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為王 正文 第三十九章 DEC掏錢幫交學費

作者 ︰ 急凍人

9月12日,夜。

從國內過來的工程師次濟濟一堂,參加公司召開的研會議。從7月第一批工程師到來,隨著紐約、華盛頓、休斯敦等地的計算機大賣場先後投入營業,公司手中的資金日益充裕,在國內招收了更多的退休科研人員、工程師、技術工人,第二批、第三批工程師也6續來到。

坐在這里的,主要還是批過來的。他們經過一段時間接觸,通過工作實踐,對國際最新計算機科技,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結合公司、國內的研、制造能力,他們也有著相對成熟的看法。

會議由郭逸銘主持,霍克對技術不太懂,沒有參加。

「大家好,這是我們第一次召集大家,對公司未來研項目展開討論。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已經參股dec,對方允諾,將為我們研自己的微處理器提供相關技術支持。現在召集大家,就是對我們接下來的工作展開討論,大家可以就自己的看法暢所欲言。

dec公司提倡的‘沖突中的事實’,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的公司文化。我們中國也有實事求是的說法。公司研的每一款產品,都涉及到巨額投資,也必須得到相應回報,否則公司將收不抵支,長此以往必將破產倒閉。

公司的經營是否健康,這也直接涉及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所以我要求每個人都提出自己真實的觀點。對于其他人的意見,有不同看法就說出來,只要有助于我們厘清事實,看清未來的道路,吵架也是鼓勵的!」

郭逸銘技術人員出身,沒有彎彎拐拐、繞來繞去的習慣,開門見山,就把要討論的主題擺了出來,毫不拖泥帶水。

「李組長,你先把我們和dec公司合作的情況,給大家做一個簡短的介紹。」

他點了維修組一組組長李秋明的名。

李秋明以前是在天津無線電二廠擔任生產廠長,他是從學徒工一步步自學成材,最後被上級提拔為生產廠長的。

他在無線二廠擔任生產廠長的時候,技術上雖然因為底子薄而略有不足,但勤于動腦,善于總結。在他管理下,生產工序被安排得井井有條,管理責任落實到人,成效顯著。工廠的成本逐月降低、產品質量卻逐月上升。企業風氣良好,職工都把心用在生產上,無謂的推委、人浮于事的現象大大減少,企業連續十多年被評為先進生產單位。

他是78年退下來的,倒不是子女頂替,而是到點了,所以工廠也沒有將他回聘回去。

李秋明干了一輩子電子生產,對這一行充滿了感情。退休後在家閑下來,怎麼也覺得不對勁,身體漸漸的就有些垮了。他以前跟材料所工作中打過很多交道,材料所所長雷為民對他印象很好,兩人很有些交情。在得知他的情況後,听說西部計算機公司招人,便把他力薦了過去。他自己听說能重返工作崗位,精神振作起來,身體居然莫名其妙就好了。

這時,他已經六十二歲。

郭逸銘雖然覺得年紀大了些,但想了想,還是把他收了下來。

國內這個時候懂企業管理的人本來就不多,好的就更少。他的公司依托的主要是國內實力,研究人員、技術人員,乃至工人都是國內員工,從美國聘請的管理人員不一定能模清國人的思想,對癥下藥理順管理頭緒。有這麼一個老同志鎮宅,也是個不錯的過渡,還可以通過他的傳、幫、帶,培養一批公司自己的技術管理型人才。

結果事實證明,李秋明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技術型管理人才。大多數實用性電子技術他都懂,又有實際工作經驗,許多習慣理論研究的技術人員提出的錯誤觀點,他都能及時糾正。懂生產,對生產環節、重要節點了如指掌,對大家迅整理出一套完善有序的生產流程,具有重要輔助作用。

在他的帶領下,維修一組的成長最快,維修工作完成得又快又好,客戶也最為滿意。

郭逸銘讓他來做開場言,也有給他再加點擔子的意思在內。

「郭所長讓我言,那我就說說吧……」李秋明當了十幾年廠長,養氣功夫很好,沒有什麼怯場之類的反應,大大方方地就言了。他都六十二了,做郭逸銘的爺爺都夠格,讓他開口稱郭逸銘老板,有些張不開嘴,所以一直使用‘郭所長’來相稱︰「現在個人電腦的展勢頭之猛,相信大家都知道了。以前我們在國內,消息閉塞,還沒有直觀地感受。但到了美國,親眼看到了隻果公司的迅猛成長,連計算機業巨頭IBm、dec都先後作出了投身個人計算機研的決定。我們公司既然名叫西部計算機公司,自然也不能放過這個機會。」

眾人都是一陣點頭。

如果他們在國內,听說app1eII賣到129o美元,恐怕只會為其高位的天價咂舌不已,認為不會有市場。但到了美國,尤其是天天在公司開的計算機大賣場工作,看到、听到的,對隻果公司app1eII的種種褒益之詞,對于個人計算機未來的展前景,他們再也不可能會有任何異議。

在他們看來,公司未來進入個人計算機市場,那是鐵板釘釘的事實。為了這個目標,大家也就自己所長,暗中做了一些準備工作。

「IBm的研,藏得很緊,誰都不知道他們第一款計算機具體設計思路。但因為我們與dec的合作關系,對dec準備開的個人計算機產品有了一個大致的輪廓了解。

準確地說,為了應對app1eII和IBm的聯手夾擊,dec預備開的個人計算機,不是一款,而是三款!預計推向市場的時間,就定在明年中!」

「三款?」

「明年年中?」

還不清楚內情的工程師們竊竊私語起來,他們對于dec強大的研和生產能力,尤為羨慕。國內不過是仿制一款人家早已過時的計算機,都需要十幾家、幾十家研究生產單位聯合起來,耗時一年半到兩年。

dec同時三線操作,從研、造出驗證機、測試、定型,再為其量身打造操作程序、大規模生產推向市場,總共才用大約1o個月時間!

太強大了!

這就是國際頂級計算機巨頭的雄厚實力啊!

「靜一靜,同志們有什麼意見,請待會兒討論的時候再說,請大家先听我將應該交待的資料介紹完。」李秋明控場的能力一流,目光掃視全場一周,隨便一句話就讓眾人停下議論。

郭逸銘暗暗點頭。

這個管理人員選得對!

「dec研的這三款個人計算機,分別對應的是科研專業人員、小型公司商業用途、個人文字處理。

第一款計算機,deneta1,這無須說明,它的英文含義就是專業。從我們得到的資料,這是一款pdp-11的性能閹割版微型機,基本保證了pdp-11百分之七十的性能,而造價卻只有pdp-11的三分之二,兩者在軟件使用上完全對接,無需進行轉換,比較適宜于科學計算研究使用。

第二款研代號為彩虹1oo,它應對的是小型公司商業需要。據了解到的情況,這款計算機主要滿足商業客戶大量的電子表格數據計算,所以將采用兩枚高性能微處理器︰Z8o和8o88。兩塊芯片采用先進的流水線數據作業,以加快運算度。

第三款就是最簡單的個人文字處理型,用途大致和IBm的511o相當,所面對的客戶群自然也不用多說,就是用來和IBm搶奪客戶的。它的性能還是不錯的,听說將采用pdp-8小型機重新微設計化集成電路處理器,因為現代半導體工藝技術的進步,它的性能應該不會縮水。那麼它的性能,我們也不用猜就大致知道了。應該說,這是一款比511o性能更出色的文字處理機。

好了,介紹完了dec準備開的這三款個人計算機,我們接下來談談我們自己……」

「先等一等!」

郭逸銘制止了李秋明讓大家將話題轉向下一環節,面對與會的工程師們,默默地看了一圈。面對他的視線,眾人都給回應了清明的眼神,證明他們對他將要說的話,給與了高度重視,這才慢慢開口道︰「在討論我們自己研微處理器思路之前,我想听听大家,對于dec這三款個人計算機型號,有什麼看法?」

听到是這個問題,與會眾人相信他必有深意。是為了啟我們的設計思路,以為借鑒,還是讓我們找出其中不足?

眾人紛紛陷入了沉思,有些相熟的低聲交流起看法來。

來美一段時間,他們無可避免要和美國員工打交道,一來二去,也明白了美國人的行為方式。公司鼓勵的暢所欲言,其實國內也一樣。只是國內形式主義多些,國外是真的暢所欲言,不會借機打擊報復而已。只要言之有物,且不撒潑罵街,說的有道理上司也會忍耐,于是大家有什麼意見,也敢于大膽說出口。

「我覺得這三款各有各的道理,針對的三個群體,恰好符合了對性能要求最高的科研人員、對性能/價格較為敏感的公司,和關注價格多一些的普通個人用戶。這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全面出擊,抓住每一個用戶群所需,為他們量身定做展開研,這是我們所要學習的。」有人若有所思地開口道。

「不然!dec能夠全面開花,不等于我們也可以。要技術,我們沒有dec的底蘊深厚;論制造工藝,國內的水平如何我們又不是不知道。就拿pdp-11的縮水版微處理器來說,集成度至少要求達到兩萬元器件以上,我們能做到嗎?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拋棄一些華而不實的想法,從研究最簡單個人文字處理機著手,能夠研出性能接近于pdp-8的微處理,就是我們的勝利!」一向強調有多大胃口、吃多少飯的彭之旭站起來反對道。

第一個言者還沒來得及辯論,角落里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女性工程師就站起來,推推黑框眼鏡,用較為低沉的中性聲音說道︰「彭工的話,我只能同意一半。如果不依托美國的先進制造技術,光靠國內,我們能夠研出一款近似于pdp-8的微處理器,已經是勝利了。但產品研出來是要市場來檢驗的。有沒有人要?pdp-8的微縮芯片,dec已經在搞了,我們做出來,也不過是一個重復研究。你說用戶是會買我們的仿pdp-8芯片,還是買人家dec原廠產品?這樣做完全就是無謂浪費!」

「話不能這樣說,我們要看清自己的實力,有多大本錢作多大買賣……」

討論剛一開始,眾人就爭得面紅耳赤,各擺各的道理,從技術、從工藝、從成本、從市場接受度等等方面,展開激烈辯論。

李秋明對技術的知識面掌握很寬,過去的、現行的技術,他都有所涉獵,但深度不夠。眾人討論逐漸引向深入的時候,他就有些听不懂了,但他把自己的關注點,集中在一些非技術方面。例如成本、例如市場認可,等等方面。

有些討論,他很贊成,但看郭逸銘表情,似乎卻相當不滿意。他不明白,難道郭所長對這些看法都不認可,他自己是什麼意見?

「停一停,大家停一停!」

郭逸銘實在听不下去了,眾人說得都沒錯,都從各自的方向提出了觀點。但就沒一個人,說到針對市場研的真正點子上。

這樣的討論,無非是浪費時間!

「大家安靜一下,郭所長有話要說!」場內聲音很大,封閉的空間聲浪激蕩,前面的人已經停下來了,後面卻還沒听到,還在繼續激烈爭辯。

場內慢慢安靜下來。

「先,我要再次強調一件事︰我們是科技研公司,是以經營為目的,必須創造利潤的企業,不是國家非營利研究單位!

這件事我已經三番五次為大家強調過很多次了。表面上看來,大家好像也都听進去了。但在實際的工作中,就比如這次,對未來研項目的討論中,大家似乎把這個大原則完全給忘掉了。」郭逸銘表情極為嚴肅,聲音也很嚴厲。

「我們不是在討論dec的設計思路嗎?」人群中一個工程師怯生生說道。

「沒錯!我們是在討論dec的設計思路,以對我們有所啟。為什麼會對我們有所啟?因為盡管公司規模、技術實力有所差異,我們企業的本質不變。現在你們認為,dec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公司嗎?」郭逸銘反應極快,立即順著他話問道。

所有人都點頭。

如果dec都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公司,那這個世上也沒有私人企業了。

「既然它是以經營為目的的經營企業,難道它開產品,就不需要遵循企業經營的基本準則了?」郭逸銘厲聲道,許多人心頭一震,重新審視自己之前的看法。郭逸銘靜了一陣,等大家消化了他的內容,然後反問道︰「企業經營的基本準則是什麼?」

「市場認可!」

「合適的性能,低廉的成本,也就是性價比!」

「研對的產品,不一定要研最先進的產品,一切以佔領市場為唯一目的!」

下面的人齊聲回答,內容各不相同,但都是同一含義,是郭逸銘反復強調的核心思想所在,只是表達方式不同。

「好,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這三款計算機型號,有什麼想法?我提個醒,你們從用戶的角度來思考,同時面對這三款計算機,你會有什麼感到別扭的地方。以用戶的目光來審視自己的產品設計是否符合需要,這是一個合格的產品研人員必備的素質。我不要求你們馬上掌握,但你們在平時的思考中,要盡量貼近這種思路。」

郭逸銘的話讓所有人再次陷入深思。

這次,他們努力嘗試改換視角,站在用戶的角度來思考,如果他同時面對這三款計算機,會有什麼別扭的地方。

「我覺得……」剛才反對彭之旭的中年女工程師有些遲疑地緩慢開口,似乎還在理順思維,「這三款產品,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選擇哪一款……」

她的話很輕,但猶如一道閃電,剎那間劃破所有人腦海。

對啊!

我到底選擇哪一款!

dec同時推出三款針對不同客戶群的計算機,表面上看來,向人顯示了強的研實力,和盡力討好所有用戶群體的完美籌劃。但如果換個角度,就用戶來說,確實給他們除了一道選擇題。面對三種之多的個人計算機,他們該選擇哪一款?

「如果我來選,不考慮價格因素,我選專業版!」一個工程師實話實說。

「如果我是普通用戶,考慮到自己的收入水平,最多能夠買一台文字處理型——這還是我能承受得起的情況下。」另外一個工程師緩緩道。

又有一個人說話︰「如果我在公司用的是商用版,家里肯定不會再買一台,大概也會買一台文字處理型……」

所有人腦子里一個模模糊糊的東西漸漸破開迷障。

他們好像明白了什麼。

「所以,我要麼不買,要買就必須買兩台!因為在公司用,文字處理機性能不夠,那就必須至少買一台商用機,可如此一來,這等于還是買了一台小型機,與現在有什麼不同?如果家里自己使用,就還要買一台文字處理機!兩種機型完全不同,兩套操作系統,軟件無法共通——靠!這還是個人計算機嗎!」第一個言的工程師罵了一句粗話,如夢方醒。

嘩!

許多人都叫了起來。得到郭逸銘提醒,他們之前就覺得這其中邏輯上好像有問題,但直到現在,他們才恍然大悟。

dec想設計一款個人計算機,顧名思義,就是給個人使用的。三款產品,看起來很美,滿足了所有群體的需求,但靜下心來才現,原來他們根本就無從選擇!

科研人員買得起科研型專業版嗎?

不見得!

因為其價格雖然比pdp-11有所下降,但也有其三分之二,不會低于三萬美元。昂貴的價格,與小型機沒有多大區別,三萬都肯出了,還不如咬著牙去買一台全性能的小型機。

專業版如此貴,商用版顯然也便宜不到哪去。

公司數據運算處理,app1eII雖略有不足,但也勉強夠用了。而app1eII價格才只有彩虹1oo的五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

到了這個地步,他們哪里還不明白,dec看似周全的研計劃,根本就是夢囈。空中樓閣看起來很美,揭開其畫皮,原來不過是一包草!

市場這東西,要麼不去佔領,要佔領就必須同時滿足所有用戶群體的共同要求。專業人員的要求、商業用戶的需要、普通個人家用,如果全部滿足的話,dec的個人計算機,用戶要麼不買,要麼就必須全買。三種產品三種操作系統,軟件無法互換……

這就是一款自相矛盾的研設計!

奧爾森雄心勃勃,或者說是孤注一擲,寧可被人說他食言,也要奮力一搏。集結dec強大的研實力,研的產品竟然還沒上市,就被證明為一個失敗的冒險。

產品目標的定位,原來如此重要!

所有人都冒出了一身冷汗,許多考慮建議公司也多研究幾款個人計算機型號的人,羞愧地低下了頭。生動的例子擺在面前,郭逸銘反復叮囑的設計原則,是如此的重要,至此他們才真正有所領悟。

郭逸銘看他們表情,知道他們明白過來了。他也不意尤過甚,只要他們從dec失敗的產品型號定位中領悟到東西就好,沒有必要逼迫大家一一表態,承認錯誤。失敗是成功之母,但他希望員工們能夠從別人的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而不是自己掏錢說「交學費」。

dec,就為他們交了第一筆學費。

很慷慨。

「我想大家開始明白,什麼是針對目標用戶的產品設計了。好,接下來,我們來總結一下,假如我們要設計一款讓所有客戶都接受的個人計算機產品,它必須要具備哪些基本要素?」

他將眾人從沮喪自責中拉出來,重新將話題引向正軌。a全文字更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材料為王最新章節 | 材料為王全文閱讀 | 材料為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