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桓公的車往齊國境外趕,大約走了七八里路,距離國門二里地的樣子,公子彭生見魯侯熟睡,伸出胳膊用盡力氣猛拉魯桓公的脅部。彭生力大,其臂如鐵,只听得還在睡夢中的魯桓公,「哎呀」一聲慘叫,從腋下到肋骨盡處的部分一下子被拉舍,剎那間,血流滿車,頃刻喪命。
可嘆這個魯桓公,本是年青有為的一國之君,落得個被妻子背叛,還被奸夫大舅子殺害的下場。
色令智昏,堂堂一個諸侯王齊襄公竟為了一份不軌戀,竟然害人性命。我們實在費解!
放在今天,研究中國古代史的學者則說,這事一點兒也不難理解。首先,這是發生在春秋時代的事。第二,這是發生在王室內宮和上流社會的事,史家公認這是家族血緣觀念最為淡薄的一個族群。在王權或皇權魔杖向心力的作用下,人倫、血緣、親情皆無可避免地發生裂變、分解和淡化。為所欲為和無所不能的皇權特征決定了親情法則失靈,也就不足為怪了。第三,也是一重要的一點就是,18年前兄妹倆的是一種極端的病態行為,因而也不能常理來解釋。要知道,古往今來,許多偏直的病態思維和行為,都不是常理所能闡釋的。(引自吳正章)
公子彭生將魯桓公結果了後,趕上了國門邊疆等待的文姜,他故作驚懼萬狀地向文姜報告說︰「魯侯酗酒傷肝,車行顛簸中竟然氣絕身亡!」
一听丈夫死了,文姜很意外,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也不明事情真相,只好趕快報告齊襄公,並命令暫時停止行程,就地扎營護喪。
齊襄公不久便趕到,假作悲痛模樣,命令厚殮妹夫,並以酒後中毒向魯國報喪。
魯國姬姓宗室及臣民听到魯桓公的死訊,自然是憤怒異常,雖然懷疑其中必有蹊蹺,但查無實據,又加上魯弱齊強,倘若冒然出兵,猶如以卵擊石。萬般無奈,只好先行扶正世子姬同(文姜的長子)嗣位為魯莊公,隨即派人前往齊國迎接桓公的靈柩,外交辭令上嚴正聲明,要求齊襄公,追查國君猝死的原因,要求齊國給一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