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為王 正文 第一百四十章 銀行業務自動化改造

作者 ︰ 急凍人

第一百四十章銀行業務自動化改造——

第一百四十章銀行業務自動化改造

郭逸銘設想的業務說來平平無奇,就是通存通兌。~~

這也難怪,他的金融知識少得可憐,說是個m n外漢也一點不過分。他能想到的,也就是後世經常接觸的通存通兌、網上銀行這兩種。

這種設想也不是什麼新鮮事,自從金融業誕生以來,人們就設想過很多方便儲戶跨行、跨地區取款的業務。例如旅行支票、信用卡,都是根據現有技術條件,為方便客戶異地取款經過長期完善形成的成熟業務。

這些業務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非時效x ng。

一筆業務從發生到銀行確認、結算,中間存在較長的時間間隔,也給金融詐騙留下了可趁之機。正因為有種種弊端,通兌業務始終只能在很小範圍內實行。就拿信用卡來說,盡管從1946年第一張銀行卡問世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歷史,其間也曾有過爆發增長期,但很快就因為金融詐騙頻發,使得發卡行損失慘重。各家銀行不得不再次制定嚴格的信用卡簽發機制,從而嚴重制約了該項業務的發展。

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金融行家,巴普蒂斯塔當然知道通存通兌蘊含著多大的價值。

想想吧,一張可以在存款行任意網點支取的存單、存折、銀行卡,足以擺月兌只能在儲戶居住、工作地附近吸納資金的限制,瞬間將業務範圍由一個狹小的街區,拓展到整個城市。而儲戶們也無須為了取一點錢,專程去一趟開戶行,而可以就近選擇營業網點提款,對比那些傳統的銀行,他們會選擇哪家開戶行,這還用問嗎?

方便普通市民只是一方面,一個能夠在全城每個地方通存通兌、使用方便的銀行戶頭,對于那些富豪、大公司客戶來說,吸引力尤其巨大。有了這個通兌戶頭,他們以後在同客戶談完業務,達成ji o易之後,直接就可以到附近一家太平洋銀行的網點,完成資金轉賬,從而防止商業詐騙,降低商業運作成本,加快商業流通速度……

等等等等,由此帶來的好處簡直數都數不清!

可以說,只要通存通兌真的能夠成為現實,就必將迸發出無與倫比的驚人價值,將銀行的客戶群擴大十倍、百倍,無數的普通市民、公司都會趨之若鶩,蜂擁而至!

這里面只有一個關鍵點,那就是一定要獨家擁有!

通存通兌這個業務並不是郭逸銘首先設想出來,之所以始終無法實行,只是成本太高,換句話說,就是技術實現難度太大。

建立一個完善的通兌體系,需要建設一個完善的數據傳輸網。而建設一個數據傳輸網,又離不開可靠高效的通訊線纜,也就是光縴、雙絞線、同軸電纜。

光縴數據傳輸量大,速度快,可沒有銀行用得起。對于櫃員機來說,與主機之間僅需要驗證客戶賬戶、密碼、存款余額,數據傳輸量很小,使用昂貴的光縴完全沒有必要。即便少量遠程櫃員機,通常也是采用同軸電纜來實現遠程數據傳輸。

同軸電纜又有細軸、粗軸之分。

細軸電纜價格只比雙絞線貴三四倍,但銀行所用更多是粗如兒臂的粗纜,其價格就相當昂貴,比之雙絞線貴了數十倍!而且同軸電纜傳輸距離也只有數百米,超出距離,就必須使用信號放大器,對信號放大以後,再通過下一段電纜進行傳輸。同時,同軸電纜信號衰減極快,傳輸中數據丟包現象嚴重。因此每經過三次信號放大,還需設置一個信號中繼站,將數據信號還原,然後重新向後發送。「域名請大家熟知」

如此一來,哪怕選擇較便宜的同軸電纜,建設一個遠程機,在成本上都是不劃算的。用來實現將銀行所有網點都串聯起來的內部數據網絡,更是無法接受的。

到目前,通存通兌也只能在理論上存在,而無法變為現實!

正因為巴普蒂斯塔對于通存通兌的巨大價值,和實現難度了如指掌,才對老板的提議舉雙手贊成,卻又擔心實現不了。

而當老板大包大攬,讓他無須考慮技術問題,只需專心負責經營,他便疑慮盡消。

就如同他是金融業務的行家里手,金融相關業務,老板都要向他咨詢請教。而技術方面的問題,只要老板打了保票,那就從沒完成不了的,在這一點上,他無條件相信老板的承諾。

對他來說,只需要完成c o作層面上的準備,接下來,等待老板給他一個驚喜就可以了。

通存通兌啊!

一想到太平洋銀行有可能成為全世界首家開創通存通兌業務的銀行,並且它所建立的通存通兌業務,以後可能會成為其他銀行效法和學習的標桿,從而在國際金融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就忍不住熱血沸騰。

被這個計劃j 勵起來的可不僅僅只有他一個人,當巴普蒂斯塔金融團隊的人,得知老板的這個設想和承諾以後,都無一例外地迸發出了無盡的j 情。建立全球第一個通存通兌網絡體系,可是名利雙收的好事,每一個人都摩拳擦掌,立即狂熱地投入到了實現這個計劃的工作中去。

可盡管他們都恨不能馬上建成這個通存通兌網絡,但仍然只能按部就班,一項項完成各種準備工作。

首先要做的,是建立銀行業務自動化流程。

……

原恆隆銀行副董事長詹亞斌是銀行的老人了,當初張董事長成立恆隆的時候,他就是其中一員,並也投入了資金,擁有銀行百分之4.7的股份。在張家準備賣掉恆隆的時候,他也曾經猶豫是否也賣掉股份,但在巴普蒂斯塔的勸說下打消了念頭。

華粵集團全部收購張家所擁有的恆隆銀行92的股份,是因為銀行由對方白手起家一手所創,其對銀行內的影響力太大。因此集團需要通過這種方式,將其對銀行的影響力徹底清洗干淨,以利于集團順利掌控。但對于其他小股東,集團卻不想銀行高層出現太大變動,因人心浮動影響銀行正常經營。

巴普蒂斯塔先生在完成收購以前,就向他允諾,讓他繼續擔任董事局副董事長一職。而集團也只準備向董事局內派遣幾名代表,組建董事局監查室,除此之外,並不會干涉銀行原來業務。

詹亞斌也舍不得離開銀行,恆隆成立,他也是最早的創始人之一。

他眼看著銀行從無到有,一步步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對其傾注了太多感情。張家是不得不走,可他卻沒有必要一定要離開。況且在得知華粵集團的強大實力,和幕後老板的真實身份以後,他對銀行未來的發展也充滿了信心,就更舍不得離開了。

事實證明張家對銀行的影響力之大,還超出了巴普蒂斯塔預先的估計。就在張家失去銀行的同一天,銀行總經理、行長、新加坡分行行長等十幾名高管集體提ji o了辭呈,隨著老東家一起離開了銀行。

家族式經營,創業者對管理體系的影響力,遠超過普通的股份公司。

形勢比人強,既然高層大地震,巴普蒂斯塔只能一方面公布新的董事局名單,另一方面,金融團隊也派出了兩名美國金融專家,擔任了新的太平洋銀行行長、太平洋銀行新加坡分行行長一職,從而徹底接管了銀行。

詹亞斌也有收獲,隨著張系干部的離開,董事局對他更為看重。他所提ji o的銀行干部提拔名單,經董事局審核之後,只對兩人提出了異議,其他人則全部獲準。于是在張系人馬離開之後,詹系人馬取而代之,完成了新的管理層全面更迭。

此後的經營,董事局果然實踐了承諾,沒有對銀行業務進行任何干涉。

而且隨後集團的大手筆投入,對銀行進行大規模的辦公自動化改造,讓詹亞斌等所有原恆隆員工都看到了集團希望將銀行做大做強的決心,因張家及張系人馬撤離而浮動的人心迅速穩定下來。

詹亞斌不覺得有辦公自動化的必要,但能據此穩定人心,他還是樂觀其成的。

他是個舊派人物,從他記事起,銀行就是手工填寫單據、手工記賬、手工核對。港內各家銀行都不怎麼用計算機,外資銀行計算機略多一些,可也只是最後匯匯總,作作數據備份什麼的,因此對于計算機辦公能有多大效果,他是持否定態度的。

他甚至無法理解,計算機如何進行業務辦理。

不過這種疑慮,他只在跟本系干部聊天時表達了一下,卻沒有在董事局公開反對︰華粵集團才剛接手銀行,雄心勃勃想做一番事業,自己對此潑冷水、發表反對意見顯然不合時宜。他只是反復告誡手下干部不要質疑,要做好配合。

華粵集團真是一個辦事雷厲風行的企業,也是一個實力雄厚的大公司。辦公自動化的決議才在董事會得到通過,第二天就從大陸調來了二十多名工程師、技術人員,組建了太平洋銀行網絡技術部。

隨後又將華粵科技大廈a座第十五、十六層,整整兩個樓層,都專m n闢為了網絡中心。

詹亞斌和銀行內上上下下除了為集團的財大氣粗感到咂舌,也覺得這些人是在胡來。整整兩層啊,什麼樣的網絡中心要佔用如此大地盤?難道想在大廈設置一台超級計算機不成,l ng費,太l ng費了!

但他們的懷疑才又過了一天,一架從美國飛來的貨機就讓他們閉了嘴。

這架貨機送來了組建公司局域網的全套設備,兩台大型服務器、由六十四個百兆硬盤組成的磁盤陣列、十五台用于各部m n使用的中型服務器、三百台cr81無盤終端、各種各樣的配件、線纜、網絡連接設備,整整裝滿了二十多輛貨車!

緊跟著,大廈內就開始了大建設。

第十五層網絡中心,重新安裝了玻璃房,同時除了大廈中央空調,還在每個機房安裝了一台大功率空調。在大型服務器所在的中心機房,更是每個角落都安裝了一台,並有兩台大功率空調就安放在服務器後面,對著它吹。

同時儲蓄部m n、貸款部m n、投資部m n、審計部m n等等,每個部m n也都專m n闢出了一個部m n設備室,用于安裝中型服務器。

三百台無盤工作站,更是進入到了每一個辦公室、每一張辦公桌。

詹亞斌桌上也安放了一台,這可不是無盤工作站,而是一台配置齊全的cr81個人計算機。機內配置著頂級顯卡、內存容量被擴充到了4兆、簡體繁體字庫、中文輸入法、100兆的服務器級別高速硬盤。

給他配置如此頂級的計算機,可不是只為了讓他打打字、看看文件,里面還安裝了一套大型銀行版管理系統。其功能之多,足以讓他足不出戶,就在電腦上了解銀行所有數據、報表的處理統計結果,並作出管理安排。

這套系統的功能實在是太多了,隨附的三十二開使用手冊就足有一百多頁,厚得如同一本字典!

可他試探著用了一下,卻發現各項功能都還不能用。

同樣的情況,其他的銀行干部們也都類似。他們的辦公室,也都各自安裝了一台計算機。每個部m n的計算機,也根據各自部m n業務,安裝了閹割版管理系統,可以調用與本系統業務相關的管理模塊。

他們在計算機安裝好了以後,也都好奇地試用了一下,同樣發現所有的功能都是灰s ,無法使用。詢問安裝的技術人員,對方表示網絡尚未連接,沒有服務器提供後台數據處理,暫時只能算是單機版,也就無法調用各個功能模塊。

所有的前台職員,也都分到了一台無盤終端,每台終端還給配了一台針式打印機。

……

「……前面的開機畫面結束,出現這個閃爍的方塊時,就可以輸入指令了。根據每個部m n的業務不同,我們給各個業務都設置了不同的啟動指令,例如輸入,就進入了儲蓄業務界面……」

在技術人員給前台職員作培訓的時候,詹亞斌特意跑了去旁听,他對銀行前台如何實現計算機業務流程始終抱有疑慮,因而對此非常關心。

在他注視下,前台人員按照技術人員的口述,不熟練地在鍵盤上輸入了指令,然後亦步亦趨地在對方提醒下,敲擊了回車鍵。

屏幕黑了一兩秒鐘,然後出現了一個上下兩行的方框界面︰c o作員,口令。

「你們用的是無盤終端,所有的c o作都是向服務器提ji o申請,從服務器得到回復以後才啟用,因此速度略微慢了一點,請大家耐心等候。現在你們面前的屏幕上應該出現了一個方框,要求你們輸入c o作員號碼和口令。目前只是讓你們熟悉,所以我們統一將其設置為,口令為123……」

詹亞斌面前那位nv職員笨拙地照著他說的,一個字母一個字母輸入,並敲入口令,回車,界面又停頓了兩三秒,然後進入了一個c o作界面。

界面的左側從上至下是一列業務菜單,包含了存款、取款、轉賬等常規業務,以及外匯兌換、掛失等特殊業務。在界面的右側,則是一個框架式業務界面,儲戶名、金額、儲戶基本信息等等一目了然。

菜單是如此簡單明了,c o作也非常容易上手,nv職員根據技術人員的解說,很輕松地就完成了一個簡單的存款業務錄入。之後,她將技術人員為每人分發的存單放入打印機,選擇打印,一份制式存單就此完成。

盡管所有人之前都沒有過c o作經驗,許多人甚至來連電腦都沒用過,但第一次c o作卻完成得如此容易。

詹亞斌在一旁觀看,為之大為震驚。

他面前這位nv職員在c o作過程中,每輸入一個字母都要在鍵盤上找很久,猶猶豫豫怕輸入錯誤,但即便是如此的生澀,一筆業務也只用了兩分鐘不到就完成。

他從打印機上拿過存單,發現其格式是早已印制好的,只有儲戶名、存單編號、金額等空缺。經過打印,便形成了一份完善的存單,比職員手工填寫得更加美觀、工整,更不可能出現填寫錯誤的情況。

取款業務,nv職員只是輸入了存單編號,一應儲戶資料便立即顯現在屏幕上,和以前翻箱倒櫃查找儲戶存底資料相比,效率更是提高何止十倍!

此後修改、刪除錯誤輸入,管理系統的各項權限設置、復核制度,將每一個細節都盡可能做到了盡善盡美,把銀行風險降到了最低限度。

詹亞斌不由徹底為之折服。

他之前對辦公自動化的疑慮一掃而空,雖說投入大了點,但這個效率,確實非是人工可比,這才是真正的自動化!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材料為王最新章節 | 材料為王全文閱讀 | 材料為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