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仙道 第一卷 楊家有幼女 第三章 琴和境

作者 ︰ 凰鸞

春去秋來,幾度楊花又飄零;雨消雪融,千年重嶂依不倒……

玉環,四歲了。

對于其他的孩子來說,四歲正是玩耍的大好時光;但是對于玉環來說,革命尚未成功,任務還很艱巨。畢竟再過六年,就是某個叫李靜忠的「大灰狼」來吃她娘親了。

也因此,她更加勤于修煉,現在已經是金丹初期了……

這金丹,就是結在了乾坤陰陽圖的陰陽二眼之上。大小,約麼才有大拇指大小。但是其中包含的力量卻是不可小覷,否則陰溝里翻船這種現象,是肯定會出現的。

但是,以四歲這種年齡,就結成金丹的,絕對是一個奇跡。

 

「其它穿越者也沒這麼干的啊……怎麼才四歲就弄出金丹了?真是頭痛,這樣嚴重地影響了這個世界的發展嗎……」

天道通過神力之鏡,看著玉環的所作所為。

「真是沒穿越者道德……可是我還不能動她,痛苦啊!」天道臉色有些難看地說道。

不用說,就算是天道也已經很糾結了。

 

玉環的目的,就是在李大灰狼來之前,到達元嬰期,成功將乾坤太極圖、乾坤靈根、魂魄和七彩琉璃心合而為一。

現在,就算是七彩琉璃心和乾坤靈根在她的靈魂之中,但是卻並不等于被「綁定」了。只有真正融合在魂魄之中,才能確保真正的萬無一失。

而這七彩琉璃心,也在潛移默化地改造著玉環的智商。雖然現在大腦的聰慧程度上來說,增加了不少;但是相對而言地,她的情商,「處世IQ」等等能力值依舊沒動。只是純粹的「大腦發達」,思想什麼的,還是如同老樣子,一成不變。

也正是因為這智商的改變,在玉環的行為動作模式上,也有著不小的改變。現在她說話都帶了絲文雅氣,更不用說舉止端莊秀雅了。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玉環一邊掃著自家的簡陋庭院,一邊高興地吟著這些詩出來。

楊玄珪在一旁編纂著那本傳說中的「神曲」。當然,這不是《丟丟銅》,而是《霓裳羽衣曲》。據玉環回憶,這霓裳羽衣,正是其父楊玄珪赴西域一行,取其精華,進而創作出來的大唐舞曲。

楊玄珪听見了玉環清脆如鈴般的吟詩聲,緩緩轉過頭來,滿臉笑意道︰「玉奴,這又是吟得什麼詩?」

玉環發覺楊玄珪在對著她說話,于是將掃帚倚在了牆邊,拭了拭手上和衣襟上的塵土,微微蓮步,走向了楊玄珪。

玉環走到楊玄珪的身旁,然後投進了他的胸懷之中,道︰「我听別人吟得。爹,這詩好不好?」

楊玄珪雖然不會寫詩,但是對于鑒賞還是有一定水平的。畢竟他也算得上是一代樂聖了。凡能被稱作「聖」者,哪一個又不是走到了此道的極致?所謂大道歸一,他熟諳琴律,自然通曉了鑒賞詩文。

「這兩句詩雖然听起來語言不盡奢華,卻正好寫出了春光之中的勃勃生機和盎然春意。的確是一首好詩!」

「不對,不對。這次不是要賞詩,而是要找玉奴你來,跟你玩一會,讓我心情舒展舒展……天天勞心勞力地編纂這《霓裳羽衣曲》實在是太耗人心神了。」

楊玄珪將懷中如同小大人般的玉環舉起,輕輕放在了地上。

玉環听聞如此,搖首道︰「不,爹。我想學琴。還有,我希望在空余的時間,爹你能教給我琵琶、簫還有玉笛等等。」

楊玄珪听了之後,動作稍稍一滯,不解地問︰「玉奴,你為什麼像學琴?」

「只是對于這些感興趣……」總不能說「咱要尊重版權,怎麼也要學兩手。要不將來還怎麼混啦。」吧……

楊玄珪起身,隨後從屋里抱出了一張古琴,撫琴道︰「既然玉奴你真的想學這琴藝,那麼我就教給你罷了!」他席地而坐,長琴放在了雙腿之上。而在玉環來看,楊玄珪還真的是有幾分當年令狐小蔥屹立華山之巔,撫琴彈一曲《笑傲江湖》的風範。

悠揚琴聲漸漸響起,或高或低,或抑或揚,卻是讓玉環听得如痴如醉。而這一曲,正是千古名曲《廣陵散》。

曲音悠揚飄轉,已經如同融入了天地之中,操控著琴聲所及之處的所有生靈。生靈為了這輕快的琴聲而歡喜,也為了這悲轉的琴聲而慟哭。

突然,悠揚的琴聲戛然而止,而玉環也回過神來。

「真不愧是‘樂聖’楊玄珪!其琴藝怕是已經臻至了化境了。要是他能入了修真之道,必成大果啊……」玉環以金丹期的心境修為,也是听得如痴如醉;那麼就可想這琴聲的威力了。

楊玄珪淡淡地道︰「這就是琴的真諦……」

玉環點了點頭;她在先前的琴聲之中,不知不覺地,心境的修為更是提高了許多。

「這一曲《廣陵散》,玉奴你有何見解?」

玉環想了想,道︰「心動則弦動,弦動則意動,意動則萬物為之所動,心為之所感,神為之所凝。」

「不錯!玉奴你不愧是我的女兒,堪堪四歲幼齡就能領悟到我用了二十多年領悟到的琴境!但是,這實際做起來,可是難如升天啊……」楊玄珪悵然道。

「當初,我在梨園十余載,到達了琴技的瓶頸。後來,在奉玄宗之命,尋訪西域,求得西方樂曲之真諦,然後作這《霓裳羽衣曲》。而在這一路的途中,我領悟到了其琴境的概念。而當我領悟到這琴境之時,我已經前後花了二十年有余,已是接近三十歲了。我現在的琴技,比之之前的‘樂聖楊玄珪’不知好了幾倍吧……」

「玉奴,既然你能這麼快領悟到琴境的概念,那麼你就從最基本的開始吧……至于琵琶、笛、簫等樂器,還是先等你的琴練到了我的那個境界再說吧。天下樂理,終其為一;如果你能將琴練到了那樣的境界,那麼我想不論是琵琶、笛還是簫、箏之類,皆可自通。」楊玄珪最後只是淡淡留下了幾句意味深長的言語、一張琴、一本琴譜,就悠悠地進入了茅草屋之中,手中拿著那本《霓裳羽衣曲》。

玉環拿起琴譜瀏覽起來;她本來前世就有著非凡的音樂天賦,再加上這天道送的七彩琉璃心,學起來可謂是非常快的。

楊玄珪躲在了虛掩的門之後,眼光從門縫處偷偷放出,看著站在那里認真觀讀琴譜的玉環,臉上迅速攀上一抹笑意。

「玉奴這孩子,實在太聰明了,也太懂事了……」

「下次教她詩書吧……順便讓樂奴也教她一下舞蹈。」

楊玄珪不是個特別固守的人,他並不會堅持「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理念,他只是像讓自己的女兒過得好一點。所以無論詩書禮樂,他都傾之授之,從不拒絕;況且玉環的音樂天賦和七彩琉璃心的加成,不學點東西,實在是太浪費了。楊玄珪正是看出了玉環的那份熱情,所以才教了玉環琴藝。

而楊玄珪,目的就是把自己的女兒培養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超級才子……是超級才女。

不過,這樣又距離玉環的篡改歷史之大計走上了重要的一步,原先的楊貴妃可是善琵琶;而這玉環,可是變成了善琴。當然,至于以後玉環還學不學得了棋、書、畫三項,那就看以後了。

琴,又是「文武七弦琴」,是謂七根弦組成。較之現在的「鋼琴」,不知道簡化了多少倍。七弦以五行五弦、文物雙弦組成。看似簡單,實則其中音階千變萬化;再加上古人可不如現代人這麼開放,把學習技巧都能「印」出來,人手一本;所以造成了會彈者少,善彈著更少。因為琴,相比琵琶和簫、笛之類,有些方面會比那些,難學得多。能到達楊玄珪那種境界的,古往今來也是屈指可數的。

畢竟,境界這東西,是「修真」領域的;而修真者又有幾人真正會學這些樂器呢?而這些學習樂器的普通凡人,不知道「道」和「境界」的存在,自然彈得好的,自古以來不多。而少數幾個像楊玄珪這樣的超級天才,才會自己悟出「道」和「境界」;從某些方面說,這些人算得上是以琴入道了。

 

玉環全面開動「七彩琉璃心」的功能,一目數十行,其速度與機器人的掃描速度好像就比那「阿童木小朋友」慢一點點。而且在她觀讀的同時,她也在將這些內容深深記在腦袋里。有七彩琉璃心,可以說,玉環的記憶速度絕對不比電腦差,其穩定性比動不動就崩潰的硬盤,不知好了多少倍。

最後一頁翻過,她雙手合上了琴譜,開始醞釀琴的真諦。

對于她來說,這學習樂器自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她現在要感悟的是蘊含在琴中的那種心境、那種境界。

「鐘子期和伯牙,高山流水,一曲凝天地。」

「孔丘,一曲春秋斷銷魂。」

「蔡邕,焦尾一曲驚天籟……」

玉環在不斷思索著古往今來所有的著名琴家,無不都是將琴藝提升至了化境。而她的目的,正是從這些人身上,找到那琴的真諦。

漫溯在歷史長河之中,玉環再一次沉迷下去了。

而楊玄珪也早早就去休息了。

這一站就是一天。月朗星稀的星空落下了無數的月華辰光,輝映著庭院里那嬌小的身影。

玉環突然昂首,喃喃道︰「琴,以心御之,以手發之,以意動之!」

琴之真諦。

她幼稚卻又嬌美的臉上,嘴角正微微翹起……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貴妃仙道最新章節 | 貴妃仙道全文閱讀 | 貴妃仙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