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繡眉如墨 豆蔻梢頭春色淺 第二十章 茉莉花

作者 ︰ 青青草正香

第二十章茉莉花

這會劉干娘發泄傾述了一下,終平息了一些怒氣,听著子菱冒出來的話,不解其意,听得糊涂。問道︰「這不是個東西是甚意思?」

在現代「東西」的解釋在宋時其實就等于物事,不過若以人而論其中含有的貶義,子菱到不便解釋,忙將話題轉到另一邊︰「干爹未曾追問過那位懷孕小妾的去處嗎?」。邊說邊為干娘倒了一盞水。

劉干娘吃了一口水,道︰「我這樣跟他同甘共苦的妻子,他都是不放在眼中,更不要說那些賣來的卑賤妾女。不過如今我且也不會為他傷心,他要納新妾便讓他納,我只管握著家中財權,以後但凡他就算翻上了天,也只能乖乖下地央我要錢。」

子菱道︰「還是劉干娘想得開,若是我卻沒這般忍耐。」

劉干娘無奈一笑道︰「畢竟已經是幾十年的夫妻,再鬧下去卻是傷心又傷身。反正我不僅有兒子,還有位做貴妃的女兒,他且是再不耐見我,也不敢鬧得太過。」

這會子菱嘆了口氣,放下手中木盒道︰「盒里是半年的分利,依干娘的吩咐皆換成了銀子。還有這件香荷是女兒親手繡來送給貴妃姐姐的,實有些禮薄」

劉干娘笑道︰「有心便足夠了,.你看這全家上下也只有你我二人記得起今日是大姐的生日,難為你一番心思,我自會請人轉交給劉貴妃。」

二人說道了一會,子菱見著天色.不早,自是起身告辭。

臨走前劉干娘囑咐道︰「以後你.店里的分利,且不可再交給你干爹才是,若他找你要錢,你直接拒絕便是。」

子菱听著只能無奈點了點頭,煞是別家夫妻吵架,.卻是自家遭殃。不過自家半年也不過百貫的分利,想來每月的月俸至少上百貫的節度使劉干爹卻是看不上這些「小錢」的。

卻不想沒有幾天,劉家主父吩咐下人到雲想衣店.索要上半年分利,呂大娘只得言明利錢已送到劉家,婉轉將其打發了回去。

第二天,駱二娘一早見今日陽光明媚,道了一句︰「.又到一年一度的曬衣曬書的好時節。」便指揮著全家老小齊開動,將被子床單以及各類衣物通通搬了出來,曬在院落中去潮濕。

一會功夫院里.雞飛狗跳之後,琳瑯滿目地放了一地的物事,四香邊用撢子拍打衣物灰塵,邊依次擺好各類物事,避免存在未曬到的角落。

子竹也是忙著叫磨墨搬出自家的各類書卷,小心將書卷依次擺放在地上的席子,每過半刻時候,便將所有書卷依次翻過二頁。子竹自是想好了,待太陽落山之際,這院子里的書自是每一頁都曬過太陽。

正當子竹忙得不亦樂乎,卻有同窗使來小廝傳話道︰「老師今日曬書,且是要一同去嗎?」。

子竹听了大喜忙道︰「要去,一定要去。」然後喜滋滋對子菱道︰「听說老師珍藏著龍眠居士(宋人李公麟)臨摹畫聖吳道子的《天王送子圖》,以及一副《明皇醉歸圖》,且是從不輕易示人,只在一年一次曬書日才有可能取出來晾曬,我不能錯過這次機會。」

見著哥哥眼神亮晶晶地望著自家,子菱自是心知肚明,笑道︰「哥哥你且去吧,家中有我幫你曬書就是了。」

子竹大喜忙謝過之後,急趕著出門。

待到了太陽下山之際,子菱聞著散發陽光味道的厚衣冬被,自是心情愉悅了許多。

六月是水果出產種類最多豐富的一月,不過三五天的時候,京中便多有販買荔枝、李、楊梅,椒核、枇杷、木瓜、水荔枝等新鮮水果。不知是誰興起了帶***的時尚,淡雅芬芳的七朵***被巧手的小娘子用線串了起來,或掛在釵上,或插在鬢中,茉莉的花香味讓整個夏日少了些炎熱,多了些清爽。

只是這***價格昂貴,雖只七朵花卻也要數十文錢,讓有些囊中羞澀的小娘子雖渴望佩戴,卻只能望而卻步,暗中下決心這月多織些布、多繡些物事拿出去販賣,以便能賺得更多錢兩,自家也好買回七朵清香的***帶在頭上,平添美麗。

子菱是不會追這樣戴花的流行風潮,但也用自家的私房錢買了幾十朵***分給家中的四香,還專門親手用紅絲線串了一串***手鏈,戴到駱二娘的手中。

駱二娘先是模了模頭上戴的***串,又模著手上的花鏈,表情極愉悅地望著子菱,笑道︰「有你這樣貼心的女兒,且是我的福氣。」

子菱撒嬌地將頭靠在娘親肩上,「我有你這樣的娘親,也是我的福氣。」

子竹一大早來向娘親請安,見著母女倆這般情深,自是有些吃醋,道︰「你們都是有福之人,怎就忘記了我。」

子菱見著哥哥站在屋門口,像個受氣包般干巴巴地望著屋里,不免眉開眼笑道︰「人人都說家有女兒是福氣,家有兒子是運氣。想來我家自是福氣有了,運氣也有了,這日子才過得火火紅紅。」

子竹被妹妹的話逗笑了,卻見駱二娘的頭上已帶著***,不免有些遺憾道︰「看來我買回的***且是派不上用處了。」

「對于女子來說,花是永遠不嫌多的。」子菱接過哥哥手中的***,發現花朵上帶著些露水,想是哥哥一大早才買下的,笑道︰「娘親的***自是由妹妹孝敬了,哥哥的花就送給妹妹好了,正好我將這***曬干了,做香袋時用上。」

子竹笑道︰「你的***已交給了秋香,妹妹幫我曬書,我自應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兒女的相親相愛讓駱二娘自是心滿意足,見到子竹去學堂上學之時,便細囑咐著兒子好生讀書,親自送他出了門。

待回了屋,駱二娘這會突然想起昨日有人告訴她的這件事,「听說陶二娘子又有身子了。」

子菱驚喜道︰「小ど姐懷孕,這且是一件好事才是。」

駱二娘卻搖頭,不贊同道︰「對于其他人也許是件喜事,但對于他家的陶小牛這件事且不知是禍是福。」

「關小牛甚事?」子菱為娘親沏了杯水,不解問道。

駱二娘接過水杯,嘆道︰「若這一胎生的是女兒倒也罷了,但如果生的是兒子,她家的小牛卻是處境堪憂。早些日子小ど就曾說過,她婆婆陶大娘十分不喜小牛不說話,說他是個不全之人。所以若小ど添了子,難保小牛不被送給別人家去或是干脆丟了。」

子菱听了,自是月兌口而出,「他家雖不富,卻也非貧窮得養不起一口人。」

駱二娘無奈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才是,有些人家望眼欲穿想要孩子,有些家卻千方百計丟掉孩子。」

子菱沉默不言,細一想倒有幾分明白。古時父母在,不可言分家的傳統,陶家十口人皆住在一處,雖陶二有份不錯的活做,家境自是比原來賣貨時好了許多,但因家中哥哥不過是名供水人,只能勉強掙些錢,所以陶二所掙錢財皆要貼補家用,與陶二一同贍養老人,養活家中三個孩子,其中二位是陶大家的兒子,另一位便是陶小牛,自是私下沒攢下甚錢來。

而如今陶家最大的問題便在于陶大和陶二的妹妹陶家大姐,已快二十三四歲,且是還未許配人家,一是她的長相不佳,二卻是為人有些懶惰,再加上女紅笨拙,自是無人願娶了回去,更重要的是陶家置辦不起她的嫁妝,前幾年嫁人少些二三十貫就勉強可以,而如今卻是五六十貫都不夠置辦宴席以及嫁妝。

所以隨著日漸增漲的嫁妝要求,陶家大姐也就越來越嫁不出去了,愁得她家二老白了無數頭發。如今且是想再省些錢來為女兒置辦少許嫁妝,將其早些打發嫁人。有了這般想法,自然希望家中花費越少才好,所以因陶小牛的病如今已是找了許多大夫花費藥錢卻不見好,惹得陶大媽嫌棄這敗家的孫子來。

子菱想通這些,只能長嘆一聲,做人難。

這會時候,呂大娘抱著賬簿前來,子菱自是不便打攪娘親與呂大娘的正事,就悄悄離開。要知子菱對于古代流水賬式的賬薄,因看著就感覺頭痛又麻煩,自是不耐細看賬,倒讓駱二娘對著女兒偶爾懶惰的行為,且是無奈。

而子菱本想教著呂大娘與駱二娘學更先進一點的收付式記賬法,只是二人皆是舊規難改,新法難學,全不了了之。讓子菱不得不承認要想打破陳規、建立新規是一個循序漸進、非一朝一夕就能習慣並適應的過程。

子菱這會才終于明白在小說中所見到的那些穿越人到了古代一旦說出借貸或收付實現制的會計記賬方法,便讓一直使用著延續幾百年舊式流水賬的古人大為動心,呼天喊地趕著改變記賬方式的情節,不過是種美妙又浮燥的想象罷了,要知由流水賬改成收付賬,並非只是簡單地改變一下記賬方式,從深層次來說,更是一種思維與思考方式的改變。

如用一句比喻說明選擇改變記賬方式的實質,便是這並非平日里人們走路改變先出左腳還是先出右腳之類的簡單選擇,而是選擇走原來熟悉的大道,還是劃船通過一條陌生的河流到達目的的。

由陸地改變為河流而行,已是不只需要勇氣,更需要堅持與遠見。

至少現在駱二娘和呂大娘並不具有這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且繡眉如墨最新章節 | 且繡眉如墨全文閱讀 | 且繡眉如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