀子,誰也別想進了s 人的腰包里去,特別是那些守舊派和維新派的人手中去。

同時他決定自己到天津或者是廊坊去,在那里就近進行指揮,一師給他留下了一個團的警衛部隊,另外進入關內的部隊還要增加,以防不測。

在北京的袁世凱此時正是風得意的時候,這是一個野心家最向往的事情了,每天可以見到光緒皇上,雖然皇上對他的存在並不是特別關心,但是,他知道那些守舊派們不會就這樣下去的,那位康有為也是不甘心于就這樣下去的,他一定還會整出點什麼事來,到時一lu-n起來,憑自己在朝鮮的經驗,那時就可以大顯身手了。

那些新軍的朋友們還不錯,他們給介紹的那個孫南風果然是個有擔當的人,他給了自己一大批輕武器,可惜沒有大炮(大炮是不能給的,李振華絕對不會把大炮給這種野心家的,大炮要是到了他的手中,那他還不敢把紫禁城給炮打了呀)。同時也給他派出了兩個營的人手,那兩個管帶,他們叫營長的人是兩個酒桶,一個叫王鋼,一個叫張中,每人一萬兩銀子,就把他們給收買了,現在是讓他們干什麼,他們也是沒話說了。

這兩個人都是從防城那里出來的人,都是多年跟隨李振華的,他們曾經多次上陣,都是好身手,就說他們的那過,但是就是二十米都打不準,可是他們要是在一、二百米之間,那是指哪兒打哪的,可就是有點貪財和好喝酒,袁世凱知道非這樣的人自己才好控制,于是他也就沒斷了給二人好處。

他讓張中守衛內宮,讓王鋼在外面,他們帶來的人也都給他們分開了,一開始他們還不願意,但是當袁世凱又給了他們一些銀子以後,他們就都痛快地答應了,袁世凱心中笑道「還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呀」,你原來無論對李振華多麼忠誠,在我的銀子面前,都得敗下陣來不是。

袁世凱現在就盼望著「維新派」和「保守派」趕緊打起來,那他就可以得到真正的實惠了。

b 斯那邊王欣又來信了,阿芙娜?艾比爾為李振華又生了一個兒子,現在這三位每人都有一個兒子了,不過李振華擔心,這阿芙娜艾比爾沒有正式的結婚要是有了兒子,這也是好說不好听的事情,于是他就給阿芙娜?艾比爾寫了一封信,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她,征求她的意見,要是沒事也可以在德黑蘭那里,要是不方便那就讓人把孩子給送回來,如果你在德黑蘭休息不好的話,也可以一起來奉天,寫完了信,李振華又開始盯在那些維新變法的問題上了。

此時的時間已經到了九月下旬,北京的鬧劇又一次的上演了,sh-朗王照上書建議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後二位「最高領導人」到外國去「出洋考察」,一則可以向世界各國顯示帝、後團結;二則可以開闊眼界。禮部六堂官(正副部長)不同意向上轉達,並說王照心懷叵測,雙方因此發生了j 烈沖突。

光緒皇帝知道後,認為禮部六堂官這是在阻撓新政,為了「立威」,光緒皇帝決定把這六名堂官全部罷免。這就是著名的「禮部六堂官」事件。但是「維新變法」之初,慈禧曾經有過上諭,就是對于各位大臣的任免,還是由她點頭才行的,這一次光緒皇帝動了慈禧太後的底線,慈禧太後不願意了,李蓮英在太後面前大哭,請求太後「垂簾听政」,慈禧太後在頤和園馬上召集一班皇親國戚,和守舊派的人物開會進行研究,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 | 晚清崛起全文閱讀 | 晚清崛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