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八戒傳 第一卷 西游路 第四十二章 天蓬大王傳美名

作者 ︰ 望天邀明月

卻說熊羆精駕雲離去之後,一眾百姓大肆慶祝,敲鑼打鼓,燃點爆竹,比之過年還要熱鬧幾分。說起滅殺卵二姐的老朱和救回張生等人的熊羆精,都是感恩戴德,贊譽無數。

張生站出來向眾多百姓問道︰「鄉親們,之前熊將軍在時大家說要給滅殺了卵二姐的天蓬大王修建廟宇,塑造金身,不知道這話到底算不算數?」

「算數,當然算數。」

「都已經說出口的話,怎麼能不算數呢?」

「就是,天蓬大王和熊將軍為咱們斬妖除害,咱們給他們修廟上香是理所應當的。」

張生點點頭道︰「既然算數那就好辦了,事不宜遲,咱們應該立刻將鎮上的所有素有聲望的鄉紳名流都找來,好好商量商量這件事情具體應該怎麼操辦。」

「可是那位熊將軍不是說了麼,修祠建廟的事情他做不了主,需要回去請示天蓬大王。那位天蓬大王還沒有同意,咱們就著手操辦,是不是有些不妥啊?」這時候人群中一人出聲問道。

「沒什麼不妥的,為天蓬大王修祠建廟本就是咱們自願為之,真要等到天蓬大王答復同意之後再動手,那豈不是顯得咱們心不夠誠?所以為了顯示咱們的感恩之心,應該這就著手準備。若是天蓬大王不願意如此,自然會傳信阻止咱們的行為。如果天蓬大王沒有明言阻止,那就是默許,咱們就盡管放手操辦便是。」

「張公子說的不錯,咱們就這麼辦。」

眾百姓聞言,覺得張生言之在理,于是便依言而為,當即推選出幾個素有名望的鄉紳作為代表,仔細商議為老朱修祠建廟的相關事宜。一直商議到半夜,才最終達成章程,推舉張生與其父張員外為全鎮百姓代表,先前往縣城報備此事。議定只要一得到縣衙的準許,鎮上的商戶民眾便立刻著手建廟。

次日一早,張員外與張生父子二人一起趕奔福陵縣城,來到本地官府,向縣令稟報了積年大妖卵二姐伏誅之事。縣令聞報大驚,卵二姐的凶名他豈會不知?想不到竟忽然伏誅。不過驚訝之後,縣令急忙向張員外和張生父子二人問起緣由。他可不認為是當地百姓有能耐將卵二姐除去,否則卵二姐也不會在福陵山作威作福幾百年之久了,這其中定然另有隱情。

張生事先早已經將事情的原委記錄在冊,此時見縣令大人問起,當即呈上高堂,縣令看罷,大驚失色道︰「天蓬元帥轉世在福陵山中?這可是我福陵縣之大幸啊!這麼說這天蓬大王可是真真正正的活神仙,你等怎能怠慢?當速速點起縣城中的工匠,去為天蓬大王修建廟宇,塑立金身。」

「這事怎敢勞煩大人,且不說天蓬大王誅滅卵二姐為我福陵山眾多百姓出去一大害。便是犬子的性命,也是全賴天蓬大王麾下熊將軍出手相救才得以保全。小老兒雖然不才,卻也明白知恩圖報的道理。故而在來之前就已經組織人手,才買材料,為修建廟宇之事做好了準備。只待大人這里報備通過之後,便即破土動工。」听了福陵縣令之言,張員外向高堂之上拱了拱手道。

「張老此言差已,僅憑你自己有何資產?又能修得多少建築,如若怠慢,激怒了娘娘,你我豈不罪過?天蓬大王能夠降塵于福陵山中,乃是我福陵山全體百姓之福。為天蓬大王修建廟宇也是為了能夠乞求他庇佑我福陵山一地,此事本官責無旁貸。不僅如此,相信縣城中的諸家大戶也定然樂意為此出資。天蓬元帥看的起我福陵山地界,我們萬萬不能怠慢了他……」由于張員外不僅是本地大戶,還考取過功名,因此縣令也比較客氣。

「還是大人想得周全,小老兒佩服。」張員外拱手恭維道。

「哈哈哈,哪里哪里,本官不過是盡到自己的職責罷了,當不得張老的贊譽。」縣令口中謙虛,可那一臉的笑容卻將他心中的得意暴露無遺。

「來人哪,立即去將城中大戶人家通通召集過來,就說天蓬元帥在我福陵山顯聖,要庇護我一方水土,我等不可無所表示,因此需招他們來此商討修建廟宇殿堂一事。」福陵縣令向堂下吩咐道。

「遵命,大人。」福陵縣令的官職雖然並不算大,卻是朝廷設在福陵山地界最高的官員了,一派官家風範非是等閑。一句話吩咐下去,自有那差役領命而行。

時間不大,城中大戶人家便听命前來,匯聚于縣衙之中。听聞張家父子所言之事,俱是喜形于色,皆嘆道「想不到天蓬元帥這等天**神竟然轉世投生在我福陵山地界,若非如此,我等不知還要忍受那卵二姐多少年的欺壓。我等有此福氣得此真神庇佑,當真是羨煞旁人。」

等到福陵縣令當眾提議要為天蓬大王修廟宇塑金身,以香火供奉天蓬大王,在場眾人皆無異議,畢竟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福陵山人,若是福陵山有了天蓬大王的庇佑,他們自己也跟著受益,所付出者不過是一些錢財罷了。與生活安康相比,一點錢財又何足道哉。

不過當議起將天蓬大王的廟宇金身修建于何地之時,眾人卻發生了爭議。一些城中大戶為了自家祭拜方便,主張將廟宇修建在縣城之中。而另外一些人為了保證廟宇修建之後能有真神常駐,想要將廟宇修建到老朱洞府所在的朝天峰之上。至于張員外和張生父子二人,自然是想要將廟宇修建在靠山鎮上。是以一時間縣衙之內是議論紛紛,誰也說服不了誰,意見難以統一。

福陵縣令見眾人爭論不休,心中有些不耐。目光瞥見張生面帶思色,似有所見,于是開口問道︰「張生,這里就你與那天蓬大王帳下的熊將軍有過接觸,了解的更多,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既然大人垂詢,小生便發表一下淺見。」張生先對福陵縣令躬身一禮,隨後道︰「依小生之見,無論是朝天峰上還是縣城之中,都非修建廟宇之良址,還是修建在靠山鎮上更為妥當。」

「哦?」福陵縣令微微一愣,問道︰「此話怎講?」

「大家請想,天蓬大王的洞府就在朝天峰上,若是咱們也在朝天峰上修建廟宇,便與他的洞府比鄰而居了。屆時朝天峰上早晚有僧道主持廟宇香火,日日有百姓前去祭拜,不是擾了天蓬大王的清修?天蓬大王會不會怪咱們不曉事?一旦神明降罪,咱們可承受得起?」

眾人聞言皆覺有理,不覺點頭贊同。福陵縣令道︰「所言有理,這麼說廟宇確實不能修在朝天峰上。那張生你再說說,這廟宇又為什麼不能修建在縣城之中呢?縣城距離朝天峰頗遠,總不會打擾天蓬大王的清修了吧。」

張生耐心的地解釋道︰「距離天蓬大王的洞府較遠。距離天蓬大王的洞府遠正是選址于縣城之內的缺點所在。廟宇若是離天朝天峰太遠了,天蓬大王恐怕就不會經常前往。降臨廟宇的次數少了,顯靈的時候也就隨之減少,這樣一來,廟宇的香火定然會受到影響。」

「與靠山鎮相比,縣城距離朝天峰也就遠了幾十里的樣子,這點路程對于咱們這種凡夫俗子來說很遠,可對于天蓬大王這種飛來飛去的神仙來說應該算不了什麼吧?」這時一個縣城中的大戶站出來質疑道。

面對質疑,張生不慌不忙地回道︰「這位員外,幾十里的路程到底會不會被天蓬大王看在眼里,你不知道,小生也不知道,畢竟咱們都不是神仙。可僅看熊將軍不去擁有高檔酒樓的縣城,而去沒有高檔酒樓的靠山鎮采買酒菜,就可推測出幾十里的距離還是可能會有影響的。因此出于穩妥起見,小生才建議在靠山鎮修建廟宇。」

眾多支持將廟宇修建在縣城之內的大戶們見張生說的有理有據,一時無言。福陵縣令見狀,當即拍板,這廟宇就在靠山鎮上修建了。

商議已定,諸家大戶便各自回去,自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采買諸般材料,召集城中工匠,齊聚靠山鎮,為老朱塑立金身,修建廟宇。萬眾一心,形成合力,只用了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便將這座費心為老朱營造的宮殿式的廟宇建成,並將其命名為天蓬宮。

自此,天蓬宮便在靠山鎮上落戶。宮殿建的是富麗堂皇,大氣磅礡,雖然不能與天上的天河水府相比,在人間廟宇之中也算規模頗大了。老朱心中大悅,也是不負眾望,在廟宇建成之後不時讓野豬分身降臨廟宇,顯示神通,對于信徒遇到的一些困難也是不吝出手解決。而熊羆精也經常以神明使者的身份行走人間,不乏扶危解困之舉.

故而天蓬宮的香火是一日勝過一日,名聲漸漸傳出本地,逐漸有人不遠千里來此祭拜。而隨著眾多外地香客的到來,靠山鎮也藉此逐漸的繁華起來。而老朱的野豬分身也是就此立足,在此享受凡間香火,庇佑一方水土,也算是功德無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西游八戒傳最新章節 | 西游八戒傳全文閱讀 | 西游八戒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