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為王 正文 第五十章 垂死君王的最後掙扎?

作者 ︰ 急凍人

感謝網友火烤老母雞、不喝紅茶的楊、0荒顏0、6322046的打賞,深鞠一躬以示謝意!今天的更新票有11張之多啊,感謝網友ngstone、jinjing,還有投了7張更新票的不知名的朋友,今天更新量達到了12000以上,所以這些票就吃下了,萬分感謝!

同時感謝所有點擊、收藏、推薦本書的朋友,非常感激你們的支持,在此同樣深鞠一躬,以表謝意!

「多余的是小費,不用找了!」

一輛黃色的出租車從車流中駛出,緩緩停靠在一棟摩天大樓腳下,一個三十來歲的白種人揣回錢夾,打開車門,從車上下來。

他的穿著很普通,一身從成衣店買來的燈心絨夾克,下著一條質量一般的西裝褲,唯有腳下一雙皮鞋是名貴的鱷魚皮、右手上搭的一件細駝絨大衣,可以看出主人身價不凡,只是平時不怎麼注意穿著打扮而已。

中年人推了推金絲邊眼鏡,抬頭看著高樓大廈頂部那顯眼的DEC標志,像一個游客一樣,慢悠悠朝大樓入口走去。

這種摩天大樓少說也有三四十層,因此沒有哪一個家公司,能夠奢侈到擁有一整棟樓來作為辦公場所,龐大如DEC也不例外。而且現代公司管理部門和銷售、生產部門也不再如早期一樣,都集中在一個地方。所以DEC只是在這棟樓里租賃了其中五層作為行政、業務辦公場所,生產工廠、倉儲等部門另外設置在他處。

美國人天生崇拜「大」,住的房子要高,開的車體型要龐大,連油耗高都成為他們驕傲的地方。

大廈的門廳前有著一排十余階的花崗石階梯,將樓房襯托得更加宏偉壯觀。階梯上一排仿古羅馬建築式白色大理石柱,顯得古色古香。橡木瓖嵌的大門色澤故意弄成深色調,配以十八世紀格調金光閃閃、奢華的門把手、繁復的薔薇浮雕、精美的裝飾,形成一股歷史久遠的建築氣息。

門庭很高,足有五米層間,配合寬闊深遠的大廳,讓初來的人有一種自我渺小之感。

中年人一進來,就看到了電梯間深處,對面牆壁上那巨大的DEC標志,恬淡高雅的鵝黃色燈光籠罩下,一個小巧的接待處就設在這里。

這是為了方便當有貴客到來時,能有公司職員為他們引路解說,同時也可以通過接待處內線電話迅速將消息傳到公司業務、接待部門,以及時做好準備。同時有普通用戶前來咨詢的時候,一些不太繁瑣的小事,她們就可以處理掉,不用麻煩到上面。當然,如果有人來鬧事,她們也可以提前通知公司保安部門做好應對措施。

中年人目標明確,挽著大衣徑直走到接待櫃台前,很有禮貌地問道︰「您好,我是美國計算機學會通訊的專欄編輯戴維.羅本,我和貴公司總裁辦公室芭芭拉夫人提前做好了約定,為貴公司即將推出的幾款個人計算機做一個專欄采訪。」

「啊,原來是羅本先生,芭芭拉夫人已經通知了我們,讓您一到就馬上帶您上去。」那個接待小姐早就得到了總裁辦公室的通知,已經等了一個多小時,總算把羅本先生盼來了。她當即很熱情地帶他來到了靠接待處最近的一個電梯口,摁了一下按鈕,電梯門緩緩向兩旁滑開。

這是DEC公司特意留出的一個貴賓通道吧,看來大廈管理處很是討好他們啊,還給他們留出一台專用電梯……

戴維很紳士地微微點頭一笑,跨進了電梯。

那名女接待跟在他身後走了進來,隨即便無視其它等待電梯的人,關上了電梯門。樓層按板上也沒有其他公司所在的樓層,只有DEC公司所在的那寥寥五個樓層按鈕。她伸出芊芊蔥指,直接按了DEC公司總裁辦所在的樓層。

電梯一震,一股柔和的力道從腳底升起,電梯快速而又悄無聲息地向上升去。

那名女接待顯然受過專門訓練,靠電梯門側面而站,既守著按板,無需客人動手便隨時可以听從吩咐操作,又不致背對客戶,可以隨時回答客人提出的問題。她的站姿優雅大方,在操作了按鍵之後,雙手就收于前月復,身體略向前傾,作出一幅隨時听候吩咐的表情,顯得恭敬柔順。

戴維沒有打擾她,她也沒有故意搭茬,就是這樣微笑地站在一旁,端莊寧靜。

電梯速度很快,樓層數字飛速變幻,叮地一聲,就停留在總裁辦公室所在那一層。接待小姐打開電梯門,摁住開門鍵,等他從電梯里出來,她才隨後跟上來,緊走幾步,越過他後便又放慢腳步,領著戴維朝電梯入口處一張辦公桌走去。

辦公桌上,一位職業裝中年女性正在伏案工作,桌上的名牌顯示,這就是芭芭拉夫人。

「芭芭拉夫人,這是全美計算機學會通訊的專欄編輯戴維.羅本先生,和奧爾森先生有約。」她來到辦公桌前,向芭芭拉夫人通報道。

「好的,這里交給我就好了,你去做自己的事吧。」芭芭拉夫人接過招待任務,起身,以一幅完美的職業性笑容朝戴維伸出手,客氣卻略顯冷淡地說道,「您好,戴維先生嗎?我是奧爾森先生的接待秘書,請您跟我來。奧爾森先生今天特意推掉了幾個重要會議,在辦公室已經等您很久了。」

奧爾森是一個注重事業本身,超過浮華外表的實干家。總裁辦公室的裝修並不怎麼豪華,風格大方典雅。唯有各種現代化辦公設備一應齊全,科技氛圍比較濃郁,辦公室內,設備運行時內部散熱風扇發出的嗡嗡聲持續作響,像實驗室更勝過辦公室,這一點倒是和DEC公司高科技企業本質比較契合。

戴維一路上看到有許多秘書正在忙碌,整理文件、歸類、分揀、傳達、復印、傳真,電話聲此起彼伏,顯得異常忙碌。所有人都忙著自己的事情,沒人顧得上看他。路上相遇,對方也只是點頭一笑,默不作聲讓在一旁,等他們走過,便匆匆離去。

忙而有序。

DEC能從一家總資本七萬美元的小公司,一步步走到今天資產數十億,成為僅次于IBM的全美第二大計算機巨頭,除了奧爾森當初目光銳利,看準了市場,他們的行政管理之井然有序也不可小視。當初那麼多計算機公司,有些比DEC公司還要強大無數倍,可現在不是被市場淘汰了,就是資產大幅縮水,仍有當初風光者,又有幾許?

市場是個無情的磨盤,大浪淘沙,只有強者才有資格屹立不倒。

而走到今天,曾經輝煌一時的DEC公司,僅僅是因為一著不慎,便眼見也要步前輩後塵,從計算機行業巔峰地位跌落下來了。

市場之殘酷,並無一絲一毫的脈脈溫情!

也由此可見用戶們的喜新厭舊本性。

當初是他們將DEC高高捧上神壇,但當IBM進入小型機市場,曾經把奧爾森奉為神明的用戶們,便立即棄他而去,毫無眷顧之意。他們任由這個昨日君王,黯然跌落于泥沼之中,無力自拔,卻沾沾自喜于他們拋棄DEC是一項正確決定。

市場風向之詭詐多變,實在是誰也無法預先做出正確判斷。

這次DEC開發的個人計算機,可能就是他們的背水一戰。如果再失敗,公司迅速衰落將無可阻止。這就難怪他們會主動邀請自己前來做這個專訪,其利用媒體攻關的用意,不問便知。

戴維對此心底很清楚。

他的身價不是源于自己筆頭有多厲害。而是他所供職的全美計算機學會,這樣一個全球歷史最悠久、最為龐大的計算機教育和科研組織。它的數萬名會員,都是美國最有名望的計算機專業人士,從事的行業遍及全美工商、學術、政府機構,在全世界擁有無可匹敵的巨大影響力。

而學會直屬的各種刊物中,全美計算機學會通訊則是最具號召力的,被計算機界人士稱為最具權威、最具前瞻性的學術刊物,每一期都會被全球公司、計算機從業人員作為購置計算機設備、對計算機未來發展方向研究的參考手冊。其他各種計算機刊物與之相比,只能算是一種有趣的通俗讀物。

戴維對自己的這份工作非常珍惜,可不想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就砸了飯碗。

所以當DEC方面的聯系人,提議派出專車接送,他立即毫不猶豫就否決掉了。不管是上次在西部計算機公司舊金山計算機大賣場開業的第一天,他所見到的情況,還是後來听說了DEC公司的一些內部消息,他都對這家公司未來充滿了悲觀的判斷。

這家公司必將走向衰落,無可避免!

它的成長壯大,是因為奧爾森的遠見卓識,和其非凡的領導力、感染力,使得DEC上下同心同德,能夠力壓其他公司,共創輝煌。而它的失敗,也同樣是因為奧爾森的固執,拒絕所有正確意見,一意孤行,一再錯失市場良機仍執迷不悟。從最近得到的一些零星的個人計算機研發計劃來看,奧爾森至今都沒弄懂,個人用戶們到底要的是什麼!

不懂用戶心理的DEC,就如同當初輕視小型機市場的IBM一樣,必將為此付出慘痛代價。但與IBM不同,對方實力雄厚,根基深遠,又跌到了重新爬起來的再來過的本錢。而它們龐大的研發資金投入、深厚的技術儲備,足以讓他們一出手,就拿出讓市場滿意的產品。

但DEC不行,他們連小型機市場的份額都在迅速丟失,根基已經不牢固,一個關鍵性挫折就可以將他們打回原型。

戴維可以為了錢寫一些吹捧性的軟文章,大家都這樣干,他又何必和錢過不去。但這有一個前提,別為了一點小錢把自己也給栽進去。

在他看來,為DEC寫關于個人計算機的軟文章,絕對是自砸招牌的愚蠢之舉。

但他還是來了。

不是因為DEC公司的一再盛情邀請,而是學會預見到IBM、DEC公司的個人計算機研發進度在加快,似乎有希望于今年一同上市。

這將是一場名副其實的龍爭虎斗!

它將決定未來十年內的個人計算機走勢,勝利者將嘯傲群雄,為接下來十年間的個人計算機發展指明方向。失敗者則只能蟄伏下來舌忝拭傷口,臥薪嘗膽,以待時機東山再起。

總編判斷,在這幕年底大戲即將上演之前,先做一期鋪墊性專刊很有必要。

全世界的計算機從業人士早已迫不及待。他們很樂意看到全美計算機學會通訊,為雙雄爭霸賽搭建一個宏大的舞台,在它的推動下,全世界的計算機刊物也會一起鼓動造勢,將氣氛推向更加熾烈的巔峰,然後搬著一把椅子,舒舒服服地看著大幕徐徐開啟。

于是他來了,受命而來。

他自己購買機票從華盛頓飛過來,在機場又自己打了一輛出租車趕到DEC總部。

奧爾森的辦公室到了。

在他面前,是一扇巨大的、沉重的橡木門,就如同一座巍峨城堡的城門。

奧爾森就像一個龐大帝國的統治者一樣,雄踞在這扇緊閉的厚重大門之後,運籌帷幄,統治著他那全球數以十萬計的員工。

這就是他的帝國!

芭芭拉夫人敲了門之後,伸手將門推開。

從她輕松的表情看來,這扇門比預想的要輕很多,一點聲音也沒有,就這樣悄然敞開。或許是門軸足夠潤滑……

戴維腦子里胡思亂想,雙眼卻從打開的門縫中看過去。

門縫中,一道白色的亮光從傾瀉而出。剛從光線較暗的通道走過,雙眼習慣于微弱光線,這條光帶就好似大地初開時的天邊第一道曙光,剎那間奪取人的全部視力,眼前只剩一片白光,不見其余。

隨著門縫擴大,一個明亮的通透背景豁然擴張至整個視線。

眼前是一幅巨大的透明玻璃,從牆的對角線一直延伸到另外一點,整整十幾米寬的巨幅玻璃將外界的光線毫無阻礙地投射到這間房間。這強烈的光線對比之下,戴維在一瞬間大腦都出現了短暫的空白,以至于他在第一時間忽略了這間辦公室是如此之大。

他的眼楮迅速自我調整,漸漸適應了這明暗對比帶來的視覺沖擊,同時目光也由這巨大的光木向下,看到了坐落于光幕正中下方的一個巨大的辦公桌。

以及坐在這辦公桌後,那寬厚的身影。

這就是這個帝國的君王——小型機之父、肯尼斯.奧爾森!

戴維一時為之失語。

這算是一個心理暗示嗎?

奧爾森通過這種具有強烈光線設置、如同聖堂一般的辦公室布局,是想向別人暗示他那小型機之父不可動搖的尊崇地位,並且是DEC無可置否的第一人和絕對掌控者,還是以此來向別人發出強烈信號︰他就是這個帝國的神明?

一個如古羅馬帝國時代,至高無上的皇帝!

戴維在雙眼自動做出調整的同時,腦子里也在快速思索,試圖對奧爾森這個人,進行更深層次地心理剖析。

直到他的視線適應了辦公室內明亮的光線,奧爾森才從辦公桌後站起了身,繞過椅子,大步朝他走來。他那魁梧的身軀、憨厚的表情,就仿佛一個奔向菜園,準備收獲農作物的農夫,笑容真摯,充滿了對豐收的無比企盼。

「哈哈哈哈!羅本先生,我可是等你很久了,歡迎歡迎,歡迎你來到DEC!」奧爾森一點也不像是一個已經七十出頭的老人,手腳關節靈活,大步流星向他走來。那快速接近的巨大身軀,給人以巨大的壓迫力。

戴維微笑著故意忽略了對方伸出的雙手,而只用右手與對方相握,臉上帶著客套的笑容︰「學會得知DEC和IBM公司的個人計算機研發都取得了進展,很可能今年內就能上市。到時候,全美的計算機用戶們,將在AppleII之外,又有了更多的選擇。通訊社認為這是全美計算機界、世界計算機界的一件重要事件,所以特意派我前來做一個專題采訪。因為是DEC首先聯系的我,而且听說你們這次一共研發了三款之多的個人計算機,想來準備應該更加充分。所以我決定先來貴公司,然後我還會到阿蒙克一趟。」

奧爾森的眼角跳了一下。

阿蒙克在哪里?

在紐約!

那里是哪個公司的總部所在地?

只要對計算機稍有興趣的人都知道,那就是誕生于1911年,藍色巨人的老巢!

戴維用客套的言語,委婉地將他的來意告訴給奧爾森︰我不是專門為你們造勢來的,而是受了學會的指派,對你們、以及IBM公司同時做一個專題采訪,這是全美計算機學會通訊的公事安排。所以我不會被你們的一點點好處所打動,我會客觀公正地了解你們雙方所研發的個人計算機產品,並用理性的分析將它們呈現在讀者面前。

奧爾森的眼角只是跳了一跳,表情已經略微有些惱怒。

他本就是一個脾氣比較暴躁的人,性格直爽率真,不怎麼藏得住心事,一直以來也以難打交道著稱。不過在戴維面前,或者說是在戴維所代表的全美計算機學會通訊面前,君王也要低下頭。他強押住心頭怒火,用一雙大手包住了對方的右手,一陣搖動,用那巨大身軀所發出的雄渾聲音大笑道︰「好好好!不管怎麼說,戴維先生能夠來,就是我們的榮幸!能夠借著一個機會,讓我們與IBM就未來個人計算機產業的發展方向,進行一次正面踫撞,由市場來做出抉擇,這是我們所有計算機產業人員最為期盼的大事。歡迎戴維先生能夠將我們兩家對于個人計算機發展的不同認識,公正地付諸筆端,讓讀者們領略到一個真實、完整的DEC!」

「這是我的榮幸!」戴維很優雅地抽回手,直感到右手骨隱隱作痛。

這死老頭是故意的!

「芭芭拉夫人,您可以出去了。」奧爾森很親切地示意芭芭拉夫人退出去,這里由他親自接待。對于自己員工,他一直是很體貼照顧——如果忽略他那偶爾會發作的暴躁脾氣的話。

「好的,先生,如果您有什麼需要,可以隨時叫我。」芭芭拉夫人感覺到了空氣中隱約的火藥味,有些擔心地朝一邊看了一眼。

戴維很敏感,也隨即順著對方的視線看過去,驚訝地發現,就在不遠處一圈沙發里,還坐著一個頭頂略有些微禿的中年人,此刻正手搭在沙發靠背上,扭過身對著他微笑。

他之前根本沒注意到房間里除了奧爾森之外,還有其他人。

是該說這個人氣息隱藏得好呢,還是說奧爾森給人的印象太過強勢,以至于讓人會不自覺忽略出現在他身邊的其他人?

他仔細端詳了一下那個禿頂中年人,得出了第二個答案。

因為這人他認識。

霍克,一個在計算機銷售領域闖蕩了二十多年,依舊一事無成的前二流銷售員,現在的西部計算機公司總經理。

聯系到印象中的另一個傳聞,他恍然明白霍克為什麼會出現在這里。

但隨即又有一個疑惑在心頭浮現出來︰西部計算機公司與DEC聯合研發的那款混合並行處理器,的確很有趣,它顛覆了此前一年多來大家對精簡指令集處理器和復雜架構型處理器的爭執焦點,開創性地試圖將這兩者的優點合二為一,研發出一款前所未有的新型架構處理器。

听說這款處理器也才剛剛走出實驗室。

為其配套的接口電路、主板、外部設備、操作系統全都是一片空白。難道這樣一款處理器,不僅僅是作為驗證混合並行是否可行的試驗性樣品,而是也打算加入到這次雙雄爭霸之中,意圖將這潭水攪得更渾?

可是以上各種附屬電路、設備,可不是一兩天就能研發成功的。

IBM為了研發一款以8088為核心的主板,折騰了近一年。最後還是放棄自主研發,從市場上收購了一款由華納兄弟公司的子公司、阿太里公司開發的一款計算機主板。而為了開發其相關操作系統,更是搞得死去活來。

IBM先是想要移植UNIX,但隨即發現處理器並不支持其堆棧技術。後來他們改而打算移植PC/M,卻因為每台專利價格高達279美元,所以听說最近又在尋找新的操作系統供應商。這些天來,那個名為比爾的小伙子和這家公司個人計算機項目開發組的人走得很近,雙方一起開了多次秘密會議,或許就與此有關。

不過微軟的長項,不是一款BASIC程序嗎,什麼時候他們又開發了一款操作系統?

拋開IBM這邊的麻煩不談,連技術實力、財力雄厚如IBM,也不是說推出一款個人計算機,就能馬上拿出來的。這還是采用8088,這款技術成熟、各家公司都基本了解其相關技術的傳統架構型處理器。DEC試圖以與西部計算機公司聯合研發的混合並行處理器,來開發一款新型個人計算機,為了讓產品成熟,少說也應該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來完善。而此時已經是2月底、3月初,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想要推出一款全新架構處理器為核心的計算機產品,趕上今年底的雙雄會戰,談何容易!

這又是奧爾森心急之下,一次莽撞的冒險嘗試嗎?

那這樣的話,DEC死定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材料為王最新章節 | 材料為王全文閱讀 | 材料為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