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傾城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五章 暗涌(四)

作者 ︰ 子夜妃子

武明空微微一笑,並不作答,望著窗外紛紛揚揚的大雪,眼里閃過一絲失落。

貞觀十八年七月二十日,放將作大監閏立德前往洪、饒、江三州,督造運輸軍糧的船艦四百艘;七月二十三日,詔遣營州都督張儉等率幽、營二都督兵及契丹、靺鞨等部族兵眾對遼東作試探性攻擊,「以觀其勢」;又以太常卿韋挺為饋運使,民部侍郎崔仁師副之,專責河北諸州的糧草運輸;命太僕少卿蕭銳運輸河南諸州糧餉入海,貯于烏湖島中,以供水軍之需。

同年十月十四日,李世民乘車駕由長安行幸洛陽,欲御駕親征,留宰相房玄齡和右衛大將軍、工部尚書李大亮守衛京師。十一月初,營州都督張儉等帥唐軍進至遼水西岸,正值河水泛濫,久不得渡。李世民以其畏懼怯懦,召回洛陽,欲治其罪。張儉到達洛陽後,向李世民具陳了遼水沿岸的山川險易和水草美惡,李世民大悅,令其重返遼西,待機渡河東進。十一月十四日,詔令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滬州都督左難當為副,率江淮、嶺南及缺中諸州兵及長安、洛陽三千募兵,戰艦五百艘,從萊州渡海趨平壤;又令太子詹事、左衛率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江夏王李道宗為副,率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兵趨遼東。

然後,兩軍合勢並進。十一月三十日,諸路陸軍集于幽州。李世民又遣行軍總管姜行本、少府少卿丘行淹督眾工匠在安蘿山制造雲梯、撞車等攻城器械。這時,天下各處前來應募的勇士及貢獻攻城器械者不可勝數,李世民均親加閱視,逐次取舍。不久,下詔布告天下,陳述了這次東征高麗的五條必勝之道︰「一曰以大擊小,二曰以順討逆,三曰以治乘亂,四曰以逸待勞,五曰以悅當怨」。用以動員民眾,增強士兵必勝信念。

「皇上,您真的要御駕親征嗎?」。武明空替一面磨墨,一面漫不經心的同李世民閑聊。

李世民握著書卷,神態十分悠閑,微微頷首,眼楮不離書卷︰「自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朕又豈能服老?」

武明空咬了咬牙,沒有說話,目光卻不由投向他花白的鬢角,微微嘆了口氣。

又愣了一愣,突然說道︰「皇上,可否帶上臣妾?」李世民微微蹙了蹙眉,臉色微變,「打仗非同兒戲,你一個弱女子,豈能忍受那等苦寒?」

武明空垂下眼瞼,再也說不出一句話,李世民看著她神色黯然,語氣也放柔了些︰「朕知道你不怕辛勞,身手也好,可這隨軍出征不是小事,哪能有著性子胡來?」

武明空歉然道︰「是臣妾一時糊涂了。」心里卻暗自擔憂,唯恐李世民來了興頭,捎上李治,可怎生是好?她方才想要隨軍,不過是為了李治,想到他被立為太子才不過一年,根基始終不穩,若在被李世民拉扯上了前線,那可真是不妙。

不知道又有多少魑魅魍魎要浮出水面……

令武明空松了一口氣的是,李世民並沒有讓李治隨行的意思。

李世民將要出發,李治一連哭泣幾天,李世民無奈的說道︰「如今留下你鎮守,加上俊彥賢才輔佐,正是想讓天下人認識你的風度才能。治理國家最重要的在于進賢才摒棄小人,賞賜善舉懲罰惡行,大公無私,你應當努力做到這些,有什麼好悲泣的?」

武明空看著李治故作悲痛的面龐,心里忍不住暗自發笑,這個李治如今的演技可算得上是爐火純青了。

李世民又命開府儀同三司高士廉代行太子太傅,與劉洎、馬周、少詹事張行成、右庶子高季輔一同執掌機要事務,輔佐太子。長孫無忌、岑文本與吏部尚書楊師道與李世民同行。壬辰,車駕從定州出發,李世民親自裝備弓箭在馬鞍後帶上雨披。命長孫無忌暫行侍中職,楊師道暫代中書令。

楊師道是桂陽公主的駙馬,武明空听著漸漸心里有了底數。

十二月二日,李世民下詔水陸諸軍及新羅、百濟、奚、契丹等分道進擊高麗。二月十二日,李世民親統六軍從洛陽北上,三月十九日,抵達定州,留太子李治在此監國,令房玄齡與高士廉、劉泊、馬周、張行成、高季輔等共同輔政,得以便宜從事,不復奏請。三月二十四日,太宗率部從定州北進,向遼東進發,至此,可謂是萬事俱備,戰爭的號角已經開始吹響了。

李世民事前的考慮無疑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而且有了煬帝的前車之鑒,行事就更為的小心謹慎,可是就是因為這樣,不免有些方面就會矯枉過正。在士兵的人數方面,此次攻高麗只派了十萬人馬,可是這一點人數顯然遠遠不夠,高麗當時基本為東北第一強國,實力自然很強勁,僅僅十萬人馬去攻打,就軍隊人數來看,反而變成了弱的一方。而且高麗國不比草原汗國,只要軍隊戰斗力強勁就可以解決一切。在高麗國中有大量的要塞式城堡,戰爭打到後來往往就是攻城戰,而攻城戰往往軍隊的人數比戰斗力更為重要。

而且,李世民此次出兵,還因為年老而沒有帶名將李靖出征。

太宗的出發點是好的,可是武明空認為,這顯然是個很大的失誤。李靖可以說是少有的全能將領,國內國外,高原戰,平原戰,沙漠戰,攻城戰,守城戰,水戰幾乎都有打過的經驗,並且百戰百勝,對于攻打高麗這樣的國家,顯然李靖能比其它將領更好的適應,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不過,這等事,哪里輪的上武明空發言,心里總是有千般個想法也只能埋在心里。

三月底,李績兵發柳城,但在另一方面卻大造聲勢假裝要從懷遠鎮渡遼水,因此高麗將重兵放在了懷遠這個方面,此時李勣出其不意,到達柳城後迅速北進,經甬道向通定進發,在高麗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渡過了遼水,使得高麗人依仗的遼水屏障失去了作用。李績這招聲東擊西其實也是逼不得已,高麗在邊境上大修長城,如果正面行軍,那麼唯一可走的道路便是遼東那著名的沼澤區,而高麗對這一地區是嚴密設防的,李績的先頭部隊人數不多,正面硬踫顯然不行,所以只能繞道。

唐軍渡過遼水的消息傳到高麗後,舉國震驚,城邑均閉門自守,不敢出擊。四月五日,遼東道副大總管、江夏王李道宗將兵數千人抵達新城,帳下折沖都尉曹三良引十余騎直壓城門,城中軍民驚恐騷亂,不敢抵抗。營州都督張儉以胡兵為前鋒,向建安城進發,途中擊敗了前來迎戰的高麗兵眾,殲敵數千。

四月十五日,李績和李道宗率唐軍主力從西、北兩面進攻蓋牟城。經過激戰,李績部率先攻入城中,俘獲高麗二萬余口,繳獲糧餉十余萬石。此次的攻城得手使得唐軍繳獲了極多後勤糧草,這使得唐軍幾乎不必再從國內繼續運送多少糧食,使得本來就不繁重的唐軍後勤負擔進一步的減輕,也使得唐軍在遼東有了一個據點。我們從打下蓋牟城後的繳獲也能看出高麗人對于依托要塞,長期據守的戰略思想是多麼的根深蒂固,之前已經講到,當時一個成年男子一年能夠消耗的糧食平均是七石,十萬石的糧食幾乎夠城中的軍民整整一年的消耗,而中原軍隊想要在遼東的環境下做到長期圍城顯然極其艱巨,高麗人在經過了長期的經營之後,在這個方面顯然進行了非常周全的準備。

接著,李績又麾軍南下,向遼東城進發。這時,唐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張亮所率水軍從東萊渡海,襲擊卑沙城。該城依山而建,四面險峻,唯西門可以攀登。唐軍前鋒程名振引兵深夜抵達城下,副總管王文度身先士卒,率兵冒死登城。五月二日,攻拔其城,俘城內男女八千余口。大總管張亮又分遣總管丘孝忠等耀兵于鴨祿水,騷擾高麗都城平壤以北的最後一道防線。

五月初,李績和李道宗率前鋒部隊四千余騎抵達遼東城下。五月初八,蓋蘇文派步騎四萬援助遼東守軍。這時,唐軍諸將都覺得敵眾我寡,因此,主張深溝高壘,等主力部隊全部集結以後,再行出擊。唯副總管李道宗認為應乘敵軍援兵「遠來疲頓」之時,主動迎戰,「擊之必敗」。李績表示贊同,此時部將果毅都尉馬文舉也主動請戰,面對十倍之敵,陣前豪氣干雲,長喝道︰「不遇勁敵,何以顯壯士」

策馬向敵陣沖擊,所向披靡。由此兩軍于遼東城下大戰。高麗軍遭到馬文舉突擊之後組織力量拼命反擊,行軍總管張君乂部遇到高麗優勢兵力的反擊,抵擋不住,向後退卻,唐軍局勢上陷入不利。李道宗見到張君乂部陷入混亂,立刻親自前往指揮,在收集散卒之後,策馬登高遠望,看到高麗軍陣已經被馬文舉攪亂,于是率驍騎乘隙沖入,左右出入,勢不可當,使得高麗軍陣更為混亂。李勣率眾與其後沖突,高麗軍終于崩潰,被殲一千余人。五月十日,唐太宗親率六軍經北平、遼澤渡過遼水,此時太宗遇到的難題與隋煬帝是一模一樣的,是時遼澤泥淖二百餘里,人馬不可通,將作大匠閻立德布土作橋大軍才勉強得過,此時的遼澤上面還浮有很多當年隋軍將士的遺骨,太宗當時就命人將之收斂埋葬。渡過遼水之後太宗下令毀去橋梁,以此向士卒表示背水一戰的決心。太宗留大軍于馬首山,自將數百騎馳至遼東城下,對李道宗慰勞賞賜,超拜馬文舉為中郎將,並獎勵了有功將士,處斬了臨陣退卻的總管張君乂。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牡丹傾城最新章節 | 牡丹傾城全文閱讀 | 牡丹傾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