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一清平 卷二 憶江南 第12章 民貴君輕

作者 ︰ Ruinbel

蕭恩的條件很簡單,就是讓小蕭恩改名為蕭強。小蕭恩也很痛快就答應了這個並不算過分的要求。只是,改名後的蕭強不知道的是,蕭恩給他取的這個名字多少有些惡趣味發作,加上蕭恩還隨口給了蕭強一個「九五二七」的代號,更加深了喜劇化效果(注1)。

同時,蕭恩並未要求蕭強兄妹稱其為「主人」。在蕭恩看來,這兩個孩子現在只是蕭家的下人,而非自己的眷屬。所以蕭恩只讓他們稱自己為「公子」。而且,蕭強和蕭華所簽的契約並非終身制,在二人成年以後,都有機會月兌離蕭家,成為自由身。

雖然經過兗州,不過蕭恩並未繞路去譙縣拜訪曹操。兩人一直有書信往來,曹操的近況蕭恩多少也清楚一些。和蕭恩這個鑽石王老五不同,曹操成年後就立刻結婚,妻子丁氏也是大族之女。婚後沒幾年,丁氏的陪嫁劉氏就生下一子一女,只是劉氏生下兩個孩子後不久便撒手人寰,丁氏便收養了這兩個孩子(注2)。不過,曹操這個顯然不會因為結婚就安分守己,他有次出去娛樂,看上了倡家出身的歌舞伎(注3)卞氏。加上听說卞氏出生時有異象,被相士稱贊「貴不可言」,就納了卞氏為妾。曹操的兩個跟班夏侯惇和夏侯淵也相繼成親,夏侯淵還曾經替曹操頂罪,蹲了幾天監獄(注4)。現在的曹操也算是有兒有女有妻有妾的「四有新人」,每次寫信自然也免不了嘲笑蕭恩一番,甚至還說要介紹自家族妹給蕭恩。當然,無論曹操還是蕭恩,都知道這種話只是說說。現在的曹家還是掌握在曹嵩手上,曹家女兒也還是新老貴族眼中的香饃饃,就算投資潛力股,也不會投資到蕭恩身上。當然,書信中曹操也沒少向蕭恩抱怨時局昏亂,郁郁不得志。蕭恩只是回復曹操暫且韜光養晦,他日必有再起之時。

既然到了兗州不轉向譙縣,那一路也沒別的地方可去了。蕭恩一行很快回到會稽山陰。蔡琰對蕭華這個難得的同齡人十分感興趣,听說蕭華成為她的貼身侍女更是興奮不已。當然,蕭華畢竟是個粉女敕的新人,工作同時還得接受花月奴的培訓。只是與生俱來的清純、以及幼時便遭逢不幸所帶來的早熟,讓花月奴都不禁感慨,蕭華簡直是蕭恩身邊的女性中最適合穿女僕裝的。

至于蕭強,身為雜役,每天完成打掃院落之類的工作之余,也會跟隨其他雜役護院一起,參加英琿的武藝訓練。訓練雖苦,不過蕭強卻感到受益良多,尤其蕭恩也會時不時對他進行指導,更仿佛在他面前打開了一扇大門。蕭強的老師只是教他反復練習槍術基本動作,卻從未能如蕭恩一般,將每個關節、每塊肌肉的動作分析得如此透徹,也沒有區分槍法中「上平、中平、下平」等類別。蕭強如饑似渴地汲取著營養,飛快地進步著。他的天賦很快就被英琿和蕭恩所發現,之後……蕭強就開始了痛並快樂著的日子。

首先是武藝的學習,由于天賦出眾,所以蕭強不再跟隨其他下人一起練武,而是由英琿單獨開小灶。英琿的實力毋庸置疑,何況蕭恩也會經常過來指點。只是正如蕭恩以前對黃忠說過的話,英琿一旦出手都會全力以赴。雖說英琿已經十分克制,但是每次對練,還是會打得蕭強滿身淤青,經常讓出來看望哥哥的蕭華心疼不已。

時不時滿身淤青雖然難受,但既然選擇了習武,那麼這也是必須付出的代價。只是讓蕭強實在無法理解的,是蕭恩強令他每天要花至少一個時辰到書房去抄書。蕭強雖然識字,不過也僅僅是「識字」而已。比起抄書一個時辰,蕭強寧可練三個時辰的槍。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蕭強一邊念著書中的內容,一邊愁眉苦臉地往竹簡上抄錄。前幾天他抄完了《論語》,本以為能月兌離抄書的苦海,結果沒想到蕭恩又搬過來一部《孟子》,讓他繼續抄錄。蕭強有時候忍不住惡意揣測,蕭恩會不會拿他當抄書的苦力來使喚。不過轉頭看看書房中堆積如山的竹簡,蕭強趕忙把這個念頭拋在腦後——萬一蕭恩真讓他把書房中所有的書都抄錄一邊,那還不如一刀砍了他來得痛快。

「又在抄書了?」

蒼老的聲音在蕭強身後響起。不用回頭,蕭強也知道是誰在說話。自從蕭強第一天進到書房,就經常能踫到這位老人。雖然兩人從未有超過打招呼之外的交集,蕭強也不知道老人姓甚名誰,但老人那出眾氣質讓蕭強感到十分敬佩。其實老人的身份很明顯,只要稍加推理就能得出結論。畢竟書房重地,整個蕭府能隨意出入的也就那麼幾個人。而這其中,符合「老人」這個特征的,只有蔡邕一個。

「你這字不怎麼樣啊。」

蔡邕湊過來,品評著蕭強的字跡,讓蕭強感到臉上無光。蔡邕倒不是突發奇想湊過來的。他這幾天都在書房看到蕭強,很好奇這個少年到底是什麼人,就干脆向蕭恩打听了一番。只是蕭恩對這兩個孩子也知之甚少,所以蔡邕干脆親自出馬了。

「我又不打算讀書入仕,字差點有什麼關系。有抄書這時間,我寧可多練一會槍法。」

蕭強嘴硬地抗議道。雖然蕭恩確實沒要求他的書法,不過面對書房中掛滿的蔡邕作品,蕭強也多少有些自卑。只是他的手拿槍沒問題,拿筆就悲哀了點……

「話不能這麼說。」

蔡邕搖搖頭,坐到了蕭強身邊︰

「文歸都讓你抄些什麼書?」

「公子讓我抄錄《論語》、《孟子》,听公子的意思,等我抄完《孟子》之後還要抄《史記》和《漢書》。」

說到這里,蕭強也有些疑惑。儒家著作中,蕭恩只讓他抄寫《論語》和《孟子》這兩本基礎讀物,深入的比如《春秋》等各種經書卻不讓他踫。

「看來文歸也沒打算讓你讀書入仕。」

听到這些書名,蔡邕也就明白了蕭恩的想法。只是蔡邕還是不明白,為什麼蕭恩如此看重這個少年。不過既然想不明白,干脆不去想它,蔡邕看到蕭強正在抄錄的文字,問道︰

「你對孟子的民貴君輕怎麼看?」

「就是說百姓比皇帝重要吧。孟子後邊也說,如果諸侯無道,就可以換掉他們。」

「你也是百姓,你和天子孰貴?」蔡邕追問道。

「這個……」

蕭強撓頭了。按照孟子的說法,應該是他這個「民」比較貴。但是他僅僅是蕭府一個雜役,一個月領五十錢的工錢,跟他同樣位置的,蕭府有不下三十人。而天子坐擁天下,貴不可言,怎能是自己一介雜役能比得了的?

「天下若只有你一人,你能活下去嗎?」看到蕭強撓頭,蔡邕開始引導他。

「沒問題啊,我會種地,也能打獵。雖然不會做衣服,不過如果只有我一個人的話,不做衣服也沒關系吧?」

蕭強的話倒是沒錯,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生活的艱辛,早讓他學會了種種生存技能。不過蔡邕真正想問的,還在後邊︰

「如果天下只有天子一人,又當如何?」

「只有天子一人?」蕭強猶豫了,作為大漢底層的平民,天子的生活是他無法想象的,不過他還是努力答道︰「應該也差不多吧……自己種地,做飯之類的。」

「既然如此,那天子和百姓,又有什麼區別呢?而且天子種地做飯的水平恐怕還不如你,你能活下去,天子未必能活下去。」

「不過天子前呼後擁,怎麼可能淪落到自己種地做飯的地步。」蕭強撓撓頭,反駁道。

「諸侯無道,可以換掉,那麼天子無道,又為何不能換掉呢?(注5)」

「換掉陛下?這怎麼可能?」蕭強震驚了。

「君無道,害萬民。百姓既貴,為何不能為百姓而除昏君?」

蔡邕雙目如電,義正言辭,並不健碩的身軀上散發出強大的威壓,讓蕭強幾乎喘不過氣來。曾經所堅信的東西,似乎一瞬間被人輕易打成碎片,這種落差讓蕭強語無倫次。

「這……為了百姓……皇帝……」

「我多少知道文歸為何讓你抄書了,也有些明白這孩子到底為何如此看重你了。」

蔡邕嘆了口氣,轉身準備出門,蕭強畢竟是個孩子,讓他立刻理解這些道理還是困難了點。但是,蕭強的心靈十分清澈,意志也很堅定。只要他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道路,恐怕前途不可限量。

「您對公子的稱呼……」

不過某些方面來說,蕭強的反應也有些遲鈍。蕭府老人一般稱蕭恩為「少爺」,最近幾年新雇佣的下人以及蔡邕帶來的僕人,則與蕭強一樣,習慣稱蕭恩為「公子」。而無論如何,沒人敢直呼蕭恩的表字。

「老夫蔡伯喈!」

蔡邕推門而出,只留給目瞪口呆的蕭強一個背影。

————————

注1︰九五二七和小強均出自星爺電影《唐伯虎點秋香》。

注2︰史書上的記載,是丁氏在劉氏死後收養曹昂。但是按照當時的規矩,如果侍妾在正妻前生子,這個孩子應該歸正妻所養,孩子要叫正妻為母親,生母只能被稱作「姨娘」,舉個同時代的例子,長阪坡時候,甘夫人生的劉禪卻被糜夫人抱著(糜夫人是正妻,甘夫人是妾,糜夫人死後才被扶正)。所以對于丁氏收養曹昂是在劉氏死前還是死後,我個人表示質疑。

注3︰也許有人不知道,這里解釋一下。這個「倡伎」和「娼妓」在漢朝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只是演員,不賣身的;後者則是以賣身為業。當然,後世發展,這兩個詞已經基本變成同一個意思了。

注4︰具體是什麼罪不清楚,估計是斗毆傷人之類的。以曹家和夏侯家的能量,夏侯淵能在監獄里蹲三天都算當地政府不畏強權了。

注5︰說實話,這里蔡邕會不會這麼強硬實在不好說。從蔡邕本人來看,他曾經建議「奪孝和以後四帝之廟號」,等于不認同「安、順、桓、靈」四帝的優評(這中間還有幾個皇帝,不過都是未成年就去世了。之前這四個謚號都是明君的謚號)。而且董卓廢少帝改立獻帝的時候,蔡邕也沒怎麼抗議(蔡邕在董卓陣營中雖然話語權不怎麼樣,不過地位還是比較超然的)。而且蔡邕的作品中也經常抨擊朝廷昏庸腐敗。所以我的看法是,蔡邕不是一個愚忠的人,或許他忠于漢朝,但是對于某個特定的君主,他的尊敬很有限,他對民眾的關懷要更勝于對上層的關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亂世一清平最新章節 | 亂世一清平全文閱讀 | 亂世一清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