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據說當時齊國的社會風氣就是很開化,男女交往很是隨意,你想奴隸社會的齊國,作為和原始社會緊緊相鄰的一個社會形態,它的文明程度又有多高?別忘了在原始社會,氏族內部男女雜居,實行群婚制。人們「但知有母,不知有父」,男女關系多少年來一度處于蒙昧狀態。
因此史學家稱「相砍不絕的春秋史,又是一部婬穢史,‘婬’、‘奸’等字頻現于《左傳》,在此基礎上改編的《東周列國志》也歷來令道學家瞠目。」
這首詩的存在,也印證了文姜的文采。
我想,二人調情詩句,不止這一首。古代文人萬萬千,單留下這一首,說明二人當初這份畸形戀情多麼囂張。
恨也罷,愛也好,叮嚀是一回事,現實又是一回事,婚期迫近,無論這對不顧廉恥的兄妹多麼依依不舍,終究難逃過一別。
良辰吉日已到,文姜被如期送往魯國,成為魯桓公的夫人了。按說,緋聞對于文姜,該從此消失了。
偷偷目送心愛的妹妹情人遠嫁他鄉,姜諸兒心中戀戀不舍。
當時娛樂記者——民間「狗仔隊」們也便毫不客氣了!
好吧,既然你們這對兄妹敢恬不知恥,用文字調情,那我們也就不客氣了,本來他們還還懼怕——這個領導班子極其強大的齊國!
不久,一首「流行歌曲」——《詩經南山》新鮮出爐,譏刺這對缺乏理智的姜諸兒兄妹︰
南山崔崔,雄狐綏綏。魯道有蕩,齊子由歸。既曰歸止,曷又懷止?
葛屨五兩,冠緌雙止。魯道有蕩,齊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從止?
藝麻如之何?衡從其畝。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極止?
南山高巍啊,雄狐在那里徘徊。去往魯國的道路是如此平坦,齊王的女兒從這里出嫁。既然她已經嫁了,你為什麼還想要她回來?
葛麻鞋成對,帽帶成雙,去往魯國的道路如此平坦,齊王女順著這條路前往魯國。已經是出發去了,你為什麼又要跟著不放?
麻該怎麼種?在田地里橫直成行。娶妻怎麼做?必須要稟告父母。既然已經稟明了父母,好事怎麼會變得如此糟糕?
柴該怎麼劈?沒有斧頭是不行的。娶妻怎麼做?沒有媒人是不行的。可是既然已經依著規矩成了婚,怎麼會壞到這種地步?
詩歌注解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