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浮空基地 第一百四十三章 空軍的搖籃

作者 ︰ 阿布阿小布

航校很繁忙,非常的繁忙。這點昨天晚上何俊才就親身體會到了。即使跟沈德燮討論到12點鐘,何俊才還能遠遠地看見巫家壩機場上正在進行夜航的訓練,著陸指示燈一直亮著,天空中也有夜間戰斗機或者轟炸機一閃一閃的航行燈。在兩次會戰後,訓練部加大了對夜間飛行員的訓練,不僅僅是在四個飛行團中,連航校都開始開展這種夜航的訓練課程了。

由于白天顛簸了大半天,何俊才在雲貴高原涼爽的夜晚中睡得很好,以至于早上還要何欣來叫他起床。由于今天要視察航校,何欣穿著中校制服,顯得特別有魅力,讓何俊才心動不已,下了好大的毅力才讓自己從這溫柔的感覺中抽身出來。

吃完早餐後,何俊才跟著沈德燮來到了中央航校的教學區域。隨著建築物的增多、道路的修正和兩旁綠樹的移植,這里更加變得像一所整潔的學校了。西南聯大來的文化教員在幾個教室、地理和科技知識,其他一些老教員在初級班為剛入學的學員講解飛機駕駛的初級技巧。何俊才也注意到在幾個班中,幾個月前回來的第一批赴英航空隊員在為高級班的學員講解編隊和對抗的知識,他們用一個黑板和幾架飛機模型演示著最新的雙機編隊互相掩護和攻擊的技巧,這是中國空軍的殺手 。原來這些知識要等到進入飛行團中才由長機手把手教會的,現在已經改到在航校批量培訓,變成中國空軍的標準配置了。

「隨著教學計劃的調整,現在我們已經同時開設了6期的戰斗機培訓班,每個班40名學員。因為這些學員都是來自各地的航空俱樂部的推選,已經有駕駛飛機的基礎知識,所以現在的培訓時間已經縮短到4個月,然後再加上一個月的TOPGUN特訓,就可以分配到各個飛行團中去了。當然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我更願意他們的培訓時間是5個月,這樣就可以教授他們更多的知識,這在今後的戰斗中越來越重要。」沈德燮在一旁介紹到,雖然他是空軍訓練部的部長,但是對于中央航校傾注了大部分的精力,至今還兼任著中央航校的校長一職。

「今年還是維持現有的培訓進度,明年我們應該可以緩一緩,未完成全部培訓的飛行員可以分批再回到航校來培訓。」何俊才看著正在努力學習的學員們說到。

「另外航校中還開設了兩個轟炸機訓練班和兩個運輸機訓練班,他們的培訓時間都是4個月,而且不用參加TOPGUN特訓,所以培訓周期就要短上一些。」沈德燮接著說到,「轟炸機和運輸機需要的飛行員較多,所以每個班是60名學員。」

「轟炸機和運輸機以後我們會有更多,飛行員會出現短缺,最近還請沈部長再擴大這兩類培訓班的規模。轟炸機還需要分為轟炸和攻擊兩個科目,在這兩次會戰中,我們發現攻擊機在進攻分散的地面目標的時候更加靈活。轟炸機適宜于攻擊一些堅固的堡壘、不易移動的目標或集群的目標。現在攻擊機是用原來的戰斗機-16加固後改裝的,以後我們會有專門的單座或雙座的攻擊機出現,這方面的學員培養要增加起來。」何俊才說到,看來要不了多久中央航校的規模還要擴大。

「听你一說才知道空軍的攤子鋪得有多大了。現在我們在全國已經有十個航空俱樂部,分散在一些學員資源豐富的大城市郊區,原來我們淘汰的-153、霍克戰斗機以及教練機等都放到這些俱樂部去用于飛行興趣的培養。隨著空軍收獲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勝利,希望加入俱樂部的青年越來越多,為我們航校提供了很多後備力量。~按照你所說的目標,航空俱樂部的規模還要擴大才是,畢竟我們國家從來沒有接觸過機械的農民佔了大多數。能進入航空俱樂部的大部分是青年的學生,少部分是有汽車駕駛經驗的工人。」沈德燮感慨的說,作為訓練部的部長,看到自己的作用越來越大,他當然感到很欣慰。

「這沒有問題,現在空軍已經進入了良性循環。所以你想建設幾個航空俱樂部都可以,航校淘汰的那一批教練機都可以弄到航空俱樂部去,過不了多久你又會有一批新的教練機了。」何俊才笑著說,對于飛行員的培養,他是一點也不會吝惜的。

「呵呵,真是財大氣粗啊。難以想象一年前的窘迫局面,那時候的戰斗機還比不上現在的教練機呢。」沈德燮感慨地說。

「是啊,空軍一天比一天好,真是期望幾年後啊。那個時候空軍少年學校的畢業生將大大充實我們的隊伍。我們的飛行員,我們的技術人員都不再缺乏。」何俊才意氣風發地說,航校就是空軍的搖籃,從這里他看到了空軍的未來。

來到巫家壩機場的時候,即使是何俊才這個始作俑者也被繁忙的機場所驚訝。就連第四飛行團的主力機場也沒有這麼龐大的規模。何俊才不僅看到各種起降的戰斗機,還驚訝的發現,原來新一軍的偵察機、運輸機和攻擊機也在這里集訓。新一軍的軍長孫立人就在塔台上看著自己軍屬飛行團的訓練。之所以選擇在巫家壩機場,他是希望借助航校的教練們將自己手下這幫菜鳥給訓練得更好,讓他們不會在關鍵的時候掉鏈子。

在這個改變的歷史上,孫立人在空軍的支持下,或者說在何俊才通過準老丈人何應欽的照顧下,他早早地從稅警體系歸入了陸軍體系,在黃埔系中成為骨干,以中將的軍餃領餃第一軍軍長之職,比原來的歷史提前了4年。

何俊才沒有想到在這樣的環境下能見到「隆美爾」,抗日戰爭期間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40歲的孫立人跟30多歲的何俊才沒有代溝,而且孫立人是國民軍中著名的鷹派,再加上是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畢業,跟何俊才有大把的話題可以談,兩人很快就交談甚歡。從訓練士兵的方法到陸軍的裝備,孫立人驚訝空軍中將何俊才居然懂那麼多,特別是對于在雲南這種熱帶的作戰的經驗上,似乎這位紙上談兵的空軍中將懂得更多。聊天的結果就是何俊才贈送給了孫立人一批熱帶雨林中的常備藥,青霉素、奎寧還有青篙素。這些藥品都是美國華興集團旗下的楊森藥業生產的,在國內可以算上是天價。孫立人當然高興得不得了,將自己珍藏的佩槍送給了何俊才。

何俊才注意到跑道上不停起降的教練機已經更換成了新的機型,原來的那些雜七雜八的教練機相信一定被處理到航空俱樂部里面去了。他轉過頭對沈德燮說︰「那5架‘殲一’教練機需要送回浮空基地,它們跟那10多台模擬訓練設備一樣是空軍的最高機密。」

「這個你放心,替換下來的5架殲一教練機已經放在穩妥的地方,一旦接到命令就可以起飛。模擬訓練設備還是在保衛良好的地下室中,只有經過審查後的高級學員才可以使用。」沈德燮小聲地回答到。

「這我就放心了。」何俊才小聲地說,這些跨時代的東西,他一定需要嚴格地保密。

「走,我們到跑道上去看看。」何俊才對孫立人和沈德燮說到。

走的過程中,沈德燮向兩位中將介紹到︰「殲三野馬型裝備第四大隊後,第三飛機制造廠送來了一批基于殲三野馬型戰斗機改裝的教練機。這款教練機我們試飛後發現非常好,性能和可操作性超過我們目前所有的教練機,包括殲一型教練機。所以我們向第三飛機制造廠訂購了一批這樣的教練機。」

「哈哈,那60架教練機可是佔用了第三飛機制造廠1個月的產量啊。對此,急于裝備殲三野馬戰斗機的第四飛行團可是向我抱怨了好一陣子。」何俊才笑著說,他想到鄭少愚那怒氣沖沖的樣子就感到好笑。他接著說︰「不過因為現在局勢還不緊張,所以第三飛機制造廠優先滿足了你們的需求。」。

「有了這60架教練機,再加上TOPGUN特訓營中的模擬作戰飛機,基本上航校的學員就足夠使用了。但是如果要支持更大規模的訓練,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教練機。」沈德燮趁機提出了自己的需求。

「哈哈,你放心,既然我提出了訓練的目標。設備方面肯定滿足。這種以殲三野馬型戰斗機為基礎改裝的教練機我們已經將它命名為‘初教一’了。以後不僅要配備航校,連航空俱樂部中也需要添置。航校還需要轟炸機和運輸機的教練機,這些都會逐步補充的。畢竟航校是空軍的搖籃,經濟管理局咬緊牙關也會支持你們的。」

孫立人看到這一切,好像有點明白了賣給他們新一軍的攻擊機為什麼是老舊的雙翼-152和-153了。他不由得想了想是否剛才根本不用送佩槍的。

這個時候一架「初教一」成功降落了,緩緩地滑到停機坪這里。前後座的座艙蓋掀開後,一個熟悉的身影從前座翻了出來。

「啊,尚晶記者」何俊才驚訝地叫出聲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抗日之浮空基地最新章節 | 抗日之浮空基地全文閱讀 | 抗日之浮空基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