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柔問︰「怎麼就能保證它能夠遠航呢?」三斗道︰「不知閻教授見過不倒翁沒有?」「不倒翁?那是什麼玩意?」閻柔問。三斗答道︰「就是一個小孩兒玩耍的東西。一推就倒。但是它倒了之後。卻能夠恢復原狀。」
「哦?還有這樣的神奇之物?」閻柔問,「管事帶一個來沒有?」「沒有,我沒有不倒翁。我只是見過不倒翁,」三斗道,「年輕的時候,我飄洋過海,遇到了大風暴。最後船翻了。還好,我扶著打爛的木頭,飄到了岸邊。在那以後,我就一直想啊,要什麼樣的船才能經受住那樣的風暴呢?後來,我見到了不倒翁,受到了啟發。這次造戰船的同時,我又進行了一些試驗。我相信,我說的這種新船,能夠抵擋住我曾經遭遇過的同樣的大風暴。」
由于三斗是匠人,表達能力有限,也只能說到這種程度了。說到這種程度,實際上還是沒有說清楚為什麼就能保證船只能夠遠航的問題。不過,三斗已經向閻柔傳遞了一個信息,那就是三斗是真有把握。而並非信口胡言。這樣的信息,在目前並沒有暴發戰事的閑暇之時,也就足夠了。閻柔就沒有再問。
實際上,對于讀者來說,又不一樣了。讀者普遍都是接受過教育的人士,是很容易理解那些科學道理的。對于不倒翁來說,它的底部是圓形的;在不倒翁的內部,有重物固定在最下面的部分。它為什麼不倒呢?百度百科說,是因為它的重心很低,那當然是錯誤的了。
不倒翁的殼體材料是很輕的。當不倒翁在傾斜的狀態時,把著地點看作支點,這時就會發現,底部雖然距離支點很近,但由于底部固定的物體足夠重,力乘以力臂得出的力矩是大于另一方的,因此底部就一定會向下運動,直至恢復原狀。力矩原理,才是不倒翁不倒的奧秘所在。
三斗所說的新船,那意思是說,在船體的底部,就像不倒翁那樣,進行配重。實際上現代船只,除了民用的小船之外,都是配了重物的。因而現代船只的抗風暴能力特別的強。不過,在這里,除了船底配重之外,還有一項技術是古人不知道的。那就是尖形船底。
尖形船底加上配重,那個重物就能更好地保證船身的平穩度,才能真正達到不倒翁的效果。三斗不知道尖底,屬于時代的局限。這是沒辦法改變的事情。
……
有人就要說了,我這船,總共只能裝兩千斤。你給我配一千斤石頭,我就只能裝一千斤了。那配重,不是冤枉嗎?這樣的配重,當然冤枉。凡是小船、凡是載重量不大的船,配重都很冤枉。
大船就不同了。大船有個概念,叫做最大排水量。最大排水量是什麼意思呢?也許有人會說,船只全部浸入水中所能排開的水的質量。那當然是錯誤的。大船跟小船相比,有一個顯著的不同之處。那就是大船的底艙是密封的。這里說的密封,自然是相對于水而言的。在密封艙的上面,就是甲板。在甲板邊緣的船舷上,會開出許多的小孔。小孔的用途,是使甲板上面的積水流出去。
由這里,可以知道,最大排水量實際上僅僅是底艙的排水量。底艙一過,就是並不遮水擋水的甲板了,也就是說。並不「排水」了。
三斗所要制造的新船,它的最大排水量是五萬斤。它的配重是一萬斤。一萬斤的配重,一下子就會成微不足道的小事了。
剩下四萬斤的載重量。額定裝載士兵一百人,不到兩萬斤。另外還可以裝載兩萬多斤的貨物。
三斗說,最多可以裝載三百個人,當然指的是體重在一百三十三斤以下的非減肥人士。
這樣的大船,靠什麼前進呢?漿、櫓都是不行的。因為船大,載重量大,甲板就遠遠高于了水面。因而,船只的前進,只能靠風。
船上共有三副桅桿。分別是主桅桿、副桅桿和後備桅桿。由于船舵一般不容易損壞,所以船舵只有一個。
……
閻柔被三斗的描述所吸引,立即批準了三斗的計劃。隨後,新型戰船的建造工作就緊鑼密鼓地展開了。
這次,跟上次不同。上次是十艘船同時造,這次是集中全部力量,只造這一艘大船。不過,就一艘大船,難度及工作量就遠遠勝過了上次的十艘小船。
這當然是這家剛剛成立的船塢所建造的最大的大船。其實,就連周圍的漁民,也都沒有听說過這樣的大船。真正要說起來,這是大船不假,比斗艦還要大。但是卻比樓船小。樓船裝載士兵,通常為三千人。而正在建造的這艘大船,則只能裝一百人。裝三百人的時候就不是戰船,而是運輸船了。
但是,樓船是不能禁受風暴的。而正在修造的這艘船卻能。這里,並不是內陸河。放眼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因而,是否能夠承受風浪的洗禮。是保障自己安全的先決條件。
三斗自己的目的,並不以作戰功能為目標。三斗自己,想的就是要戰勝風暴。曾經被風暴打敗了,三斗想要贏回來。而閻柔則以作戰功能為目標。能戰勝風暴,本來就是作戰的先決條件。因而兩者基本上沒有矛盾。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船體慢慢地凸現了出來。往來視之,龐然大物也。每日都有漁民及百姓前來觀看。
……
秋收到了。已在半收半割的田壟,笑靨如花。誰家童子,也做下畦的飛鳥,飄去來兮,拾穗或翹望。偶爾累了,倒在畦下花旁。鼓謠陣陣,誰人又捧來酒漿。到處都洋溢著秋收萬顆子的快慰。
這樣的秋天,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這是收獲的季節。當然就會有一些人在點數自己的收獲之後為之汗顏。他們多半不會去檢點自己的過失,而是感嘆時運的不濟。秋有了,風起了,就開始悲秋傷風起來了。滿目的金黃,路邊的青翠,無邊的美景,在這個時候就變成了景物依舊,情景已非的感嘆根源。但是,樂觀的人總是佔多數的。尤其是經過了辛勤勞動的人。艱難的努力最終得到了回報,那樣的喜悅,並不是撿錢中獎之類的橫財喜悅所能比擬的。
……
船造好了。新船下水了。特別平穩。特別舒適。這樣的大船,也是三斗自己以前沒有見過的。三斗也為自己能夠造出如此的新船而引以為榮。
試航發現,船只運行平穩高速。但機動性並不是很強。如果作戰,當配以小戰船較好。
試航的時候,劉備也上船了。劉備非常高興。巨大的危機,眼看就能避免了,劉備又怎麼能不高興。劉備命令,收集海圖,找尋最富有經驗的船工,爭取早日開赴青州。
實際上這段時間閻柔已經收集了不少的海圖。只不過海圖集中反映的只是近海的情況。再加上繪制海圖的人良莠不齊,存在著大量不一致的地方。
找船工的工作倒是沒有什麼問題。根本就不需要找。四名水軍將領。本來就是最富有經驗的船工。
于是,出海的具體準備工作就開始了。
糧食和水是必需的。尤其是水。出海之後,通過捕魚等行動,在航行途中還能夠獲得一些食物。但得到淡水的可能性就小了。在茫茫大海之上,如果沒有淡水,任何人都不能堅持多長時間。
現有小船十艘。預計到了出海的時候,還能夠建造出小船十艘。那樣一來,小船就運載了六百名士兵,大船需要運載兩百名士兵。兩百名士兵的體重,約為三萬斤。剩下一萬多斤,就是能夠裝載各種物資的重量。
閻柔命人裝了上百桶水,五千斤的載重量就這麼用去了。然後是糧食,最後才是弓箭。裝弓箭的時候,干脆把士兵叫到了船上。一直裝到海面距離甲板只有一尺的高度了,這才停止。
大船就是好,不用擔心海浪漫過甲板。
……
參加這次任務的人選,將領方面,除了四名水軍將領之外,是劉備和閻柔。諸將都勸劉備不要親征。但劉備說︰「此戰若勝,備存,諸公存;此戰若亡,備亡,諸公亡。故而不去,不如去。備好歹,也是經過陣仗的,也是能夠上陣殺敵的。」眾將再勸,劉備道︰「諸公心意,備心領。吾意已決,休要再言。」眾將無奈,也只好就這麼著了。
水軍,只有八百人,因而全體參戰。這樣的人數,在陸上的戰斗中,是微不足道的。不過,在水平上展開,尤其是海面上展開,卻是少見的。
……
士兵跟將領是不同的。在這個時代。存在著一種固有的概念。那就是不給士兵講道理。就比如「指揮三軍,如使手臂」,說的就是指揮三軍,就像指揮一個人的手臂一樣。調動他們去作戰,而並不需要告訴他們全部的計劃;讓他們去爭取有利的形勢,而不需要對他們指出其中的危險。將他們置于絕境,然後讓他們自己去求生存。把軍隊陷身于危險之中,才能鼓舞士氣,精誠團結,上下一心,轉敗為勝。
對于田潤,很明顯,劉備這邊,由于劉備本人曾經在田潤手下干過,因而最害怕的就是劉備本人。麾下眾將,因為公孫瓚的陣亡,因為劉備的轉述,也相當害怕劉備,不過,程度要輕一些。閻柔後來,僅僅听到轉述,時間又短,程度就再輕一點。真正說起來,不害怕田潤的,就是那些普通的士兵。
……
普通士兵不害怕田潤,水軍當然也不害怕田潤。四名水軍將領,是最新招聘的武將。由于閻柔的阻擋,沒有人向他們說起過田潤。因而,四名水軍將領也不害怕田潤。到了出征的那一日,二十艘小型戰艦一字排開,與大船一齊,停靠在岸邊。八百名水軍登船,昂首挺胸,嚴肅的神情中掩飾不住心中的激動。所有的水軍將士,都充滿著強烈的戰意和自豪感。
他們已經經過了兩個月的訓練。他們原來就是精通水性的浪子,原來就具有一定的水面作戰能力。在四名水軍將領的帶領之下,又掌握了許多新的作戰技能,他們對于戰斗的勝利,無比渴望。
劉備在岸邊,與眾將作最後的話別︰「這次我們出海,領地內的事情就靠你們了。還是老規矩,具體事務暫由田楷負責,重大事情眾人商量定奪。如果有什麼難以抉擇或較為緊急的事情又需要立即做出決斷的,可以用擲銅錢的方式,讓上天代為裁決。此次遠征青州,快則一月,慢則兩月。如果三月不回,請奉公孫續為平州州牧。也算是告慰公孫伯珪的在天之靈吧。」
「不,」公孫續率先跪倒,「叔叔此行,定然戰無不勝、馬到成功。若聞噩耗,續兒願追隨叔叔于地下。」
劉備忙勸道︰「哎,別說孩子話了。你也是這麼大的人了。對了,你也該說門親事了。」嚴綱道︰「州牧尚且沒有娶妻,末將等哪有那心思?」
劉備道︰「往日種種,皆朝不保夕。危如累卵之際,故無心情。這樣,若此番得能善果,備承諾,帶頭先成親。」
田楷道︰「哦,這是好事兒。好兆頭啊。這下我們就放心了。」劉備道︰「好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送君千里,終需一別。諸位就此別過。」眾將齊道︰「祝州牧早日凱旋歸來。」劉備抱拳向眾將行禮,眾將亦抱拳答禮。爾後,劉備轉身,上了跳板。
這里說的跳板,可不是跳水運動員的那種跳板。而是放在船與岸之間或船與船之間供人行走的長木板。這個時候,劉備還沒有興建專門的水寨,沒有碼頭,因而只能通過跳板上船。
出發了。先行的是戰艦,也就是小船。大船只能靠風帆前進。因而在剛剛啟動的時候,由小船牽引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