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節骨眼上,雖然心有疑惑,通王卻不敢放信鴿出去詢問。對于霏珠信上所說「挖地道逃生法」,他只一笑了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到萬不得已,斷不能偷偷逃走。
「既然爹爹決意不動舊時關系,我們不如托貴妃說說情?孩兒康州之行可全是按上邊的意思辦的啊!哥哥又沒犯大錯,何故思過思了這麼久,還不肯松動。」李涼想起比較貪財的那個貴妃族中佷兒來。
通王捏著霏珠的信,鄭侍衛在外頭奔走數日顯然也沒多大效果。他檢查一遍信紙,別無它物,緩緩道︰「君心難測,你們不懂。這麼些天了,皇上想必已經看過奏折,仍未撤禁,大約是殺了我們這只雞,而那幫子要警告的猴還沒教訓夠。放在以前,多捱段日子也可。但現在兒媳婦還住在外頭,不成體統啊。早些解了禁,問名納禮娶進門來才好。」
父子三人聚在書房里商議走誰的門路更穩妥些。不踫朝中關系,就只剩下後宮一條路了。現在郭貴妃地位穩固,雖仍未冊後,家中勢力擺在那里,身為四朝棟梁郭子儀的親孫女,又有皇子,是棵常青大樹。除此之外,還有宦官寶公公,皇上跟前的紅人,也能說得上幾句話。
通王權衡許久,遲遲沒有定下主意。一不願令李滄李涼低聲下氣去求一個宦官,二不願與郭妃走得太近,所謂吃人嘴軟,拿人手短,這一次承了郭貴妃的人情,將來少不了得為她家做些事︰而通王最不願卷到皇太子之爭這趟渾水中去。
李滄忽然想起一個人來,眉頭稍微解開些。他拍拍胸脯說︰「爹,不求貴妃,不求寶公公,還有一人,正當寵又沒後患,最合適了。」
「誰?黃公公?他老了,未必肯出頭。老太妃更指望不上。」
「秋妃。秋妃新納不滿一年,皇上寵她天下皆知。又無家無族,背後沒有多少錯綜盤根的勢力。」
「不妥。你要給秋妃當後盾支持她宮中爭寵?郭家幾世功勛,權傾半朝,莫為早幾日晚幾日解禁而得罪郭貴妃。」
「我們又出不了面,先托嫂子走一趟,她與秋妃都是煙花地呆過的,同病相憐亦未可知。婦人家的私交,算不上給秋妃當後盾。試試看,行不通再另計較其它門路。」李涼想起秋妃的身世,覺得這個人選是當前最合適的。
議定此事,通王取出鴿籠鑰匙,說︰「放鴿子吧,多放幾只,免得被外頭的人馬捕去。」
李滄推回鑰匙︰「放鴿子要驚動多少人。另有它法,只教霏珠一人明白。」
通王擺擺手,子孫自有子孫福,隨兒子們折騰吧,他得好好翻看翻看歷書,挑個好日子出來,給老伴祭一壺酒,念叨念叨大兒子也要娶妻成家了。
李涼快走兩步,緊跟在李滄後面,要看哥哥如何傳出去「只讓霏珠一人知道」的消息。李滄喊來幾個下人,把桌椅板凳搬到門口,又把樂班分成兩隊,輪流登桌。
「哥哥,讓她們站在桌子上喊話?那豈不是人人都能听到。」李涼端詳半晌,提出另外一種方案︰「做些紙鳶,高高地放起來。紙鳶上畫個美人,再配上秋字,說不定嫂子能猜到。」
李滄笑笑,說這一種行不通再換紙鳶。他跳上桌子試了試高度,帶人演習一遍,囑咐她們︰「明天一早,輪班立在桌上唱歌,錯了調子不要緊,聲音要響亮。」眾歌女遵命應下。
李涼此時恍然大悟,趕緊透過門縫打點了外頭的兵卒不要聲張此事。小頭目們只管出不管進的,除了奏折,別的書信一概不外遞;除了放人,別的送米面一概不阻止。如今接了銀兩,才不去管他家牆內是搬桌子還是拆房子。
清晨,守街的一隊人馬剛換過班,就听到通王府內咿咿呀呀有歌聲飄出來。拍了拍門,里面遞出一袋子錢︰「官爺們辛苦了,家里頭歌姬閑著也是閑著,特命她們唱些小曲,給官爺們取個樂解解乏。」
這樣的好事,哪個會不樂意。守門官兵笑呵呵分了銀錢,站著崗听曲子。
「勸君……莫惜……金縷衣……」一唱三嘆,伴著絲竹緩緩歌出。一曲終,又有另一位歌姬登桌開唱,同一首曲子,換個伴奏樂器,竟也能唱出不同韻味來。
金英送人送米面時,听到歌聲大吃一驚,急忙問旁邊天天見面混成熟人的小頭目︰「通王府這是怎麼啦?皇帝要砍通王的頭嗎?平白無故奏樂做甚,大哥您快告訴我,唉呦這可怎麼辦才好!」
「小丫頭,別急,別急。里頭唱歌作耍呢,從早上到現在沒停過,你也坐下一起听听,王府里的歌女就是不一般吶,沒重過調調。」小頭目一臉陶醉,把金英略微帶近些,讓她也听了一首金縷衣飽耳福。
金英回到客棧後立刻把這事當作新鮮消息告訴了霏珠︰「姑娘,咱不能老給通王府送吃的了。姑娘在外受罪擔憂,他們卻在府中尋歡作樂,不知道養了多少唱歌跳舞的。照婢子看,早點回康州才是正經。」
「此話怎講?」霏珠放下梳子,拉過金英要問個仔細。
金英便把她去時,所听所見,詳細向霏珠講了一遍。又恨大公子沒良心,吃著姑娘送的菜,不說早早想辦法月兌身,還顧得上享樂。因此愈發使勁攛掇霏珠不要嫁負心郎。
「嘖嘖,金英來了趟長安,眼界也高了許多嘛。在斜雨樓,你們可都勸我早點嫁給李大公子。如今我真奔長安要謀求謀求下輩子的幸福,你又說大公子非良人。前後矛盾啊!」霏珠听完金英的講述,反而有了笑意,開匣子取條精巧鏈子戴上,攬鏡照了照。
「姑娘,您可千萬睜大眼楮啊!如果不信,咱們這就去通王府,的確有好多歌姬在唱歌取樂!」金英著急了,推開門請霏珠親自去看。
「我信,去把鄭侍衛叫來。」
霏珠听得明白,那不是取樂,是通王府遞出來的消息……她顯得很高興,特意挑出一枚金飾,呵化了瓊膠貼到額上。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杜秋娘,當朝秋妃的《金縷衣》。她次次寫信問李滄討主意,眼下這不就是唱給她听的主意麼。
等三人聚在桌前,金英重新關好門窗時,霏珠直接遞給鄭七一碗茶︰「鄭大哥每日奔波辛苦了,元大人那邊有沒有好消息?」
「這個……暫時還沒有。」鄭七無奈地攤手︰「位高權重的,交情不深。位卑的又不管用。元大人也在為找誰送禮發愁。」
「不必愁了,去打听打听,哪個小黃門神通廣大,在外頭有宅子。或者問問元大人有沒有門路能把禮送到宮中。」霏珠把她的小包裹打開,里面還有不少海底攢下的寶貝。「我已有了主意,這回呀,不亂求人了,咱們就鉚足了勁去求皇上寵愛的秋妃。」
「進宮倒是不難……不用托小黃門、老公公,元大人常常進宮去作詩詞助酒興,只托元大人帶進去吧,又穩妥又不怕少了物件。」鄭七有點拿不準,算計了一下余銀,說︰「請秋妃說情,至少也得備下千金之裘這樣的禮物,皇妃們在宮中不缺銀子,遞金銀恐怕沒用。通王府里的古玩又運不出來。石姑娘,這秋妃,咱們請得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