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浮空基地 第十八章 外交走向

作者 ︰ 阿布阿小布

「好,那麼委員長,我就結合後世的一些歷史材料,講講我的看法。請您斧正!」何俊才知道一切的設想都需要眼前這位中國實際的領導者來決策,而且具有豐富政治斗爭經驗的蔣介石也能幫助自己完善對外策略。

「首先是德國,雖然目前的外交關系名義上斷絕,德國也撤回了所有援華的專家和資金。但是其實德國主要是顧及日本的態度,希望這個盟友能拖住蘇聯而已。所以我們仍可以秘密保持聯系,互相交換一些技術和資源,比如破壞英國雷達偵查的方法和利用國內資源,以換回機械設備。畢竟我們現在工業,特別是軍工是以德系為主,比較容易實施。但是這個事情一定要秘密,因為德國是注定要戰敗的,最好以非政府的形式去做。」

「歷史上德國佔領歐洲後,犯了一件滔天的罪行。納粹德國屠殺了570萬猶太人,其中包括150萬猶太兒童。從人道主義的角度,我們應該阻止這場屠殺。但是我們的力量很弱,所以只能盡量去做。從我們國家利益的角度,這些猶太人都是經驗豐富的工人、技師等,若能將他們救回國內,對中國的建設是非常有幫助的。這也能獲得美國猶太人的好感,要知道,美國的經濟、軍事甚至政治都是由猶太人所控制的。」何俊才也沒有想到他隨意地這一說,就促使了後世「辛德勒計劃」的出台,挽救了超過300萬的猶太人,中國成為了美國之後又一個猶太人的自由國度。後世猶太人的國家——以色列,一直跟中國保持了最高級別的外交關系。

「然後是英國,這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雖然已經日暮西山,但是仍死心不改,希望保持自己的老大地位。二戰初期英國扮演了一個不光彩的角色。

「英國為了自己不卷入戰爭,小國的利益是可以隨便犧牲的,不管是不是盟國。德軍開進萊茵蘭,英國不反對;德國吞並奧地利,英國不反對;德國要吞並捷克,英國就幫忙搞了個慕尼黑協定;德國侵略波蘭,英國向歐洲提供了4個師的象征性援助,躲在牢固的馬其諾防線後,‘眼看著一個唐吉科德式的英勇的盟國被希特勒消滅了。’」

「更有甚者,英國的張伯倫等人堅信只要繼續實行對日綏靖即可維護英國的利益。1938年5月,英國竟與日本在東京非法簽訂了關于中國海關的協定,將征收的稅款全部存于日本正金銀行,並任用大批日本人為海關官員,致使日本得以用中國海關稅款套取外匯,向歐美購買戰爭物資,用以侵略中國。同年9月,當中國駐英大使郭泰祺向英國聲明,中國將在國聯第102次行政會議上要求按國聯盟約第17條對日本實施經濟制裁時,英國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竟向郭說︰中國政府這樣要求,‘于中國自身沒有一點好處,而對國聯卻可能有害’。同時向日本駐英大使吉田茂表示︰英國政府不會贊成中國要求國聯制裁日本。1938年末,英國雖然在美國提議下允諾向中國提供少量貸款,但對日本仍持一貫的綏靖政策。1939年7月,英駐日大使克萊琪與日本外務大臣有田八郎代表各方政府在東京簽訂了《有田—克萊琪協定》,其中規定英國在華北限制抗日活動,阻止抗日「嫌疑犯」進入英租界等,並將4名嫌疑犯由英租界引渡給天津偽政府。這實際上是變相地承認了偽政權。」

「就在最近幾天,日本人向英國提出關閉滇緬公路的要求。而英國為了保證它在亞洲殖民地的安全,為了緩和與日本的緊張關系,將于7月中旬封鎖中國這一唯一對外交通線達三個月之久,使中國處于窒息的境地。它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直到9月27日,《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在柏林簽署,英國人才意識到他們再次上了當,在美國做出一旦英日開戰將予英國以經濟支持的允諾的前提,在10月18日重新開放了滇緬公路」

「珍珠港事件後,日本正式進攻英國在亞洲的殖民地。為了保證滇緬公路的暢通,同時也為了幫助英國進行防御,我們將組建遠征軍進入緬甸作戰以後。英國人則是在日軍面前一觸即退,潰不成軍,在前方的我們的軍隊和日軍血戰的時候,英國人連招呼都不打,就直接自己跑路,還順帶卷走了大批美國援助中國抗戰的物資,帶不走也被他們放火焚燒得干干淨淨。像這樣的國家,怎能讓他的盟友感到放心?」

「跳梁小丑啊!」蔣介石閉目听何俊才敘述了歷史,給出了這樣的評價,一向涵養不錯的蔣介石也被惹出了怒氣。

「所以,對英國我們應該充分保持警惕,在歐洲給他找點麻煩。提供給德國一些雷達干擾的技術也正是此意,但是當然不能改變不列顛空戰的結果,否則德國一旦一統歐洲,那日本會更加張狂的。我們可以在英國人吃了苦頭的時候給他一些雷達升級的技術,另外還可以組織一些航校學員作為志願飛行員到英國去鍛煉。以換取一些軍事技術,比如英國人的發動機技術就是非常不錯的。」

「對于法國很簡單,支持戴高樂的‘自由法國’,在戰後法國將是我們的一個盟友。另外我希望委員長批準一個計劃,現在法國投降後,其軍隊被解除武裝,所有武器和裝備都收繳到幾個倉庫中,我想我們可以利用浮空基地突襲這些倉庫,秘密搶奪一些軍事物質以武裝我們。」何俊才提出了一個冒險的計劃。

「這個你們空軍參謀部可以制定一個詳細的方案,但是一定要保密,需要哪些資源回頭告訴我。」蔣委員長顯然對打劫這件事情很感興趣。

「對于蘇聯,我們還有幾個月的蜜月期,等到明年四月,蘇聯就會跟日本簽訂《蘇日中立條約》,內容包括日本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領土完整與不可侵犯,蘇聯尊重滿洲國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並停止給中國的軍事援助。蘇聯通過這個條約的簽訂解除了後顧之憂,將日軍引向南進的路線。這個條約雖然站在蘇聯的角度上有利,但是對滿、蒙領土的描述無疑是打在我們臉上的一記耳光。另外在明年六月,也就是1941年6月,蘇聯將嘗到德國的閃電戰的滋味,實時再也無力援助我們。」何俊才接著講自己的想法。國際形勢的風雲變化讓已經修煉到一定程度的蔣介石也不由感嘆。

「所以這段時間,特別是今年應該充分利用中蘇蜜月期,盡可能換取援助。蘇聯懼怕我們跟日本和談,導致日本人可以放手進攻他們,這點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除了先進的戰斗機外,我們還需要從蘇聯進口軍事設備和工業設備,特別是鑽探和化工設備。我知道在我們的縱深有一些大油田,比如已經投產的玉門,尚未勘探的新疆油田和四川油田等,這些油田一旦開采,將減少我們對外界的燃油依賴。」

「若果如此,那何上校就是中民的大恩人!」蔣介石激動的說,從來都是說中國是一個貧油國,目前中國的汽油、石油甚至燈油都是進口的,幾乎每進口一噸就要在路上消耗一噸,如果中國能自產,那將對抗戰形勢有非常大的支持。

「應該的,另外在蘇德戰爭爆發後,我們應該予以支持,比如油料、礦產、金屬以及可能的軍事設備。我們家底不厚,這種支持不能是像美國那樣無償租借的,需要蘇聯拿出相等價或更多的物資來交換,比如人才和技術。蒙古是要收回的,這件事件可以在蘇聯最困難的時候作為交換條件而提出。另外我們可以在合適的時候派出歐洲遠征軍支援對德的作戰。要知道我那個時空的歷史上,蘇聯以出兵日本為條件搶劫了整個東北地區。我們也可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淺想法,另外進入1941年後,我們的形式會更加緊張,香港、越南、新疆等通道逐漸不可用,所以請委員長應立即下令加大戰略物資的進口和儲備。」何俊才最後建議到。

「好,很好。你所說的我再思考一下。你可以拿出幾個具體的方案,我交給軍委會討論。」蔣介石最後說到,「關于你說的加大進口,主要還是錢啊。」看來是不當家不知道油鹽柴米貴,蔣介石現在幾乎連外籍人員的工資都支付不起了。

「外匯的問題我跟空軍總司令部裝備部的黃部長討論過,我從後世帶來了一些民用技術,我考慮著是否可以到美國去賺上一筆。」何俊才知道到美國搶錢的計劃也同樣需要委員長的支持。

「那樣就太好了。你們空軍可以立即著手去做,我讓外交部和駐美大使胡適配合你們。」蔣介石回答到。

蔣介石和何俊才誰也不知道,今晚的密談直接影響了二戰的格局和歷史的走向。6月22日在黃山官邸的夜談是後世歷史學家一直研究的內容,他們只能從蔣介石的日記和回憶錄中去尋找一絲絲的線索。

第八章再次小修了一下,有興趣的朋友可重新看看。

求點求收求推!

求打賞!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抗日之浮空基地最新章節 | 抗日之浮空基地全文閱讀 | 抗日之浮空基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