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活的更精彩 正文 十 麻辣燙開張

作者 ︰ 珠珠一顆

第二天早上,朱雨彤不到六點就出門去跑步了,鍛煉身體從小開始。早上的空氣也好。朱雨彤家是坐落在一個四周都是山的小鎮上,夏天的小鎮上到處可見外出鍛煉的人。朱雨彤從家里出來一路朝著早市的方向跑去。鎮上的早市在河邊的大橋附近,這樣一個來回怎麼也要一個多小時了。

到了早市,看看早市都有賣什麼菜的,品種多嗎。自己要是麻辣燙開始賣的話就需要不少,簡單了看了一下,基本上後世能吃的青菜現在都有的賣,也就是像是魚丸一類的現在還沒見著有賣的。只能再想想辦法,不行的話就自己家做或者找能做的地方。

跑完步感覺全身都很舒服,第一天剛開始跑,朱雨彤沒敢跑太快了,累了就走著休息會,這樣走走跑跑也堅持了下來。

到了家剛剛七點多,朱母已經起來了,就剩下妹妹一人了。

朱雨彤見還早就出去了背會英語單詞。早上的時間背單詞最好了,這個時間是記憶力最好的時候,朱雨彤本著不浪費時間的精神在吃飯之前再多背幾個單詞。

妹妹還小也不用和朱雨彤一樣早起鍛煉身體和學習,朱雨彤想等妹妹再過兩歲再開始鍛煉就好了,現在就先讓妹妹有個無憂無慮的童年。

朱志杰下班到家了,告訴王曉芳煤爐和鐵鍋已經找好人做了,不過要等差不多一個星期才能做好,和朱雨彤之前估計的差不多。

這個星期朱家一家人都再在興奮的等待當中。朱志杰和王曉芳找了個時間又去賣竹簽的地方,看看能不能問到做的地方。不過賣小百貨的商店也是從市里統一配貨的。那個時候買東西還都需要各種各樣的票,像是買布需要布票,賣肉需要肉票一樣,不過那個時候已經開始改革開放了,不像以前那麼嚴謹了,沒過兩年這些票也就取消了。

本來以為最容易的事情沒想到倒是最麻煩的。這樣朱志杰回市里上班的時候又去找賣竹針的地方,這回到是找到了,而且不用票就能買,還可以都做成朱志杰要求的那種,便宜也沒有多少錢,朱志杰就先買了一千只竹簽回來。

朱志杰從市里買回竹簽,這讓王曉芳心里放下一大塊心來。朱父還帶回一個好消息,說是下個夜班回來就能把這兩樣給帶回來了。

下午的時候王曉芳的姐夫也讓人把桌椅板凳送過來了。現在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了。

王曉芳這幾天都在買東西,把能準備的都準備好了。朱雨彤卻像是沒事人似的。自己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每天不是看書學習就是帶帶妹妹,順便再教妹妹些簡單的字和一些拼音字母,畢竟這個怎麼也要先學了,完事才能學英語單詞。

還好妹妹還是很聰明的,教的一些都能記住,事後也不會忘。看來妹妹還從小挺聰明的,就是不用在學習上,要是用心學習的話最後也不至于連個高中都沒考上,上了個中專學醫,最後還沒有醫師證,都不被承認,只能在小診所當護士,連醫院都去不了。

在王曉芳千呼萬盼之下,朱志杰終于在下一個夜班把煤爐和鐵鍋都拿回家了。還是找人幫忙把東西拉到家的。東西一到家,王曉芳和妹妹小姍都是左看右看,以前還真沒見過這樣的煤爐和鍋。

朱雨彤看了下做的還不錯,和後世的賣麻辣燙的那種爐子基本上是一樣的。

爐子拿回來了還需要一個架子,把煤爐放在中間,這個朱志杰自己就能做了。在朱雨彤的要求下,架子也在煤爐拿回來的第三天作好了。

中間放煤爐,四周都是木飯的架子。這回賣麻辣燙的工具算是全了。朱媽也都準備好了。青菜和各種各樣的菜樣都買回來了。幸好現在的買東西用票不是太必須了,要不然這麼多菜樣可買不全。

終于要到賣麻辣燙的時候了,麻辣燙的高湯還是朱母一早從早市買的大骨頭,從早上買回來就開始炖上了,炖了將近一天。妹妹聞到了香味都忍不住喝了好幾碗了。說是今天媽媽炖的湯真好喝。

朱父今天也特意和別人換了一個班,第一天也不知道情況會怎麼樣,大家心里都挺不安的。

全家人是從一早上就開始忙一直到下午,連吃中午飯的時間都沒有,還是忙完了朱母下了些面條給大家吃。不過在麻辣燙湯鍋下過的面條是格外的好吃。

妹妹和朱雨彤兩個人就幫忙把菜樣用竹簽串好,朱父和朱母兩個人洗菜切菜,忙里忙外的。

下午三點多時候都準備好了,朱雨彤想起來,吃麻辣燙一般都需要大量的水,自己家可以賣點茶水和汽水,朱雨彤又讓朱父先去商店搬了幾箱汽水,朱母在家燒了一大鍋的開水,多泡些茶水,茶葉還是王曉芳姐夫給的,王曉芳姐夫家里茶葉特多,都是別人送的,也喝不過來,給了朱家不少,正好這次派上了用途。

朱雨彤已經想好了茶水也不貴,一毛錢隨便喝。估計賣茶水也能賺不少呢!

下午剛過四點,朱家就在自家的門口開始擺上攤了。其實這個時候還有點早,怎麼也要五點以後才能有人呢。不過王曉芳早已經心急的不行了,心里面一直沒底,不知道能不能被多數人認可。

朱家住的地方就在路邊,而且是鎮上的唯一的一條主路。鄰居們就看朱家擺攤也不知道朱家到底是賣什麼的。大家都沒見過這種吃東西的方式,看著都挺新鮮的。不過人們對于未知的事物都有一種恐懼的心理,沒有人敢做第一人,但是如果有人嘗試以後說好吃的話,大家就都會跟風而上了。

中國人的心理向來是誰家飯店的人多就去誰家,都往人多的地方湊堆,中國的國情就是這樣。

朱雨彤知道人們的這種心理,就想了辦法。把左鄰右舍的鄰居叫了幾個過來,讓大家嘗嘗鮮。

這些人免費嘗過後都說是頭一次吃這麼好吃的東西。大丫和小丫放學到家看過朱雨彤家門口好多人都在那,也不知道是做什麼的。進家放下書包也趕著過來湊熱鬧。

「朱雨彤你家在做什麼呢,怎麼門口那麼多的人,我看好多人都端著盤子在吃東西,他們都是吃的什麼呀?」大丫小丫追著朱雨彤問。

「先別說了,你們還沒吃飯吧,過來嘗嘗。先一人拿一個盤子過來。過來看看這些菜里有沒有你們平時愛吃的菜,喜歡吃的話就都拿到盤子里,再澆上一些這幾個碗里的小料。」

朱雨彤指了指裝小料的幾個碗,告訴大丫和小丫都是哪幾個。

「呀!這麼多啊!木耳,粉條,還有血豆腐。」這邊小丫還沒說完,大丫也叫了起來。

「還有牛板筋,牛肺,牛脆骨。好多啊!我都不知道選哪些了,那邊的青菜呢,怎麼吃啊,我看也串好串了。」

「那些青菜也是一樣放鍋里的,不過都是現放的,你願意吃哪些就放哪些。」朱雨彤把吃法都和大丫小丫說了。

「那我也去選幾樣,我多選幾樣,小丫你和我一樣吧?」

「恩,你選就好,我平時愛吃的你也都知道。」那邊小丫已經擠到鍋前開始選上了。大丫選好了幾樣青菜也拿到鍋前,交給朱母了幫忙下菜了。自己也隨後選了些愛吃的,還有一些平時不太容易吃到了。

大丫和小丫選好後,按照朱雨彤教的放了些小料。姐妹兩個也香香的吃上了,還好這兩個小姐妹平時都比較能吃辣的,吃了幾口就開始到處找水喝了。

這回門口擺的小吃攤邊上已經聚集了好多人了。鄰居吃了幾口也都吃的不錯,家里條件好的就留下來繼續花錢吃了,條件不好的陸續的都回家了,說是不花錢,大家也不好意思都在那白吃白喝,嘗嘗味道也就好了。這些菜也是朱家人花錢買的,誰家也不富裕。也就大丫和小丫姐妹倆在那白吃白喝的還一幅大吃的模樣。

陸續的開始上人了,吃的人越來越多。朱母在那忙著幫人選好的菜下鍋煮,朱父在旁邊看著什麼東西少了,就再放些,有吃完的再把錢收了。就連妹妹小姍都在一旁幫忙看來人就給遞盤子,教人怎麼吃。不過太小了,有的時候讓人听不明白,還好旁邊還有朱雨彤,看著有不明白就上前說幾句。朱雨彤主要是負責茶水和汽水,誰要的就付錢,不和麻辣燙一起算。

朱家的麻辣串也不貴,素菜五分,肉菜一毛。一個人吃飽也花不了幾個錢,有一塊錢就差不多夠了,就是肚量大的人也就花差不多兩塊錢。朱家的量還是不小的,不像後世那樣什麼東西都是一小點,青菜也就幾個菜葉子,而肉菜就更不用說了。

八點剛過,東西就都吃光了,朱父和朱母沒想到這麼快就賣光了,進了幾箱汽水也都賣沒了,還賣了不少的茶水。

買菜總共花了不到五十,把煤炭錢還有小料錢其他的都算在一起也就算是五十,不過一晚上麻辣燙就賣一百五十多塊錢。朱雨彤那邊賣茶水和汽水也賺了將近三十元。

算上賣水賺的錢和賣麻辣燙賺的錢,一晚上一共就賺了不到一百多塊錢,比朱父一個月的工資還多。這讓朱父和朱母都沒想到一晚上就能賺這麼多的錢。而且還有好多人都沒吃上呢!

夏天的時候一般晚上賣吃的能到十一點多,這朱家頭一天剛到八點多東西就賣光了,這要是東西多賣到十點多,十一點再收攤的話還不知道多賣多少錢呢!

這下朱志杰和王曉芳都心里樂開了花,以後的日子會越過越好的。不過看女兒在一旁也太鎮靜了,好像事先就知道的。

「這是剛開始,大家都抱著嘗試的心理,吃的人也多,過一段時間,人家都吃過後,人就沒有這麼多了,客源也就差不多穩定了。一天賺差不多不到二百塊錢吧!」朱雨彤知道現在只是開始,不過朱雨彤有的是新花樣,現在還是一樣一樣的來,以後還可以賣別的東西,朱家只會越過越好,不會再愁沒錢的日子。

(今天有人投給珠珠推薦票了,相信以後會有更多的朋友給珠珠投票的。珠珠在這謝謝三千無界朋友投給珠珠的第一張推薦票,珠珠以後會更努力的寫文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活的更精彩最新章節 | 重生活的更精彩全文閱讀 | 重生活的更精彩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