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虛無極 正文 第七十八章 古人

作者 ︰ 越名

了凡和尚踏朝霞遠去,大金烏被氣得半死不活,江楓忍俊不禁,群山峻嶺在夕陽的映照之下染上了一層淡淡的血紅。

突然,空中劃過一白一黑兩道影子,轉眼消失在了天際,江楓與大金烏這次沒有用玄玉台趕路,經過這次的魔域之行,他體內新修煉出來的十八條陰陽天脈已經與原本的經脈融合貫通,現在他已經到了天脈期大圓滿的境界,再進一步就是凝結金丹。

金者,堅剛永久不壞之物;丹者,圓滿光淨無虧之物。

不朽不壞,無垢不染是為金丹,是修道過程中所必須經過的一個步湊,很多人就算是沖過了天門那一關,也被卡在了金丹與元嬰這一個關卡之上,因為要凝結金丹不光是要有足夠的力量,還要對道有足夠的領悟,是對自己身體內的能量以及領悟的一個淘洗過程,去粗取精,將一些糟粕拋棄,只留下最為精華的部分凝結成一枚金丹,圓坨坨光灼灼,明心見性,從此不朽不壞,正式走上求道之路。

因此,不僅需要力量精氣的積累,還需要大量的修行經驗以及對道的感悟一起才能在某一刻頓悟,凝結金丹。

凌江,是一條長達數十萬里的大江,江水兩岸不知道養育了多少凡人,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凌江兩岸的人就靠著這條長江世代繁衍了下來,靠著凌江,也有著幾座大城,雖然沒有萬世不朽的城池在其中,但卻不乏絕世高手坐鎮。

正因為如此,凌江也成為了文人騷客的流連之地,每年都有無數經典的詞句留在兩岸石壁之上供人觀看,加上四周引人入勝的風景,引來大批觀光游覽的人群,人一多,各種各樣的傳奇故事也在這里生,世代流傳,成了一個有著自己獨特文化與傳說的區域。

一揖輕舟行走于江面上,這頁輕舟無人劃動,但卻自己在江面上緩緩而行,舟上站著一個身穿白衣,劍眉星眸,風神如玉的男子,此人正是江楓。而他旁邊站著一只大烏鴉,現在它隨著修為的增加,現在的身材已經有半人多高,站在輕舟之上一動不動。

江楓看著兩岸石壁上的刻字,或者一些武器劃痕,或者周圍的大自然風光,整個人顯得越加凡月兌俗,此時若是認真觀察的話,會現他的雙目中竟然五彩繽紛,光彩流轉之間,整個人陷入了一種空靈之境,他這是在悟道。

忽然,前方擁堵了許多的人,似乎是在圍觀什麼,嘈雜的聲音把江楓從那種奇妙的境界之中喚了回來。

「這位小哥,那邊生了什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在那里圍觀啊?」看到很多人都圍在那里,不時還附耳討論,或者有的人爭辯得面紅耳赤,江楓催動輕舟稍微靠岸,找了一個看上去二十左右歲的年輕男子問道。

「你不知道啊?看來你是第一次游覽凌江了。前方是一位絕代仙人留下的一些詞句,上面有著他的一絲對道的感悟,因此,每天都會有著許多人前來觀看,企圖捕捉到那位前輩留下感悟,可惜這麼多年下來,都沒有一個人能夠完全捕捉到那種感悟,但是很多人得到了一鱗半爪也足夠受用終生了。」此人看上去是一名翩翩佳公子,手中拿著一把扇面上描繪著江南山水畫的折扇,不急不緩的說道。

「原來如此,多謝小哥解惑,我也去看一看好了。」說完,江楓腳下的輕舟自動朝著那處人流擁擠的地方行去,輕舟的面積比較小,靈巧的在各個間隙中行走,很快就找到了一個靠前的位置站好,只見這是一處光禿禿的石壁,周圍光滑如鏡,中間有一塊地方有著霧氣遮住,不能看清全貌,只能依稀見到某個字隱隱約約出現在視線之中,江楓腳尖輕點,飛到空中,將真元凝聚在雙眼之上,眼前那層迷蒙的霧氣逐漸消散,一個個鐵劃銀鉤般的字體出現在他眼前,然而,江楓看到這些字,整個人震驚了。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月兌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後,一起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太玄經?

他在這里竟然看到了李白所著的《俠客行》,此時在他眼中字字珠璣,大放光明,每一個字上面都有一種特殊莫名的道韻在其中流轉,仿佛一個絕世劍客在給他展示他的劍道一般,他感覺到這些字上面每一筆上面所附帶的劍氣都可以輕易的將他斬為兩段。

為什麼李白的《俠客行》會出現在這里?難道在他原來的那個世界不止是他一個人穿越了嗎?還是說這是李白本人留下的?

李白綽號詩仙,但是傳說他的劍術也是十分高明,在當時行走天下,行俠仗義,專為別人打抱不平,是一位真俠客,可謂是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難道李白以劍入道,也來到了這個世界?而這里也是他游歷到此,留下的字句不成?這一刻江楓徹底凌亂了,沒想到竟然會在這里看到原來世界的詞句。

忽然,他看到這詩最後有一個落款︰「李太白留字」,李太白就是李白啊,竟然真的是李白留的詩,原來他那個世界到底有多少古人來到了這個世界?達摩祖師?張三豐?老子?釋迦摩尼?獨孤求敗?……這些千古人杰難道在最後神秘消失都是來到了這個世界不成?

傳聞達摩祖師圓寂之後,有人見到他杵著禪杖,上面掛著一只草鞋,光著腳丫往西方走去,後來,當朝皇帝不相信,下令士兵挖開達摩祖師的墳,果然只見到一只草鞋留在棺木之中,達摩祖師最後去了哪里成為了一個千古之迷。

張三豐傳聞最終是進入了一個古洞之中,最後他的徒子徒孫尋到洞內,只見到一羽留下,不見祖師蹤影,有人說張三豐已經得道,不顯化于人世,因此羽化飛升成仙了,可是真正的去向卻也一直是一個迷,不能解開。

老子這位有大智慧的古人西出函谷關,傳說當時紫氣浩蕩三萬里,留下一篇五千余字的道德經,從此消失于人世間,無人知其去向。不過他留下的這五千余字的道德經卻從此成為了道家經典,就算是在當今科技達的今天,人們都還在研究其中的智慧,其中蘊含的意思竟然都還不能徹底解析。

釋迦摩尼,古印度一位佛教的大智者,大能力者,有人說他是佛教的創始人,其實並不是,他曾見到佛教信徒損其自身修行,認為不是正.法,隨枯坐與菩提樹下悟道,後來隨證如來之法,後來如來之法揚光大,釋迦摩尼,如來佛之名響徹古今,可謂是無人不知,被尊為佛教至尊。而這個世界也有著佛教,難道這兩者之間有著什麼關系嗎?

獨孤求敗,一生為求一敗而不得,以劍入魔,如痴如狂,最後唯恨一生自從大成之後欲求一敗而不可得,後來遂消失于世間,傳聞有楊過偶遇他所養的一只大雕,得到他的傳承,但也只是皮毛而已,就成為了當世五大高手之一,而其大雕為其所立的墳墓具後人考證,為一衣冠冢,這位一生追求一敗而不得的劍魔不知最後去了哪里。

一個個傳奇故事在江楓腦海之中出現,塵封許久的記憶一下子打開,他相信,這些千古人杰絕對都是突破了最後的生命極限,飛升到了這個世界,或許現在也是一位大人物屹立于這個世界的某一方,只是他還太過弱小,因此沒有听說他們的威名罷了。

想清楚了之後,不知道是因為心情的關系,還是因為和李白曾經生活在一個世界的緣故,他現石壁上面流轉的道韻與他產生了一種共鳴,每一個字都化為一個絕世劍客,在他面前演化一種絕世劍道,同時一股詩道也在他眼前展現,文武結合,道音響徹天地之間,整個人都接受了一番洗禮,最後,這些道韻縮成一團金色如同小太陽一般的一個圓球飛進了江楓眉心。

江楓現在修為低下,還不能完全領悟這種道,現在能夠領悟的也只是皮毛而已,但是那個圓球是這篇文字道的精華所在,此時進入江楓眉心儲存起來,在今後隨著修為的精進,總有一天能夠完全領悟,甚至開創出自己的道出來,這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得到了李白留下的精髓,江楓從那種特殊的狀態中蘇醒過來,只見大金烏同樣飛在空中,就在自己旁邊,雙目之中如同有著兩個小太陽在燃燒一般,射出兩道微不可查的金色光束射在石壁之上,竟然也在觀看李白留下的道韻。

最後,大金烏收回目光,說道︰「這個人很強大,這是他在幾千年前留下的字跡,現在說不定已經是尊級或者是帝級的強者了。」

江楓心中升騰起一陣驚濤駭浪,沒想到李白在留下這篇字跡的時候就那般強大了,能夠得到大金烏的夸贊,而現在他則是一位至少是尊級的強者,他們那個世界飛升上來的古人之中,到底會出現多少強者?又有多少人留下了遺跡給後人考證?a全文字更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碎虛無極最新章節 | 碎虛無極全文閱讀 | 碎虛無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