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浮空基地 第九十四章 元旦大劫案

作者 ︰ 阿布阿小布

鄧青叼著煙桿,從紅星旅館二樓虛掩的窗戶向外不停打量著來來往往的人群。這個時候門突然被推開了,鄧青警惕地拔出衣服下兩支盒子炮對準來來人。

「隊長,別開槍,是我。」來人摘下大禮帽,露出了面部。

「老易,你老是這麼冒冒失失,從不按照約定的暗號敲門,總有哪天我的槍要走火!」看到是自己的副手易劍光,鄧青笑著低聲罵道。

「老鄧,你就是太謹慎了。我下次敲門就是。」易劍光掩上房門,坐到炕上來,靠近暖爐取了取暖,外面的天氣已經非常冷了。

「老易,準備得如何了?今天晚上可就要動手了。」今天是1940年的最後一天,明天就是元旦了,今天晚上他們率領著幾十個兄弟將做一筆大買賣。自從在中條山跟空軍成功合作後,他們生活就變了一個樣,空軍提供了各種裝備讓他們武裝到了牙齒。但是空軍空投的幾名陸戰一旅教官讓他們在一個月內體會到什麼是冰火兩重天,連原本體格健壯軍事素質過硬的鄧青都有點吃不消,但是作為隊長的他很欣喜的看到自己的游擊隊員一天天成長起來。今天就是檢驗他們訓練成績的時候。

「準備好了,衣服、武器、車子都準備好了。就等信號了,現在時間還早,你還是休息一會,外面有我盯著呢。」易劍光關切地說道,潛伏到保定的西關已經有兩天,遠行帶來的疲憊已經過去,現在大家士氣正是旺盛的時候。

「好,讓空軍的聯絡員支起耳朵听著電台,有什麼消息及時通知我。」鄧青將槍插回腰間,倒在炕上,不一會就發出了鼾聲。易劍光細心地幫他蓋上了外衣,然後掩上門出去了。

---------------

冬天北方天黑得非常早,5點多鐘太陽就從西面落下。但是由于今天是元旦前夕,保定的西關還是非常熱鬧。日軍在1937年攻佔了保定後,為了適應軍事、生活需要和強化治安,在西關由日本人和一些韓國人開設了很多餐館、妓院、洋行、學校以及電影院、菜市場等。西關形成了日本人的娛樂、消遣的「特區」。而中國聯合準備銀行的金庫也設在這里,就在過大西門護城河橋往西的花椒園的「大丸倉庫」中,與鄧青他們暫住的紅星旅館只有幾條路相隔。這個倉庫是駐保定日軍的糧庫和軍火庫,同時兼做了中國聯合準備銀行的金庫,所以安排了重兵把守,經過偵查,光是外面的堡壘就有數個,而鄧青他們今天正是要打金庫的主意。

晚上十二點,四周慢慢安靜了下來,只有一些喝醉了的日軍軍官在街上發酒瘋,一些妓女還在妓院門口招攬顧客。鄧青和易劍光以及游擊隊已經換好了日軍軍裝,大家都在右臂上綁上了一條白色的毛巾以示區分。跟上次一樣,鄧青焦急地等待空軍聯絡員的命令,迫擊炮已經標定好了涉及諸元,目標就是大丸倉庫的大門。

2架夜魔悄無聲息地從空中接近了目標,藝高人膽大的他們甚至關閉了發動機的引擎從空中滑翔過來。夜魔是用繳獲的九六式陸上攻擊機改造的,日本人制造的飛機雖然不堅固但是非常輕,非常適合滑翔。隨著他們進入到10公里範圍內,帶隊隊長佟彥博的聲音出現在地面負責引導的空軍聯絡員耳機中。

「夜魔一號呼叫領路人,請指示方位。」

「領路人收到,目標在城關西門。請降低高度到500米。」這種工作已經不是第一次,空軍聯絡員熟練地指揮著。

「通」一發迫擊炮低沉地炮聲打破了寂靜的夜空。燃燒彈準確擊中了大丸倉庫的大門,將兩名日軍士兵點燃,燃燒的火光將附近的建築和堡壘的身影照耀出來。幾乎沒有一點停頓,重新發動引擎的兩架夜魔依次俯沖了下來,機翼下的高爆炸彈經過短暫的飛行後就撞上了目標。厚厚的鐵門那里經受得住這麼大的打擊,在一聲巨響中飛出幾十米外。連附近幾個堅固的堡壘都受到了爆炸的余波的影響。然後後面一架飛機投出的炸彈準確擊中了這幾個堡壘,頓時將它們的頂蓋炸飛。也許是日本人從來沒有想過在「後方」會遭到飛機的轟炸,所以修築的堡壘是用來防止敵後武裝力量的滲透的,連坦克炮都防不住,更別說是100公斤的航空炸彈了。兩架夜鷹拉高高度後又俯沖投彈了兩次,直到大門口附近的一切日軍連同他們的裝備被掃除得一干二淨才呼嘯著離開。在夜間利用水平轟炸機進行精確投彈需要很大的技巧,所以夜魔部隊中技術最好的一號和二號機被派來參與了這定點的轟炸。

隨著兩架渾身漆黑的夜魔呼嘯著離開,遠處的日本人才反應過來。

「敵襲!敵襲!」一些人準備上前來救助傷者。呼呼地燃燒聲和傷者的申吟聲將這地獄般地場景展示在眾人面前。

這個時候5輛憲兵隊的汽車開著大燈鳴著喇叭從遠處呼嘯而至,看來這些反應快速的憲兵準備直接沖進大丸倉庫救人,因為大丸倉庫的門口已經燃起熊熊大火,企圖沖進去的人都被火焰給逼了回來。

果然5輛汽車快速地在火焰中通過,從炸內,看到這樣的情景,外面的一些日本軍官和士兵不由得叫起好來。這些憲兵平日看起來很凶,但是在關鍵時候還是很猛的嘛。

不過大丸倉庫內部的那些人可能不這麼想,在圍牆和火焰的阻隔下,沖進倉庫的5輛卡車上跳下來的幾十個人用匕首開始收割起倒在地上受傷者的姓名。鄧青帶頭沖向金庫,對于大丸倉庫內部的布置,鄧青很清楚,畢竟空軍的偵察機在這上空偵查了不止一天,只是日本人不知道而已。

隨著一聲沉悶的爆炸聲響起,金庫的鐵門被炸開一條縫。鄧青粗暴地將鐵鎬伸到裂縫中,用力撬開了鐵門。頓時,滿金庫黃燦燦地金屬晃花了眾人的眼楮。

「還愣著干嘛,趕緊往車上搬啊。」鄧青呵斥著發呆的眾人,不過說實話,這麼大一堆黃金的確太震撼了!想一想你看到一個房間中堆滿了金條的場景。

這些黃金足足花了眾人半個小時的時間才搬完,看到日軍的救援人員還沒有到來。鄧青還命令隊員將金庫中的紙幣、古董、字畫和其他遺漏的物資等也搬到了車上。隨後5輛卡車再次沖出火海,在外面日本兵和日本僑民的驚訝目光下沖入了保定城的西門,留下一路的黑煙。

--------------------

為什麼在日本人建立了中國聯合準備銀行的金庫中有這麼多黃金和財寶?那是因為日本人在以武力侵略亞洲各國的同時,它還秘密實施了一項掠奪被佔領國財富的計劃,即"金百合計劃"。

早在1937年的時候,天皇裕仁和他的顧問們就秘密地在東京皇宮內建立了"金百合組織",這一機構成立的原因是為了確保掠奪來的財富流入天皇的金庫中。這是一個皇室組織,它包括金融、會計、簿記、船運專家及各種寶物專家。南京大屠殺中由親王朝香宮鳩彥首次執行了該計劃,不但屠殺了30萬毫無防御能力的軍民,還將南京城的財富橫掃一空。據說在這一階段,秘密憲兵至少收集了6000噸黃金。然後是杭州、武漢、長沙、廣州、福州,隨著中國的富饒地區一個一個被佔領,更多的財富流到了日本。

這些戰利品從上海直接船運日本,或由火車、汽車運往滿洲處理,稀有金屬進行分等,其他的首飾被熔化後,重新澆鑄為統一尺寸的金錠,然後再運回日本。通過陸路或是海上從中國運到日本的金塊和白金塊,或者存放在私人的保險箱里,或者放在日本一座山的隧道和地堡里。

日軍功克上海、南京的時候,1000多個專家組成的特別部隊同時到達,開始仔細搜索園林、博物館、寺廟等地以尋找財寶古董,找到後編號打包,全部運回日本。甚至日本在朝鮮挖掘了歷代朝鮮國王貴族的墓地2000多座,得到的財寶也是相當多的。

後來日本人在東南亞、香港,將華僑富商、穆斯林領主、寺廟、古墓、橡膠園主、酋長、錫礦主掠奪了個遍。要知道光泰國就有20000所寺廟,在印度尼西亞就有190000所清真寺。整個東南亞各種寺廟、清真寺、教堂不下30萬所。金佛、金十字架、金法器、金箔那當然是個海量了。德國在戰爭中的大部分時間一直在佔領區使用貨真價實的帝國馬克,能得到什麼?每幾年德國經濟就垮了。日本在佔領區全部使用廢紙一樣的軍用卷和假鈔,比如在中國仿制了巨量法幣。等于是不花錢,可以買任何東西,那才是徹底的洗劫。日本失敗是缺乏船只把物資運回來,而不是缺錢。就是44年日本還用潛艇給德國運送黃金呢。

1944年7月從印度尼西亞出發的天野丸號運輸船就帶著價值現在3兆日圓的2000噸黃金還有白銀、鑽石、寶石回到日本。而45年4月的阿波丸號就倒霉了,它帶著40噸黃金、12噸白金、15萬克拉寶石,卻在路上被擊沉。

戰爭中運送到日本的財寶儲存在青森和長野的山區地下堡壘中,而隨著潛艇的襲擊越來越多,許多財寶只能在中轉站菲律賓隱藏起來了。為防止在施工或轟炸中被發現,每個藏寶洞都在地下90英尺,或者山區。戰後60、70年代日本公司開始進入菲律賓,通過秘密合作,利用建設為名義,開始把財寶偷偷運回日本。

1945年12月起,日本政府依然把3000億日圓支付給財閥們作為戰時臨時合同的錢款,財富向各個地方轉移,大批新公司得到了很多合同,比如後來當了首相的田中角榮就得到價值7300萬美圓的合同,要他把1個工廠遷移到韓國,實際上根本就不會遷移。瓜分、轉移完財富和物資以後為了表明日本很可憐,也是戰爭受害者,做了一輩子壞事的兒玉將軍首先開始寫書立傳說︰責任都是那些將軍們的已經死了的,他們是瘋狂的法西斯,戰爭惡魔,其他人都是無辜的小綿羊,被利用的小卒子,盟國已經把日本打成一片廢墟,財富已經枯竭。從此日本到處表現出一副貧困的可憐相,到處忙著編故事。實際就是不想還戰爭搶劫來的財富。而且戰爭賠款也一分也還不了。想賠款可以,還日圓,還必須購買日本商品或者工程。實際上還是沒賠款。

天皇把財富又變成了昭和基金三和銀行,到60年代基金達到了350億美圓,主要用來投資日本工業、金融,另外還有基南、四谷等基金。這個也是日本戰後迅速崛起的原因,日本戰爭中和戰後都沒有發生金融危機,對于一個常年把國民產值80%以上當作軍費的國家竟然沒有金融危機,還有大把的金錢投入重新建設,那不是光靠省就可以了。另外天皇在瑞士等國家的存款一年的利息就有5000萬美圓。

到1951年戰後6年,日本大藏省湘池田勇人就說日本國家財政有1000多億贏余,打算把其中400億退稅給國民。戰後日本在東南亞的金百合組織關鍵人物兒玉譽義夫和遷政信利用贓款成立了日本最大的黨派自民黨。通過15個法律,向被起訴的戰犯、舊軍人、國民支付4000億美圓現值補償。80年代初期,日本不斷拋售手里的黃金,最後和其他原因一起結素了黃金牛市,從1980年的每盎司850美圓跌到1990-1年的350美圓每盎司。要是日圓計算那更是跌了75%。可以想象日本拋售了多少黃金了。

世界上最喜歡黃金的就是歐洲和亞洲,亞洲5000年的文明史,創富史,而亞洲又是古代世界的富裕地區。亞洲人,特別是中國人還很善于積累財富,經過幾千萬、幾億人上百代、上千年的積累,亞洲民間有著巨大的財富。他們最喜歡的辦法就是購買黃金藏起來,而這給了日本人掠奪財富的機會。

日本人掠奪了多少黃金可能沒人知道,但是戰後日本就憑借這些財富迅速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迅速建立起完善的包容全部7000萬臣民的社會福利制度,迅速重新建設了被毀滅的城市,而且還比原來更好,用高樓大廈取代了木板房。戰後花巨資擴建、修建無數紀念神社,每年花很多錢維護、保養這些地方。

用二戰搶掠資金辦的自民黨每年都要給二戰老日本兵和遺屬發補助,從1953年就開始發,最近的標準是1人1個月68000日圓,約合650美圓,在80年代初期日本大量拋售黃金的時候,83年一年就撥款17358億日圓發放補助。現在還有118萬二戰老日本兵和遺屬每月領補助。我們可以算算,50年來,1年就算1萬億日圓,也50萬億日圓了吧?絕對可以折合4000億美圓。

所以說日本人在二戰中發了大財!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抗日之浮空基地最新章節 | 抗日之浮空基地全文閱讀 | 抗日之浮空基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