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浮空基地 第兩百七十章 日軍的新武器

作者 ︰ 阿布阿小布

第兩百七十章日軍的新武器

鄧青和易劍光的情報二處主要負責的是國內事務,而更早成立的情報一處就更加神秘了,因為它全部負責的是敵對國的情報偵察。情報一處不僅接收了原軍統和中統在日本等國部署的暗線,而且還利用手中的資源大力發展。到現在已經建立起一張巨大的情報網絡。

12月初,一條消息通過這個情報網絡傳回到國內。那就是日本海軍的戰斗機升級在即。日本海軍的零式戰斗機從太平洋戰爭開始後很長一段中一直對美國的海軍戰斗機擁有著優勢。美國海軍一開始被這種靈活而且火力凶猛的戰斗機給打懵了,出擊的戰斗機很多是全軍覆沒,這給美國海軍飛行員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陰影。

珍珠港事件的稍後,駐台灣的日本陸基航空兵也大舉空襲菲律賓的美國克拉克等空軍基地。零式戰斗機采用多次訓練的低速省油飛行方式,為一式陸攻進行遠程護航。美軍面對續航力如此強大的日本戰斗機,不禁大驚失色美國在菲律賓的空軍力量被打得七凌八落。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的零式戰斗機性能超過所有盟軍飛機,特別是其機動性和續航力無人能比。當時美國的F2A水牛、F4F野貓、P40戰斧等飛機,面對零式一籌莫展。在菲律賓、東印度甚至印度洋,零式戰斗機統治了整個的天空,為日軍的登陸作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攜帶炸彈的零戰還可以作為戰斗轟炸機使用,有「萬能戰斗機」之稱。

通過中美技術合作組織,兩架完好無損的零式戰斗機在開戰後一個月通過海路繞道運送回美國本土。美國海軍司令部收到這一份重禮興奮不已,一邊發布了對中美技術合作組織美方牽頭人海軍部長諾克斯的表彰,一邊讓的精英試飛員趕緊試飛零式戰斗機,找到其缺陷。經過幾次的試飛後,還真的找到了一些零式的小秘密。

試飛零式的爬升率和轉彎半徑極好,能輕易超過F4F野貓和P40,所以在低空時用這兩種飛機和零式進行纏斗無異于自殺。但如果在高空時,零式優異的垂直機動性能開始惡化,原因是副翼的動作出現呆滯,反應變緩。

第二點是零式的俯沖速度不快,在戰斗中如果被零式咬尾,應立即以高速度俯沖並滾轉,通常可以擺月兌,但切記不可使用爬升手段擺月兌,也不要追擊急劇爬升的零式,否則死路一條。而且零式由于采用中島榮式12星型氣冷發動機,後者是浮動式化油器的設計,高速俯沖時易造成發動機熄火。所以俯沖是零式的弱項。

最後一點大家都了,那就是零式雖然機動力好火力強,但是零式沒有任何裝甲保護飛行員和油箱,油箱也沒有自封裝置和滅火設備,很容易被擊中起火。

有了這些針對性的數據,當前的海軍主力戰斗F4F和P38、P40等陸基戰斗機就找到了對付零式的竅門,揚長避短。美軍飛行員利用零式俯沖能力不好的特點,對零式護航的日軍轟炸機采取打了就跑的突擊手段,可以避免零式的截擊,使得零式的護航效果大大降低,並且通過俯沖逃跑的手段避免了被零式擊落。雖然在性能方面仍跟零式有所差距,但是依靠著美軍飛行員的團隊作戰至少不會讓戰果呈現一邊倒的情況。而且美軍戰斗機開始大量使用穿甲燃燒彈,這是的零式戰斗機的飛行員體會到了空中打火機的滋味。

眼見零式戰斗機的優勢越來越小,在1942年中期,日本海軍終于放下了驕傲,開始加速對零式戰斗機的改進。首先是將兩門短炮管的九九式一號機炮被更換為長炮管的九九式二號機炮。順便說一句,這些九九式機炮都是日本陸軍研制的,這說明日本海軍跟陸軍之間的壁壘正在消融。更換的機炮由于采用的是長炮管,射程更長,彈道更加平直,另外供彈方式也從彈鼓改成了彈鏈,彈炮容量也增加到了125枚。不僅如此,參考中國空軍的成功,機翼兩旁的兩門7.7mm九七式機槍也被更換為最新的13.2mm三式重機槍。這樣一來零式就擁有了兩門20炮和兩門13.2槍,火力得到了大大加強,對付皮厚的美軍轟炸機更加容易了。

對零式的改進不僅體現在火力上,還體現在防御的方面。日本海軍目前廣泛使用的零式戰斗機二二型(A6M3)由于缺乏裝甲和自封油箱而在防御上是短板。所以針對這一情況,日軍將就將油箱更換為容量減小了一些的自封油箱,在油箱和發動機加上滅火器。另外將座艙罩的前風擋正中央改用防彈玻璃,並將座椅後方的防彈鋼板,還可選裝保護駕駛員後頭部的55mm厚防彈玻璃。後機身內增設140升油箱,機翼下加上火箭發射架。

這一系列的改裝當然讓零式原本輕巧的機身重量爆增。必須換用更大的發動機來縮小性能減損幅度。原本主持改裝堀越二郎希望能使用三菱金星六二型發動350匹馬力)或者裝有甲醇和水混合液噴注加力裝置的榮三一甲發動機,但最終兩者都出問題而使安裝計劃落空,于是堀越二郎只用繼續使用榮二一型發動機。這個時候的榮二一型發動機已經經過了改進,把排氣管改為分離短樁式,借排氣推力把最大速度提高至565公里小時。這樣的火力、防御和速度雖然相比中國戰斗機還是有所差距,但是對上美國的戰斗機,那麼優勢又變得比較明顯。

空軍情報部收到的情報顯示這種改進型零式戰斗機已經完成試飛,聯合艦隊的航空艦隊新裝備的零式戰斗機就將是這個型號的了。這個消息非常的重要,何俊才命令通過中美技術合作組織抄送給美國一份,可以想象太平洋上空之上日本人將重新獲得空中優勢一段了。

其實零式戰斗機所能改進的空間已經不多了,因為零式戰斗機內部的空間狹小,無法安裝更大的發動機、機載設備和油箱,從一開始它就是一種輕型的戰斗機。等到堀越二郎完成所謂的零式戰斗機五二型丙(A6M5c)的改進型設計後,立即就開始了一款全新的戰斗機的設計,那就是個頭要比現在零式大上一圈的烈風(A7M)。是的,目前中國空軍裝備的殲四烈風就是其盜版,而且是二戰末期最終型號的盜版,比現在堀越二郎設計的好多了。當新零式戰斗機裝備日本海軍的時候,裝備了新式發動機的烈風也開始進行了第一次試飛。

在烈風戰斗機試飛之前,堀越二郎的另一款陸基的戰斗機已經成功試飛,那就是雷J2M。這款戰斗機不僅跟美軍的P47雷電昵稱一樣,實際上各方面都很類似。J2M尺寸小、重量輕,但對燃料和飛行員進行的裝甲保護和強大的火力配備十分突出。不過也因此喪失了前輩「零」式戰斗機的敏捷性了。J2金屬結構,只有操縱面是布蒙皮。起落架可收放。由于裝大功率發動機(實際上是轟炸機用的發動機,跟日本陸軍的鐘馗式戰斗機一樣)而導致機鼻龐大。所以它的外形跟美軍P47「雷電」非常相似。它的發動機還裝有渦輪增壓器,改善了高空性能。另外參考了中國空軍戰斗機的座艙蓋設計,J2M的座艙蓋為「水滴型」。這一系列的特征已經使其進入先進戰斗機的行列,不過由于發動機缺少重要的高溫零件,且機體穩定性不足,這款戰斗機還不能進入量產,否則盟軍又會遇到一個強敵了。

與此同時日本海軍還有一款由水上戰斗機「強風」改成陸基戰斗機的「紫電改」也進入了試飛階段。由此日本海軍即將發展出以零式改為主力,逐步增加新式的烈風、雷電和紫電改為新型戰斗機的制空力量。而日本陸軍也明確了戰斗機的升級路線,那就是以一式隼的改進型為主,逐步補充二式鐘馗式戰斗機、二式屠龍式戰斗機以及飛燕戰斗機等新型戰斗機。

當何俊才收到這一系列情報的時候,不由得感到一種巨大的壓力。日軍戰斗機的歷史由于中國空軍戰斗機的突然加強而改變,烈風、雷電和紫電改都是後期盟軍開始轟炸日本本土才逼迫日本拿出的新型號,鐘馗、屠龍和飛燕同樣也是在戰爭的中後期才出現的。現在它們已經上妝,即將登場。相比歷史上由于盟軍的轟炸缺少燃油、零件和飛行員的情況,現在日本如果擁有了這些先進的戰斗機,對戰爭進程會有哪些影響了?

反正盟軍肯定會有人為此買單,但何俊才必須保證那不是中國。面對日本的威脅,中國也應該拿出一些壓箱底的貨了。正好到了年底,何俊才決定帶上一班人馬,到經濟管理局旗下的企業中巡視一番。

第兩百七十章日軍的新武器

第兩百七十章日軍的新武器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抗日之浮空基地最新章節 | 抗日之浮空基地全文閱讀 | 抗日之浮空基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