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為皇者 第十一章 恩科初定

作者 ︰ 小輝哥愛你

第十一章恩科初定

(說一句,小輝並不是湊字數,因為小輝根本就還沒有簽約,小輝寫這些,只是能讓一些書友更明白科舉,不要一直不懂或稍懂便自以為很懂,小輝曾經也不是特別明白,但小輝會去了解,會去探尋。不要因為一時的淺薄了解一味的去唾棄這個制度,任何一件事都有其存在的意義,理性的看待總不會有錯的!)

與一干大臣用過膳,王維便和他們就恩科之事再次展開了討論。回想起一干大臣吃中午的簡陋的飯食的難以下咽的模樣,王維就忍不住的樂,這幫子養尊處優的主也該試試吃糠咽菜的感覺……

前世的時候,王維只听說過科舉、恩科之名,而不知道其具體的流程。如今算是明白了,原來科舉與恩科這麼復雜!

恩科就是朝廷加恩赦免科賦。

宋時科舉,承五代後晉之制,科舉制度每三年舉行鄉、會試,是為正科。遇皇帝親試時,可別立名冊呈奏,特許附試,稱為特奏名,一般皆能得中,故稱「恩科」。恩科始于宋。明、清亦用此制。清代于尋常例試外,逢朝廷慶典,特別開科考試,也稱「恩科」。若正科與恩科合並舉行,則稱恩正並科。

明朝的科舉制度異常鼎盛,然而科舉制度並非自明朝起,但卻在明朝揚光大,說來真是有趣,唐宋時雖有科舉,但錄取名額十分之少,一科往往只取幾十人,到了明朝一科往往取數百上千人!(當然,這也為大明的冗官冗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科舉的歷史悠久,產生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改革于宋朝,中落于元朝,鼎盛于明朝,甚至可以說科舉制度主宰了明朝!

秦朝以前,人才的選拔采用「世卿世祿」制度,後來逐步引入軍功爵制。西周時,天子分封天下。周禮之下,社會階級分明。管理國家由天子、諸侯、卿、士分級負責。而各階層依照血緣世襲。到了東周,穩定的制度開始崩潰,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為各國的國君服務。

而到了漢朝,分封制度逐漸被廢,皇帝中央集權得以加強。皇帝為管理國家,需要提拔民間人材。當時采用的是查舉制與征闢制,前者是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材,後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會征闢人才。由州推舉的稱為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為孝廉,這便是秀才與孝廉的由來了。察舉制缺乏客觀的評選準則,雖有連坐制度,但後期逐漸出現地方官員徇私,所薦者不實的現象。征闢制也存在著種種弊端。

至魏文帝時,陳群創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晉、六朝時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舉制的改良,主要分別是將察舉之權,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員負責。但是,這制度始終是由地方官選拔人才。

魏晉時代,世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後來甚至所憑準則僅限于門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不但堵塞了民間人材,還讓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響皇帝的權力。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

隋朝統一全國後,隋文帝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系的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于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他令"諸州歲貢三人"參加考試,合格者可以做官。大業年間,隋煬帝還設置明經,進士二科,並以「試策」取士,這標志著科舉制正式誕生了!

一般人只知道隋煬帝楊廣的荒婬無度、窮兵黷武,卻不知道他其實也是一個雄才大略之人。科舉便是其創,他執政的年間,更是開挖了大運河,向高句麗用兵等一系列的大政。可以說如果他單干其中一事,這就是善政,但他太自大了,將這一系列的事聚在了一起干,變成了惡政,耗費國力太甚,以至于隋朝滅亡。

‘進士’一詞初見于《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草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合起來,揭開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

元朝滅亡後,明王朝建立,科舉制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明代統治者對科舉高度重視,科舉方法之嚴密也過了以往歷代。

明代以前,學校只是為科舉輸送考生的途徑之一。到了明代,進學校卻成為了科舉的必由之路。

明代入國子監學習的,通稱監生。監生大體有四類︰生員入監讀書的稱貢監,官僚子弟入監的稱蔭監,舉人入監的稱舉監,捐資入監的稱例監。監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別是明初,以監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員的多不勝舉。

明成祖以後,監生直接做官的機會越來越少,卻可以直接參加鄉試,通過科舉做官。

參加鄉試的,除監生外,還有科舉生員。只有進入學校,成為生員,才有可能入監學習或成為科舉生員。明代的府學、州學、縣學、稱作郡學或儒學。凡經過本省各級考試進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生員,俗稱秀才。取得生員資格的入學考試叫童試,也叫小考、小試。童生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由各省學政主持,學政又名提督學院,故稱這級考試為院試。院試合格者稱生員,然後分別分往府、州、縣學學習。考取生員,是功名的起點。一方面、各府、州、縣學中的生員選拔出來為貢生,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成為監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學官舉行歲考、科考兩級考試,按成績分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參加鄉試的資格,稱科舉生員。因此,進入學校是科舉階梯的第一級。

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它官員若干人。考試分三場,分別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唐寅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于鄉試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由于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級的官員擔任。主考官稱總裁,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明憲宗成化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明代連中三元者僅洪武年間的黃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二人而已。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余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余分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

庶吉士出身的人升遷很快,英宗以後,朝廷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局面。

明代鄉試、會試頭場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決于八股文的優劣。所以,一般讀書人往往把畢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只能依照題義闡述其中的義理。措詞要用古人語氣,即所謂代聖賢立言。格式也很死。結構有一定程式,字數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對偶。八股文也稱制義、制藝、時文、時藝、八比文、四書文。八股文即用八個排偶組成的文章,一般分為六段。以句破題,兩句承題,然後闡述為什麼,謂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個段落,每個段落各有兩段。篇末用大結,稱復收大結。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經義(主要來源于朱熹注解)演變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極大,嚴重束縛人們的思想,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同時也把科舉考試制度本身引向絕路。明末著名學者顧炎武憤慨地說︰「八股盛而《六經》微,十八房興而二十一史廢」。又說︰「愚以為八股之害,甚于焚書。」

科舉是善政,但八股是錯誤!

所以王維打算放寬八股制度,任由考生自由揮,重新激科舉的活力!而且為了方便和節省,恩科一切從簡。另外,王維還在腦中思索明末的進步人士,考慮自己是不是也推薦幾個……a全文字更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我為皇者最新章節 | 穿越之我為皇者全文閱讀 | 穿越之我為皇者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