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為皇者 第七十四章 淮地大戰(五)

作者 ︰ 小輝哥愛你

————可憐可憐小輝吧,我熬夜為大家奉獻吶!!!————————————————

多鐸先前並不是沒想到讓八旗騎兵上,但遇到這種陣勢你就該先打出一個缺口,不然根本就是老虎咬烏龜無處下口!

但炮兵實在是太不爭氣了!搞了半天也僅僅只是打出幾處小缺口,還他媽本人家立刻就給堵住了!

最最不能讓人忍受的是整個炮兵陣地都被人給端了!就算這一次僥幸贏了,哪來的大炮讓我南下攻城?!

對!明軍那里有炮!只要能拿下這伙明軍就什麼都有了!

多鐸的眼楮猛然亮了起來,相處了這麼個主意,但是清軍這一次真的能打敗明軍嗎?除多鐸外的清軍很多人都在心中打了個問號。

這一次清軍南下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徹底的瓦解明朝廷!有人說清軍就不能避開這伙明軍,直接直搗黃龍嗎?

不是這麼說的,先不說就算避開了這伙明軍後還有被人包抄的可能,就說這二十萬的清軍根本就快不了!

雖然清軍有很多的戰馬和普通馬匹,但二十余萬人的大部隊是一個及其復雜的系統根本就快不了的!

明軍也是有很多馬匹的,多用來引導大車了,完全可以跟的住清軍的腳步!

是以此次的會戰,清軍明軍兩方都選擇了堂堂正正的一戰,只不過多鐸和整個清軍都沒有想到明軍會來偷營!還無恥的驅走了大半的戰馬!

其實多鐸是一個極聰明的人。

昔日天聰五年,多鐸從圍大凌河城,為正白旗後應,克近城台堡。明兵出錦州,屯小凌河岸,上率二百騎馳擊,明兵走。多鐸逐之,薄錦州,墜馬,馬逸入敵陣,乃奪軍校馬乘以還。

又如天聰七年,詔問征明及朝鮮、察哈爾三者何先。

多鐸言︰「我軍非怯於戰斗,但止攻關外,豈可必得?夫攻山海關與攻燕京,等攻耳。臣以為宜直入關,庶饜士卒望,亦久遠計也。且相機審時,古今同然。我軍若弛而敵有備,何隙之可乘?吾何愛於明而必言和?亦念士卒勞苦,姑為委蛇。倘時可乘,何待再計。至察哈爾,且勿加兵;朝鮮已和,亦勿遽絕。當先圖其大者。」

這完全體現了多鐸的聰明才智以及高的戰略眼光,此次滅明之戰本應有多爾袞領軍的。

只是多爾袞實在是不能來……

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亥時,皇太極「暴逝」于沈陽清寧宮。

由于他的突然死去,未對身後之事作任何安排,所以王公大臣在哀痛背後,正迅醞釀一場激烈的皇位爭奪戰。

這時候,代善的兩紅旗勢力已經遭到削弱,他本人年過花甲,早已不問朝政。其諸子中最有才干的岳和薩哈廉年輕時已過世,剩下碩也不為代善所喜,滿達海初露頭角,還沒有什麼言權。第三代的阿達禮和旗主羅洛渾頗不甘為人後,但崇德年間卻屢遭皇太極壓抑。由此看來,兩紅旗老的老,小的小,已喪失競爭優勢。但以代善的資歷、兩個紅旗的實力,其態度所向卻能左右事態的展。

皇太極生前集權的種種努力和滿族社會日益的封建化,自然也使皇太極長子豪格參加到競爭中來。

從利害關系而論,兩黃旗大臣都希望由皇子繼位,以繼續保持兩旗的優越地位。他們認為,豪格軍功多,才能較高,天聰六年已晉升為和碩貝勒,崇德元年晉肅親王,掌戶部事,與幾位叔輩平起平坐。

皇太極在世時,為加強中央集權,大大削弱了各旗的勢力,但同時又保持著一定實力,又把正藍旗奪到自己手中,合三旗的實力遠遠強于其他旗。因此,這三旗的代表人物必然要擁戴豪格繼位。

另一個競爭者便是多爾袞。他的文武才能自不必說,身後兩白旗和勇猛善戰的兩個兄弟則是堅強的後盾,而且,正紅旗、正藍旗和正黃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持他,就更使他如虎添翼。還有一個人也不容忽視,他就是瓖藍旗主濟爾哈朗。雖然他不大可能參與競爭,但他的向背卻對其他各派系有重大影響,無論他傾向哪一方,都會使力量的天平生傾斜。平心而論,皇太極遺留下的空位,只有三個人具備繼承的資格︰代善、豪格、多爾袞。但實際上競爭最激烈的是後兩人。就這兩人來說,豪格居長子地位,實力略強,這不僅因為他據有三旗,而且由于代善和濟爾哈朗已經感到多爾袞的咄咄逼人,從而準備投豪格的票了。果然,皇太極死後不久,雙方就開始積極活動,進而由幕後轉為公開。

兩黃旗大臣圖爾格、索尼、圖賴、錫翰等議立豪格,密謀良久,並找到濟爾哈朗,謀求他的支持。而兩白旗的阿濟格和多鐸也找到多爾袞,表示支持他即位,並告訴他不用害怕兩黃旗大臣。雙方活動頻繁,氣氛日益緊張,先提出立豪格的圖爾格下令其親兵弓上弦、刀出鞘,護住家門,以防萬一。

是年八月十四日,諸王大臣在崇政殿集會,討論皇位繼承問題。這個問題是否能和平解決,直接關系到八旗的安危和清皇朝的未來!

兩黃旗大臣已經迫不及待,他們一方面派人劍拔弩張,包圍了崇政殿;另一方面手扶劍柄,闖入大殿,率先倡言立皇子,但被多爾袞以不合規矩喝退。

這時,阿濟格和多鐸接著出來勸多爾袞即位,但多爾袞觀察形勢,沒有立即答應。多鐸轉而又提代善為候選人,代善則以「年老體衰」為由力辭,既提出多爾袞,又提出豪格,意見模稜兩可。

豪格見自己不能順利被通過,便以退席相威脅。兩黃旗大臣也紛紛離座,按劍向前,表示︰「如若不立皇帝之子,我們寧可死,從先帝于地下!」代善見有火並之勢,連忙退出,阿濟格也隨他而去。多爾袞見此情形,感到立自己為帝已不可能,迅提出他的意見,主張立皇太極幼子福臨為帝,他自己和濟爾哈朗為左右輔政,待其年長後歸政。

這一建議,大出眾人所料。立了皇子,兩黃旗大臣的嘴就被堵上了,豪格心中不快,卻又說不出口。多爾袞以退為進,自己讓了一步,但作為輔政王,也是實際掌權者。濟爾哈朗沒想到自己也沾了光,當然不會反對。代善只求大局安穩,個人本無爭位之念,對此方案也不表示異議。這樣,這個妥協方案就為各方所接受了,但由此而形成的新的政治格局卻對今後數年乃至數十年的政局起著巨大影響!

多爾袞之所以選中福臨為帝,曾被某些騷人墨客扯到他與其母莊妃的「風流韻事」上。實際上,多爾袞之所以選中福臨,一是由于他年甫六齡,易于控制,而排除了豪格,因而也排除了葉布舒、碩塞諸皇子;二是由于其母永福宮莊妃深得皇太極之寵,地位較高,選其子為帝更易為諸大臣所接受,甚至可以說是符合先帝的心願。當然,麟趾宮貴妃的名號雖高于莊妃,但她的實際地位並不高,所以她才兩歲的幼子博穆博果爾也不可能被選中。

同時,輔政王的人選也代表了各方勢力的均衡。既然黃、白二旗是主要競爭對手,福臨即位便已代表了兩黃和正藍旗的利益,多爾袞出任輔政則是必然之事。但他一人上台恐怕也得不到對手的同意,所以便拉上濟爾哈朗。在對方看來,這是抑制多爾袞的中間派,在多爾袞想來,此人又比較好對付。而對下層臣民而言,多爾袞和濟爾哈朗是皇太極晚年最信任、最重用的人,許多政務都由他們二人帶頭處理,所以對他們出任攝政也並不感意外。

就這樣,多爾袞妥善地處理了十分棘手的皇位爭奪問題,自己也向權力的頂峰邁進了一步。隨後,統治集團處理了反對這種新格局的艾度禮、碩、阿達禮、豪格及其下屬,穩固了新的統治。

多爾袞的這一方案,在客觀上避免了八旗內亂,保存了實力,維護了上層統治集團的基本一致。

當然,他這一提案,是自己爭奪皇位不易得逞之後才提出來的,是在兩黃旗大臣「佩劍向前」的逼人形勢下提出的中策或下策,而並非是他一開始就高瞻遠矚、具有極廣闊的胸襟。

多爾袞剛把時局控制起來,但豪格等人卻仍虎視眈眈,是以多爾袞根本不可能也不能走出清軍中樞!

由于多爾袞需要留在北京應付一干自己的反對者,此次的滅明之戰才落到了多鐸的頭上,這足以說明了多鐸的能力!

至于此次在遺失打扮戰馬以及不熟悉明軍的情況下,多鐸更應該先避戰,在模透明軍的情況後再圖後繼。更別說明軍竟然沒有費多大的立起就將清軍的炮陣給干掉了的這個狀況下了!

其實這也是無奈,多鐸昨晚已是被明軍偷營放走戰馬一事傷透了腦筋,在加上今天整個紅衣大炮陣地被端了的事情讓一向聰明的定國大將軍整個人都迷糊了!……a全文字更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我為皇者最新章節 | 穿越之我為皇者全文閱讀 | 穿越之我為皇者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