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232章 孫策毒計

作者 ︰ 石晶藍

正北的前方,當然是太史慈和于禁的部隊。這點先按下不表。先回顧一下前面的總體過程。

總體上。孫策軍隊南門兵多,東、北門其次,西門兵少,這樣的安排是正確的。那一場火,起得真不是時候。孫策不僅把南門一千七百士兵調去救火了,而且其它三門也有抽調。因此,總體上說,孫策軍隊的潰敗,就是因為那一場火。

那場火是吳郡派人放的嗎?不是。吳郡為什麼沒有想到去放那麼一場火呢?是因為吳郡的人都很笨嗎?不是。這是因為,放那樣一場火,根本就無法確定孫策會不會派兵去救。不能確定,那場火就沒有了意義。

那麼,那場火是偶爾產生的嗎?也不是。偶爾地,的確會產生火災。但一般的火災不會有那麼大。而那麼大的一場火災,時間上偏偏就在節骨眼上,哪有那麼湊巧的事情!

這麼說來,是太史慈或者于禁派人放的了?不像啊。如果說郭圖過來了,還有得說。但郭圖分明就沒來,而太史慈、于禁玩這種陰謀詭計,就有所力有不逮了。

事情的真相是,那一火。是孫策放的。

……

如果沒有那一場火,孫策的士兵就不能撤離城門,就更加不會潰敗。孫策瘋啦?自己給自己找麻煩?當然不是。孫策當然沒瘋。早在幾天前,孫策住在幾個城門附近的士兵都已經不是士兵了。那些人,雖然穿的是士兵的衣服,但卻是平民百姓。

孫策抓了百姓,換上士兵的衣服,冒充士兵。這些百姓當然是不會打仗的,一打仗就會露餡。但救火和逃跑不會。就這樣,吳郡七千士兵,被孫策以那一場火為幌子,用兩千多名百姓引到了城北。

那兩千多百姓很有可能會被吳郡士兵殺死。這就不是孫策考慮的問題了。而且,那一場大火燒掉了近百間民房。火災的善後,孫策也不予理會。孫策認為,這就是戰爭的代價。

當最後一名協同進攻的吳郡士兵沖進南門,跑到城中的時候,南門這邊突然有了動作。真正的孫策士兵出現了。

……

出來的孫軍有一千人。這一千人出來之後,就奔上了城牆。他們是要阻止吳郡綴後的那勇那一千人嗎?有點那個意思。但更重要的是,他們要阻斷前面七千人的歸路。

這一千孫軍士兵上了城牆之後,就將城牆上面存放的磚石瓦礫倒向了城門口。很快,就堆了一座小山出來。城門還是沒有關,但城門洞卻被堵住了。

這一陣動靜不小。前面七千人的尾巴,也就是負責協同進攻的一部分吳郡士兵都听見了。但因為隊伍在城中,被街道壓窄了。一時半刻的,消息還傳不到將領那兒去。因此,暫時沒有什麼動作。一直到出了北門之後,將領才收到消息。那名將領一想。追擊兩千多孫軍殘兵,最前面就有三千人,又有配合部隊的兩千人,絕對綽綽有余了。于是,就又命令士兵北門入,南門出,穿城而下。到了南門,城門洞被堵了,又只好掉過頭去走東門。出了東門,再繞道楓橋城的南方,就已經看不見總指揮那勇的部隊了。

……

那勇的部隊本來就沒有準備進入楓橋縣,相當于平時所說的後軍。總指揮嘛,總是要把自己放在最安全的地方的。前面主攻部隊進入楓橋縣,那勇得到了報告。因為阻隔,未能親眼看見。隨後,兩只協同部隊也壓了上去,逐漸騰出了地方。那勇也將自己的一千人馬往前移了移。最後,能夠看見楓橋縣南門了,就停下了。

孫策士兵在南門傾倒土石,一是聲音大,二是灰塵大。很容易就被吳郡這邊的士兵看見了。士兵報告了那勇。那勇到軍前駐馬觀看。遙望城牆之上。孫軍士兵所傾倒的土石都集中在一個地方,那就是城門洞。孫軍士兵想要堵塞城門洞的用意,昭然若揭。

為什麼孫軍士兵想要堵塞城門洞呢?這個時候,那勇想到了「關門打狗」。那勇早就望見了楓橋城內冒出來的滾滾濃煙。那滾滾濃煙與堵塞城門洞兩相印證,那勇心頭大叫不好。孫策堵塞南門,頓時就變成了堵塞四門;那滾滾濃煙,就等于孫策在城內放火。孫策定是使下詭計,誘使吳郡士兵入城,然後堵塞四門︰這是要將吳郡七千士兵活活燒死在城內啊。

好在自己這邊還有一千人。那勇當即下令,全速前進,一定要把城門洞的那些堵塞之後移開。命令下了,隊伍就動了。沒走多遠,忽听一聲大喝︰「孫策在此!」孫策、韓當、凌操、凌統帶著兩千士兵突然從暗處殺了出來。那勇這邊猝不及防,被殺了個落花流水。

……

那勇擇路而逃,卻又哪里逃得了?孫策早就盯住了那勇。那勇剛剛撥轉馬頭,孫策就到了。交手一招,便擊飛了那能的兵刃。當然,這里大部分原因是那勇自己慌了,小部分原因才是孫策武藝高超。

孫策縱馬沖過,那勇卻趁機打馬奔逃。沒跑出幾步,就被凌操迎面攔住去路。那勇略一遲疑,韓當自後面追上,一刀把那勇劈成了兩半。

主將死了,那一千士兵就更沒有救了。原本就是一場突襲,而且還是兩千伏擊一千,因此,很快就被殺得只剩下幾十個人了。那幾十個人掉頭往吳郡奔跑,而孫策這邊,所有的將領卻都不追了。就只有幾十個步兵追了出去。

……

這場伏擊戰雖然時間不長。卻也不算短暫。也同樣耽誤了不少時候。過了這些時候,孫策在楓橋縣城南面城牆上面的士兵,已經墜繩而下,趕了過來。孫策略微整編了一下隊形,然後往南追出。

……

嚴伯虎在吳郡等待著勝利的消息。忽有逃兵入城,說那勇已亡,全軍潰敗。嚴伯虎當時就嚇懵了。八千人出擊,就逃回幾十個人,那孫策……也太厲害了吧。本來,吳郡的城門在幾十個逃兵入城之後關閉了。如果嚴伯虎能夠保持靜定的話,以留守的三千士兵及一員武將,是絕對守得住吳郡的。但可惜沒有。嚴伯虎怕了,竟然棄城而走,往南門逃了出去。

孫策兵到吳郡北門。城牆上面已經沒有了士兵。孫策叫了幾聲,有百姓過來打開了城門。孫策就輕松進了吳郡。

……

孫策雖然進了吳郡,但並不等于說孫策就佔領了吳郡。對于孫策來說,吳郡的七千兵馬可還在楓橋縣北面的,隨時都有可能殺回來。雖然說,孫策有守城之利。但孫策卻不願意把自己這僅有的三千人馬就這麼消耗掉。

因此,孫策在吳郡的停留時間不長。主要就是搜尋了一下糧倉府庫。金銀,嚴伯虎肯定帶走了,倒是不需要花力氣尋找的。

孫策補充了糧草之後,隨即從南門追出。當然。孫策這時,因為士兵人少,就沒有建立轉門的輜重隊。糧食都是讓士兵隨身攜帶的。戰馬本來就只有幾匹。因而是有草吃草,沒草吃食了。

……

出了吳郡南門之後,孫策三千人馬又分為三路。由韓當率一千人趕赴西南的烏程,由凌操凌統父子率一千士兵奔襲正南面的嘉興,孫策自己,則率剩下的一千人馬往這兩個方向中間的余杭追出。

這三個地方都是嚴伯虎有可能逃竄的地方。孫策這樣的分兵,就變成了一千打三千。從數量上看,本來是不利的。但一追一逃,士氣不同。因而一千也是可以敵三千的。

……

嚴伯虎逃跑的地方正是孫策所追方向的余杭。嚴伯虎畢竟是治理文官。文官嘛,都是有腦袋有思想的,常常是逃一步看兩步。嚴伯虎料到孫策有可能追趕,而一旦追上自己,自己多半是打不過的。那麼,一逃之後,就必然會有再逃。因此,嚴伯虎就選擇了余杭。如果孫策追到余杭,那麼嚴伯虎還可以通過富春,逃往會稽。

……

看看,這仗還沒打呢,嚴伯虎就知道自己要敗,並且還想好了退路。這樣的高瞻遠矚是可以的,但這樣的安排卻不一定可以。

嚴伯虎到了余杭縣城。一進縣城,就命令幾名士兵到城樓上去,注意觀察孫策是不是追來了。如果孫策追來,立即關閉城門,並馬上報告。然後嚴伯虎才去找當地的縣令。

縣令迎住了嚴伯虎,安排了飯食。飯後,正準備安排睡覺的地方呢,士兵來報,孫策追來了。

追來了?來了就打唄。可嚴伯虎卻不是這樣的決定。嚴伯虎問,城門關好沒有。士兵回答關好了。嚴伯虎就去集合士兵,連夜逃走。吩咐縣令,派巡城士兵及衙役抵擋孫策。

余杭縣城這邊,巡城士兵五百人,衙役一百人。共六百人。如果要抵擋孫策,那是一定能夠擋住的。但余杭縣縣令卻想,太守嚴伯虎帶了三千士兵都抵擋不住,自己六百人肯定更加抵擋不住。于是,縣令下令,打開城門,迎孫策進城。

……

會稽太守王朗,就隆重登場了。

王朗,本名王嚴,字景興,東海郯城人。漢末三國時期名士。歷史上曾仕于曹魏。官至司徒、蘭陵侯,與鐘繇、華歆並稱三公,追謚成侯。

在演義中,王朗原本是會稽郡太守。孫策與嚴白虎作戰時,王朗想要幫助嚴白虎,結果被孫策打敗,逃往海邊。後來不知道是怎麼搞的,王朗站到魏營里面去了。在曹操死後,王朗和華歆一起,成為逼宮的大臣首領。諸葛亮一出祁山,年已七十六歲的王朗自告奮勇隨同曹真出戰,自稱能夠把諸葛亮勸降過來。兩軍對陣,王朗在陣前想要誘降諸葛亮,結果被諸葛亮反唇相譏,王朗急火攻心,倒撞下馬而死。

……

王朗是怎樣一個人,相信已經有了定論。那就是一個文官。有名氣,有智力,但智力卻不是很高。武藝方面就不用提了,肯定是不怎麼樣的了。根據上述的介紹,可以想象,如果諸葛亮的智力算一百,王朗的智力也就應該在八十左右。武力嘛,最多給他算五十。

但是,矛盾的地方出來了。請看這一段︰「孫策大怒,正待交戰,太史慈早出。」說孫策憤怒了,準備跟王朗交手單挑,結果太史慈先沖了上去。太史慈的武藝在演義中跟孫策是不相上下的,武力游戲分值九十五。「王朗拍馬舞刀,與慈戰不數合,朗將周听,殺出助戰;孫策陣中黃蓋,飛馬接住周听交鋒。」王朗拍馬舞刀,跟太史慈戰在一處,有幾個回合。這時,王朗的部將周昕出陣,孫策這邊黃蓋接住周昕。「兩下鼓聲大震,互相鏖戰。忽王朗陣後先亂,一彪軍從背後抄來。朗大驚……前後夾攻,王朗寡不敵眾……走入城中」戰陣之上,王朗對太史慈、周昕對黃蓋,四人捉對廝殺,一時不分勝敗,雙方都擂鼓助威。忽然,有一彪軍馬從背後殺向王朗軍後陣。王朗大驚。來者是誰呢?是周瑜和程普。因前後夾攻,王朗寡不敵眾,最後退回城中。

注意到沒有?就是王朗與太史慈單挑,先有幾個回合,然後「兩下鼓聲大震,互相鏖戰」,不知道又有多少回合。最後周瑜、程普來了,前後夾攻,王朗這才敗了。

如此看來,那王朗的武藝,非同小可也!

……

還是回到我們的故事中來吧。在這里,虞翻沒有勸王朗,更不可能說出「孫策用仁義之師,白虎乃暴虐之眾,還宜擒白虎以獻孫策」那番話。嚴伯虎本是吳郡太守,文官治理,地方父母。只能說他貪婪成性,卻不能說他暴虐成狂。而孫策所謂仁義之師,更是缺乏佐證。在後世,有那麼一支軍隊,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那才是真的。這時代,是不可能不拿的。表面功夫,誰都會做。一到關鍵時刻,就會暴露本性。楓橋一仗,孫策以兩千多百姓性命加上近百間民房為代價,設下毒計,一路追擊嚴伯虎,哪兒還有什麼仁義可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