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祥,請教一下漢中之約是怎麼回事?」
「元祥,听聞北燕的一項國策就是戍蠻,漠北的蠻族到底是怎麼樣?你跟我講講。」
「元祥,士族和寒族是怎麼回事,淵源很深嗎……」
「元祥……」
「好啦好啦別煩了!」豫王元祥瞪圓眼楮,半是不耐半是奇怪,「你不是說討厭看那些正經書嗎?怎麼問起這個?」
阿和無辜的看著他,慢慢說道︰「我以為都是常識的東西,自己不知道不好,所以找些了書來看,可是越看越發現不懂的地方很多……你看,我對燕國一點都不了解,所以就想問問你……」
元祥一怔,勉強咳兩聲,掩飾道︰「嗯,算你好學,既然嫁到我燕國來自然應該好好學些國史……」
阿和一拍手,高興的道︰「是啊,不懂得太多,又不知道問誰,只好向豫王殿下請教。」
元祥紅著臉,依然嘴硬︰「好吧,本王就勉為其難收你這個徒弟好了……不過本王今天府里還有事,先回去了。明天抽空過來教你。」
阿和笑眯眯的送元祥出了宮門,還不忘囑咐道︰「老師明天記得起早,學生備下桂花釀恭候大駕。」
第二天一早,元祥就興沖沖的沖到泰成宮里,趾高氣揚地一番大講特講,阿和便帶著一班吳國過來的宮女掩飾住笑意,乖乖的做學生。
當然,阿和是個好學的好學生。每次老師要心滿意足的下課時,她準會舉手再問些新問題。
一般的情況是,豫王殿下臉色一變,緊跟著輕咳兩聲,掩飾住心虛一本正經的說,這個問題簡單,但是本王今日尚有要事,這里暫且壓下擇日再講。
于是翌日一早,準能看到豫王元祥又神氣百倍地到泰成宮里「傳道授業」。
如此持續月余,元祥居然在靖文帝考量眾親王課業的時候拔得了頭籌。據說靖文帝出題「尚武」,命所有親王當堂以此題目作詩文。元祥旁證左引,上至先帝「漢中之約」下至國策戍蠻,洋洋灑灑的寫了近千字,十分精彩。靖文帝大喜,連聲稱贊了幾句,又賞了他一對瑪瑙鎮紙。
泰成宮這邊自然也有賞賜。阿和戳著擺在桌上的一對玉如意,自言自語道︰「不能吃不能玩,只能當個擺飾。」也不知道是如了誰的意。
門外朗聲笑道︰「朕就知道你會這麼說。」靖文帝又沒讓通報,直接進了寢殿。
阿和連忙請安。元坤扶起她,說道︰「這次豫王學業大進,都是泰成皇後的功勞。」
阿和笑道︰「臣妾不敢居功。豫王殿下聰穎勤學,臣妾還要向他請教呢。」
元坤微笑︰「你很聰明。」
阿和震驚︰「陛下,臣妾長這麼大第一次受到這樣的稱贊!」
「哦?」輪到元坤一愣,道︰「那麼,皇後在吳國時常得到什麼樣的稱贊呢?」
「阿和真呆,不,真乖。」阿和學著吳國後\宮女人的一口吳儂軟語,惟妙惟肖。
元坤失笑,確實听過陪嫁來的宮女帶有這種口音,又問道︰「那皇後的官話怎麼說得這麼好?」
阿和解釋道︰「父王常年駐守在外,臣妾不是在京城里長大的。後來父王過世才隨母妃回到京城的王府。」
「原來如此。」元坤點點頭,他也听聞過泰成皇後的生父端王乃是吳國有名的一員驍將。吳國崇尚風雅,朝廷重文輕武,因此勇將名將屈指可數。端王乃是吳國皇室少有的善于統兵的宗親,深得先皇重用。如今的宣帝即位後,更是賦予這位皇弟吳國的精銳部隊。可惜端王卻在七年前的西南之戰死于流箭……元坤忽然想到一種可能,流箭?未免太過巧合,須知西南之戰後,端王就是吳國戰功最高之人,又是宗室王爺,再怎麼賞都只怕功高蓋主……他回過神來,看著身邊神色乖巧的阿和,心想,這孩子或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嫁過來的。
元坤想到這里,不禁心中一軟,關切道︰「皇後這幾日辛苦了,還喜歡什麼?說說看。」
阿和听了眼楮一亮,說道︰「那個,听說陛下有《鏡花緣》的孤本……」
元坤笑道︰「只要這個?朕等會兒就讓人給你送來。」
「陛下真好……啊不,謝陛下。」
「不過豫王的事還得讓皇後多費心。對了,秋獵就快到了,這小子一直貪玩疏于演練騎射……」元坤停下來,好笑地看著瞪大雙眼的阿和,臉上似乎就寫著︰這個我真不會……「皇後只要帶他到宮中的演武場那邊去玩玩,朕自會安排人教他。」
「哦。」阿和長舒一口氣,放下心來。
元坤安撫地模模她的頭,笑道︰「那麼皇後早點休息,朕先走了。」
***
這日,元祥又來泰成宮玩,阿和果然找了個理由,帶著他到演武場附近玩。
北燕以武立國,騎射起家,自是重視皇室子孫習兵演武。當年北燕高祖帶著族人反抗中原王朝的暴政,一路騎兵快馬,奇襲王都,直取河洛,奠定了北燕的江山。彼時南方的吳侯已經自立多年,趁此機會改元稱帝。不久吳帝審時度勢,與北燕結盟,借其糧米,許諾奪得天下之後以陽江為界,兩國永世和好。
然而天下不是那麼好取得的。前朝舊臣死守漢中地區,長達三年久攻不下,北燕高祖終抱憾而去。繼位的太宗皇帝登基之時更是內憂外患,前朝舊臣苦守的漢中竟然蓄勢反攻,外又有蠻族趁火打劫。翌年春天,太宗御駕親征終于打了一場大勝仗,將漢中圍成孤城。但念及蒼生百姓,又傾慕忠臣良將,太宗終放棄屠城,封守將為漢中王,漢中百姓可不向朝廷納稅,漢中城內事宜皆由漢中王定奪。至此,漢中才降,北燕終于統一了北方中原。後太宗又欲親征漠北蠻族,卻在途中病故。之後即位的幾位皇帝在位時間都很短,連年征戰導致國庫空虛,燕國無力北征,只好以防衛為主,于是稱為「戍蠻」。戍蠻成為北燕的國策,提醒著北燕軍民來自塞外大漠的威脅。尚武也成了北燕立國之準。
而南方的大吳遠離戰火,君民沉浸在江南水鄉的柔美中越發安逸逍遙。開國的太祖皇帝未能親眼看到北燕一統,卻在臨終時立下與燕和好的訓誡。後世的皇子皇孫遠沒有這種頭腦和胸襟,對待前來交好請援的北燕使者十分傲慢不屑,導致兩國幾乎一度斷交。近年來,尤其是宣帝登基後,才慢慢恢復了兩國的交往。去年北燕靖文帝即位,隨即遣使結盟,並請尚公主,宣帝欣然答應,特地從宗室郡主中選人,封為公主嫁了過來。如今的大吳,似乎沒有以前那種悠然平靜了,先是西南之戰,又听聞各地烽火不斷。不知道崇尚風雅清談的大吳君臣心中作何感想。
阿和與元祥來到皇宮當中一片開闊的草場,演武場就在其中。阿和遠遠的看到一排草靶,問道︰「那排靶子立在那兒,是用來射箭的嗎?」。
元祥自幼玩在這里,滿不在乎地道︰「當然是射箭用的。這里本就是皇家的演武場。」
阿和露出艷慕的神情,問道︰「難道元祥也會射箭麼?」
「切!小爺是誰?有我不會的嗎?我六歲上就開始學功夫了……」元祥突然住口,警惕道︰「你想干嘛?」
阿和眼楮閃閃亮,說道︰「能不能讓我看一下,吳國的宮廷就沒有……」
元祥放心了,又有些得意。畢竟是南方嫁來的丫頭,連射箭都沒見識過。于是指使隨從去武場收拾一下,取來自己的弓箭,站在離靶子五十步左右的地方,擺好姿勢,向阿和道︰「我的膂力還不夠,等再過兩年就能練得百步穿楊!」
阿和點點頭︰「好厲害。」
元祥笑了笑,搭箭認弦,瞄了一會兒,只听「錚」的一聲,弓如滿月,箭如流星,箭矢沒入五十步之外的草靶上。
這草靶上染了特殊的顏料,外面一圈白色圓環,正中間一圈拳頭大小的紅色圓圈,射中白環算中靶,射中紅圈才算正中。
元祥這一箭中在白圈處,他不滿的咂咂嘴,又射了一箭,仍然偏離紅心,第三箭才與紅心擦邊。
他嘟囔了兩句「有風吧」、「宮里的箭太輕不好用」,又射了兩件,一箭偏掉,另一箭險些月兌靶。
阿和好奇地望向周圍,怎麼靖文帝說有人來教,還不見人。
元祥自己技藝不盡意,正想找個台階下,忽然眼珠一轉,招呼阿和道︰「你就看著也沒什麼意思,過來一起玩,我教你!」
隨從又遞過一副弓箭,阿和拿在手里,問道︰「要怎麼做?」
元祥比劃著自己,說明了手怎麼放,腳怎麼站,肩膀的姿勢和眼楮的位置,然後道︰「你覺得瞄準了就試著射一箭看看。」
阿和點頭道︰「好。」話音剛落,一箭月兌手,正中紅圈。
元祥贊道︰「運氣不錯,挺好,再來一次。」
阿和依言又射了一箭,又是正中。
元祥不服氣,再來!
第三箭,還是正中……
元祥不解︰「你、你怎麼射的?」
阿和奇怪道︰「不是你說的,覺得瞄準了就射麼。」
元祥嘆氣,喃喃說道︰「小爺以後再也不教女人射箭了,真沒面子……」
阿和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