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為王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八章 CD聯盟初立

作者 ︰ 急凍人

郭逸銘看他終于想通了,不覺點頭笑而不言。難為他了,如果不是香港有著和【日】本相似的境遇,恐怕他還想不透其中的根由吧……

「這話怎麼說?」童先生急忙問道。

「郭總說得對!」陶先生腦子里慢慢梳理出脈絡來了,聲音也越來越快「不錯,我們要想從事高科技行業,肯定要和搶某一個先進國家的財團搶市場。但美國市場我們不敢搶,搶就是找死。歐洲市場我們則不好搶,因為歐洲市場不統一,太分散,幾十個國家,幾十個壁壘需要我們一一攻破,成本太高、難度太大,非歐洲共同體國家很難進入,就連美國都要在各國開分公司,一個市場一個市場佔領,我們耗不起。

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我們只要敢動他們的女乃酪,就將面對整個歐美的共同敵視。惟有去搶【日】本人碗里的飯,歐美只會看笑話而不會干涉。

而且,我們還盡可能要選擇【日】本人佔強勢、歐美企業已經放棄了的市場,如果直接攻入【日】本市場,歐美更會哈哈大笑……」

所有人都點頭,但又隨即搖頭。

美國財團就是一頭貪婪的巨獸。他們不出去搶別人的飯碗就不錯了,誰還敢從他們碗里搶吃的。歐洲也同樣惹不起,別的不說,港英政府就不會允許他們去動宗主國的女乃酪。

但【日】本,就可以隨意招惹?

「你是說進入【日】本市場?」童先生猛力地掏著耳朵,他覺得自己肯定听錯了,【日】本市場,那怎麼可能?

那可是全世界最難進入的市場!就連美國要想銷售商品。都只能靠不斷通過政府施壓,強迫對方購買,他們怎麼可能跑到【日】本市場去搶飯吃?

這太可笑了!

「不錯!【日】本!而且是進入【日】本市場,直搗黃龍!」

郭逸銘堅決地同意了陶先生的判斷。他看看周圍都是一臉m 茫的各個本港實業家,用略帶嘲諷地語調給他們解釋︰「為什麼是這個市場?【答】案是因為。它不是一個主權完整的國家!它是被美國佔領以後,厚著臉皮硬擠入西方集團的!即便到現在,歐美對它都從來沒有放棄警惕之心,也從來沒有真心將它當作過自己的伙伴,最多是作為一個打手而存在。同時它與歐美的貿易摩擦也日趨嚴重,美國商務代表現在幾乎言必稱【日】本,對其不斷敲打!

所以我們主攻【日】本市場,歐美根本不會干涉。只會在一旁看笑話。我們唯一要面對的,就是【日】本方面的抵抗,而且香港屬于英聯邦一員,【日】本只敢暗中下絆子,卻不敢明面上公然刁難。」

郭逸銘斬釘截鐵地說道。

「可這個市場也是眾所周知的難以攻克。美國方面狂攻了數十年,也才取得了少許成績,這還是【日】本方面迫于壓力,不得不讓出來的市場份額。我們能夠攻破嗎?」電子協會的成會長比童先生更加冷靜,遲疑道。

「不能這麼說,【日】本市場我研究很久了,他們也不是一開始就封閉市場的,而是數十年替代政策取得了最終成功的結果。」陶先生此時已經理清了全部頭緒,當即出言反駁道「二戰過後。【日】本啥都沒有,所有的物資也是從外面輸入。當時因為是美軍在實行軍管,所以一切物資都是從美國進口——當然,用的是【日】本政府的錢。

後來朝戰爆發,大量物資從美國本土運來成本太高、速度太慢、還耽誤軍火物資的運送效率。因此美軍將軍服、食物、各種補給等後勤供應,交給了【日】本廠商,從而幫助【日】本漸漸恢復了元氣。

再然後,【日】本通過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稍微有了點本錢,才開始工業化道路。他們也是扶持本地的各種工業,實行替代x ng政策,利用【日】本產品廉價的特點,逐漸一點點將美國人的產品擠出了市場。

但美國的高端產品,在【日】本還是一直有市場的。

由此可見,美國的產品無法進入【日】本,一來是他們自己沒有用心去做,還是抱著老大的想法,打算強行從【日】本人兜里搶錢。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美國貨確實比【日】本產品更貴。所以我是支持郭總的建議,從【日】本市場下手。

對比歐美日,以及我們,工資最高的是美國、其次是歐洲、然後是【日】本,而香港的工資只有2300~2400港元,僅相當于439美元到478美元,只有美國人工的33%到40%,比【日】本還要低一半,這就是我們的優勢!

只要我們的東西好,在【日】本不愁賣不出去。」

「雍老板說得對,我們的人工比【日】本低得多,關鍵是要產品好!只要產品好,哪怕不能佔領【日】本市場,也能在里面分一杯羹!」在座的老板們紛紛點頭稱是,如果單論工資,歐美日,香港必然是最低。

可他們能用什麼沖破【日】本市場?對比【日】本企業,他們只是一群做初級代工的小工廠,又憑什麼和【日】本高科技企業斗?

他們將目光對準了郭逸銘。

他們今天來,沖的就是郭逸銘有可能帶領他們沖破限制,進入更高層次狩獵圈的希望。而帶給他們希望的,就是對方能夠拿出什麼產品來!

沒有好的產品,前面說的都是廢話,大家還是該干嘛干嘛。也不用在這浪費時間。

想要成為產業鏈的核心,沒有點壓艙的本事,是當不了這個頭的。

郭逸銘淡然一笑,一揮手,會議室里再次燈光熄滅,幻燈機打在幕布上,一張照片出現在眾人面前。

這是一台金屬漆外殼、通體黑s 的電器,看起來很像是錄像機。在它前面,還放著一只遙控器。

「噢!這是索尼去年下半年才推出的CD播放器,我也買了一台,很貴的!」一個老板一看就叫了出來「這種CD機在【日】本的售價是900美元。但在香港卻要賣到1100美元,貴到死。我也是托人從【日】本買了一台帶回來,音質非常好,每一個細節出起來都非常清晰縴細。唯一的遺憾就是感覺有些冷,听說是采用了數字信號以後,由于采樣的關系,過濾了一些雜音,所以現場感沒有……」

「好了好了。阿古,你就別賣弄你那點音響知識了,我們都知道你是個發燒友,可我們今天不是來听這種CD機有多麼好,而是來發財的!」角落中一個老頭子用低沉的聲音,將那名老板的夸夸其談給堵了回去。

其他人都無心關注這個細節,所有人都盯著幕布上的照片,默默地思考著。

「這東西可不好造啊!」

「是啊。听說里面的結構很復雜的,而且都是最新科技。我們能夠造嗎?」

黑暗中,會議室里議論紛紛,他們知道郭逸銘召集大家過來,肯定是準備充分,而且自信能夠佔領【日】本市場才敢夸口。但對方一來,就拿這樣一個先進東西出來。把他們所有人都嚇了一大跳!

CD機對他們來說,檔次太高了!

別說制造了,他們根本連其原理都不懂,更不知道里面有些什麼部件!

「能不能造,我們接下來再說。我先說說,我為什麼要選擇將CD機作為突破口……」郭逸銘的臉,在幻燈機側漏的光線下若明若暗,他的聲音也不高,但所有人都凝神屏氣听他說話「這種播放設備,其實和錄像機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通過機械傳動,用某種讀取裝置,讀出特定載體上面的信息,從而播放出來。

而且對其內部結構進行技術分析以後,我們發現其內部結構,其實比錄像機更簡單。

因此,我們在對其進行利潤分析的時候,也是以錄像機作為參照物進行比較的。各位可能不知道,錄像機在剛問世的時候,其售價可是高達5000美元,這樣貴的價格,當時只有電視台才買得起。

後來推出的家用錄像機,其售價也達到了1700美元,那時是1975年,而生產的公司,也是索尼。你看,同一家公司,相類似的產品,其對利潤率的判斷也應該是差不多的,這給我們的分析,增加了準確率。

這種家用錄像機,在一年半以後,降價到1500美元。再過一年,降到了1200美元,而到現在,售價是1000美元!」

在座的各位實業家們一听,便【興】奮起來。

郭逸銘舉的這個例子,對他們據此判斷CD機的生產成本和降價空間,具有很大的作用。

根據郭逸銘列舉的數字,他們很輕易地就判斷出,錄像機的實際生產成本肯定大大低于1000美元。而且索尼的產品從來被列為昂貴一類,其利潤率常常比同行高出30%到一倍,例如版的錄像機就被錄像機高100~200美元左右。

由此可以推斷,它的實際生產成本很可能在700美元甚至更低,這就大致反推出索尼的利潤率水平應該高于30%。

這還是成熟產品!

所以像這台CD唱機,考慮其實際生產成本,首先就要將900美元的價格砍掉三分之一,應該在600美元上下。就算考慮到了第一代產品技術尚不成熟,成本略高,這種CD機的實際成本也應該不會超過700美元。

一台CD機的利潤差不多達到了200美元到300美元!

這就是1100港幣到1600港幣之間,一台是這個利潤,一萬台就是1100萬到1600萬港幣!

「半年來,索尼一共賣出了30萬台CD機!」郭逸銘平淡的語氣。卻將眾人的情緒給引爆了。

半年30萬,一年就是60萬!

他們不求太多,只要佔到了其中的百分之十,就是一億港幣以上的純收入。

他們做實業,一年辛辛苦苦才賺多少錢?少的幾十萬,多的也不過百萬規模!和索尼這樣一個產品就上億的利潤對比起來,就像是乞丐撿到了一枚別人掉的硬幣一樣。

當然他們也很清楚,如果他們跟著華粵干。郭逸銘肯定要宰掉一半的利潤走,這毫無疑問。從來沒有一個老大,會任勞任怨幫小弟謀福利,自己卻只撿一點面包渣吃的。就算他肯這樣做,要維持一個巨大的公司、巨額的研發投入。也逼著他必須要將投入都賺回來,否則遲早關門大吉。

不過就是這樣,他們也是欣喜若狂了。

在座總共才十幾個企業老板,如果這些業務剛好夠他們分,每人也有幾百萬的利潤在手,比他們做初級代工,利潤高出何止一倍!

百分之百的利潤就足夠引y u他們犯罪了,何況是更高?

會場內響起一片沉重的呼吸。

「小舒。換片!」郭逸銘抬抬手,幕布上出現了一張揭開外殼的CD機「諸位請看,CD機的結構真的很簡單。它的核心部件就是一個機芯、一個光頭,除此以外就是外殼和電路板。而電路板上有什麼呢,一個信號重放處理電路、伺服電路、整機控制電路、機械部件,最後就是一個電源,僅此而已!」

在座的老板們一看放大的圖片。都暗暗點頭,確實,除了看上去復雜的機芯及光頭部分,CD機內就只看到一塊電路板,其他什麼都沒有,非常簡潔。

比起錄像機一大堆電路板來說,確實簡單太多。

就是機械部分。也比錄像機復雜而又精密的走帶機構簡單多了,一些從事機械加工業的老板,看著圖片上一點點展示的細節,就已經在頭腦中構思,應該采用那種方法來進行加工。心中默算了一下,驚訝地發現,可能CD機的成本比他們想象的還要低。

就是不知道機芯和光頭的成本,佔多少……

「這里面技術含量最高的,要數機芯部分和光頭部分。機芯涉及到的是機械傳動設計與精密加工制造能力,光頭則涉及到半導體技術。目前它們的成本大概佔到了整機價格的40%略多一點,未來隨著制造工藝的進步,它的成本也會跟著下降。但當CD機進入微利時代的時候,各種配套元器件價格降到極致,采用自動化流水線組裝以後,這兩樣的成本反而將佔到機的逸銘揭開了他們心中的疑問。

眾位老板一點也沒有表現出驚訝之s 。

這才是正確的成本利潤計算。

一台新電器推出,因為各種元器件都要靠自己來造,所以成本居高不下。但當該種產品市場成熟,自然會有大量的電子廠商願意作它的配套,于是相互競爭之下,將各部件的成本一再壓縮,結果該產品的利潤在一段期間內反而會大幅上揚。

配套的廠商越多、配套的元器件種類越豐富,其整機成本就越低。

這是整機廠商最快樂的一段時光,成本已壓至最低、售價卻並無大幅b 動,利潤率達到了理論最高值。

為了維持這種高利潤狀態,將其時間保持得盡可能長久,壟斷或利益聯盟就會自然而然地出現,以阻止競爭對手的出現。直到其技術變成白菜價,所有的電子企業都能造,從而掀起價格大戰,最終將產品的價格打壓到谷底,進入微利時代。

如果郭逸銘只拿走一半的利潤,在座各位已經是非常感j 了,又哪里敢奢望更多。

「那麼,機殼、按鍵、遙控器、電源、電路板這些部分就交給我們吧!」童先生認真地看了很久,也在心里計算了很久,然後開口說道,隨後看著其他人。

眾人都一致贊同地點頭。

他們都很清楚,機殼、電路板這些的成本基本上都是透明的,但機芯、光頭部分,其制造成本和利潤率。卻只有郭逸銘自己才清楚。

他之前說這兩部分的成本,佔到了整機價格的40%,也就是360美元。

因為只有他能做這兩樣部件,所以大家都默認了他的報價,而且這個360美元不算作華粵科技的收益,而是整機成本!

這很關鍵!

郭逸銘這次召集的各家公司,可不是要讓他們做代工這麼簡單,而是要組建一個利益集團。他拿出什麼產品。大家就是這個產品利益鏈中的一員,按照各自承擔的責任多少,來分配這件產品所創造的利潤。

簡單說來,CD機假若純利1000港幣,那麼他們將按照事前說好的利潤分配方案。郭逸銘會拿走一半或者更多。至于機芯與光頭的制造成本是否那麼多,他能不能在其中獲得利潤空間,大家都自動忽略了。

因為這是人家該得的!

郭逸銘研發這個技術是付出了成本的,收回投資是理所當然。即便對方在這兩樣制造上還有利潤空間,但沒有他的技術,大家根本就沒得賺,所以其中是否有貓膩別人根本就不去過問。而且這個利潤空間是絕對存在的,即便暫時沒有。隨著未來技術成熟,這個利潤空間也會出現,並會越來越大。在別人的利潤空間不斷壓縮的情況下,也只有技術擁有者卻能越賺越多。

但在達成利益聯盟的情況下,大家都默認了這種情況的發生,就如同默認了美國靠著技術領先,從別的國家獲得超額回報一樣。

這就是技術先發者對產品的定價權。即,這東西是我發明的。我說它就值這個價,你們看著辦吧。願意跟我玩呢,我們就一起發財,把市場做大。如果不願意跟我玩,那我就去找別人。

別人一算這個回報率,覺得行,給我們留的利潤空間還可以接受。每個人都還有得賺,而且賺得也不少,那就這樣吧,你說這東西值這個價,我們認了!

這就是游戲規則。

然而這也有限制。就是前面讓你吃飽了,接下來的分配就必須公平,要盡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總不能你一個人吃得滿嘴流油,別人卻勉強吃個半飽,甚至連半飽都吃不夠。如果你當老大的真要一個人吃獨食,那大家只有不陪你玩了,您再去找別人吧。別人一听也不會樂意啊,憑什麼啊,要這麼著算的話,您不是t ng能嗎,那還是您老自個兒打天下去吧!

童先生這個確認,就是代表這個CD唱機利益聯盟,認可了郭逸銘對機芯與光頭的定價權,而其他人也一致認可了這個結果。

「我覺得還可以再算算……」郭逸銘淡淡地說道。

場上頓時有人臉就黑了下來,對他的貪得無厭感到了一絲不滿。就連一直幫他說話的童先生、陶先生也都臉垮了下來。有人更是一直身,準備開口說話了,卻被身邊人拉住了衣袖,讓他少安毋躁。

畢竟現在大家都在困難時期,要靠著郭逸銘才能爬上岸。哪怕他的條件再苛刻一點,如果好處能讓他們接受,他們也決定捏著鼻子認下來。

但事後必然會對郭逸銘表示極度不滿,以後有機會利益聯盟四分五裂也是必然,更說不定還會在背後捅刀子。

「我認為,一些初級的產品,例如外殼、電路板等,沒必要放在香港生產。/這些東西技術很一般,設備要求也不高,各位大可去對岸的深圳辦廠畝,或者直接找協作廠家。那里的廠房租金、水電、工人工資都很低,在大陸開廠我們的利潤率會更高一點。只把那些必須要涉及到精密加工、先進半導體制造的業務留在本地,這樣才能做到利潤最大化,各位以為如何?」

郭逸銘不緊不慢的話,讓所有人緊繃的臉都松弛了開來,眾人都l 出了笑臉。

「我還有一個建議,不知道當講不當講?」他停頓了片刻,又慢吞吞說道。

「當然說啦,郭總夠朋友,給我們設想如此周到,我們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別的不說,如果有人敢反對,我砍***!」一個混過社團的老板當即大聲說道。其實在做混過社團得還不少,畢竟在香港。各方勢力穿梭來去,港英政府一個都不敢得罪,于是本地社團組織不斷壯大,甚至有本港人人都混過社團的說法。

「客氣,我也只是評公而論,沒有s 心雜念而已。」郭逸銘笑了笑,然後才說道「我建議我們大家通過換地的方式。把工廠都集中到一塊。這有個好處,一來是減少了零部件的路上耽擱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中間運輸環節,也節約了成本。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合起來,共同出資修建一個高標準的污水處理廠,然後各廠的污水都能得到最高水平的治理,這樣也讓港府方面無話可說,同時每家廠出的錢也相對少了許多。」

「這個……」

在座有些人開始吞吞吐吐起來。

原因很簡單,他們要麼是不經營電子行業,要麼是廢水處理沒有那麼嚴格的企業。郭逸銘的提議听起來很不錯,但合建污水處理廠。那麼建設成本和日常開支,自然也要分攤到他們身上,有些人當然就不願意。

「柴老四,你唔唔啊啊什麼意思!啊,我就覺得郭總這個提議很好!媽的,港府吃了大便了,給我們訂那麼高的標準,如果不是這次郭總出手相救。大家都要玩完!你不要以為自己是做噴漆的就以為與你無關,港府正在制定空氣污染法你沒听說嗎?我就說句實話,你不拉我們一把,以後你的死活我們也不會管!」那個混過社團的老大不耐煩地拍著桌子,沖對面吼道。

「錢老大說得好!」郭逸銘鼓掌相賀「我建議大家按照各自的產值,各拿一筆錢出來。建一個治污基金,由大家共同管理。以後各家工廠的污染治理,都從這筆基金里出,這樣平均到每家工廠身上的負擔少了,但治污標準卻更高了。且不說是不是港府故意刁難。大家作為本港的實業家,為本地環境保護做出一點貢獻,不也是理所應當的嗎?」

「我看這個提議好!」童先生的機械制造業,同樣會在以後面對城市噪音法的威脅,他正頭痛,一听郭逸銘的提議,當即就眼前一亮,立即表示支持。

「我也覺得這是個好辦法!」陶先生的未來決定從事精密制造,自然與他一拍即合,也出生支持。

他們兩人都力t ng郭逸銘了,其他人即便有那不情願的,也只有點頭認可了這個提議。

而這個提議的通過,也基本確定了這個本港實業聯盟的正式成立,至于龍頭老大,自然不問便知,當然是給大家帶來核心業務的華粵科技。

就在眾人喜形于s 的時候,童先生伸手讓大家不要高興太早,轉頭看向郭逸銘,認真地說道︰「郭總,我再問最後一個問題︰這種CD機既然是索尼發明的,那他們肯定擁有它的專利。我想請問郭總,這個問題你解決了嗎?」

「專利可不止索尼一家,這項專利可是由索尼與飛利浦聯合佔據了的。飛利浦最早發明j 光二極管,所以佔據了絕對有利位置,拿到了j 光頭和CD盤片的專利。而索尼落後一步,但它主動找到了飛利浦懇談,兩家公司為了不自相殘殺,便宜其他公司,便決定將CD機的音頻解碼專利,交給索尼。

諸位可能不太明白這意味著什麼。

所有這些專利中,無論是j 光頭還是解碼,都無關緊要,繞過去的方法多得很。惟有這CD盤標準,無法繞過。

因為這個標準,得到了時代、華納、百代、寶麗金這四個國際唱片巨頭的認可,並已經推出了第一批800種CD唱片,可以說標準已經無可動搖。

那麼這個專利恐怖在哪里呢?

就是它的解碼方式!

因為標準已經訂了,無論你用什麼光頭來讀取、用什麼算法來解碼,最終出來的都是他們制定的數字音頻格式!也就是說,你就要付錢給他們,否則就要侵犯他們的專利!」

眾人一听,臉霎時就黑了。

專利啊,國內的廠家對專利不怎麼熟悉,甚至听說都當放屁,但他們不可能不知道專利的厲害。

那是骨頭里都要熬出油來的大殺器,也是先發企業對後進企業的最大武器。

如果被飛利浦和索尼兩家公司,一家刮一次,他們還能有多少利潤?如果把成本抬上去了,他們又如何與索尼競爭?更重要的是,索尼怎麼可能給他們授權,放他們加進來,平白無故給自己樹立競爭對手?

郭逸銘看他們的表情,哈哈一笑。

「別擔心,這個問題我們正在解決,而且必將得到解決!我們只要想進入這個市場,就一定能夠進去!如果飛利浦和索尼不放我們進去,他們就將失去一個更大的市場!從而淪落為邊緣角s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材料為王最新章節 | 材料為王全文閱讀 | 材料為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