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為皇者 第六十六章 清軍來啦

作者 ︰ 小輝哥愛你

第六十六章清軍來啦

今天,是緊張的一天,因為清軍終于來了,就在幾十里外的蒙城扎下了大營,如今正在大搖大擺的整頓呢。

說起蒙城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但說起另一個人大家就是如雷貫耳了,那就是莊子,就是那個莊周夢蝶的莊子,而蒙城就是先哲莊子的故里!

蒙城殷稱北冢,周曰漆園,唐天寶元年更名為蒙城。

這是先哲莊子故里,是著名的道家文化聖地,也是是巾幗英雄劉金定的家鄉。境內有萬佛塔、文廟、莊子祠、劉海廟等名勝古跡。

文廟又名孔廟,始建于元至元21年(1284年),是祭孔、演禮和辦學的地方。文廟自前而後依次為星門、泮池、泮橋、大成門和大成殿。而今,這里殿前殿外都是馬匹的排泄物,與孔子像遙遙相對。

滿族清軍對孔子可沒有多麼尊重,要知道人家幾十年前還在東北那塊熬鷹捉兔呢,也就是這些年有了改善,但還是野性居多。

清朝定孔子尊號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那是後來的事,這還是為了安撫那幫子腦殘的的文人士子特意做的秀!

這幫子滿人居多的大軍可沒有那幫子文人對孔大爺的個人崇拜!是以,悲慘的孔老夫子只好與些畜牲共處一殿了……

說起蒙城就不得不說起一個名湯!這個名湯可不一般,它可是皇帝賜名的!這其中是有一段故事的︰

‘相傳,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微服游訪江南路過蒙城,走得又饑又渴,傍晚,到一家客店投宿,店主是位老媽媽,還有她的獨生女兒。大家不要誤會,這可不是皇帝和一對母女不得不說的故事,也不是狗血的皇帝微服私訪與農家女相戀的劇情!

這位老媽媽見來了幾位貴客,雖然風塵滿面,穿戴卻十分整齊,觀那主人身材魁偉,氣宇軒昂,手搖一把撒金折扇,更顯得風流瀟灑。店家婆笑臉相迎,一面端茶,一面吩咐女兒殺了兩只肥老母雞,用沙鍋煨炖。

時值初夏季節,乾隆和侍從坐在院中,一邊飲茶,一邊閑聊,等待用膳,誰知直等到日落月上柳梢,還不見店家送飯,乾隆餓得饑腸漉漉,命侍從前去催促,店家回答說︰「雞湯沒煨好,請客官再稍候。」

乾隆心中不耐煩,步出小店,看個究竟,只見店家婆正在門前月下磕麥仁。乾隆問道︰「老媽媽,磕麥仁做什麼呀?」店家婆答道︰「俺這里沒有稻米,都用麥仁燒稀飯吃。」乾隆雙手捧起一捧白花花的麥仁走進廚房,對店家婆說︰「把這麥仁放進雞湯鍋里好吃嗎?」姑娘微笑道︰「會好吃的。」說著掀起鍋蓋,乾隆把麥仁放了進去。

乾隆回到院中又等了半個時辰,忽聞一陣撲鼻的香味從廚房飄來。姑娘盛了幾碗雞湯,放入麻油、胡椒等調料,用托盤端置桌上。

乾隆品嘗了一口,味道十分鮮美,用竹筷一撈,雞肉已經月兌骨,與麥仁混和在一起,吃起來勝過皇宮御宴!乾隆連吃三大碗,贊道︰「美哉!好湯。」

乾隆膳後問侍從道︰「這雞湯炖麥仁叫啥湯?」侍從心想︰自古君無戲言,皇上說是啥湯就是「啥湯」。于是便順口答道︰「啥湯。」

乾隆又問「啥湯」的「啥」是哪個字?

侍從本是為迎合皇上的心意,哪里考究過「啥湯」的「啥」是那個字呢,狡黠的侍從急中生智,想起皇上在月下久等雞湯的情景,于是便編造了個生字︰月光為伴,一邊為「月」字,另一邊皇上為天子,「天」字為上頭,久等的「久」字放在下邊,並取其諧音字「韭」代之,這樣便造出一個「啥」諧音的「sa」字。

乾隆看看也像個字樣,但覺得眼生,記不清什麼時候在康熙皇爺字典里似曾見過。于是命侍從取出文房四寶,提筆寫「sa湯」二字,下邊題了「乾隆御書」留給了店家。

店家婆不識字,把乾隆題字拿給當地一位有學問的人看,那人一看,大吃一驚,說是當今乾隆皇帝的親筆題字。

事後店家請木匠精心制作了一塊招牌,將乾隆題字刻在上面。

過往行人見此招牌,都來品嘗乾隆皇帝品嘗過的「sa」湯。從此,小店生意十分興隆。其他店家見此,也模仿乾隆御書「sa湯」字樣做出金字招牌,開起了sa湯店,並在湯內加雞蛋,味道更加鮮美,久而久之,蒙城的sa湯便遠近聞名。’

如今,也有一個人在喝著這湯,這人可不是康熙,也沒有康熙的騷包樣,因為其人實在是煞氣太重!一旁燒湯的大媽看著眼前滿臉橫肉的漢子不禁怕的直抖,跟害怕人家她似得,只是誰要是他,那人恐怕會減壽的!

大冷的天氣,這人幾乎光著腦袋,僅僅只有腦袋頂上有一小辮,此人正是姓愛新覺羅氏,努爾哈赤第十五子多鐸!

這一小辮可不是那個時空中泛濫的清劇中的樣式,而是腦門頂上一小撮毛,四周光溜溜,活像一個小孩子的頭,但那張滿臉橫肉的臉可不是很可愛!

而多鐸腦袋頂上的那一嘬鳥毛也是有講究的。

其實,說起剃蓄辮,只是十七世紀中葉滿洲人入主中原以後所形成的習俗,而在此之前,中國人是不剃蓄辮的。《韓非子》說︰「古者披文身。」這說的是上古時代先民未開化之時的事。進入文明時代以後,隨著生產力水平的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祖先便有了美的概念,頭飾也就展起來,而且,慢慢演繹出一套套較為繁縟的禮節。自從孔老大爺出「身體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的聖訓以後,捍衛頭頂上的青絲,則不僅僅只是一種審美的需求,而且具有了倫理的意義。于是,綰結纓戴冠,鄭重其事,絲毫也馬虎不得。不但要求中原人如此,而且對于偏處四邊的少數民族也是如此要求,如《漢書》曰︰「終軍上書,請受大冠長纓,以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乃使越王,越王請舉國內屬。」此風愈熾,削也就演變成一種處罰的方式,只有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才執行削示懲。三國時的曹操,因為馬踏麥田觸犯了自己所定的軍紀,于是劍削青絲以謝軍中。自秦漢至于明清,頭不可毀傷的祖訓更是深入骨髓,不可更改。

也就有了王大官人當天削代,指天言誓之事。

滿族起于塞北,滿人是馬背上的民族。也許是由于騎馬的緣故,很早就有了結辮的習慣。滿族人的祖先金人,就是剃蓄辮的民族,其式是「半剃半留」,于額角引一直線,線前面的頭全部剃光,線後面的頭結辮垂于腦後。究竟這種習慣始于什麼時候,保持了多久,現在難以確考,但至少可以肯定在宋代就已經出現了。

李心傳載︰「建炎三年,金元帥府禁民漢服,又下令髡不如式者殺之。」《宋史》記載宋將劉琦抗金事跡時說︰「是夕,天欲雨,電光四射,見辨者輒殲之。金兵退十五里。」

大約是祖先有此強迫削之先例,幾百年之後,當滿洲的八旗兵勢如破竹地越過山海關,開入關內,推翻業已腐朽的明朝,確立清朝的統治以後,清朝統治者便開始強力推行剃蓄辮制度。歷史上1645年,清順治皇帝布命令,宣布「自今布告以後,京城內外,直隸各省,限旬日盡行剃完。若規避惜,巧詞爭辯,決不輕貸」,臣僚不得論奏剃,否則「殺無赦」﹝2﹞。此即為歷史上著名的「剃」。從此,頭之去留,不再是個人的喜好,也不再是一個倫理的問題,而是上升成了一個嚴重的政治問題。清朝統治者為了徹底從精神上征服漢人,是把剃作為一種表示歸順的標志,為此,不惜以死要挾,口號是︰「留頭不留,留不留頭。」這對漢人來說,當然無法接受,一縷青絲,不僅受之父母,而且成了忠于明朝的象征,這是千萬不能剃掉的。為此,漢人奮起反抗,口號是︰「寧為束鬼,不作剃頭人!」

漢人反抗了,而且反抗異常激烈,滿族統治者的鎮壓也異常殘酷。血風腥雨之下,演出了多少慘不忍睹的歷史悲劇,江陰十日,嘉定三屠,多少人頭落地。最悲壯的莫過于「江陰十日」,是年農歷六月二日,江陰人在閆應元、陳明遇的率領下誓死捍衛頭上之,誓死效忠明朝,堅守城池八十一天,殺死清兵七萬五千人,有六萬七千壯士戰死于城牆上下。城破,清軍縱兵屠殺十日,直到滿城殺盡方才封刀。有十七萬多軍民死于清兵刀下,僅有五十三名老小幸免于難。有詩為證︰八十日戴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萬人同心死義,存大明三百里江山。

其實,滿人的這個辮子還有一個說法,那就是‘平定天下,定鼎中原’的意思!

而我們的王大官人當然不會讓其如願!a全文字更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我為皇者最新章節 | 穿越之我為皇者全文閱讀 | 穿越之我為皇者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