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滅亡高句麗李世民麾下的士卒們自然能夠明白他的心思,所以也不用他如何的去催促,便自然的加快了行軍的度。原本計劃要六天才能抵達平壤城外,實際上只用了四天的時間,便已經來到了平壤城南三十里的地方。之所以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便可以到達這里,這其中李恪的功勞可以算得上是功不可沒。他不但在事先便把李世民行軍路線上的高句麗城池,盡數打了下來。更加在城池內準備了大量備好木柴的房間,供士卒們休息並且恢復體力。
最為令李世民想不到的是,李恪居然還動沿途百姓,清掃出一條長度過三百里,並且足以令數萬大軍暢通無阻的路來,甚至還準備了大量的牛車,用來運送李世民大軍中的神威大炮。這就使得李世民所率領的部隊,不但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更加減少了許多的消耗。最主要的還是為他節省了大把的時間,使得他想在春節前攻下高句麗都城的計劃,變得不是那麼的緊迫。
大軍駐扎以後,李世民並沒有著急動進攻,而是下令讓士卒們休息了一日。連日來急于趕路,雖說李恪在途中做了諸多安排,士卒們難免還會感覺到疲倦。
第二日,李世民召集包括李恪,以及薛仁貴在內的所有將領,召開了戰前會議。戰前會議的內容實際上很簡單,就是制定出最終的進攻時間,到時大唐軍隊將會從四個城門同時動炮擊。
平壤城的城牆經過高句麗數百年的經營,早已經達到了一個令人嘆為驚止的高度和厚度。如果按照正常的攻擊平壤城,即便是大唐的軍隊總人數,達到了驚人的十五萬,仍舊很難在短時間內將之攻下。
但是自打李世民的大軍和李恪麾下的營州兵會和,軍營內的神威大炮的數量已經達到了四百八十門之多。平均分布到四個城門外,也是每座城門外達到了一百二十門,數量上甚至要遠遠的高于平壤城內負責防御的投石車的數量。
第二日早上大唐的軍隊列陣于城下之時,每座城門外的神威大炮,排成了密密麻麻的兩列,才能在城外展開。這一次李世民並沒有派出傳令兵限令對方開城投降,而是直接選擇了攻城。
還是和以往的戰斗一樣,大軍列隊于城外三里處,大軍的後側便是神威炮營。戰斗開始之初,先由神威炮營對著城牆,進行一個時辰的連續不間斷炮擊,直至將城牆摧毀為止。這個時候,才會輪到炮營前方的大唐軍隊,向著城牆動進攻。
步軍進攻之時,守衛在城牆之上的高句麗士卒,已經全部被炮彈炸飛,不但如此就連位于城牆內的軍營,以及附近的民居也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大唐軍隊在沖擊城牆之際,所遇到的抵抗是非常微弱的,雙方已經接觸高句麗的士卒便開始潰敗。
倒是城內富商和官員的私人府邸內的武裝,給攻進城內的大唐士卒制造了不少的麻煩。不過也僅限于制造麻煩而已,私人武裝的個人能力,也許會高于士卒的水平,但是在國家機器面前,個人能力根本就沒有用場。某個士卒也許打不過,這些個私人武裝中能力高深的家伙,但是千百個士卒同時沖到對方的身邊,即便是他擁有通天的本領,也會在頃刻之間被士卒們所湮滅。
城內的戰斗整整的持續到夜間,由于私人武裝的強力抵抗,使得進入到城內的大唐士卒,在向王宮高句麗方向以及其他政府部門推進的時候,遇到了重重地阻隔,度很難加快。
黃昏時分,李世民不顧手下百官的苦苦勸阻,進入到平壤城內。當得知軍隊推進度緩慢的原因後,立即下令凡是遇到抵抗的私人府邸,一律殺其滿門,府邸內現的財物盡數歸突入進去的士卒所有。而對于那些不曾抵抗的私人府邸,就先不要去打擾他們。這個命令下達下去以後,城內大唐士卒的推進度,立刻有了明顯的提高。
夜半時分,高句麗的王宮在苦苦的抵抗了一整天以後,終于被大唐的士卒們攻陷。高句麗王高藏以及麾下眾多文武百官盡數被擒。
此時高句麗的莫離支蓋蘇文已經病死,一開始由他的長子,泉男生接替他的莫離支職位。泉男生已經在一年前交齊了贖金,並且離開了李恪的聊王府返回高句麗。但是此時他的勢力已經完全被他的二弟泉男建所吞並,面對泉男建咄咄逼人的氣勢,無力反抗的他將莫離支的位子讓出,自己則前往鴨綠江邊鎮守唐高邊境。李恪攻打鴨綠江邊的高句麗城池之時,他便主動放棄抵抗並痛快的投降于李恪。
李恪還是非常欣賞泉男生的作戰能力的,所以當泉男生主動放棄抵抗,並且投向于自己的時候,便把他提升為自己手下的一名將官。
至此,高句麗全境被平定。唐太宗李世民終于完成了自己在登基之初的夙願,徹底將高句麗剿滅。稍後,李世民下令將高句麗分為九個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于平壤設立安東都護府,有鑒于李恪手下的大將薛仁貴,在此番作戰當中非常之勇敢,率領三萬余人便橫掃高句麗位于鴨綠江以南的四十多座城池,可謂是平定高句麗功高第一人,特晉升他為右威衛大將軍,並且出任安東都護府都護,統兵兩萬鎮守這里。
李恪在此次對高句麗的戰斗當中,雖然率領五萬大軍,沿著高句麗東海岸,一直打到高句麗與新羅的邊境。但是由于高句麗東部群山環繞,所以面積雖廣卻並沒有多少城池,再加上他把攻打城池的任務,全部都交給隨同他出戰的程懷亮等將領,從而使得他本身在此次作戰當中,並沒有什麼閃光的亮點。
不過他已經不再去在乎這些個虛名,他如今已經是親王,手中所掌握的兵權,更是遠其他的戍邊將領,已經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除非李世民讓位于他,但是他又不肯接受。再說即便是沒有此番的戰斗,他也早已經是戰功彪炳,足以青史留名,分出一些功勞給那些為自己四處的麾下將領作為對他們的獎勵,也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
李世民又接受了李恪的建議,將高句麗的所有貴族,以及家中錢財過五十貫的所有富戶,以及五十萬名百姓遷往大唐境內,並且分散于各道之內,最後又遷徙十萬十萬百姓到遼東。至此,高句麗境內所剩百姓已經十不取一除夕終于來臨,李世民在高句麗王宮的大殿之上,宴請隨同自己出征的所有四品以上官員,就連負責鎮守百濟故地的劉仁軌等人,也來到了平壤城內,一通慶賀新年
a全文字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