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戰國 第八十五章 非攻之盟

作者 ︰ 從小不會爬

這種剛一面世就立即如燎原之火一樣向天下散播開來的全新宗教被聶華命名為昊天教,但因為墨子在民間的影響太大,很快「墨教」就成為了外人對其最常見的稱呼,而教內則更喜歡稱其為「聖教」,至于那些敵視墨家思想的人,卻據其諧音,貶稱其為「魔教」

為了讓墨教加快傳播,聶華還以「上帝的啟示」為名提前揭示了一些時代的知識,雖然其中大多都不能馬上得到證實,但將來遲早都是可以的,而墨教的聲勢隨著這些「神諭」一樣樣被人證實,必然會愈高漲。墨子雖然暫時不知道真假,但聶華一向都很少說大話,既然他敢這麼說,就應該有把握,正所謂「知徒莫若師」,墨子很快就選擇了信任。只是墨子這下就更懷疑聶華是不是真的得到神明的啟示了,說什麼也不肯繼續冒領聶華的明創造了,但聶華卻說「以我的年紀,就算說的是真理,又有幾個人會听?而且既然夫子您的學識得自天啟,那麼弟子將這些現轉到您的名下,也不過是上天對您的厚愛罷了,而且萬一這些被證明是錯的,風險也會由您承擔,乃是有得有失,又何必過意不去呢?」

墨子這才同意,但他並沒有操之過急,而是當墨教的展出現瓶頸才稱其得到天啟,一次次地將聶華告訴他的時代知識公開,這樣不但民眾容易接受,而且效果也最好。其中一些容易證實的當即增加了墨教的聲勢,但那些過于前的則往往反而起到了反效果,但日後得到證實之後卻都連本帶利地還了回來,使得墨教以空前絕後的度在東方興起

墨教創立以後,絕大多數的墨門弟子都理所當然地入了教,反正本來他們也要定期不定期地祭天祭祖,而墨子也從此對門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墨者被他分成了「功」與「德」這兩大類,「功墨者」是指實際貢獻達到要求並已出師的墨門弟子,個人品行上只需達到一般教眾的要求即可,而「德墨者」則是人品德行達到要求並已出師的墨門弟子,他們在道德上的要求比普通教眾更高,而哪怕只有一次違規都會被立即取消資格(盡管當眾自辯的機會還是有的),主要有幾個要求︰

1,不可怯懦;

2,不可自私;

3,不可沖動;

4,孝順專情(即只能一夫一妻,而且不能無故休妻,更不能始亂終棄。);

5,言行一致。

6,節約資源。

7,不可無度(注1)。

8,樂于助人。

9,開明通達。

這些人也許能力一般,卻可以成為他人的表率,若是口才還行的話,更是傳教士的選。也正是有了這批道德楷模的存在,墨門雖然日益富裕,內部卻一直保持著廉潔的風氣,而吃苦耐勞、堅貞不屈的意志品質也一如往昔,盡管由于墨門務實的傳統,「功墨者」的地位始終要高得多(不過也正因為這樣,德墨者的隊伍才一直都很干淨,因為有本事的投機者不屑于進入這個群體。)

墨教創立之後僅僅一年多時間,教眾的人數就突破了二十萬,而且影響很快就遍及各國,但因為墨門在三晉遭到打壓乃至緝捕殺戮的教訓,墨子采納了聶華的建議,公開傳教盡量低調的同時,還秘密展不公開身份的教眾。這一韜光養晦的策略避免了墨教被扼殺于萌芽階段的命運,等到諸侯們現問題的時候,墨教氣候已成,即使他們願冒國家崩潰的風險,也未必能限制得住了

墨教創立後,墨門本身依然保持著相當的獨立性,畢竟墨子心底里並不希望自己的弟子一個個都變成神棍。事實上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墨教都只是作為傳播墨家思想的載體而存在,力行仁義的主體還是墨門,而且有了墨教的幫助,墨門的展更加迅猛,當然,聶華的奇思妙想也同樣功不可沒

「非攻」是墨家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為此幾十年來已經有數以千計的墨門弟子犧牲在幫助弱小國家守城的戰斗之中,但即使如此,也始終未能改變方今華夏各國弱肉強食的現狀。對于師兄們的獻身精神,聶華是很欽佩的,但他卻又覺得,僅靠墨門的力量,並不足以幫助魯衛等彈丸小國(鄭國與宋國則不同)抵抗三晉這樣的級霸權,因為對這些小國來說,缺少的不光是軍事人才和武器裝備,而更是普通的士兵。在以前墨子及其弟子都認為這是一個無解的難題,因為小國必然人口有限,即使窮兵黷武,也維持不了太過龐大的軍隊,反而會因此而嚴重影響經濟和民生,只怕敵國不用打政權自己就倒台了。但比他們多了兩千多年見識的聶華卻先後想出了兩個點子

聶華的第一個辦法是將天下的弱小國家、以及少數「愛好和平」的大國聯合起來組成防御同盟,只要一個國家遭到侵略,所有的盟國都要出兵支援,那麼即使是強大的三晉,也得三思而後行了,畢竟現在只是戰國初期,小國還有二三十個,人口軍力加起來完全不遜于那幾個頂級的強國,若再有一兩個大國加盟,實力就更加雄厚了。墨子對聶華的這個點子很贊賞,但實行起來卻困難重重,先小國之間矛盾重重,更有鄭-宋這種宿敵存在,想讓他們化敵為友並不容易,其次各國諸侯誰都不願意當出頭鳥倡此事,畢竟這樣做很容易觸怒大國,而聯盟剛形成時實力有限,即使有墨門幫助,也未必抵擋得住,到時候可就反而惹來大禍了。因此聶華的這個想法一開始根本沒有國家作出積極的回應,直到上次墨門大敗三晉聯軍後,才有個別小國暗中派出密使來墨門商討此事,而這個防御同盟的名字,自然是叫「非攻之盟」

注1︰這一點涵蓋面極廣,包含了不可貪婪與不可沉迷,乃至于助人為樂的前提「力所能及」,也就是說,濫好人也有過錯,事實上他們也確實助長了別人的貪念和惰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墨色戰國最新章節 | 墨色戰國全文閱讀 | 墨色戰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