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浮空基地 第八十四章 回國

作者 ︰ 阿布阿小布

11月16日夜晚,倫敦港口區。

鄭松亭帶領著準備回國的40名中國飛行員和部分地勤人員從這里登船。隨同他們一起回去的還有密封在木箱中的各種設備,鄭松亭知道那是中國從英國訂購的一整套航空發動機生產線和灰背隼發動機的樣品,他們所駕駛的颶風和噴火式戰斗機就是采用的這款性能超好的液冷發動機。英方足足派出了3艘運輸船來運送這些人員和裝備,為了保證這些英國人的朋友的安全,海軍甚至派出了一只小型的護航艦隊。

來的途中因為只有人員,可以從埃及乘坐飛機到英國來,但是回去的時候這些大型的設備必須通過海運的方式。而從直布羅陀海峽通過地中海到波斯灣的航向由于德意聯手而變得非常不安全,所以他們決定改走非洲航向,繞過好望角,這估計得要有1個月的時間。

今天晚上為他們組織送別儀式的是郭泰祺大使。禮畢後一干人正要登船,幾輛轎車和卡車開進了港口區,停在正在裝貨的運輸船旁邊。借著微弱的燈光(由于夜間防空需要),鄭松亭看見一些英國人從轎車中走了出來。郭泰祺由于久居英倫,對于英國的一些頭面人物非常熟悉,趕緊迎接了上去。

來人是倫敦和附近幾個城市的市民議會議長,他們听說一批中國赴英航空隊員將要返回中國,急急忙忙趕來送行。從後面卡車上卸下來很多禮物,這些有英國特色的禮物是各個城市的代表送給即將回國的垂市的代表送的禮物最有意義,因為他們送的是中國最急需的人。

「月光奏鳴曲」那夜,10多公里外的考文垂市民們親眼看見「鏡像之城」燃起的火海。要是那400多架德軍轟炸機將炸彈準確投擲到了考文垂,考文垂可能就將不復存在。當市民議會中的部分人得知了「鏡像之城」計劃和中國夜間戰斗機中隊的英勇戰績後,他們決定做點什麼。

考文垂是英國航空工業的基地,這次裝船的那條羅-羅公司的「灰背隼」液冷航空發動機生產線就是考文垂生產的,同時那里也是英國主要的航空發動機生產基地。考文垂市民議會議員們決定做一些事情。他們找到羅-羅公司總裁,說明了情況,于是來自羅-羅公司的十余名高級工程師在市民議會的資助將跟這些回國的飛行員一起到中國去,指導中國人將這條生產線盡快投入使用。即使對航空工業不熟悉,鄭松亭也明白這個「禮物」對中國異常重大,相比起來其他的金銀飾品等就無用了許多。

郭泰祺也明白其中的重要性,他代表中國政府對各位議長表示了感謝。中國飛行員在不列顛上空給中國掙足了面子,讓他有了做一個強國大使的感覺,連大使館雇的門房都對他尊敬了許多,時常有英國官員和富商邀請他參加各種聯誼會。

在黑夜下,鄭松亭等人的船起航了。四十來名飛行員站在船舷上,看著他們戰斗了2個多月的這片土地,他們將帶著七名戰友的骨灰盒返回自己的祖國。在這里,他們見識了現代化的大規模空戰,相比之下,與日本人之間的角逐顯得小兒科。在這里,他們的飛行技巧和戰斗技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見識了當今世界上最好的幾種戰斗機。

當然一些人在這里負傷,甚至有一些失去了生命,但是剩下的人就是中國空軍未來騰飛的種子,他們見識了慘烈的大戰,見識了先進的科技,見識了先進的指揮水平,更重要的是,他們在英國生活了2個月,熟悉了英語,對英國的民主制度和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這一切的一切,就是何俊才希望促進中國和英國交流的主要目的。這些人回國後就將像火種一樣分配到空軍的各個戰斗隊伍中去,將封建殘余和軍閥作風一掃而光,讓空軍更加純潔,更加有凝聚力。

同時,赴英航空隊的定期更換也能讓更多有戰斗經驗的人員保存下來,這次回來的都是原來中國空軍飛行員中的老手,那些從航校新畢業的菜鳥在這些老手的呵護下,在血與火中成長了起來,成為了中國赴英航空隊中的中堅人物。他們這些老手就可以休息下來了。

與此同時,從埃及到英國的航班上。第三批赴英航空隊員已經輾轉了緬甸、印度洋、阿拉伯海和波斯灣多個地方,即將抵達倫敦郊外的中國航空隊基地,接替他們。這些人中的一些是原來空軍中的骨干,更多的一些是昆明航校畢業的新人,他們將繼續接受不列顛上空的血與火考驗。

「英國,再見!」鄭松亭對著黑暗籠罩下越行越寬的泰晤士河說到。

-------------------------

從英格蘭一路往南,沿著非洲的輪廓繞過好望角,再經過阿拉伯海、印度洋來到緬甸的仰光港,一路上足足花了1個月的時間。雖然已經進入到了冬季,但是處于熱帶的仰光仍然非常溫暖,其實從10月一直到次年的2月,是仰光最怡人的時節,在尉藍的天空下,鮮花綻放,天氣涼爽,輕風拂面。

經過1個月海上顛簸的40余名中國飛行員終于腳踏實地,他們的身心疲憊到了極點,上次去英國只航行了10天左右,跟這次的遠行相差很遠。他們和關鍵的物資一起來到了仰光港郊外熱點叢林中的秘密基地,他們將乘坐浮空基地回到國內,不再經滇緬公路的顛簸之苦。當然為了保守秘密,那些英國專家將乘坐運輸機到飛抵昆明。

「各位弟兄一路辛苦了!」何俊才笑呵呵地站在營門口迎接這群來自萬里之外的游子。看到何俊才的第一眼,鄭少亭等人的眼淚仍不住下來的,終于回到了家,外面的世界再好自己始終是客,只有在家中才能讓心享受到寧靜。

「團座…」鄭少亭哽咽地說不出話來,1個多月的長途奔波帶來的疲勞被一掃而光。

「回來就好,修整一下,有更重要的任務還等著我們。你們不知道吧,在這2個月,日本人已經承認了中國空軍的空軍優勢,再也不像以前那麼囂張了。你們回來後將在英國獲得的經驗好好地用在對日作戰上面,我期待你們的佳音!」何俊才揮舞著雙手,來到這個世界上已經有5個多月,他已經能比較熟練地發表這樣的演說。何俊才是昨天晚上乘坐浮空基地到這里來的,雖然空軍經濟管理局的任務很重,但是何俊才心知這些人員和裝備的重要性,仍舊親自來迎接他們。

作戰指揮部的總指揮毛邦初听說這些人將返回非常高興,及時地跟何俊才敲定了這些人的去留。雖然現在抗日戰場上繼續這些有經驗的飛行員,但是何俊才仍舊留下了一部分來充實到昆明的航校和陳納德的TOPGUN訓練中去,他們經歷了這個時代最大規模的空戰,畢任何教官更加知道在空戰中需要什麼。剩余的人員分配到空軍現有的四個飛行團中去,何俊才希望這些人作為火種,將英國學到的現代化空戰思想和技術帶回去,讓這些飛行團也能月兌胎換骨。

何俊才走到空地上,親自查驗了卡車運來的一個個木箱,雖然經過1個月的海上顛簸,這些木箱仍然外觀良好,也沒有出現被水浸濕的痕跡,顯然得到了良好的保護。何俊才回頭望了望正在登上浮空基地的中國飛行員們,這些人在船上看來是沒有閑著。

現在對何俊才最大的挑戰就是建立中國人自己航空工業,只有這樣才能長久地對日本保持空中優勢地位,在二戰全面爆發前佔據足夠多的優勢。時間即將進入1941年,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除了這條液冷發動機生產線外,另外一條氣冷航空發動機生產線正在從美國起航來到這里。何俊才希望通過這兩條發動機生產線來逐漸建立起中國自己的航空工業。雖然目前中國的重工業在空軍經濟管理局的支持下大力發展了起來,玉門的油田已經進入逐漸提高了產量和油品,攀枝花的鋼鐵廠煉出了第一爐合格的鋼材,雲南的電解鋁工廠已經進入最後的建設階段,甚至還有一個空軍專門的武器廠正在規劃之中。但是何俊才知道航空發動機是航空工業中的關鍵點,甚至在他原來的歷史上,到了21世紀中國都無法生產出合格的軍用發動機,還需要從俄羅斯購買。所以一開始他就非常重視發動機生產和後續研究。

看著數量眾多的大木箱,何俊才仿佛看到了中國人自己生產的戰斗機裝備到空軍,成為抗擊日本侵略的關鍵殺手 。特別是他提前已經得知英國政府甚至還「贈送」了一批技術人員來幫助中國建立這條生產線,這個時候英國正陷于跟德國的大規模空戰中,此舉實屬難得。當然他投桃報李地讓丘吉爾點名的幾名超級王牌多在英國留上兩個月,這是英國首相輾轉駐英大使向他傳遞的一個意識,英國政府也需要這些國際英雄不斷刷新的戰績來振奮英國民眾的抗擊決心。

何俊才最後的目光落在陣亡于英國上空的中國飛行員骨灰盒上,英國政府為他們開出了足夠的撫恤金讓他們的遺屬能在這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生存下去,在他們戰斗過的機場,一座紀念碑正在規劃中。而何俊才此行將會把他們的骨灰帶會祖國,帶到重慶南山上的空軍墳隆重安葬。雖然他們是在英國陣亡的,但是他們更多地是為了中國的國際形象和外交使命而戰斗,無論是英國民眾,還是中國民眾,都不應忘記他們。

-------------------

各位書友,抱歉更新晚了點,我的電腦進水了,不得不借人家的電腦來更新。求收藏!求推薦!你的支持是我的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抗日之浮空基地最新章節 | 抗日之浮空基地全文閱讀 | 抗日之浮空基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