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軍的形勢非常危急,甚至可以說瀕臨絕境,一個葡萄牙師的崩潰給德軍讓出了突破口,繼而英軍又一次開始了潰敗,以至于黑格元帥都已經下達戰斗到最後一個人的命令。
但這也僅僅是德國人命運的回光返照了,數百萬的美軍,英軍,法軍正在從各個已經落幕的戰場上趕回法國,就連中國也已經增調了三個師趕來增援。
而德國人,卻沒有任何增援,偉大的德意志民族默默地承受著所有人的圍毆,但他們卻依然在進攻。
不過這場戰役楊豐並沒有什麼壓力,他依然按照福熙元帥的命令守衛亞眠,另外考慮到這座鐵路樞紐和索姆河渡口的重要性,又給他增調了一個法國師。
為了吸引德軍的火力,為正在佛蘭德的灌木叢和沼澤地里,同德國人苦戰的英軍減輕壓力,楊豐在距離亞眠只有幾公里的戰線上發起了一次小規模攻勢。
大口徑重炮火力準備,坦克掩護下步兵跟著炮彈炸點彈幕徐進,楊豐和他的參謀部,用一場教科書一樣標準地戰斗將德國人逐退了四公里,在亞眠以北奪取了一小塊突出部,並且讓亞眠月兌離了德軍重炮地威脅。
此戰傷亡都不算大,德軍的主要目標是英軍,對于其他戰線則以牽制為主,楊豐一百多輛坦克開道,正面的德軍也沒有必有和他硬抗,反正就算你佔領一塊突出部,也是陷入三面受敵的困境。
不過很顯然楊豐也沒按照德國人的思路來,虛晃一槍把德軍逼開以後,他又退回原來位置,意思很明確,你們德國人別來煩我,咱們拉開距離,如果你們再靠近,那我就再出擊。
與此同時英國人依然在法國西北角和比利時境內同德國人苦戰,英法統一指揮的效果顯現,十幾萬人法國預備隊投入利斯河戰場,英國人最終頂住了德國人的攻勢,盡管傷亡慘重。
而連續兩次大規模地進攻戰也讓德國人疲憊不堪,到四月底的時候,交戰雙方同時停了下來舌忝舐自己的傷口。
從第二次索姆河會戰開始,到利斯河會戰結束,協約國方面傷亡35萬人,而德國方面也差不多,中國參戰軍傷亡五千,另外還損失了三十多輛坦克,戰斗機也損失四架,三名飛行員陣亡,不過擊落德軍飛機的數量也達到了二十架。
五月中旬,中國第二批參戰軍到達法國,為他們護航的是北洋艦隊剩下的三艘巡洋艦,和南洋艦隊新加入的兩艘輕巡洋艦濟遠,安遠。
新到的這三個師包括了北洋第六師,師長馬繼增,湖北第八師,師長趙恆惕,另外征得楊豐同意以後,又把東北邊防軍第五師張作霖部加入進來,其他方面還和楊豐當初一樣,一個裝甲旅加一個飛行中隊。
有了這三個師的加入,在法國的中國參戰軍已經增加到了十萬人,楊豐也正而巴經地弄出了一個集團軍。
1918年5月底,在休息了一個月以後,德軍統帥魯登道夫為了把佛蘭德一帶幫助英軍的法國人吸引回來,發動了第三次埃納河會戰。
集中了四十多個師的德軍從又一次沖垮了法國人的防線,直接兵臨馬恩河,這里已經距離巴黎只有幾十公里。
但他們的腳步也就到此為止了,此時的美軍已經在法國集結了數十萬人,在潘興指揮下,五個美國師迅速投入到了馬恩河戰場。
盡管這些嚴重缺乏作戰經驗,戰術同樣陳舊落後的美國小伙子們傷亡慘重,但是目空一切地驕傲,依然讓他們堵住了後繼無力的德國人的腳步。
與此同時在亞眠的中國參戰軍,也迅速調熟悉戰場的顧品珍和剛到法國的張作霖兩師投入馬恩河戰場,楊豐嫡系部隊的戰斗力讓世界震驚。
在他們趕到時,德軍已經在從埃納河到馬恩河兩條防線之間,沖開了一個漏斗型的突出部,將法國人的防線拉成了隨時可能斷開的線。
美軍的加入不過是使這條線變得更加牢固,老土匪張作霖明顯不喜歡蹲在戰壕里,他和顧品珍一到戰線上,立刻就在德軍側翼,發起了被後來歷史學家稱為鑿穿作戰的大規模反擊。
在集中了兩個師的坦克掩護下,以張作相旅為前鋒,顧品珍師朱玉玠,金漢鼎兩個旅護兩翼,張景惠旅為預備隊,留下所有大口徑重炮以後,中國參戰軍這兩個師一頭沖進了德軍所佔領的突出部。
一刻不停地進攻,絕對不和德軍戀戰,兩個師花了兩天時間,從德軍西側一直沖到了德軍東側,把數十萬德軍攪得一團混亂。
緊跟在他們後面的法軍主力,迅速地擴大戰國,在德軍突出部中間攔腰塞進去了四個師,硬把德軍的突出部割裂開。
雖然法國人沒有頂住德軍主力的南北夾擊,但卻迫使德軍不得不向後收縮,馬恩河正面立刻擺月兌了危如累卵的形勢。
與此同時為了牽制亞眠正面的德軍,使其無法向馬恩河側翼攻擊,楊豐所率領的剩余四個師,另外加上兩個從北線增援而來的兩個英國師,發起了大規模反攻。
這場反擊歷時四天,從北南下的中英聯軍將德軍亞眠突出部削去了三分之一的面積,並且建立起一條新的防線。
隨著一個又一個美軍師地不斷加入,德軍的第三次埃納河戰役終于不得不停止,這一次的他們的戰果比起原本的歷史,要小了許多,而且此前在第二次索姆河戰役中獲取的亞眠突出部還受到了極大的削弱。
德國人很清楚他們時間已經不多,美軍的數量已經增加到了超過30萬,而且因為新兵地大批量完成訓練,現在美國每個月都能從大西洋上送來25萬人,最多再有一個月,德軍因為從東線撤回的部隊所獲得的兵力優勢將不復存在。
所以僅僅過了幾天,德軍就發動了第四次攻勢,這一次的目標是楊豐。
但兵力越來越捉襟見肘的德國人,這一次只能出動13個師的兵力,因此他們的攻擊強度遠不能達到突破楊豐那六個師的程度。
這是一場倉促而又無力的進攻,歷時一個星期的攻勢沒有取得任何進展,隨著馬恩河戰線上張作霖和顧品珍兩個師,再加上四個美國師地投入戰場,德國人最終停止了進攻。
楊豐也沒有再次反擊,到現在為止中國參戰軍已經傷亡過萬,而他所想要的東西都已經得到,往後就不能再硬拼了。
接連兩次大規模攻勢,交戰雙方都同樣傷亡慘重,尤其是美軍,絕大多數都是新兵的美**隊,是所有參戰國中,傷亡比例最大的。
不過這並不能影響美軍的士氣,相比起凡爾登,索姆河,這真算不了什麼,更何況他們的總數正在以滾動的方式增長著。
到七月初的時候,楊豐又迎來了一批補充兵,總數在兩萬人,這些徒手的新兵被分配到了部隊中,他們的武器裝備由法國人提供,反正繳獲的德式武器有的是。
接下來就是德國人的最後一次攻勢了,第二次馬恩河會戰是德國人命運的裁決,從這以後他們徹底失去了進攻的能力。
但就在這時候,一封來自國內的電報,讓楊豐不得不離開了歐洲,袁世凱病危。
參戰軍司令官的職務由副司令吳祿貞代理,楊豐在法國人地歡送聲中,乘坐威遠號巡洋艦還是按照來時的路線返回國內。
他剛到夏威夷就得到電報,袁世凱已經于7月20日病逝,副總統黎元洪繼任大總統。
袁世凱是1914年正式就任大總統的,他的任期還有不到半年,也就是說半年以後將重新選舉大總統。
黎元洪是肯定沒戲的,他屬于進步黨,但除了辛亥革命首義的功勞,其他方面無論是個人威望還是能力,都不足以擔任大總統。
看來國內形勢又要出現一番風雲變幻,楊豐不由得嘆了一口氣。
「想沒想過你當大總統?」李和退休以後,繼任威遠號艦長的謝葆璋說道。
「我?」楊豐指著自己的臉說道︰「你見過這樣年輕的大總統嗎?」
謝葆璋笑著說︰「你還別說,這些年我真沒有見你變老,不過現在的形勢已經沒有必要考慮年齡了,除了你以外還有誰能夠讓各個勢力都滿意?」
他這話也正是楊豐憂慮的,袁世凱一死北洋系勢必分裂,按照地位以陸軍總長段祺瑞為首,但馮國璋系的肯定不服他。
而如果由非北洋系的出任大總統,北洋系的又都不服,這樣看來除了自己還真就沒有人能夠壓得住場面。
尤其是按照法律總統候選人應該由各黨提名,而不論段祺瑞還是馮國璋,都沒有加入任何一黨,而且現在國會三大黨都趨向于選擇文人總統,也就是說如果真這樣的話,他們兩人都很難得到提名。
這時候一個名字出現在楊豐腦海中,或許只有他才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