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浮空基地 第一百八十一章 石油之城

作者 ︰ 阿布阿小布

第一百八十一章石油之城

跟著新編第一集團軍進入新疆的步伐,一個奇怪的車隊從玉門油田出,在一隊空軍陸戰隊的士兵護送下花費了半個月的時間,來到了準噶爾盆地西北緣,加依爾山南麓的一處地方。在這里,有一些小小的油井正在工作。

獨山子,維吾爾語「瑪依塔柯山」的意譯,哈薩克語稱「瑪依套」,它的意思就是「油山」。獨山子石油開采始于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民國二十五年36年)盛世才將獨山子的石油開采權給了蘇聯,蘇聯的設備和專家開始入駐這里,進行嘗試性地采油。

孫科跟蘇聯簽訂了《中蘇互助協定》後,何俊才很快從盛世才手中拿下了這塊土地和附屬的設施。跟這個已經沒落的新疆王打交道,何俊才根本不費什麼功夫。其實他只派了一名副官將協議送到新上任的農林部長的家中,盛世才就很識相地簽署了。對于盛世才來說,能結識上這位空軍的實際掌控者,自己的生命就多了一份保障。國民政府中不少實權者都從盛世才手中獲得了利益,不同于他們喜歡土地和金錢,何俊才更加注意將一些戰略的資源抓在手中。已經開采出來的石油和秘密勘探到的石油地塊是他優先的選擇。誰都不會像他那樣了解石油的重要性以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魯番、哈密盆地的石油儲量和位置。

現在空軍太需要石油了。玉門油田去年25萬噸的產量已經吃緊,雖然今年的產量能擴大一倍,但是隨著空軍飛行團數量的增加和空軍陸戰隊裝備的增加,各種燃油還是不夠用。現在蘇聯人的威脅已經減弱了,新編第一集團軍足以守住西北的門戶,是開始大西北展的時候了。

石油,不僅僅意味著一桶桶高標號的汽油。還有動機必須的潤滑油,大型機械需要的柴油,正在研制的渦輪動機需要的航空煤油,正在修築道路的瀝青,甚至塑料、乙烯這些化工用品都離不開它。作為工業之母的石油在現代工業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獨山子現在有幾口蘇聯的采油設備,以及一家小型的煉油廠。幾十輛卡車的車隊來到這里後,開始陸續搭建起新型的采油設備,新建了煉油、化工和煉化等多個專業的廠房。隨著物資和人員遠遠不斷的來到,這里將被規劃為一個數萬人的新型城鎮。不光是這里,在這附近的數個油田都在規劃的範圍內。何俊才連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克拉瑪依。

總之,在進41年10月以後,在克拉瑪依,這個後世的石油之城,一場巨大的工業化變革正在進行。來自玉門油田的設備和工人在這里安家落戶。其實從玉門油田的大建設開始,空軍經濟管理局就著手儲備人員和設備了。一切都是為了今天,當歷史如願以償的翻開新的篇章的時候,何俊才要做的就是推著它快地向中國有利的一方而去。所以當初玉門油田在蘇聯的支持下一直是兩套設備,兩班人馬並行的,這也是為什麼玉門油田能迅地調集人馬到新疆來的原因。從這以後,幾乎全國各地的油田的設備和人員都初始來自玉門油田,玉門油田成為了中國石油工業的源地。

當然了,石油工業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鏈,光靠空軍經濟管理局是不行的,再大的資金也無法支持那麼大的產業。所以經濟管理局還是玩杠桿的操作,通過合作企業管理辦法,以物資、設備和人員的援助來扶植民營企業加入到采油、煉制和化工的產業中來。這套方式已經成功應用于成都、重慶等多個地方的重工業園區,為空軍的動機制造廠、飛機制造廠、武器廠、雷達廠、無線電設備廠和還有正在新建的內燃機廠遠遠不斷地提供零件。經濟管理局甚至放棄了一些低技術含量低價值的武器裝備生產,例如降落傘廠,這些工廠直接賣給了民營企業。

這樣的好處是毋庸置疑的,民營企業有資金,有管理精力,更重要的是有活力何俊才受夠了後世的高油價,一個號稱資源國有的國家,居然她的人民還燒著世界上最貴的油,比如任何私有化國家更貴的油。太可怕了,還是讓民營企業上,何俊才的空軍可是耗油大戶啊,傷不起。

同樣,這還有一個好處。現在中國空軍已經事實上成為了一個巨大的軍閥,它自成體系,所有的人才和資金都是自給自足的,外人根本難以插入勢力進去。它不依賴任何人,在空中它不懼怕任何人,在陸地上,也很少有人敢威脅空軍陸戰隊的存在。但是它還需要跟外部的勢力結成緊密的關系才可以。跟民營資本家合作就是很好的一條路子。

從抗戰全面爆以來,原本東部和中部的民營資本家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帶著資金和殘破不堪的設備來到四川和重慶。但是卻現這里根本沒有他們的立足之地大家族或借助自己的資本或借助國家的權利瘋狂的剝奪了他們生存的空間。銀行、礦山、機械、制造,一切都被四大家族壟斷了。而且民營企業手中的法幣卻在孔家控制的財政和銀行體系下大規模的貶值。

就在他們走投無路的時候,空軍經濟管理局給他們伸出了橄欖枝。一部《合作企業管理辦法》給他們帶來了福音。在重慶、四川等地新建的空軍工業園區,良好的配套設施,簡單的入駐要求簡直就是為他們這些外來的民營資本家所設計的。所以經過一年的事情,他們已經緊緊地跟空軍綁在了一起。這些民營的資本家其實不簡單,很多都是在學術、政治等行業中的精英,有了他們,空軍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了。

現在經濟管理局開了更廣闊的空間,接下來兩者的關系更加緊密了。石油,二戰爆到現在,任何人都知道石油的重要性。找到石油,然後將它變成急需的生產物資,是所有民營資本家都為之瘋狂的事情。

說到在新疆找油,有一個人揮了巨大的作用。因為何俊才的確知道新疆的各個油田的分布,但這跟采油還是兩碼事。需要知道油層的厚度、走向,才能設計出最好的采油點。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黃岡市的一個貧寒人家,自幼就讀于其父李卓侯執教的私塾,14歲那年告別父母,獨自一人來到武昌報考高等小學堂。1904年李四光因學習成績優異被選派到日本留學。因其在日本接受了反滿思想的影響,成為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中年齡最小的會員,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為己任。

0年李四光從日本學成回國。武昌起義後,他被委任為湖北軍政府理財部參議,後又當選為實業部部長。袁世凱上台後,黨人受到排擠,李四光再次離開祖國,到英國伯明翰大學學習。8年,獲得碩士學位的李四光決意回國效力。途中,為了解十月後的俄國,還特地取道莫斯科。1920年李四光擔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擔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後當選為中國地質學會會長。

空軍經濟管理局開始涉及石油相關的產業後,何俊才想起了這位能人,親自到遷往桂林的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將其請出。听說是為了在祖國勘探石油,李四光二話沒說帶著自己的學生一起就奔赴了西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何俊才將後世的一些勘探方法教給了李四光,而且還從美國特意購買了幾套勘探的設備。再加上何俊才擁有油田的分布圖,所以勘探的工作很快就結束了。

新疆的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魯番、哈密盆地,青海的柴達木盆地川、陝西的多個地方的油田一一被勘探出來。李四光非常感興趣何俊才提供的油田分布圖到底是何人所做,幾乎一探一個準,從中李四光似乎看出了中國的地質分布。

李四光之前一直在用力學的觀點研究地殼運動現象,探索地質運動與礦產分布規律,在桂林的時候,他建立了新華夏構造體系的概念。現在結合西北油田分布圖和勘探的結果,李四光的心中一個想法越來越成熟,就是利用這個理論來分析中國的地質條件和石油形成條件。

早在20世紀40年代,地質學家潘鐘祥就明確提出了陸相生油學說,說明中國廣布的陸相地層一定有石油,從理論上反駁了西方所持的中國貧油的觀點。而後來的勘探結果進一步說明了這個結論。但是不可能遍地去探查啊,要是有一個理論的支持,就能很方便地現中國的石油分布了。現在這四分之一地圖的石油分布圖非常有價值,只要研究透了,就不難分析出中國的東部和南部的石油分布情況。

其實何俊才手上並不是沒有其他地區的石油分布,甚至全球的礦產和石油分布,何俊才都是知道的,不過現在他可不能透露出去。一切東西都鎖在浮空基地上他的房間中,只有通過密碼和指紋兩重認證後才能進入。因為現在東部地區還在日本人的佔領下,要是有了石油,何俊才可以肯定,日本人就不會走了。這可不行

第一百八十一章石油之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抗日之浮空基地最新章節 | 抗日之浮空基地全文閱讀 | 抗日之浮空基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