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為王 正文 第六十章 堅實的後盾

作者 ︰ 急凍人

感謝網友逗點、ge300、幻想小飛豬、火烤老母雞、w970330、網客、wrlnj、懂看不懂寫、cdtop、pop1860的打賞,作者在此深鞠躬以表謝意!感謝Ngstone、逐流忙網友投的更新票,你們的寬容理解讓我感到溫暖,謝謝!

感謝所有點擊、收藏、推薦本書的朋友,本書在榜單上成績節節高升,完全是各位的功勞,作者在此向所有支持本書的朋友鞠躬以謝!

中國,江蘇省蘇州市,蘇州第三電子廠。

早上八點四十二不到,祝良成氣喘吁吁地趕到了工廠。今天早上公共汽車人特別的多,他連等了三趟車都沒擠上去,險險就遲到了。

祝良成是廠里的質檢員,上個月才從質檢科被抽調到新建投產的集成電路車間,負責日常質量檢驗。這座集成電路車間采用的是從國際最新的先進生產技術,听說在國外都還沒有的新技術。光是廠房建設就花了一百多萬,投入之大,令所有人都感到驚嘆。

听說人家正規的美資電子廠房,建設標準更加嚴格,各種潔淨標準嚴苛得嚇死人。人家一座廠房就用了六七百萬。這種廠房國內是用不起的,經過國內的專家研究,最後選擇了較為簡化的潔淨車間設計,大大降低了建設成本,對集成電路制備的品質影響略有下降,但下降不多,足以滿足國內需要。

因為國內引進了全套的廠房建設、設備制造、工藝流程,所有的建設投入都可以國內自己完成,無需花費緊缺的外匯資源。所以國家一次性就在北京、天津、沈陽、無錫、蘇州、上海、西安,建了七座大型集成電路生產線,形成南北兩個半導體制造基地,和西安專門為航空航天電子配套的半導體生產工廠。投產以後,當生產能力達到最大,可月產160萬片高品質集成電路,年產量將達到2000萬片以上!

這也是國內首次通過引進國際上先進的成套技術,采用工業化大規模生產集成電路。國家為此投入資金超過5億元人民幣,可謂是一次巨大的投入。

與集成電路生產線同時建設的,還有配套的單晶 車間、純水車間、動力車間、封裝車間等等,從而實現了從原材料制備、加工,到集成電路制造、測試、封裝等全套生產工藝流程,全部的制造流程都是引進的國際先進技術。並經過實際使用測試以後,才開始在國內大規模推廣。其中單晶 制備技術,國內是在79年初就正式引進,並經過小規模試用,效果非常好,成本比以往的單晶 制備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六十,而品質卻提高了至少百分之五十。

只是限于國內精密制造業水平限制,初期投入使用的單晶 生產線設備還很少。

但當國內在北京建成一座大型精密部件制造廠之後,對單晶 制造設備廠家的生產線進行了一次全面升級,單晶 制造設備的產量也隨之迅速提升。現已可以每月提供四百套全套設備,總安裝設計產能達到月產單晶 22噸的能力,並以每月20~30噸的產量持續增加中。為國防、科研、教育單位,提供了大量優質單晶 原料,極大地提高了國內的科研電子水平。

而當北京、天津、沈陽、無錫、蘇州、上海、西安這七家半導體工廠全面投產後,國內將形成一個完備的集成電路大工業生產的配套格局,為國內的國防、科研、教育、民用電子產品,提供源源不斷的高品質集成電路。

祝良成趕得正是時候,他剛到不久,才換上工作服,就听到了廣播里響起的運動員進行曲。他來到廣場上,全廠的干部職工都已經大致列隊完畢,他趕快進入到隊列里找到自己的位置,伴隨著喇叭里的音樂和口令,跟著台上領操員的動作,認真地做起早操來。

這也是從那家外資工廠學來的。

國內的工廠企事業單位,通常都是上午十點和下午三點,在工間時分做操。但電子行業有其特殊性,對空氣潔淨度都有很高要求,頻繁出入潔淨車間很不方便。以前國內電子企業不太注意這一點,但經過外資企業的現身說法,且事實證明,采用了潔淨廠房和嚴格的管理制度以後,對電子產品品質的提升,確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國內奉行的是拿來主義,既然人家的東西是好的,那就全盤搬過來用。

只是我們沒有外國人有錢,用不起太高檔的潔淨廠房,只好退而求其次,在專家們的研究下,省略了一些價格昂貴、目的是達到進行更高潔塵效果要求的精細過濾淨化設備,采用了簡略版無塵車間設計。

好在南方空氣干淨,大氣中的懸浮物大大少于北方地區,潔淨廠房投入使用後,效果比之北方幾座工廠,有著明顯的提升,產品質量也更勝一籌。

現在國內也越來越把南方幾座廠,作為國家重點核心半導體生產廠看待。這幾座廠的行政級別,都由原來的市屬企業,提升為副部級中央直屬企業,直接歸電子工業部管轄。廠里也實行了對外封閉的軍管制度,駐有軍代表,監督產品質量,協助部隊提出合理化建議和要求。

這次引進的不只是硬件,軟件也是一股腦來了個整體移植。

從材料的選擇、提純、工料輸送,設備、物資的擺放、歸整、清潔、維護,到員工的操作規範、崗位職責、獎懲、質量檢驗等等,都照抄人家的規章制度。為了提高員工的責任感和工作積極性,還破天荒地首次在車間里實行了績效考核制度。

按照生產線、車間班組、崗位,按照行業同級別半導體廠平均生產率,對工人的產量、成品率、良品率標準劃定了一個基準線。超過這個基準線,可以獲得一定的績效獎勵,獎金從幾毛到幾塊不等,最高可以達到五塊錢。但如果達不到基準線,則會受到懲罰。

當然,國內企業是不允許扣工資的,更沒有開除一說。但如果三次考核不達標,將會被調離工作崗位,轉到一些只能拿死工資的清閑崗位混日子。

這也是從外資企業學來的。

雖然是外資企業,可也必須遵守國內的法規制度。既然國內不允許采用開除員工、扣工資等方法來處罰犯錯的員工,對方也遵守法律法規。不過法規是死的,具體的執行辦法是靈活的。外資企業實行了分崗分級別工資標準,分為十八個等級。最低工資按照國內的標準來制定,除了基本工資以外,什麼補貼、獎勵都全沒有。

如果遇到有那不服管理、或是屢教不改的員工,經班組長上報,由廠務風紀部門調查屬實,便將其下放一個崗位,以觀其後效。如果還是依然故我,那就再往下降,直至降到最後一級。最後一個崗位叫做崗位候補處,意思是您老啊,就在這待著候補吧,看有沒有那個部門缺人,再從這里調人過去。國家規定的工資我們不少您的,但別的辛勤工作、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員工可以享受的各種福利待遇呢,您也不用超額享受了。但我們也不一棒子把人打死,還是給人一個機會,所以這個部門稱為候補處而不是回收站。願意重新奮發,只要努力,您也可以從候補轉為別的崗位,要不就在這候補到退休吧。

國內現在最低基本工資是多少?

17塊2毛8分!

放著工作清閑的國營企業鐵飯碗不端,到外資企業來工作,圖的不就是這里的工資高嗎?被打入冷宮,拿著每月17塊2毛8分等退休,還不如在國營企業干呢,至少不丟人,不會被別的員工指指點點。在那家外資企業內,所有的人都把這個候補處,稱為混吃等死處,誰要是被打發到了這個部門,那做人都抬不起頭來。

結果國內在考察這家外資企業的時候,發現這里的員工工作積極性、認真程度,都遠遠超過國內其他的國營企業,產量月月創新高、品質也不斷提升。廠里混吃等死的現象幾乎沒有,國營企業內普遍存在的人浮于事、推托塞責的行為,在這里近乎于絕跡。考察方在佩服企業管理有方的同時,也將這套獎懲制度整個給學了過來。

其他的像工藝流程、質檢程序、進出庫制度等等,除了少數與國內制度不符的個別章程略作修改,蘇州電子三廠全都照搬對方的現成經驗。可以說除了這是家國營企業,工人的工資、獎勵也沒有外資那麼多,其他的和外資企業就沒有什麼兩樣。

實際的實行效果也確實不負所望。

蘇州電子三廠的員工們听說了這個制度以後,簡直興奮得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每月五塊錢的獎勵,放在外資企業動輒幾十上百的績效獎金可能不算什麼,但對國營企業的干部職工們來說,卻是一筆大收入!

可以這麼說,以前每月的工資什麼的,拿回家吃飯穿衣,基本就花了個干干淨淨,每月能存個幾塊錢,那都是從牙縫里摳出來的。而有了這幾塊錢的績效獎金,家里就可以寬裕了許多,在吃飽穿暖以外,還可以購置點平時舍不得買的東西,或者是給小孩一兩毛錢的零嘴錢、男主人可以多抽幾包煙、女主人可以多買兩尺布料給家人做身新衣服……

就是那節儉的人家,也可以多存幾個錢。

制度實行以後,廠里的工作氛圍頓時就和原來不一樣了,除了很少幾個懶散成性的油子、刺頭,廠里干部職工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效率,一下子就上了一個台階。

就拿廠里剛剛從外資廠引進的化學鍍銅互連技術,設備生產線才建成兩個多月。廠里按照原先的技術消化速度,預計要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才能將這套技術全部吃透。但事實上,在生產線還沒投產之前,相關的技術人員、操作員就已經開始自覺地對這套設備的操作流程、制造工藝、關鍵注意事項進行學習鑽研,積極向老師傅請教,還專門跑到大學、國營電鍍廠去了解鍍銅的技術要求等等相關知識。

當生產線一投入使用,才兩個多月的時間,技術員們不說徹底吃透了整個工藝流程,但至少標準的操作規範和一般性的故障處理都完全沒有問題了。

早操過後,祝良成來到集成電路車間,他所負責的就是這個車間的日常操作監督工作。在換衣間,他經過淋浴清潔,換上了全套式無塵服。

國內以前從事半導體加工,實際上也是做了一定的潔淨工作。操作人員在工作時,也是要穿白大褂,頭上還要戴一頂帽子,將頭發塞到帽子里,以免發絲掉下來,造成工件損壞。並要求員工不能留長指甲、戴防靜電手套等等。

不過這種要求都很粗梳,像這樣要求嚴格的,還很罕見。

一整套嚴格的清污去塵措施下來,祝良成用了近十分鐘,才進到無塵車間里。他的工作崗位就在這里,在生產線上來回走動,監督涂膠作業工序是否按照工藝流程操作。對于各個崗位職責的遵守情況,他要每個小時核查一次,並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況打分,打分的結果還要當班的班組長簽字認可。

這也是每個員工月底考核的依據之一。

整個工作非常辛苦,無塵車間里不準抽煙、咳嗽、吐痰(人在無塵服里,也沒法做這些事)。許多技術人員都是老煙槍,以前熬夜的時候一天抽兩包煙,現在在嚴苛的管理制度下,也被迫戒了煙。實在忍不住,也必須經過漫長的清污程序後,出到車間外去解解饞。

這都不算什麼,最痛苦的是上廁所。

人體的小便實際上是人體在分解食物、空氣、飲水以後,經過內部分解吸收後的化學殘渣。廁所如果設在無塵車間內,尿液與空氣傳播,會造成空氣污染,影響無塵車間內的空氣質量。所以操作員們每次上廁所,都要經過一次嚴格的除塵過程,在外面解了手,然後再進來。

這俗話說得好,人有三急。

為了不被這三急所困擾,大家都會在工前進行一次自我減負。然後工作過程中也盡量減少飲水、進食量,減少上廁所的次數。

祝良成早飯就吃得比較少,吃了個六成飽就沒有再吃了,水也只在起床時喝了一點。上崗前半個小時,他特意上了三趟廁所,盡量將身體排空。操作員們比他要好些,因為盡管采用了大量的自動化操作設備,可是集成電路制備的每個環節,對產品品質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要求技術人員精力高度集中。為了提高產品制成率和良品率,廠里實行了上下午兩班制,上午一班從九點工作到下午一點半,下午班從一點準備接班,工作到傍晚五點半,每班的工作時間只有四個半小時,可以讓技術員們發揮出最好的工作效率。

他們在交班以後,就可以輕松自在地休息了。而祝良成工作強度沒有這麼大,就需要上長白班,這苦就有得受了。

早班開始,他走了一趟,將相關的崗位檢查打分完畢,回到了質檢室。陸陸續續的,其它崗位的質檢員也回來了,這種崗位督察也只需要幾分鐘時間,並不辛苦。

但回到質檢室,他們還有別的工作要做。

車間品管主任從收來的,已經在單晶元上制備完成的芯片,送到了質檢室,分給每個質檢員通過顯微鏡對制備效果進行檢查。國內沒有那麼多錢,建立一個又一個潔淨室,所以在建設廠房時,特意將建築空間擴大,闢出了專門的檢驗室,供檢驗員們在這里對產品質量進行現場檢驗。

這里每個流程都會部分抽檢,抽檢率達到百分之三,抽檢的結果,將作為這個工藝流程班組的總體考核成績。

這次廠里正在制備的集成電路,是緊急下達的生產任務,為此還停掉了為海軍通訊器材提供一批新型集成電路的任務。

至于這批集成電路是供應什麼單位的,卻非常保密。就連提供圖紙的,都是由秘密單位的人員趁夜送到廠里。這很奇怪,照理說,國內的保密條例雖然嚴密,但總有那不透風的牆,會流出一些風聲來,可這次卻連上級部門都不清楚這批處理器做什麼用途、為哪個單位制造。據說命令直接來自于中央,全國知情的人不超過一個巴掌。

廠里員工也在私下討論,有的猜測是用在新型衛星上,但這批集成電路的防太空電磁輻射的能力又並不強,應該不是。有的說是為國防單位定制,但基于同樣的理由,電磁干擾保護近乎于無,所以也不太可能。

其他像火箭啦、導彈啦什麼,常有的軍工復雜電磁干擾保護措施都沒有。于是大家又猜是不是國家某個重點實驗室急需。但這個數量又太大了,蘇州電子三廠的月產能現在雖然還沒達到最高,可每月的產量也有十一、二萬片,什麼實驗室能夠吃得下這麼多的集成電路?

他們所接到的集成電路也比以往的更加復雜,雖然元器件的尺寸與老式工藝相比,沒有多大的改進。但線寬卻縮小了許多,全靠銅互連技術才能實現電路設計需要。整個集成電路的元件集成率,超過了原來的百分之二十左右。這個集成率,蘇州電子三廠如果不是更新了生產線,並新安裝了銅互連生產設備,是沒法達到的。

從這一點來看,這種集成電路幾乎是照著電子三廠的集成電路制備能力,量身定做的一樣。

集成電路制造完成以後,也都是在深夜時分,由軍車入廠裝卸,然後駛出進入附近軍區所在地,外人意欲探測也不可得。在進入軍區以後,又經過多次軍品轉移、分散、集中、調運,最後去向,連部隊主官也不得而知。最後就神秘地從物資調運清單上消失了,就像這批東西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

沒有人會去問為什麼,也沒人問它們到底去了哪里,所有知道一星半點消息的人,都得到了嚴厲的封口令。

至于蘇州電子三廠里的所有人,反正他們也不知道來龍去脈,只是一個加工單位,所以反而管理沒有這麼嚴格。上至書記廠長,下到供料的搬運工人,所有人都對這批集成電路的用途和目的充滿了好奇。廠里干部還能靠著紀律不多問多傳,下面的普通工人中,對于這批集成電路的猜測就很多了。

可直到半年以後,廠里忽然停止了這批集成電路的生產任務,大家還是不知道,它們適用于何處,被什麼單位所采用。

許多年後,大家時而還是會回憶起當年的這批神秘任務,依然得不出答案。

數十年後,隨著國家的許多保密資料逐漸解密,人們才在翻閱到這段歷史的時候,很驚訝地發現,原來我們對于個人計算機標準統一的介入程度,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深入得多。早在81年的時候,我們就曾經大批量制造了如此之多的混合架構型微處理器,並對個人電腦未來的格局走向,帶來了無可估量的影響。

不過這個時候,曾經參與到個人計算機標準制定的西部計算機公司,早已今非昔比,成為讓所有對它心懷不軌的人也望而生畏的龐大存在。即便以美國政府之強大,也對它無可奈何。資料的解密,並沒有對它造成任何損失,只是讓更多的人,對這家公司的崛起和發展之路,增添了一份神秘的遐思幻想。@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材料為王最新章節 | 材料為王全文閱讀 | 材料為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