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來了。趙雲果然來了!趙雲不僅來了。而且趙雲還射出了傳說中的那一箭!
太俗了!
真的俗嗎?梁羽生的萍蹤俠影錄開篇第一章就有一位名叫方慶的押解官。方慶「嗖的一箭射上天空。就在這一枝箭掉頭下落之際,第二枝箭又嗖地一聲射了上去,兩枝羽箭竟然在半空中撞個正著,兩邊飛開,一齊落地。」
箭尖就是一個點,而箭身則是一條線。趙雲從旁邊發箭,擊落關羽射出的箭矢,射的是運動中的一條直線。方慶那樣的兩箭相撞,射的乃是運動中的一個點。方慶的武藝,真的趕得上愛國者導彈攔截飛毛腿導彈了。那才是不可想象。
沒有人覺得方慶那樣的描寫俗氣。既然方慶不俗,那麼趙雲射出傳說中的那一箭也就不俗氣。
言歸正傳,實際上,在我們的故事里,趙雲雖然射出了那一箭,但卻並沒有射往運動中的直線,而直射向了靜止狀態的直線。並且,那條直線還非常的粗。趙雲在關羽住馬之後,不待關羽發射,搶先就射了出去。射的是關羽所騎戰馬的長脖子。
趙雲為什麼來了?當然是來檢查關羽的。為什麼來檢查關羽,當然是田潤派來的。田潤的肚子里面有個胎兒,胎兒已經長得很大了。當一切安排下去之後。那胎兒竟然莫名其妙地拳打腳踢。當然,這屬于正常現象。原本每一名胎兒都是武術愛好者。
但田潤則被那一陣拳打腳踢弄得心神不寧了。田潤總覺得自己的安排有問題,總覺得要出什麼事。是什麼呢?想來想去,就想到了關羽這兒。關羽曾經因為自己的一名千夫長而一刀斬了顏良,而在關羽被田豫殺掉的八千多人里面,千夫長則有好幾名。關羽會不會因此而想殺田豫呢?
田潤仔細想了一遍其它的安排,都沒有什麼漏洞。然後,田潤確定,如果要出問題,那麼問題就一定會出在關羽這兒。田潤當即派張飛前往監督,但張飛卻說,因為日久情深,關羽不出問題則罷,一旦出了問題,張飛自己根本就下不了手。于是,田潤就只得把張飛派到東營,讓趙雲去監督關羽。東營由張飛接管,南營則由田潤直接指揮。
……
此時的關羽,全副心思都放在田豫身上,因而沒有能夠發覺趙雲的到來。突然,戰馬脖子中箭。戰馬倒地,連那一聲悲鳴都省了。關羽也隨之而被掀到了地上。關羽是名將,名將的身手敏捷,善于臨機應變。卻也只是來得及月兌去了腳蹬,沒有被戰馬壓住。那一跤還是沒有避得過去。
等到關羽爬起來,趙雲就到了關羽的面前。趙雲並沒有持槍威脅關羽,反而抱拳說道︰「總督讓雲來問。雲長兄斬了劉虞沒有?」
趙雲說話的聲音是清朗的。帥哥的聲音通常都是這樣好听。但此時這清朗的聲音卻並不怎麼清晰。這是因為時間的原因。
趙雲自城東軍營出來,就在城外北行,然後拐向西面。遠遠地,趙雲就看見了關羽的田豫兩軍列陣。趙雲就心知要糟。因為按照田潤的安排,關羽這邊是不應該出城的。關羽既然出城了,就必然會做出什麼事情。于是,趙雲就快馬加鞭,爭取盡快能夠趕到兩軍陣中。
關羽與田豫單挑,趙雲看見了。當然,因為顛簸,看得不仔細。兩個回合一過,關羽、田豫二人均失兵器,改用弓箭,結果因為田豫忘帶了,拔馬而逃。關羽發射急追。整個過程,趙雲都看在眼里。
趙雲太遠了。因為太遠,所以心急;因為心急,所以打馬狂奔;因為打馬狂奔,而顛簸極大;因為顛簸極大,而不能保證趙雲射箭的準確度。
眼看著關羽住馬了。關羽住馬的用意,趙雲十分明了。關羽住馬。就要為了確保下一箭的「必殺」。倘若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下,趙雲實際上還是能夠射中運動中的那一條直線的,可惜現在並不是。現在趙雲心急火燎,再加上顛簸,因此趙雲沒有把握。既然沒有把握,那麼就得提前發箭。若等到關羽發箭之後再射,那就遲了。
于是,趙雲在距離關羽大約一百八十步左右的距離射出了傳說中的那一箭。距離遠而能夠射至,自然是因為弓弦的力量比一般的弓要強。如此遙遠的距離還能夠命中目標,首先是因為趙雲的箭法好,排三國名將箭法第四;其次是因為趙雲選擇的目標夠大,乃關羽戰馬的長脖。
關羽的戰馬倒了,關羽也倒了。趙雲來了,兩邊的士兵也快來了。無論是範陽城士兵還是幽州士兵,都不是觀棋不語的君子。就算是,也因為此時並沒有觀棋而無所顧忌地放聲吶喊。于是,趙雲清朗的聲音,就被士兵的陣陣吶喊壓得差不多了。
……
關羽沒有听清趙雲說的是什麼,但能夠大概猜得出來。此時,趙雲只有兩個選擇,一是撕破臉面,二是不撕破臉面。倘若趙雲選擇的是撕破臉面的話,關羽應該已經命歸黃泉了。這倒不是說趙雲的武藝勝過了關羽。而是指關羽在這種既沒有兵器又被摔了一跤的情況下,的確是擋不過趙雲的一招的。
因而,關羽不需要听清趙雲說的是什麼,就知道了趙雲的選擇。就算腦子再笨,看看趙雲的表情,以及抱拳的手勢,也能夠得到必要的提示。因而關羽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了。
殺田豫是不可能的了。就算是田豫躺在那兒不動。有趙雲的阻止,關羽就殺不了。趙雲藝成下山之後,關羽雖然沒有跟趙雲再次交過手,卻也知道趙雲早非六年之前可比。就算自己能勝,恐怕也在千招之外了。而這邊打上千招,那邊的田豫又怎麼可能一直不動?
關羽揮手制止了自己的士兵。這個手勢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樣子,就不用解釋了。也就是那麼一個傳統的動作,既制止了士兵人接近,又制止了士兵的吶喊。然後關羽走向自己的青龍偃月刀。
田豫這邊的士兵多跑了幾步。士兵們首先看到了對面的士兵終止了行動,感到了安全,吶喊聲自然就小了下去。然後才看到田豫的手勢。田豫因為受傷,動作稍慢;因為臥倒在地,而動作較小。
田豫的幽州兵在看到田豫的手勢之後,除親兵之外,其余士兵原地站住了。親兵上前,把田豫扶起來,攙了下去。
趙雲跟著關羽,直到關羽撿起青龍刀回陣。趙雲才下了馬,撿起了田豫的長槍,與自己的爛銀槍掛在一起。然後,趙雲跨上戰馬,就在兩軍之間,等待。
……
關羽回陣之後。逐漸清醒了過來。派出士兵,把劉虞押到了陣前。喝了一聲︰「劉虞,快要他們退兵。否則立即人頭落地。」劉虞果然有骨氣,昂然道︰「住口。老夫豈能因一己之私而令幽州百姓落于汝等賊手。要殺便殺,休要多言。」關羽命令道︰「殺!」一旁的士兵手起刀落,便斬了劉虞。
接下來,就該幽州兵進攻了。田豫雖然身上有兩處箭傷,卻一箭在臂、一箭在臀,都不是致命傷,並沒有昏迷。因為臀上的箭傷,田豫沒有騎馬。就站著指揮士兵。鼓噪而進。
鼓噪而進,就是雷聲大,雨點小;喊聲大,而走得不快。喊聲大,是給範陽城內的百姓听的。走得不快,是為了防止萬一關羽又要玩什麼花招,自己這邊好從容應變。
這一次,關羽沒有玩花招。直接就退進了城中。並且把城門關上了。
……
計劃里的城門也是關閉的。這是因為,計劃里關羽這邊根本就不應該打開城門。關羽這邊就在城牆之上作戰,然後就退兵,往城西撤退,最後從出西門出逃。
此時,城門是關閉的,但卻是打開之後,又重新關閉的。鑒于關羽前面的表現,田豫很難判斷關羽會不會在城門後面設下埋伏,很難保證關羽不會安排士兵在城樓之上射箭。因此,田豫就命令士兵進到距離城門一百五十步的距離,就不再前進了。
這時,趙雲已經交還了田豫的長槍。趙雲很想向田豫解釋一下,但卻不知怎麼說。于是,趙雲越呆越覺得尷尬。過了一會兒,趙雲就干脆找了個借口,辭別了田豫,往城東而去了。
……
趙雲前腳一走,田豫這邊後腳就停止了吶喊,撤兵了。按計劃本來應該是沖進城內的。但因為關羽的變化,讓田豫放心不下。為安全計,田豫選擇了撤兵。
田豫撤兵,士兵運動的方向應該是往北。往北,是田豫的新營地。這一次,因為田豫並不認為是一場真正的戰斗,而並沒有拔營。營內各種物資還在,並且還有一千多士兵。
但是並沒有。田豫的士兵僅僅往北走了不到一里路。因為地形的原因,剛好就到達了範陽城牆之上看不到的位置。然後,幽州兵立即拐向了西面,全速前進。這樣的變化。主觀動機先不講。客觀上,田豫的軍隊有趕往城西,追擊關羽士兵的嫌疑。
田豫的幽州士兵能不能追上關羽的士兵?照理說應該是追不上的。如果關羽完全按照計劃進行,在第一時間內逃出範陽城的西門,那麼城北繞道的田豫軍是追不上的。既然追不上,田豫為什麼又要追?那是因為關羽的士兵在出了西門之後,就會漂白。他們將在西面一個隱蔽的山谷里換裝,然後又以田潤的軍隊的身份,再次回來。田豫的士兵追是追不上的,但是卻可以埋伏在關羽士兵回來的路上,打關羽一個埋伏。
……
關羽是什麼人?是一個莽夫。一般都說張飛是莽夫,那都源自于張飛的長相。在演義中,張飛義釋嚴顏的那一場戰斗中,張飛可是施展的計中計。單就那一場戰斗而言,張飛的帶兵水平就相當于田豫,又豈是什麼莽夫?
關羽卻沒有在演義中施展過什麼計謀。那麼,在本故事里,有沒有呢?有。前面發生的故事沒有仔細的交待,最近的故事應該還記憶猶新。在關羽對鮮于輔、鮮于銀、樂步的戰斗中,關羽首先是避實擊虛,躲開了正面,輕兵突襲了涿郡。緊接著是突襲涿郡的方式上,偽裝成敵軍詐開城門。爾後又故意放出報信的敵兵,引得鮮于輔、鮮于銀、樂步急往涿縣救援。再後又以逸待勞,打了樂步一個埋伏。最後還以一己之力,單挑鮮于輔、鮮于銀,掩護自己的士兵接近敵軍。
看起來關羽還是有些像智將的。但其實關羽施展的都是些初級的計謀。說初級,並不是說計謀無效。計謀是否有效,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對鮮于輔、鮮于銀、樂步的行動全部都奏效了,已經證明計謀有效。但有效的計謀卻不等于高明的計謀。
計謀是否高明,不是由實踐去檢驗的,而看的是計謀的嚴密性。關羽偽裝敵兵詐開涿郡城門的計謀就很不嚴密。涿縣駐軍很可能相互之間認識,不認識的臉也熟。突然跑來一百多名面生的人,應該要引起警惕。只不過涿縣士兵大意了。還有就是這邊的血跡,當時講述的時候說的是士兵都不是忤作,分不清血跡是不是新鮮的。換田潤試試。可以斷定,田潤一眼就能看出來哪是新鮮的血跡。田潤也不是忤作,田潤有的是閱歷。士兵有沒有閱歷?人生閱歷也許不夠,但殺人的閱歷一定有。涿郡、漁陽的士兵沒有看出來,又是因為大意了。
設下計謀,而計謀是否成功,卻建立在敵軍大意的基礎之上,那麼這計謀就不能算高明了。因此,我們才說關羽施展的都是些初級的計謀。
而今,關羽殺田豫沒有殺成,一回城關羽就在想田豫是否會報復。因而關羽就派出了士兵偵察田豫幽州士兵的動靜。關羽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出西門。得知田豫士兵西行的消息之後,關羽出了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