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娛樂1971 第一卷 605【大陸刮起白娘子風】

作者 ︰ 得閑讀書

網.開平村是廣.東一個非常普通的小村子,改革開放已經五年,自蛇.口和深.圳兩大開放特區傳來的春風,漸漸地吹送到這個封閉的小村子來。

村里今年剛剛辦起了村辦企業,說是企業,其實也就是幫縣里大廠加工一下邊角料的作坊而已。但不可否認,這村辦企業辦起來不到半年,村民們的收入就增加了許多。

村里的第一台電視機出現在村民趙大國家中,那還是兩年前的事,是趙家的香港親戚送來的。當時轟動了全村,甚至有附近村子的人都跑過來圍觀——這是台彩色電視啊。

從此之後趙大國家的彩色電視就沒怎麼關過,即便是電視節目播完了,許多村民看「雪花」都能看上半個鐘頭。

趙大國跟老婆面對這種情況,最先是得意,接著就不耐煩起來,到最後卻是開心,因為他這里放電視開始收費了。

最初收費僅是想嚇退那些蹭電視看的人,只是象征性的每人收五分錢,交了錢就可以看一整天。結果區區五分錢根本嚇不退人,自家屋里依舊是天天爆滿。

然後漲價成一毛、兩毛,直到現在的五毛,人才逐漸少起來。到現在,趙大國光是收看電視費,家里每天就能賺十多塊錢。

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村里的電視漸漸多起來,現在全村已經有了6台電視機,也都照著樣子學趙大國收費。

不過趙大國家的「看客」卻一直很穩定,因為他家的電視機是全村唯一的一台彩電。

今天全家人還在吃晚飯,一些早早就吃過飯的村民就已經進屋候著。很自覺地拿出五毛錢放到電視機旁的盒子里,村民們三三兩兩就在自帶的小板凳上坐下,眼楮盯著電視看新聞聯播。

待趙大國的老婆收拾碗筷時,屋里已經密密麻麻地坐了三四十人。

待天氣預報結束後。人們開始討論起電視劇來。

「阿康。白富士隊今天要和花田隊打比賽了,你說這次能不能打贏?」

「肯定贏啊,小鹿純子那麼厲害!」

「我覺得不一定。南鄉小雄的那招‘流星趕月’上次把小鹿純子打得好慘。」

「你沒看教練讓純子集訓嗎?專門訓練來對付‘流星趕月’的。」

「……」

村民們口中討論的是央視引進的日本電視劇《排球女將》,這部電視劇播出後立即風靡大陸,小鹿純子也成為一代人心目中的電視偶像。許多人年輕人也因此喜歡上了排球。甚至有些看了電視劇後真的去練排球。

幾年後,中國老百姓在電視上收看中國女排姑娘們的賽事轉播,紛紛大呼中國女排沒水平,連「晴空霹靂」、「流星趕月」這種招數都不會。

直到後來看到日本隊與中國隊打比賽,他們才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了。原來不僅中國女排不會「晴空霹靂」,日本女排也不會……

現在《排球女將》在中國播得正火,大部分觀眾都還以為這部由漫畫改編的電視劇,里面的排球打法都是真的。

一個年輕的村民炫耀地伸了伸胳膊,露出手腕上的上海牌手表。認真的看了十多秒鐘,宣布道︰「《排球女將》要開始了!」

其實不用他提醒,經常看電視的都熟悉中央台的節目播出表。

不過他們很快失望了。本該播放《排球女將》的中央台。今天居然播放的是一個軍方晚會節目。

「搞什麼?昨天7月1號黨的生日,不是才放了晚會嗎。今天怎麼又來?」一個村民抱怨道。

一個滿臉皺紋的老頭笑著說︰「晚會也好看嘛,說不定還有郭蘭英出來唱歌。」

「是啊,我就喜歡那首《一道道水來一道道山》。」一個大媽附和道。

幾個小青年不樂意,紛紛要求趙大國換到省台去看看。

現在沒有機頂盒,也沒有衛星天線,全國人民的電視機基本上只能收到三個台——中央台、省台、市台,一些落後地方的甚至連市台都沒有。

趙大國架不住糾纏,就將電視頻道換到廣.東台去。還沒等他換台的手收回來,電視機里就傳來好听的歌聲︰「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

屋子里立即安靜下來,只剩下電視機里傳來的歌聲,所有人的眼楮都盯著電視屏幕。

趙大國一步步後退回自己的座位,眼楮卻沒離開過電視機一秒鐘。比之原版更加逼真的特效,神奇的法術,華麗的服裝,天仙般的美女……僅僅一個片頭,就把屋子里的村民看得目瞪口呆。

一直到第一集結束,人們等片尾曲唱完,整個過程中,沒有一個人起身去上廁所,也沒有人閑聊,全都將注意力投注在電視上。

「放完了。」趙大國說。

「沒有了嗎?」一個小年輕不舍地問。

「應該沒有了吧。」趙大國自己其實也想看第二集。

大家都怕錯過了或許會有的第二集,即便連放映廣告的時候,都不準趙大國換台。三十多個人就這麼坐在那里,一直等到凌晨,電視機里雪花一大片時,才陸續有人唉聲嘆氣地離開。

第二天,村辦的作坊式工廠里,工人們一邊工作一邊聊起來。

「喂,金花,昨晚你看電視了嗎?」

「看了啊,中央台的晚會很好看。鄭緒嵐還出來唱了《牧羊曲》,好听死了。」

「我說的是廣.東台,告訴你,昨晚廣.東台放了一部電視劇,比《排球女將》都好看。」

「你騙人,听說《排球女將》是中央台花大價錢從日本買回來播的,廣.東台的電視劇難道比日本的電視劇都好看?」

兩人正聊著,旁邊一個工人突然插嘴道︰「是真的,昨晚我也看了,那個演白素貞的女演員好漂亮,長得跟仙女一樣。」

「你也看了?我專門看了演員表。那個演白素貞的叫趙雅芝。」

「真的?我還沒注意。原來她叫趙雅芝啊,光听名字就好听。」

「喂,你們說是什麼電視劇啊?難道那個趙雅芝比張瑜和丁嵐更漂亮?」

張瑜和丁嵐分別是《廬山戀》和《少林寺》的女主角。乃是這幾年大陸最紅的女演員。

「張瑜和丁嵐算什麼?你見過仙女嗎?趙雅芝演的白素貞就跟仙女一模一樣。」

「就是。阿華,你別跟金花多說,反正她也沒看過。我們兩聊吧。你說電視里那條大蛇是怎麼變成人的?是不是真的找了一條蛇來演啊?」

「當然是真的蛇,你沒看見它吐信子嗎?我猜多半是動物園里的蛇。」

「我猜也是。白素貞和小青好厲害啊,那個法術……」

不只是這個小村子,在廣.東台播出《新白娘子傳奇》後,整個廣.東省到處都有人唱《千年等一回》。每天晚上電視劇開始的時候,至少有八成以上的電視機不看中央台,而是收看省台,廣.東台的收視率節節升高。

而趙雅芝、陳美琪的名字,也借著白素貞和小青的身份被眾多的廣.東人所熟知。反倒是反串飾演許仙的林青霞。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大多數人甚至不知道林青霞是個女的。

廣.東處于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人又以精明著稱,《新白娘子傳奇》還沒播完。就有廣.東商人開始賣電視劇片頭、片尾。還有插曲的盜版磁帶了。

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新白娘子傳奇》原聲盜版磁帶在廣.東至少賣出了上百萬盒。如此龐大的銷量。如果讓那些想賣出白金成績而不可得的港台歌手知道了,估計他們會氣得吐血。

隨著盜版磁帶的熱賣,一些人才終于從電視劇的字幕中發現,原來唱這些歌的歌手,居然是鄧麗君和王梓均。

鄧麗君和王梓均到底長什麼樣子,大陸的歌迷們許多都沒見過,但這不妨礙兩人的名氣在私底下傳播。

《月亮代表我的心》和《童年》等等歌曲,這幾年早已經在大陸傳開,成為大陸新一代音樂人的啟蒙歌曲。而王梓均和鄧麗君,也被許多喜歡音樂的年輕人視為偶像。

在得知王梓均和鄧麗君是《新白娘子傳奇》的歌曲演唱者之後,人們又驚訝地發現,王梓均原來還是這部電視劇的導演。

普通人只知道導演很厲害,但大陸的業內人士卻更為吃驚,導演王弗林就是吃驚的人之一。

這位未來央視版《紅樓夢》、《三國》的導演,此時正頭疼于《紅樓夢》的籌拍工作。

大陸的電影人才不少,但懂拍電視劇的卻沒幾個,央視的電視劇制作中心,也才剛剛成立而已。

而王弗林就是少有的懂拍電視劇的導演,改革開放後,他甚至為了研究電視劇的拍攝方法,被單位派到歐洲去考察學習。

《新白娘子傳奇》在廣.東的熱播,像王弗林這樣的業內人,雖然身在北京,也早已有了耳聞。

與去年的日本版《西游記》在大陸播放受到詬病,只播了幾集就被廣大人民炮轟停播不同。《新白娘子傳奇》同樣是改編自中國的神話傳說,但這部劇卻幾乎沒有受到什麼批評的聲音。

廣.東一些看了此劇的文人,甚至喜歡之下紛紛寫文章贊譽。

甚至《羊城晚報》破天荒的用了半個版面來報道《新白娘子傳奇》的熱播盛況︰「……《新白娘子傳奇》自在廣.東台播放以來,如今每到該劇播放的時間,在廣.州的街道上幾乎看不到行人。即便有人,也是匆匆而行,問其何往,答案肯定是趕著回家看《新》劇……」

一個筆名叫做「新天」的傷痕文學作家在雜志上大發感嘆︰「我上山下鄉的時候,所在的村子里有一位很會講故事的老鄉。當時我們知青忘記饑餓的最好方法,就是听那位老鄉講故事。《七俠五義》、《包公案》、《海花傳奇》、《白蛇傳》……那位老鄉以前是說書人,雖已年過七旬,講起故事來卻聲音洪亮……在听到《白蛇傳》時,我就常常自己在頭腦中構建白蛇的形象,而當我看了《新白娘子傳奇》後,才發現自己虛構白娘子,如此逼真地出現在我眼前……趙雅芝小姐雖然是香港同胞,但她身上有一切中國傳統女性的美好氣質,溫婉、美麗、善良……」

趙雅芝早已被夸上了天,特別是那些騷包的文人心中,趙雅芝儼然成了女神般的存在。

這麼大的反響,自然不可能再局限于廣.東一地,其他地區的報紙也陸續開始報道這一情況。然後就是其他省台的同志,被派到廣.東台來打听消息,然後一窩蜂地往香港趕去。

佳視的銷售部門笑瘋了,大陸的電視台雖然出的錢不多,但架不住電視台多啊。反正這些電視劇都是放在倉庫里,如今拿出來賣,薄利多銷之下,佳視可以得到一筆可觀的意外收入。

賣出的不僅僅是《新白娘子傳奇》而已,佳視的片庫被各地的電視台翻來覆去的觀看,最後有包括《香帥傳奇》在內的十多部武俠片、時裝劇、歷史劇售出,白賺了兩百多萬港幣。

而且這還只是開始,這些地方電視台如今根本沒有自拍電視劇的能力,以後買順了手,佳視可是多出了一筆穩定的收入。

當然,賣得最好的還是《新白娘子傳奇》,只看最後的演員表就讓那些電視台的老板們覺得倍兒有面子。

這部電視劇是多個地區的演員參演的,當時王梓均就故意在演員表名字後面加了後綴,比如說「趙雅芝(中國香港)」、「陳美琪(中國澳門)」。

大陸觀眾看到演員表時,第一感覺就是,這是一部國際級別的大型電視劇。

為啥?演員名字後面一溜的中國台.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甚至還有好幾個是新加坡。

電視台的領導們覺得有面子正是來源于此,現在大陸可沒覺得台.灣多反動,雖然兩岸還沒有交流,但大家都認為香港、台.灣先進發達,有些盲目的崇拜和好感。買來一部《新白娘子傳奇》,就好像是把港澳台外加新加坡的演員都買來了,這如何不讓領導們高興?

王弗林導演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看《新白娘子傳奇》的,看完之後不禁大為感嘆,然後就決定去香港請一個《新》劇的服裝師來,大家一起研究《紅樓夢》的戲服——

文字首發,歡迎讀者登錄閱讀全文最新章節。本章節由網書友發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台灣娛樂1971最新章節 | 台灣娛樂1971全文閱讀 | 台灣娛樂1971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