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在衛宣公元年就被立為夫人的女子,結局怎麼就會投繯自盡呢?
興許歸根結底,還要怨她自己為作太子的兒子,找了個兒媳婦——宣姜,過于美麗,被自己的丈夫看中,使得自己備受冷落,最終兒子死去,自己也不得善終。
還得要好好說說這個衛宣公姬晉。
用現代的話說,姬晉少年得志,在他只有十四歲的時候就登上了國公的寶座,成為了獨斷一方的諸侯。
其實,他的寶座多虧自己生母的扶持。但是,他和生母卻隔著很深的代溝,原因是當初老太後溺愛兒子過度,事事過問,使得兒子覺得很沒有自由。又加上她瞧不起兒子看上的那個——曾經跟自己爭風吃醋同侍奉一夫的夷姜,她要給自己的兒子找個門當戶對的黃花閨女。
更加惹得姬晉反感。
老太太不管這一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老太後便張羅起兒子的婚事來。
包辦婚姻往往不幸福。
就這樣,姬晉被迫迎娶了一個蔡國的邢氏美女。
蔡,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姬姓。周武王弟叔度(姬度)後裔,前447年滅于楚國。建都于蔡,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河南駐馬店市上蔡縣一帶。
蔡國雖不如盛產美女的齊國名氣大,但是,這個地方也是出產美女之地,春秋時候很多諸侯都在蔡國娶妻的。
這個宣公並不喜歡這個邢氏,非因為她不美,蔡女邢氏長得也是美麗無比,或許因為這個女子是他母親的給選的,所以他就把對母親的不滿,發泄到了這個不幸的女子身上,甚至發誓︰寧願娶自己飼養的那幾只仙鶴為妻,成日和仙鶴為伍,卻不和邢氏同房,不踫邢氏一下!
听說,這個美麗的女子在衛國一直到病死,都是處子之身。她的不幸恰恰暗示著中國古代婚姻制度的不幸和不合理。
姬晉那麼,先前連自己老子的女人都敢沾染,如今為了反抗母親的專斷,一個大美女橫在自己面前,卻能不聞不問,可見,他的性格多麼固執。
結果,老太後被他兒子活活氣死。用現在的話說,教育孩子千萬不要事事包辦,激起他的叛逆情緒,往往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