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2-09-10
自二次革命以後,袁世凱加快了增強大總統權力的步伐,原本辛亥革命後各省自選出的都督基本都調入北京,然後換成由中央任命的,當然除了東北三省和熱河都統以外。
同時國會正式選舉袁世凱為大總統,但也確立了與美國類似的政治形式,大總統任命內閣管理國家事務,而國會控制財政和稅收制約內閣。
這樣一來實際上延續了辛亥革命以後的政治形式,雖然袁世凱謀求的總統威權和國民黨所謀求的責任內閣都沒有實現,但卻達到了一種平衡。
而這一切的幕後推手就是楊豐的武力,和統一黨江浙的財力與人脈,現在整個國家稅收的一半就來自這兩處,所以不論袁世凱還是國民黨,都必須得仔細考慮統一黨的要求。
這已經徹底偏離了二次革命以後,因為軍事的勝利和國民黨的被驅逐而使袁世凱控制了國會,並一步步走向稱帝路線。
不管後世怎麼評價袁世凱,但必須明白一點,就是導致中國徹底走向分裂的洪憲王朝,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出現在袁世凱腦海中的。
它是一個逐漸萌發的過程,根源或許是個人的野心,但這樣的野心每一個人都會有,而沒有了國民黨的限制,為了維持國家的穩定,以梁啟超為首的進步黨對袁世凱縱容性的支持,最終給了它生長的土壤。
但現在不同了,國民黨依舊在議會佔有很大的席位,統一黨又沒有並入進步黨,這塊生長的土壤已經不復存在。
而由于進步黨和統一黨的支持,袁世凱提出的政策又基本都得到了通過,所以他也漸漸感覺到了自己的權威,雖然不如獨裁但也絕對可以接受。
而原本習慣用暴力解決問題的國民黨,現在已經失去了暴力解決的能力,但宋教仁,黃興等辛亥元勛和舊同盟會基礎的影響力,依然使他們成為國內舉足輕重的力量,從而在國會形成了非常有效的制約,中國就這樣慢慢開始了法制的時代。
為了支持這種來之不易的民主,在楊豐勸說下,東北三省都督同時提出辭職,改由中央政府任命地方都督。
袁世凱投桃報李,重新任命裕庚為奉天都督,宋小濂為黑龍江都督,只是換下了已經病重的陳昭常,不過換上的依然是和楊豐關系密切的統一黨黨員熊希齡。
另外為了表示對國民黨的善意,袁世凱任命黃興為陸軍總長,原本他還想讓宋教仁入內閣,但因為進步黨黨首梁啟超和統一黨黨首章炳麟都沒有官職,所以宋教仁拒絕了袁世凱的邀請。
這也為中國的政壇留下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則,任何政黨的黨首都不能擔任政府官職。
袁世凱隨即任命和國民黨關系密切的唐紹儀為國務總理,又以天主教徒陸徵祥為外交總長,這一安排使其受到西方國家的極大歡迎。
而西方社會對他毫不吝嗇的贊譽,也讓袁世凱更好地接受了自己的身份,中華民國的大總統。
同時為了進一步防止他思想變化,在楊豐的提議下,統一黨以國家草創,形勢特殊為理由,首任大總統任期不宜太短,可允許連任超過兩屆,最終這項提議得到了國會的通過。
老袁五十多了,連任三屆就得奔七十了,這幾乎等于給他了類似終身大總統的待遇,皇帝什麼的已經沒啥意思。
只不過現在中國的形勢可苦了在日本的炮哥,隨著宋教仁在國民黨內部地位的穩固,他已經漸漸讓人淡忘,尤其是當流浪歐洲的李烈鈞回國以後,他現在也就還剩下陳其美系統的追隨者了。
雖然日本人給他提供了無微不至的關懷,但他自己也很清楚,這主要是因為自己還有利用價值,當他失去利用價值的時候,他的那些日本友人,會像踢一條狗一樣把他踢出去。
所以他又像在清朝時候一樣,在日本友人的資助下,滿世界開始宣傳革命。
只不過原來的那些口號已經沒法再用了,現在他提出的口號是,打倒獨裁,打倒軍閥,打倒政客,對應的目標分別是袁世凱,楊豐,宋教仁。
「哎呀,這炮哥真是精力充沛!」楊豐看著報紙上的評論,不由笑著說道。
「快派個人去做了他吧!省得在那里吵吵!」張玉林不奈煩地說道。
「別胡說,好歹我們也拜過把子,而且孫先生對國家還是有功勞的,只不過是一時糊涂而已,再說了這也是國家文明的象征,我們允許不同聲音的存在,他如果不是武裝反叛,就算在國內,也允許他發表不同意見。」楊豐義正言辭地說。
張玉林不由鄙視地看了他一眼。
除了楊豐在強軍以外,在獲得了善後大借款的袁世凱,也同樣開始了強軍的步伐,因為現在中國的經濟在楊豐帶動下發展迅速,他獲得了比原來更多的資金。
同時還在國內發行了總數為五千萬元的國債,在這各方面資金的支持下,他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整編軍隊,在北京仿照楊豐設立總參謀部,以進步黨系統的原雲南都督蔡鍔為總參謀長。
另外設置類似大軍區司令的巡閱使,取消省都督的兵權,在巡閱使以下設地方鎮守使,以北洋系的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曹錕分別直魯豫,蘇浙皖,湘鄂贛,閩粵桂巡閱使。
增設塞北四省,熱河,察哈爾,綏遠,寧夏。東北邊防軍番號不變,加楊豐東北四省巡閱使,另于太原設西北邊防司令部,以國民黨系原山西都督閻錫山為西北邊防總司令,加晉綏察巡閱使。
以北洋系,原陝西都督陸建章為陝甘寧巡閱使,以北洋系四川都督陳宦為雲貴川巡閱使。
新疆設經略使,以新疆都督楊增新兼新疆經略使,外蒙古和西藏歸中央蒙藏事務局管理。
原各省之地方軍隊,全部進行整編,東北邊防軍除外,具體整編方式由總參謀部制定,由各地巡閱使負責。
如此大規模的整編,不可避免地觸動了部分人的利益,四川和陝西相繼發生兵變,但可惜現在袁大總統不論從聲望上還是實力上,都是如日中天。
隨著北洋系精銳的開到,兩地的兵變很快平息,而國會則罕見地,對袁世凱一系列決策三大黨全部支持。
雖然最大的獲益者為北洋系,但是國民黨系得到了一個巡閱使,另外還有幾個都督,這對于少數派的國民黨已經非常來之不易了。
統一黨的核心利益得到了滿足,而且這樣一來國家肯定會更加穩定,以後來投奔布爾什維克的孫汶的說法,維護大資產階級利益的統一黨,自然會支持。
在整編陸軍的同時,袁世凱也對海軍進行了整編,他從美國定購的重巡洋艦和馬尾船廠建造的兩艘輕巡洋艦都已經服役。
將楊豐的東北江防艦隊更名為北洋艦隊,但依舊歸東北邊防司令部統轄,將原巡洋艦隊和長江艦隊合編為南洋艦隊,歸海軍部統轄,雙方以長江口為界。
當然這只是臨時的,海軍部已經開始制定海軍的發展規劃,目標是在十年以內,建成一支足以抗衡日本的海軍。
「這大總統心夠大的。」楊豐對代理艦隊司令李和說道,薩鎮冰親自跑到美國監督建造那艘戰列艦去了,艦隊司令由李和代理。
「大總統當年就是靠跟日本人斗智斗勇起家的,對日本人的野心他非常清楚。」李和有些感慨地說。
1914年6月28日,遙遠的歐洲,薩拉熱窩一聲槍響,隨著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的倒下,死傷數千萬人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拉開帷幕。
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8月1日,德意志帝國向俄羅斯帝國宣戰,8月3日,德意志帝國向法蘭西共和國宣戰,8月4日,大英帝國向德意志帝國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羅斯帝國宣戰,8月12日,大英帝國對奧匈帝國宣戰,8月23日,大日本帝國向德意志帝國宣戰。
「老海,非回去不可嗎?留在中國多好,回去了你這一把年紀,也不可能上戰場,一樣還是在工廠中工作。」楊豐勸決定回國的海因茨。
「留下來幫你造武器賣給俄國人嗎?」海因茨瞪了他一眼說道。
「嘿嘿,這個我不賣別人不是也會賣嘛!」楊豐訕訕笑著說。
工業基礎薄弱的俄國,一開戰就滿世界號武器,好裝備他那些倉促征招起來的數百萬農民,有艾琳娜的游說,早就建立起俄式槍械生產線的奉天兵工廠,自然成了他們最好的選擇,現在楊豐的所有工廠里,都已經排滿了俄國人的定單。
至于汽車廠和飛機廠,同樣是在全力為俄國人生產他們急需的卡車和飛機,而這所有交易,都是以黃金或者白銀,再或者美元來進行交易,楊豐可不想等俄國革命以後,自己手里還存一大堆盧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