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易真的要當帶著信鴿的和平使者嗎?非也!他才不關心蒙古人的死活呢,他只知道自己是個一無所有的囚徒,唯一可是利用的就是上皇的虛名,如果還想活下去,就要證明自己還有利用價值。
現在好了,也先軍營里幾乎所有人都把上皇當成是誓死維護和平的「天使」,為維系漢蒙和平作出「杰出」貢獻,在這種輿論氛圍下,也先輕易不敢下手殺他,還要加派人手好好地保護他,免得因他一人之生死而影響漢蒙之間的「和平」局勢。
這不,刺客剛剛退去,楚天易就被接到一座重兵防守的營帳去養傷,齊格兒還派自己的侍女過來服侍。本打算明天接著急行軍的也先還下令軍隊就地休整,過幾天上皇傷好些了再班師。
楚天易的處境改善了些,不過有人很不甘心,這個人就是太監喜寧。作為主動投敵的漢奸賣國賊,喜寧堪稱壞人中的精英,人渣中的極品,敗類中的冠軍,禽獸中的王者。也不知道是不是與明朝有仇,總之在土木堡變節之後,他就以也先的二軍師自居,積極主動為「滅明」大業出謀劃策,比如說拿俘虜帝當肉票當人盾當敲門磚等主意,都是他想出來的。
既然已經叛明,喜寧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明蒙開啟和談,因為一旦議和成功,他這個賣國賊鐵定要被「引渡」回明朝,到時候,是殺是剮就不一定了。以他身上累積的累累罪行,很可能要判凌遲,被割個上千刀才讓死。
在強列求生**的驅使下,喜公公一直絞盡腦汁想辦法,要給漢蒙之間多制造一些民族矛盾,其中,殺掉上皇就是激怒明朝的一個絕佳主意。只可惜,一向昏聵無能的上皇今天就如天神附體,面對刺客無所畏懼,不但成功自救,還從刺客手上把郡主齊格兒救了出來,現在如果再想耍陰謀搞死人家的救命恩人,齊格兒肯定不會甘休。
「怎麼辦?」喜寧在自己的帳篷內來回踱步,終于想出了一個借刀殺人的絕佳主意。
借誰的刀?自然是借明朝的刀。
失血昏迷了一個晚上,這天一早,楚天易終于醒轉了,睜眼就見袁彬跪守在床前,就連哈銘也在。「君臣」之間相對無言,一切盡在不言中。
楚天易身上的傷口並不太深,已經結疤愈合,他在袁彬的攙扶下坐起來,正要詢問昨夜生了什麼事,卻見也先帶著弟妹進了大帳,定是齊格兒派來那個侍女去報的信。
齊格兒進了大帳就摘下面紗,楚天易也沒盯著細看,只見她五冠還長得還算標致,生長這夏天飛沙冬天飛雪的漠北,自然沒法長得像江南美女那般水靈。不過,她低著頭紅著臉,那嬌羞的小樣還是女人味十足的。
也先與伯顏貼木兒兩兄弟跟楚天易寒暄起來,主要是說一些感謝的話,誰讓楚天易是他們妹子的救命恩人呢?要知道愛恨分明可是蒙古人的特質。不過,這不是也先來見上皇的主要原因。
其實,自從手上這個俘虜帝被「破格提升」為太上皇之後,就成了一文不值的廢物,也先基本上就不來看他了,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寒暄過後,也先終于道出了來意。
「上皇乃天下君父,當朝皇帝亦乃上皇之臣也,臣弟陰行刺于上皇,此不忠不孝不弟之逆舉,天人共憤。本王(作為瓦剌太師,也先自封為王)願調虎賁三千,助上皇討此國賊。」負責翻譯的哈銘如是告訴楚天易,也不知這種翻譯是不是十成準確,不過楚天易听明白了︰也先想借兵三千給自己,讓自己帶去攻打大明朝。
帶三千人去攻打擁兵百萬的大明朝,這種瘋狂之舉簡直就是螳臂當車——自尋死路,楚天易雖然很想重奪回帝位,不過沒事找死的事是不干的,他連連搖頭,道︰「朕大傷未愈,此事容後再議。」
這就是「官話」,也可通俗地稱為「廢話」,小公務員出身,在信訪局「辦差」的楚天易最拿手啦,反正他的上司們也是這樣辦的,凡是遇到上訪的小百姓,都是用「你們辛苦了,我都知道了,事情會解決的,大家回去吧!」來打的。
還別說,楚天易這一套官話過口,在旁服侍的袁彬沖著主子連連點頭,可見他也贊成用官話來敷衍這件事。
也先雖然粗,但也不傻,听了哈銘的傳譯,就知道這是一種變相的拒絕。不過,他並沒有死心,又嘰里咕嚕地說了一通蒙語,神情很是興奮,把借兵南征一事說得天花亂墜。
其實,借兵一事是喜寧這個死太監向也先提議的,目的是讓明朝內訌,好趁機漁翁得利。而喜寧也不是光說不練,他不但主動要求充當起監軍隨軍出征,還提出了相應的戰略︰由寧夏入關,繞過北京,取道陝西河南,直取南京稱帝。
當然,要想成功,還要帶上上皇,讓上皇當敲門磚騙開城門兼當人盾。所以說,這名為借兵,實為裹挾,裹挾上皇一起入寇大明。而喜寧本來也沒指望這個天馬行空的計劃能成功,他只想把上皇騙到明朝邊境去,最好是讓明朝某個不長眼的小兵把上皇射死。這樣一來,明朝方面與瓦剌方面肯定要相互推月兌責任,到頭來肯定大打出手,漁翁得利的只有喜寧自己。
楚天易自然明白這其中的道道,所以任由也先說一千道一萬,他都以身上有傷不便出征為由推月兌,總之,就是不給也先當槍使。
「好意」借兵助戰,對方卻不領情,也先失望之余,只得悶悶不樂地出了大帳。他總算看出來了,這位小自己近二十歲的上皇狡猾狡猾地,想砍這小子兩刀泄憤,又怕政治影響不好。要知道︰明朝早就巴不得他們的好上皇龍馭賓天了,這個時候動手弒之,正中明朝皇帝的下懷啊。
+++ooo+++
不甘心讓上皇活著的人不只喜寧一個,在楚天易的幫助下逃出也先軍營的林默兒並沒有打道回京給皇帝送上皇口信,而是偷偷潛伏在蒙古高原上。這一次她學精了,化裝成一個普通的蒙古女人,先到也先軍隊行進的下一站駐足等候,待到也先大部隊扎營時再伺機潛入軍營,下手弒之。
一等就是六天,在第七日傍晚,也先的大軍終于路過了林默兒的潛伏地,並在附近一條冰封的小河邊扎營。這個時候,她早已準備好了一切。這不,軍隊剛扎下營,她就假扮成給軍隊送女乃的牧民,騙進了軍營中。入了軍營後,她趁人不注意,一閃身就躲到了暗處,一個巡邏的哨兵路過,被她一擰脖子拉到暗處,不多久,一個黑臉黃須的「哨兵」大搖大擺地從暗處走出來。
要從數萬人的軍營中找到上皇的所在,這並非易事,林默兒潛行了近兩個時辰,終于找到了上皇所在的大帳蓬外,不過讓她泄氣的是,大帳篷外有近五十個看守,圍得個水泄不通,想混進去行刺,這不是一般的難。
在大帳外守了半宿,都沒有下手的機會,眼看著天就要亮了,雖然很不甘心,不過林默兒還是理智地選擇了退出軍營。
「莫急!莫急!明晚再來,就不信捉不到空子。」本著打持久戰的精神,林默兒躲在軍營後面的一個小土包上,閉目養神並籌謀著下一步計劃。
日頭初上,一陣吵雜聲從不遠處傳來,林默兒一驚,忙起來查探,就見一隊蒙古兵押著一個五花大綁的人路過,林默兒認得那個人——願以身代上皇為質的那個漢人。與目標人物有關的人和事,林默兒都會關注的,她忙悄悄跟了上去。
被捆的人正是袁彬,這天一早,齊格兒不請自來,堅持要親自扶楚天易出去走走,呼吸新鮮空氣。袁彬雖然不想讓主子落單,可是被齊格兒一瞪,嚇得不敢再跟著。
袁彬可是過來人了,知道處在戀愛期的女人是不可理喻的,如果當礙眼人壞了齊格兒的好事,這位蒙古大郡主起瘋來,可是會殺人的。就算是反對上皇與蒙古郡主交往,這事也不能當著齊格兒的面說。
袁彬已經四十多歲了,出生于近侍家庭,其父袁忠,建文四年(14o2)被選為錦衣衛校尉,在宮中近四十年,一直當皇帝的近侍。正統四年(1439)袁忠辭職家居,三十九歲的袁彬襲校衛職。
錦衣衛是護衛皇宮的親軍,兼管刑獄、巡察緝捕。不要以為加入錦衣衛就威風八面,可以四處捉人栽贓,有一部分錦衣衛負責充任宮廷侍衛,直白的說就是各大殿上的人形柱子,號為「大漢將軍」,樣子也威風凜凜,不過實權和油水一樣都沒有,很不幸的是,袁彬就是這樣一個人形柱子。
不過不幸之中也有萬幸,就是因為在朝堂上當了近十年的人形柱子,天天「立朝听政」,袁彬的「政治」覺悟大大提升,知道上皇乃堂堂大明之君父,若成為也先的妹夫,上皇氣節喪失,大明尊嚴丟盡,今後還要處處受制于人。
幸好,楚天易已經暗中告訴袁彬︰這只是逢場作戲,當不得真,他才略略放心。他正待回帳篷小憩片刻,卻不想一隊如狼似虎的蒙古大兵闖將進來,二話不說就把他五花大綁起來,他想大聲喝問,這些蒙古大兵還拿破布把他的嘴給堵上。
這一隊蒙古兵來到一個空曠無人之處,將袁彬的手腳頭用繩子捆住,分系于五匹馬上,看樣子,是打算搞五馬分尸。
「忠心于喪權辱國的昏君,死了也活該!」躲在附近旁觀的林默兒幸災樂禍地想著。a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