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國公 第七百二十章 毫無變化

作者 ︰ 兵俑

想到這些,張凡明白主意已定了。或許這其中還有什麼不太確定的地方,不過用來應付如今的場面也已經是足夠了。想好了這些事情,張凡這才算是回過了神來。

朝堂之上,也並沒有說什麼不得了的事情。如今河南、山東和南直隸都在治水。上次跟李太後說過要將治水多用的銀錢分批發放到各地方的手上,這個提議雖然遭到了離開後很大的質疑,不過在經過張凡和張居正的一番解釋之後,李太後也總算是認同了。

不過要說這件事情,卻是還有個小插曲。李太後如今大權在握,她雖然不太會公開出面說些什麼,不過大多數時候,也是她在背後拿主意的。但是這一次,卻有些不同。李太後贊同了這件事情之後,並沒有向往常那樣,還要將事情作為一個朝議提出來,讓百官們評論一番在做決定。這一次,李太後改變了以往的態度,她贊同了這件事情之後,卻是沒有在提出朝議來征求官吏們的意見。

雖然說這兩種方式,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的,畢竟如今李太後大權在握,只要是她已經同意了的事情,不論那些官吏們再怎麼反對,她也會堅持己見的。

可是這一次,李太後沒有這麼做,直接下旨這麼做了。這很有可能是因為,李太後已經明白,這個提議本來那些大臣們就不會同意,然而她已經同意了之後再提出朝議讓那些大臣們七嘴八舌的議論,之後再傳到她的耳朵里之後會更加的煩惱吧。

既然已經是預料到了這種結局,那又何必還要多此一舉呢,直接同意了不就行了!而且,這件事情,在李太後看起來,根本就沒有必要讓那些官員們知道,這說到底只不過是朝廷臨時改變的一項小小的政策而已,沒有必要鬧得這麼大。

所以,實際上,就在昨天,李太後的懿旨就已經發了下去,是給三處遭受水災的地方的。而銀子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下旨意,只需要一句話,戶部尚書只能照辦。而且如今的明廷,因為開了海禁的原因,有錢的很,根本就不會在乎這些錢。戶部尚書這個職位也因為國庫當中的充足而好做了很多,不再是像過去那樣,束手束腳,朝廷要用銀子了,想盡辦法來推月兌。

實際上,這種分批給銀子的方式,無論國庫當中到底充不充足都是會受到戶部尚書的歡迎的。畢竟不管怎麼說,這都算是一件好事吧。不管朝廷的錢多不多,但是能夠少花銷一些自然是更加好了。

總而言之,在這種明明知道滿朝文武除了戶部尚書之外全都不會同意,而李太後自己又想要這麼做的情況下,還將這件事情放到朝議上討論顯然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所以,昨天,李太後就將事情決定下來,詔書也發下去了。而到了今天,張凡卻是沒有見到有什麼人提起過這件事情,很顯然,這件事情幾乎是沒什麼人知道的。知道這件事情的人,李太後和朱翊鈞兩人自然是不會亂說,張凡、張居正和馮寶也是如此。

不過朝中的人一向有些大嘴巴,再加上這種事情又不是什麼需要保密的,倘若有什麼人知道的話,肯定會一傳十、十傳百,用不了一個時辰,所有人都會知道的。

要是所有人都知道的話,這里絕對不會是這麼一副平平靜靜的場面,肯定早就吵鬧起來了。而如今很顯然就是沒有人知道這件事情。

不過張凡也明白,這件事情既然已經是發了詔書那就絕對不是什麼能夠隱蔽的事情。雖然說現在這些大臣們不知道,不過過不了幾天,甚至很有可能就在今天下午,就會有從山東或者河南傳回來的消息,告訴他們到底發生了什麼。

張凡甚至已經可以預見到,等到那個時候,又會是什麼樣一副吵鬧的場面。不過等到那個時候,實際上就算是現在說出來,也不可能改變什麼了。畢竟詔書以下,雖然李太後不是皇帝,不過她的這道懿旨比之如今皇帝的聖旨還更加要有權勢,想要收回成命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自從朱翊鈞登上皇位之後,李太後雖然獨掌大權,但是卻長居慈寧宮,除非除了什麼震天大事,不然是絕對不會出來的。也就是說這些人就算是知道了事情,想要吵鬧,也見不到她,最多只能在朱翊鈞的面前吵吵。可是那樣根本就是無濟于事,朱翊鈞如今也管不了事。

就算朱翊鈞能管,可是太後的懿旨已經下了,他皇帝下聖旨也改不了。而且,太後下了道懿旨,皇帝又下聖旨駁回,這種事情,除了給皇家,給朝廷丟臉以外,什麼都解決不了。

總之事情也就是這樣了。不過話又說回來,遇到了這種事情,沒有別的什麼更好的辦法,只有這種先斬後奏的辦法是最為有效,等到其他人覺得事情不對勁的時候,已經是完了。

如今,天下也沒有發生過什麼大事,除了三處鬧了水患之外,並沒有什麼別的事情。當然,沒有事情那完全是表面上的東西,實際上下面到底在醞釀著一些什麼,誰都鬧不清楚,也不是能夠拿到台面上來說的東西。

就如同如今張凡跟馮寶之間的這種,表面上看起來其樂融融,實際上卻是針尖對麥芒的交鋒一般,拿不到台面上來說,沒有人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但是卻真實地存在著。等到有一天能夠公布出來的話,必然會讓很多人驚訝地掉了下巴。

「嗯,事情朕明白了。」坐在那張寬大的,與他身子根本就是不相比例的龍椅上的朱翊鈞,還是那仿佛從來都沒有變化過的,百無聊賴的模樣,說道,「三出鬧了水患的地方已經開始治理了,這很好。早一天治好了水,也好讓百姓們早些回去過活,這麼漂泊在外也不是個辦法。還有,各地的存糧如今看來也夠用。今年秋天,這三處倒是不用指望了,周邊的州縣都要支援一些,共度難關才是。這件事情朕就不想再多過問了,這件事情你們下面給朕弄好了,不要到時候再出什麼麻煩,鬧到朕這里來,朕不想听到那些事情。

「而且,如今各省的官吏不在這里,不過朕把話說出去,你們不光是只要听,也給我傳到耳朵里。如果這一次,手周邊的州縣不願意借糧的話,朕會下聖旨讓他們借。但是這一次,只不過是這三個地方不走運,遭了水災。下一次,若是輪到他們那里,到時候要借糧借不到,朕絕對不會過問。」

老實說,朱翊鈞的這番話,絕對是在吹牛。借不借糧食,百姓們說了不算,而是各地方的官員。然而遭了水災,官員也不會有什麼損失,受傷害的還是老百姓。如果到時候換了地方遭災,有地方不肯借糧的話,朱翊鈞絕對會下聖旨的。但是這番話卻也說明了一點,那就是朱翊鈞對于這種事情必然是會要過問的,意思就是讓這些人不要包著什麼僥幸的心里。

不得不說,朱翊鈞登上皇位也才一年多的時間而已,如今年歲也不大,做了一年的龍椅,依然是沒什麼權利。但是,這並不代表朱翊鈞就一點變化都沒有,實際上,他的變化非常不小。最明顯的一點,就是這個涵養的功夫以及演技是越來越出神入化了。

就如同現在這樣,要說朱翊鈞一點怒氣都沒有自然是不會。但是實際上,他自己也明白,這種事情他再怎麼生氣也沒有用。最重要的一點,他其實也不怎麼生氣,就是做做樣子,讓下面的人知道自己才是皇帝,讓下面的人在自己面前不要太過放肆了。

這件事情別人或許不知道,不過跟朱翊鈞比較近的都明白。想張凡、張居正或者是馮寶,全都是心里有數的。所以如今朱翊鈞說出這麼一番話,讓人覺得似乎他已經不再受到別人的控制了。但是這只是表面上罷了,實際上他們三個人的心里都清楚,事情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朱翊鈞在朝堂上是這樣,但是下了朝堂之後,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空閑時光的朱翊鈞,實際上跟以往是沒什麼變化的,他一直都是那樣。

經筵上,他早已從一開始的有興趣,變得興趣索然了。而到了現在,張居正對他也是越發的嚴厲,若是可能,朱翊鈞是一點都不想去。

而在馮寶面前,朱翊鈞依然是抬不起頭來。平日里做事也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做了什麼不該做的,被馮寶知道了,到李太後面前去告他一狀。

在張凡的面前,朱翊鈞還是那麼的開朗,如同當年張凡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那樣,並沒有什麼變化。

當然,這種情況如今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它最終一定會有所變化的。但是,張凡知道,持續的時間越長,將來所會帶來的變化也就越大。恐怕,會讓很多人都吃不消吧。D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大明國公最新章節 | 重生之大明國公全文閱讀 | 重生之大明國公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