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日耳曼精選斧們整齊的起跳,準確的踏盾,狂暴的下劈,及時的後躍,以及最後毫不拖泥帶水的撤退,萬尼烏斯不由得對日耳曼人的學習能力再次刮目相看。
顯而易見的,這些精銳斧頭兵剛剛的動作整齊而嫻熟,絕對不是一天兩天能夠練成的。
然而,最初訓練兵隊的時候,萬尼烏斯就將全部重心都放在了日耳曼爺們槍和日耳曼女兵隊伍上——畢竟,對于其它的兵種的戰斗方式,萬尼烏斯並不是非常了解。
對于歐希西迪斯,萬尼烏斯只是教給了他排隊、齊步走、跑步走和隊形變換的訓練方法——也就是說,這次沖擊跳劈,完全是歐希西迪斯發明出來並教授給這群日耳曼精銳斧頭兵的。
萬尼烏斯對日耳曼人的戰斗天賦感到感慨的時候,歐希西迪斯已經帶著他的隊伍咆哮著發動了第二次沖鋒。
然而這一次,已經沒有近衛劍士組成的盾牆擋在他們面前了——于是,日耳曼精選斧頭兵們咆哮著沖出來,整齊劃一的將斧頭拼下︰「劈腦袋!」
筋斷骨折,鮮血四濺。
然而既然萬尼烏斯只給了歐希西迪斯三次沖鋒機會,日耳曼人就會充分的利用起來——于是,第二次沖出來之後,精選斧兵們居然並不回撤,而是順勢整齊的將戰斧橫掃︰「挖耳朵!」
頓時,在精選斧兵面前頓時飛起了一片大好頭顱,
緊接著,日耳曼精選斧兵順勢將斧刃翻轉,再次進步……
然後,憤怒的日耳曼精選斧兵發出了懊惱的咆哮︰「別跑!」
這聲咆哮非但沒能讓失魂落魄的塞廣尼人停止潰逃,反倒讓他們逃得更快了——開玩笑,整個部族最精銳的近衛劍士一個照面就被殺了個精光,而這群發出野獸般咆哮的瘋子眼下已經再沖了出來並殺掉了不少人,這個時候還不跑的就是傻子了!
于是,歐希西迪斯帶著一群日耳曼精選斧兵亂哄哄的揮舞著斧頭追殺著倉皇逃跑的塞廣尼人,而數百塞廣尼人則慌不擇路的向著營壘大門逃跑,甚至還有自己撞在槍陣上撞得滿身窟窿的……
一直追殺到營壘大門,歐希西迪斯終于在萬尼烏斯的命令下停了下來,而營壘里已經再次堆了數百具尸體。
這一次,日耳曼人有了經驗。
不等萬尼烏斯下令,歐希西迪斯迅速的帶人將大門關上,而其它的日耳曼爺們槍則開始打掃戰場,收集武器裝備,看押塞廣尼傷員,切割塞廣尼死者的首級。
這一次,日耳曼人大獲全勝,並且缽滿盆滿——別的都不考慮,僅僅是塞廣尼近衛劍士的重型鎖子甲,就得到了足足八十套,而且是完好無損的——雖然給日耳曼戰士們穿顯得有些小,但給日耳曼女戰士們穿還是可以的。
而一群日耳曼人興高采烈的收拾戰場的時候,塞廣尼諸部族首領們倉皇的率隊後撤,一直撤離到離日耳曼人營壘幾百米外的距離上,才重新安頓下來。
原本六千人的軍隊,眼下只剩下了四千人。盡管最精銳的騎兵部隊還沒有任何損失,但步兵的損失已經高達四成,甚至還包括八十名最優秀的近衛劍士——而且根據逃回來的人的說法,數百名強壯魁梧的人型野獸從那些啞巴戰士中沖殺而出,只一斧就把兩名近衛劍士殺死,緊接著就是大開殺戒——整個隊伍里,竟然沒有人能夠擋住他們哪怕一擊。
听到這樣的說法,塞廣尼首領們心知他們惹到了了不得的存在,頓時慌亂起來——按照使節的說法,這些日耳曼人的首領是在通過言語試探,確認了自己是前去支援波伊人的,才決定攔住自己去路的——也就是說,這群日耳曼戰士是站在厄爾維幾人一邊的。
原本,塞廣尼人認為波伊人的實力更強一些,而且因為武勇而得到了愛杜依人的支持,和厄爾維幾人比起來勢力更大。如果能夠在波伊人和厄爾維幾人的戰爭中支持波伊人,在戰爭勝利後,勢必能夠得到不少好處。
這也是首領們只帶來了六千兵馬的原因——帶多了,波伊人會有想法。
然而現在,塞廣尼首領們不得不重新評估厄爾維幾人和波伊人的實力對比了——雖然完全不知道這群日耳曼人是厄爾維幾人從哪里請來的,但塞廣尼人已經用他們的性命證明了日耳曼人的戰斗力。
盡管營壘里只有兩千人,但如果逃出來的戰士沒有說謊,那麼這兩千日耳曼人至少能頂得上四千人——塞廣尼人並不知道在厄爾維幾人的軍隊里還有多少這樣可怕的日耳曼人,卻很清楚,已經過河的那一萬波伊人怕是完了……
這樣以來,塞廣尼人就不得不重新審視他們支持波伊人的行動到底是不是有利可圖了……
但讓一眾塞廣尼首領倍感無奈的是,他們和日耳曼人的戰爭已經開始,而且死傷慘重——如果就這麼莫名其妙的和日耳曼人打一仗,又莫名其妙的在死傷慘重之後屈服並派使節過去和談,不管怎麼樣都覺得面子上過去不。
另外,塞廣尼人也很清楚,波伊人背後畢竟有愛杜依人——盡管愛杜依人並不以武勇見長,畢竟也是高盧人里有數的大部族,實力強勁,且深受凱撒喜愛,非同小可。
于是,塞廣尼人首領們立刻就分成了三派。
膽小怕事的一派建議大家立即撤軍,回到自己的領地上以躲避日耳曼人的兵鋒。
畢竟,這本來就是波伊人和厄爾維幾人的戰爭。如果他們能夠協助必勝的一方更快的取得勝利並因此獲利那自然是好,但現在他們已經付出了血的代價,局勢卻反倒不明朗起來,這個時候塞廣尼人不應該再為了波伊人而死。
另外,顯而易見的,他們已經付出了兩千多條任命,甚至連近衛劍士都派遣出去了,卻不但沒能奪得勝利,反而甚至連幾個日耳曼人都沒能殺傷,這已經足以說明日耳曼人的戰斗力——以他們目前所剩余的不到四千名戰士,即便奪取了這個營壘,也必然死傷慘重,到時候也就沒有能力援助波伊人了。
所以,綜合各方面的情況來看,塞廣尼人實在沒有必要繼續在這里平白的消耗時間和族人的性命了。
盡管這幾名首領發言的時候謹慎而委婉,充分的分析了計劃外的日耳曼人的實力,以及即將被全殲的一萬波伊人不可逆轉的命運所帶來的挫折,並懇請諸位首領武士為著塞廣尼人的實力和未來著想,更加激進的首領們還是毫不留情的斥責他們為「懦夫」。
在更加「勇敢」的塞廣尼人看來,眼下他們還剩余四千人,雖然也許不能攻下對面的營壘,但卻仍舊有和對方一戰的力量。而在還有戰斗的能力時就選擇軟弱的屈服是可恥的,不名譽的行為。
更加重要的是,塞廣尼人已經答應了波伊人會為他們「主持公道」,若是因為遇到了日耳曼人就背棄諾言,那麼從此在高盧人諸部族中勢必會名譽掃地——而這是比死亡更加可怕的事情。
另外,盡管眼下波伊人的情況岌岌可危,但也不過是要面對兩倍數量的厄爾維幾人而已——波伊人一貫武勇過人,未必不能抵擋——而在羅納河這邊,還有數萬波伊人,其中未必不能再召集起幾千名戰士,和他們一同攻擊日耳曼人。
甚至,如果波伊人能夠再多堅持一段時間,那麼他們也許還可以從愛杜伊人那里贏得更多的盟軍,共同對抗厄爾維幾人——考慮到最初愛杜伊人讓波伊人住在他們的邊境就是為了防備厄爾維幾人,愛杜伊人是很可能願意派出大軍的——即便日耳曼人再怎麼勇猛,也不可能抵擋上萬人的輪流進攻。
至于塞廣尼人這樣為了波伊人流血所能換回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自古以來,在人順風順水時送出黃金所得的感激,總不如在人遭遇挫折時伸出一把手來得重——若是塞廣尼人能夠為了波伊人的事情而流血,並拯救了上萬波伊人,那麼日後這些驍勇善戰的鄰居是一定會好好報償他們的。
這樣針鋒相對的兩種觀點頓時讓剩下的首領所有的塞廣尼人都糾結了起來——听起來,雙方的擔憂都不是沒有道理,而雙方所提出的理由也都充分得很。
一方面,如果就此罷手,那麼已經死掉的人就白死了,而塞廣尼人從此也會成為高盧諸部族聯盟的笑柄;另一方面,如果接著打下去,很可能仍舊沒有結果,而還需要死更多的人。
雙方互相爭論了一通,最終也沒能得出什麼結論,而這個時候天色已經暗了下來——于是,塞廣尼人們決定就地扎營,等明天再慎重的討論接下來到底要做什麼。
考慮到日耳曼人的威脅,塞廣尼人再次後撤了一段距離,靠近小樹林開始砍伐樹木,挖掘壕溝,搭建營壘,準備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