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浮空基地 第七章 重整武備(小改)

作者 ︰ 阿布阿小布

各剛上任的長官返回後連夜擬定計劃,遴選人員。按照要求,赴浮空基地上的人員必須封閉5年時間,且直系三代內都是中國人,有鄉鄰出具保書,軍事人員要求參加軍隊3年以上時間。雖然嚴格,但是由于中國人還是很多的,仍然挑足了人手。

裝備部在重慶跟成都之間璧山附近選擇了一座山峰,建立一號基地。動員民工在山上開琢了數個物質倉庫和人員居所。所有的人員和物質將在這個位置登上浮空基地。

參謀部參謀處和作戰指揮部第四路空軍指揮所是第一批登上浮空基地的人員,他們將指揮浮空基地協助陪都的防控事宜。在後勤人員入住後,何俊才終于可以放手生活上的安全,也能吃上這個時代的正常飯菜了。

鄭少愚的第四大隊劃歸到空軍第四路指揮所。但是由于訓練措施正在準備且首都防空任務繁重,暫時還未登上浮空基地接受新訓練。何俊才將庫存的一些小型無線電設備通過裝備部對第四大隊所屬的兩個-152中隊和一個-16中隊進行改裝,有了這些通信設備,再加上浮空基地的信息優勢,應該能增強重慶上空的防空能力。

進入1940年後,日本大本營陸軍部認為零散的對重慶轟炸不能收到真正效果,必須配合地面上進攻,才能彼此促進。5月1日,敵11軍發動了宜昌戰役,次日,大本營陸軍部指示︰「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可自今日起實施空中進攻作戰。」1940年5月13日,侵華日軍派遣軍總司令部和日海軍中國方面艦隊司令部達成了轟炸中國大後方的《陸海軍中央協定》,企圖通過對我重慶、成都的政治軍事目標的轟炸,加以地面進攻,徹底打消我抵抗意志,這次行動的代號定為「101號作戰」。此後日本陸軍主要以山西運城為基地,海軍以漢口為主要基地對重慶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

在何俊才原來的時空,從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對戰時中國陪都重慶進行了長達5年半的戰略轟炸。據不完全統計,此段期間日本對重慶實施轟炸超過200次,出動9000多架次的飛機,投彈11500枚以上。重慶死于轟炸者10,000以上,超過10,000幢房屋被毀,市區大部份繁華地區被破壞。日本對重慶實施的空襲,是繼德國在1937年4月西班牙內戰中對格爾尼卡Guernca平民實施轟炸之後,歷史上最先實行的戰略轟炸。其目的是希望透過制造大量平民殺傷,以瓦解對方抵抗的士氣。故此轟炸時不分前線及後方,亦不以軍事目標為主要對象,反而多以為居民區、繁華的商業區等為目標。日本在轟炸中使用了燃燒彈,陪都在一片廢墟中申吟。

上帝讓何俊才來到這個時空,他肯定不能讓這悲慘的歷史一幕重演!

「據收到的情報分析,一直到今年8月前,日本海軍和陸軍正在更新其戰斗機,這段時間日軍對我們的轟炸將沒有戰斗機護航,這是一個好機會。8月後陸軍將更換為‘九七式戰斗機’,海軍將使用‘零式’戰斗機,這兩種戰斗機性能全面優于我軍現在正在使用的蘇制‘伊’系列戰斗機」。何俊才在浮空基地空勤指揮室向新成立的參謀處以及第四路空軍指揮部人員介紹到。

何俊才面前擺這今天的《申報》。6月14日,日本向各國發出通告,公然要求各國駐華使館遷至他們劃定的彈子石以南龍門浩一帶「安全區」,以便放手轟炸重慶市區。而部分政府官員盡然建議將政府部門也搬到安全區去,這真是對中國空軍的巨大羞辱,一定要打一次大勝仗來鼓舞士氣。

「參謀處擬定兩份計劃,8月之前的重慶防空計劃和8月初的主動出擊計劃,爭取盡可能多地將敵新式戰斗機殲滅在地面上。」參謀長胡百賜分析後安排道。

「是!」參謀處處長嚴武站起來回答。

「另,情報處處長黃靜波,請盡快在原來的基礎上建立情報班子,負責對內和對外的情報收集和分析。」胡百賜接著安排。

「胡將軍,建議優先收集山西運城和漢口的機場情報,根據之前的一些消息,這兩個地方是日本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的大本營。」何俊才補充道。自己來到這里後不知道會對歷史有哪些影響,吃老本吃不了多久,還是要盡快建立情報機構,提前預警,另外也便于對這些基地的攻擊。

「何上校,委員長將我們空軍中的王牌,第四大隊交給你,還有廣陽壩、白市驛機場也歸你空軍第四路指揮部指揮,希望你能負擔起首都的防空工作。同時也能支持駐扎成都的空軍第三路指揮部的防空工作。」毛邦初看了C3系統的演示後,對重慶和成都兩地的防空有了直觀的認識。

「何上校,請你盡快挑選和訓練人員,充實第四路指揮部。」黃鎮球補充道。

「卑職謹遵兩位長官的指示,堅決完成任務!」何俊才回答道。

-----------------------------

接下來的一兩天時間,何俊才跟設備部的黃光銳和其下器材處的梅龍安討論如何將浮空基地武裝到牙齒的事宜。當何俊才將黃光銳等人帶到維修間後,一干人等都是兩眼放光的狀態。這里的工具、器械都是見所未見的,比起自己原來手工的方式不知道先進了多少,何俊才只有胡編說是國外購買的。

何俊才控制著牽引機將一架DK-2對抗拉到維修間,向眾人介紹這款運動飛機的參數。

「這款飛機是按照民用飛機來設計的。它使用了一款非常特別的發動機,這是它最大的秘密——渦輪螺旋槳發動機。這種發動機不同于我們現在大量使用的氣冷或液冷活塞式發動機,它效率更高,結構更簡單,但對材料要求很高,短期類我們可能難以制造。」

「這款飛機采取常規氣動布局,翼展11.14米,機長9.86米,機高3.40米,這倒是跟我們目前的主流戰斗機差不多。值得注意的是它采用了前三點起落架布局,這樣在起降的時候沖擊力較小。」

「機身采用了鋁合金設計,這點跟日軍即將準備的‘零式’戰斗機類似,所以目前空重只有151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為3500千克。目前的最大速度有590千米/小時,但是加裝武器和裝甲後會下降。即使這樣,也可以算目前飛的最快的戰斗機,略高于日軍即將裝備的‘零式’。」

黃光銳等人再次激動起來。「這是我活了半輩子以來看到最漂亮、最威武、最具備‘攻擊性’的飛機」黃光銳撫模著DK-2的流線型機身。這位中國航空制造業的先驅眼眶有點濕潤,「看來不光是中央航空研究所要搬上來,幾大飛機制造和維修廠,還有發動機制造廠也要派人來學習吸收這些新技術啊。何老弟,以後少不得叨擾你了。」

「黃將軍……」

「何老弟,要是你不嫌棄,我們以兄弟相稱吧。」

「那我就不矯情了,只要是我能幫上忙的,黃兄你盡管開口,一切了國家!」何俊才借著桿子往上爬,自己雖然掌握了一些技術,但是由于中國目前工業薄弱,要如何發展還得靠著黃光銳這種本土精英才行。

「我的想法是,留下3架備用和研究,將剩余32架DK-2裝上武器和裝甲,拆除部分無用設備,在後座加裝油箱,形成戰力,用于護衛浮空基地。這些還請黃兄和梅處長多多協助,時間緊迫啊。另外浮空基地的地勤和DK-2的維護保養跟目前使用的不同,希望黃兄幫我們第四路指揮部培訓一批出來。」何俊才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另外,浮空基地外圍有幾十具近程防御系統,但是目前只有控制系統沒有武器系統,我計劃裝上航炮,但是到底多大的口徑等需要請黃兄和梅處長考察後決定。這些近程防御系統可以改裝成無人控制,直接在控制台通過中央雷達來控制」何俊才系統給浮空基地加裝最後一道防線,希望這個永遠不會被用上。

「何上校,你說的幾個改裝等我們具體測量以後給您拿出一個方案。」梅處長看到頂頭上司已經跟何俊才兄弟相稱了,配合地說道。並且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接觸這麼先進的技術的,這也是證明自己的一個好機會。

「感謝黃兄和梅處長。」何俊才接著簡單教了一遍大家維修間設備的使用,並拿出早就打印好的厚厚的使用手冊和說明書。

趁著大家在消化吸收的時候,何俊才邀請黃光銳到他自己的房間中,有一些事情需要私下談。

「看著窗外的白雲,這麼悠悠閑閑地喝茶,感覺像神仙一樣啊,想不到我還會有這麼一天。」黃光銳感嘆道。

「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五千年文化的中華民族將會實現復興。」何俊才又盜用了一句名言。

「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有志者事竟成。看到浮空基地我才真正體會到這一點。但是我看到何老弟你,總感覺你跟我們這些人不一樣,你好像能預知未來似的。」黃光銳笑著說。

「那當然,我的眼楮能看到未來。你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何俊才無厘頭地說出了後世一句名言。

「看來我也是信了,哈哈哈。」黃光銳很配合的說道

今天要陪咱家老爺子買運動鞋,早早起來送更。

新人求推薦,求收藏,周末愉快!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抗日之浮空基地最新章節 | 抗日之浮空基地全文閱讀 | 抗日之浮空基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