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川,張永便對都江堰進行整治,並且還一勞永逸地根除了泥沙淤積的現象。從此,河床不再抬高,洪水不再泛濫,極大地減輕了洪澇天災。其次,緊隨溫姑娘之後,姜百彎、魯仁壽等一大幫能工巧匠相繼投奔張永,將官府一分為八,從種子的篩選到交子的發行,官府到處介入,充分給予指導,四川百姓的生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秋收萬顆子’真的變作了現實。百姓的‘生產能力’這只籠中之虎終于被釋放了出來。
「無心于治國之道者可能會說,秋收萬顆子比秋收百顆子要好。這是因為,從表面看,自張永治蜀以來,四川民眾吃飽了,穿暖了。自然人口不斷地增加,外地人口也蜂擁而入。如果把四川看作一個國家,可以說國力正在逐漸地強盛。然而,在平靜的水面之下,卻隱藏著洶涌的暗流。
「月有圓缺,潮有漲落。損有余而補不足,世上萬物都在一定範圍之內進行著變化。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超過了限度,就會遭到天遣。四川物品的出產超過了人們的需要,同樣會產生許多有違初衷的後果。
「首先,高生產能力使出產物品增多,每一個百姓都不能完全消耗掉自己出產的物品,勢必刺激經商的活躍。而經商本身所固有的投機特點,又必將導致物品的表面形象與物品的實際功用相互背離,使萬物趨向浮華,信用逐漸淪喪。
「其次,高生產能力,使出產物品的總量遠大于總體消耗量,將直接產生兩個嚴重的結果。
「前一個結果是各種物品在堆場、轉運、貨架等環節大量囤積。對囤積部分物品的生產,實際上是對天地資源的掠奪,是對自然的破壞。
「後一個結果是必將出現各類物品賣不掉的現象,必然促使各類物品的價格一再下跌。而一再下跌的價格卻始終不能改變物品賣不掉的局面。薄利不能多銷,誠實厚道的經商觀念將會受到沖擊,是非將從此顛倒。
「當出產物品的總量持續大于總體消耗量二十年左右,老百姓還會因為自己出產的物品賣不掉而無錢購買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又反過來影響物品的出產。最終進入‘賣不掉是因為買不起,買不起又是因為賣不掉’那樣一個怪圈。
「第三,高生產能力在使同樣多的人能夠出產更多物品的同時,也使得出產同樣物品所需的人數急劇變少,迫使人們轉向非生產領域。
「我們可以這樣想一想︰原來需要五個人種的地,現在一個人就能種了。那四個人干什麼去?土地有限,不能想當然地隨意開墾,其他人又該做些什麼?
「打魚怎樣?魚兒有限,越捕撈它還越少。很快地,打魚的人口出現飽和。做工如何,販運如何?很快地,做工、販運也相繼出現了人口飽和。這樣,愈來愈多的人口將勢不可擋地轉向剃頭、客棧、戲班、ji院、當鋪、錢莊、食客、官差等非生產領域,充斥到不直接出產物品的各個方面。
「現在,四川境內非生產領域業已形成並正在逐步壯大,已經產生了許多復雜的問題。
「生產領域的勞動成果是具體的物品,人們曾經為之付出了勞動,每一件物品都有具體的用處,其價格根據當時的市場比較容易確定。而非生產領域的勞動成果卻是無形的,不具體的,其功效也就相應地不能具體確定,它的價格只能是‘憑良心說’。‘憑良心說’的價格,將使非生產領域在與生產領域進行勞動交換的過程中,逐漸喪失良心。
「在非生產領域中,還存在類似地主、錢莊、食客、官差等具有惟一的、不可再生優勢的行業。在今後舉國皆商的投機氣氛里,地主手中的土地、官差手中的權力都將逐步演變成要挾別人就範的工具,促使其畸形發展,最終成為寄生蟲那樣的食利群體。
「老夫預料,按目前張永之法,十年之內非生產領域就會產生這樣的食利群體。那時,表面上仍然是招牌晃眼,商品琳瑯,一派太平盛世的假象,實際上貧富卻極度不均,每個最底層的百姓都感到難以生存。
「這一切,都是因為‘生產能力’這只猛虎,因為總出產超過了總消耗。
「低生產能力的時候,一般的天災人禍就能打回原始,從頭再來。現在是高生產能力,什麼樣的災禍才能打回原始?這一次閉合堂扣留兩位軍師,差一點就釀成百萬大軍血洗成都的慘禍。因此,老夫必須想辦法讓猛虎上山,讓高生產能力有個去處,避免更大的慘禍發生。
「以上這些,仙師張道凌已經知道,不存在能講不能講的問題。其中的謬誤,尚請兩位軍師指正,請溫姑娘指正。」
停了一會兒,雷又招才道︰「我不想說大叔在危言聳听。目前大叔也只有危言聳听才有可能獲得施展才能的機會。適才大叔之言,非常獨到。只是過于深奧,過于曲折,恐怕只有張道凌才能夠完全听懂。對我們講這些,大叔只怕是對牛彈琴了。」
雷絕招道︰「大叔之言,堅生古怪,聞所未聞,我們實在無法評說。閉合堂及其常執會,朝左看它左面丑陋,往右看它右邊欠缺。總之我們早已知道現在的官體不夠完美。大叔此言,雖然讓我們知道了又一個方面的不好,但終究于事無補。這些言語,若散布于民間,除了擾亂人心之外,沒有絲毫的益處。要緊的還是盡快拿出化解的辦法。在沒有化解之前,我們只能讓閉合堂作主。閉合堂讓我軍打向哪里,我軍就打向哪里,總不能亂了法度。」
溫玉華道︰「兩位軍師言重了,大叔不要介意。從我個人來說,我只听過‘苛政猛于虎’,卻不知生產能力提高了也能變作猛虎。」說到這里,溫玉華故意忽略天心,將話題扯開︰「別說,那一天,也就是七月底,我從冰湖趕往望子關的路上,還真的遇見了一只猛虎。當時我沒注意,猛然听到後面有細微的聲音……啊,對不起。天心大叔,還是您說,您說。」
天心的臉色變了幾變,然後「老夫告辭」,悻悻而退。
「總算把他打發走了。」天心走後,溫玉華說道︰「他所說的話很有煽動的力量,叫人不自覺地產生同感。但不知怎的,我听了總感到不大舒服,心情也十分沉重。」
雷又招道︰「準確地說,這是一個興風作浪的人。如果由他來治理四川,最終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雷絕招則道︰「辦法還是有一套的。他不是說過九十年嗎?就像治病一樣,他也許有足夠的辦法將病情延後。雖然說九十年之後暴發將更為猛烈,但那是下輩人的事,他也就不用管了。」
「好了,你們休息吧。明日還要給萬臨山講兵法呢。」溫玉華說完,告辭而出。
萬臨山學習兵法,粟玉都陪讀。尊重、王濟恩聞訊也趕了過來,經請示之後,被允許旁听。
雷又招講道︰「我和四妹學習兵法的過程是紙上談兵的過程。許多前人的兵書,講述了用兵的各種要訣。這些要訣各自成理,但相互矛盾,相互沖突。為了探尋真正的要訣,我和四妹就借助各類曾有的戰例,假設攻防,加以印證。總之,要訣多而演練也多。如今,我們已經得知了真正的要訣。我和四妹單獨在一起的時候,已經不需要再進行紙上談兵的戰爭演練了。
「真正的用兵要訣我將直接告訴各位,實戰演練的機會就只能給萬臨山一次。其余各位,還是只有自行紙上談兵。希望各位能認真體會,在今後我和四妹再次離開軍隊的時候,能夠把軍隊的擔子挑起來。
「要訣共兩個字︰穩妥。也就是有把握。我和四妹,自認為都能做到十成把握。也就是說,我們設下的計謀,無論敵軍怎樣變化,都擺月兌不了滅亡的命運。
「使敵軍必然中計,一般人會誤以為因為我們高明。其實不然,是因為我們有把握。
「四妹曾經評點過一個戰例︰說古時候有位軍師準備擋截一支敗軍,遠遠地設下埋伏。敗軍一路行來,經過許多岔道。這位軍師利用敗軍統帥多疑的心理,故意遣人在通往埋伏的山坡上放煙。果然敗軍統帥認為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徑直投奔羅網。
「四妹認為,這樣的用兵等于算命。它是以對敗軍統帥心理的掌握為基礎的。人心是善變的,是不可琢磨的。更何況對方新敗,在懊悔、沮喪情緒的影響之下,敗軍統帥所作的決定很可能與平時大為不同。這樣的計算,第一個岔道算準的機會有五成,第二個岔道就剩下兩成半;四個岔道之後就不足一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