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為王 正文 第一百一十九章 技術進步帶來的社會效應

作者 ︰ 急凍人

郭逸銘在香港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後,就回到了北京。

華粵科技的廠房建設需要時間,各產業鏈成員的廠房搬遷、設備升級、員工培訓也需要時間。為了支援童育德、陶興豪等人產業升級,華粵科技派出了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幫助他們組建生產線、培訓工藝流程。

這些前期工作,其實郭逸銘已經讓人做了不少,包括每種零部件所需的設備及加工工藝,都已整理了完整的資料。部分設備早是在國內找到了替代生產廠家,只有少部分國內無法生產的精密設備,才從國外進口,從而降低了生產線建設投入。

不過要全部完全,還需要時間。

初步估計,等到華粵科技的工廠及生產線組建完畢,童先生他們的配套工廠也搬遷升級完成,至少也要臨近年底去了。

這麼長的時間,郭逸銘當然不可能一直待在香港,在國內還有一大攤子事等著他去處理呢。待在香港,雖然可以靠著國際電話線路、收發傳真處理一些不太緊急的公務,但終究沒有在總部就近管理更加方便。

當他們結帳離開的時候,文華方面很是戀戀不舍,一個大金主走了呀。等他們下次來,說不定自己的廠子都建好了,也沒必要入住文華了。

1983年3月29日,郭逸銘一行回到北京中美電子研究所。

他們所坐的車才剛到,郭逸銘才從車上下來,還沒上樓,材料所黨委書記傅林就與董老從對面趕了過來。

一見面。傅林就笑容滿面又是握手又是擁抱,搞得他莫名其妙,不知道對方這是在搞什麼名堂。

董老在一旁呵呵笑著,連連搖頭。

「我說老傅,你這是在干什麼?看你這麼開心,難道是升官了?」郭逸銘好容易才擺月兌傅林那八爪章魚一般的擁抱,見他春風得意的樣子,不由打趣道。

「答對了!他可不是升官了?」

董老沖著他一挑大拇指。有些不以為然地笑道。

「你還真升官了?」郭逸銘驚喜道,「我說你怎麼這麼夸張,又是握手又是擁抱,我看你是高興得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吧?」

「一般一般,工作嘛。到哪里都是一樣的。」傅林樂得嘴都合不攏了,還假裝謙虛,「上級領導看我工作認真負責,也小有成績,所以給我加加擔子,讓我上調中科院擔任副院長,主持具體工作。其實我也感到壓力很大,但既然領導信任。雖然自感比較吃力,我也只有咬牙上了!」

「你看看,這就是官僚的嘴臉!口是心非!」董老一個勁搖頭,「上面跟我說了幾次,問我是不是願意負責具體工作。可看到他這樣子,我慶幸自己還是一個搞技術的人,要不就變他一個模樣了。」

傅林還是一個勁直樂,就當沒听見。

董老是國寶級的專家。諷刺他幾句他也沒辦法計較。再說現在他正高興,對方這話也沒有惡意,他根本就沒往心里去。

「了不起!傅院長,以後我們可要靠你多多支持啊!」郭逸銘笑著打趣道。

「哪里哪里,互相支持、互相支持嘛!」傅林笑得l 出滿口白牙,眼楮都看不見了。他收到喜訊以後,在材料所還要自矜身份。找不到人分享喜悅,正是憋得難受。好容易盼到郭逸銘回來,他終于有了可以傾訴的人,自然不打算馬上離開。不過董老也在,他還是忍住滿心的歡喜。讓到一邊︰「我的事不急,董老前段時間忙項目,一直沒過來。剛才听門口戰士通知說你們回來了,他就立即趕了過來,應該是找你有正事,你們先聊。」

「那好,我們去辦公室說。」大家都是熟人了,郭逸銘自然不會把他們往會客室引,帶著他們就去了自己的辦公室。

郭逸銘去香港這段時間,辦公室都有專人打理,一塵不染,就和他在時一樣。

到了辦公室,傅林也不需要舒雨菲幫忙,自己就熟門熟路找到茶葉、水杯,動手泡茶。然後自得其樂地坐到了一邊,找了幾份舊報紙悠悠然看了起來,樂呵呵地等他們談完再找郭逸銘閑談。

「小郭啊,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專門開展精簡指令集處理器的研究,這可是個好項目啊!」還沒在沙發上坐穩,董老就拉住郭逸銘得手,j 動地說道,「我們這次項目,用的是你們那款混合處理器為藍本,刪減了一些不需要的復雜指令,又對部分電路進行了優化設計。經過實際測試,發現這種純粹的精簡架構運行起來那一個犀利啊!你知不知道,我們用集成度6萬的精簡型處理器跑出了21赫茲的運算速度!」

「精簡架構我們的確在研究,不過它的實際運算效率高低,還是要看是否針對具體應用方向作了正確的設計,不可一言概之。」郭逸銘接過舒雨菲送上來的茶,先放到董老面前,這才端著自己的杯子,認真地和董老討論起來。

他上次听傅林無意間透l 出來的信息,知道董老參加了十號計劃。似乎是以中美電子研究所的混合處理器為藍本,設計一款解決飛機靜不穩定狀態的數據處理專用處理器,看起來他們的進展好像很順利的樣子。

相比于通用x ng更強的傳統架構處理器,精簡指令型處理器因為指令短、流水線處理效率高,速度確實比傳統處理器更高。但這不能表示只要是精簡架構處理器,效率就一定高。

精簡指令架構,這也只是一個集合x ng概念名詞,指的是刪減了一些不常用的復雜指令,集中硬件資源,加快運行效率的處理器類型。在處理器內部集成的電路,同樣可以選擇各種應用方向,有側重于整數運算的。有側重于浮點運算的,有專攻圖形運算的,應用方向不同設計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只有根據需要進行了相對應的算法優化,再配以不同的內部存儲器調用優先級別調整,才能做出最具針對x ng的專用芯片。

「這我們當然知道,事實上,除了最初版本采用了你們的混合架構處理器,之後的版本經過我們多次修改。早和你們那款大不相同了。特別是最終定型版,可以說和你們那款完全就是兩種芯片。」董老笑呵呵地說道,而且故作神秘的樣子,低聲道,「我們為了測試各種設計的優劣。每種芯片都小批量制作了100枚樣品,總共制作了二十幾個批次8千多枚,進行了充分的對比測試,才最終確定了定型設計。

這可不容易啊,為了測試一種設計思路,測試樣品一做就是幾千枚,以前我們就是想這樣做,也沒有這個條件!

我還是第一次覺得開發一款新產品是如此輕松、如此愜意。只要我們設計出來。就馬上能做出樣品,要少量精品就能拿出少量精品,要大批量生產就能大批量生產。只要我們能拿出各種最先進的處理器設計,都能變成現實的產品!這在以前我們可是想都不敢想!說起來我們真要感謝你們,沒有你們的幫助,我們就算想這樣折騰,也只有望空長嘆!」

他頗有感慨地說著,語氣中對郭逸銘充滿了感j 。

郭逸銘恍然明白董老為什麼這麼急著來找他了。董老j 動的。並不僅僅是驗證了精簡指令架構處理器的x ng能優越x ng,設計出了一款符合要求的專用處理器,而是興奮于國內半導體制造水平的提高,使得科研工作者能夠真正專心于研發、而不用整天苦惱如何將其變成現實而欣慰高興。

他是回望過去,有感而發!

為了滿足科研和某些重點項目需求,國內以前自行研發並生產的處理器種類並不少。

然而限于半導體制備能力,和考慮到高昂的制備成本。處理器研發設計時大多都是采用紙上作業,反復推敲計算無誤了,才能在實驗室少量制作。即便要驗證各種不同的設計思路,也只能提前在紙上推算以後,才敢選擇一到數種最有把握的設計進行實驗室制取。多余的驗證無異于是巨大浪費。

一款產品的設計周期非常長,從設計、驗證到定型,耗時數年都屬于正常範疇。

但隨著郭逸銘的到來,國內的半導體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高品質單晶 的大批量低成本生產,為半導體工業的發展打下了第一塊地基。之後通過代工混合架構處理器,又從中美電子研究所學到了先進的制備工藝,為國產半導體生產跳躍式追趕創造了條件。

就拿董老那句「集成度6萬」,就可知現在國內的半導體制備技術發展之快。

對比兩年前國內才剛剛達到6000的集成度,兩年時間,國內的集成電路水平整整提升了十倍!比起摩爾定律正常的18個月翻一番的論證,國內的半導體制備工藝連翻三倍還多!

沒有半導體制造技術的提升,董老他們要想如此快定型某種專用處理器,只能說是天方夜譚!

這才是一個科研工作者最欣喜的地方。

他們可以真正集中精力在技術問題,開動腦子,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針對需要做出各種應用方向的設計和調整,然後交給半導體廠進行小批量試生產,一次x ng就可以將他們所有的設計樣品都給生產出來。隨即只需要展開大規模應用測試,就可以在實際使用中找到問題,隨即反饋回來,由研發人員再來解決問題,作出修改之後,再次生產新一批樣品,進行第二次實際測試。

這在以前,幾乎就不可能做到!

對比今昔,董老怎麼會不感慨j 動?難怪看到郭逸銘回來,也不顧他旅途疲勞,就跑來找他暢談,感j 之意,溢于言表。

只有一個真正的科技工作者,才能明白另外一個科技工作者的心情,郭逸銘感慨之余,也是和董老促膝長談,一點也沒有不耐煩之處。

他在後世。可是參與過多項國防科研項目的研發工作的,對于軍用半導體設備的要求也是了如指掌。在于董老的攀談中,他所談的問題非常有針對x ng,某些方面的建議對董老也很有啟發x ng。

兩人是越說越開心,完全忘了旁邊還坐著一位即將走馬上任的傅林傅院長。

「哎呀!我忘了,你是才從香港回來的,一定很累了吧。你看看我,一興奮起來就顧不得別人。小郭。好好休息,明天我再來找你!」正題都說得差不多了,董老才後知後覺地一拍腦門,發現自己耽誤了人家的休息,趕緊起身告辭。

而且他是說走就走。老人年紀雖大,腳步卻很輕盈快捷,前一句話音還在房間里,下一句人就到了門口。郭逸銘反應慢了半拍,隨即才趕快追出去,卻只看到了董老的一個背影消失在走廊轉角處。

「董老走得真快,看他的樣子,好像比以前年輕了好幾歲似的。追都追不上。」回到辦公室,郭逸銘才想起還坐在一旁的傅林,連忙告罪,坐了過去。

「董老這是高興啊!老爺子也t ng不容易的,以前我們慘啊,做點驗證不是沒錢,就是沒條件。為了節約研究經費,他經常和同事們抱著稿紙一算就是幾個月。常常熬到雙眼發紅,就是怕演算錯了,白白浪費資金。哪像現在,只要他設計出來了,我們就有錢做測試。而且能夠制作的單位多的是,馬上就能將設計轉化為實物進行驗證,研發效率比起以前。快了何止十倍二十倍!

我看老爺子對科研工作是越來越痴m 了。他苦熬了一輩子,也就這兩年,過得舒坦點,你沒見他額頭的皺紋都少了許多麼?

這兩年我見到他的笑容,比以前十年加起來都多!現在他有事沒事啊。就愛哼哼兩句沙家 ‘想當初,老子的隊伍才開張,攏共只有十幾個人、七八條槍’,他心里所有的快樂啊,可都在這幾句唱腔里體現出來了。

以前人家說我們是生活在象牙塔里,不識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這話雖然有誤解和調侃之意,可也是事實。

那個時候,我們就算研究出成果了,又能怎樣呢?

變成產品?

沒錢,有錢又沒有大規模生產條件。我們搞得那些東西,太月兌離實際了,無法大規模推廣,這不就像是居住在象牙塔里,冷眼旁觀世事變化的隱士?

只有現在,大家才真切感受到了,我們的科研成果給國家、給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隨著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你現在到百貨大樓里去看看,各種家用電器產品琳瑯滿目,有些電器都已經不需要申請指標,直接就可以掏錢購買了。

這就是進步啊!」

董老是從科研的配套支持力度,發出的感慨。傅林對技術問題了解不多,感受不深,但卻對大的宏觀社會現象,有著深入地感受。

「哦?現在購買家用電器已經不需要憑指標供應了?」郭逸銘听到國內電子工業的發展,也是很高興地問道。

「也不是所有的電器都可以敞開供應了,像電視機,因為顯像管的生產還跟不上,所以還屬于緊缺商品。但一般的電子產品,例如收音機、錄音機,都不再屬于計劃商品。自從南北兩個半導體工業基地建成投產,我們可以供應人民群眾的民用集成電路就再也沒有了制約,各個電子廠只要有需求,這邊都可以大量供應,要多少有多少,只有多,沒有少,成本也很低廉!

我們所下面的磁帶廠,不是在做磁頭嗎?

這幾年給你們做軟驅的磁頭供應,他們不管是生產工藝、質量,還是生產能力,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現在市面上所生產的錄音機,基本上都是由我們、以及從我們這里引進技術的廠家生產的,錄音質量和磁帶壽命比進口貨還好!

而且價格還便宜,老百姓買得起、用得起,很是滿意。

要不是我們的外觀設計還很粗糙,恐怕連進口貨都沒人買了。」

傅林很得意地向他說道。

郭逸銘也是由衷為國內的科技進步而感到高興,而且由此帶來的經濟效益,人民物質生活條件的提高,更是讓他開心。作為一個科研人員,能夠看到自己的成果能夠讓如此多地人為此受益,這無異是最大滿足。

這一切,都是緣于他的出現!

這種成就感,讓他的心里像喝了m 糖一般甜,比起公司又賺了多少多少個億,更讓他開心滿足。

錢,他早已賺夠了,只有這種成就感,才讓他覺得自己忙得有意義、有價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材料為王最新章節 | 材料為王全文閱讀 | 材料為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