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漢帝 一百一十四章 滅國之道

作者 ︰ 那里有一個二代

當然,只是這樣,還不足以讓清朝死,至少你這錢是拿去建設了。你看這些歷朝歷代的帝王,修建墳墓,宮殿,哪個不是往死里燒錢,人家滅亡了嗎?滅亡的絕對不是因為這個緣故,而是一系列的問題堆積到一起了,或者是百年積弊,所以光是亂花錢是不會讓你滅亡的,所以現代中國安全的很,不會有朝代更迭。

那麼清朝為什麼還是滅亡了,因為他在新軍問題上犯了大錯,當國家還處于極度貧困的情況下,窮兵黷武是自尋死路,清朝是一個例子,蘇聯也是一個例子。當你的現代化進城沒有改進完畢,自強計劃還沒有見效的時候你去窮兵黷武,那就是自尋死路。

一反面是燒錢過重,而老百姓和軍隊形成了矛盾對立體,雙方的差距太大,不和諧。另一方面,是軍隊本身也可能產生了危機感,他們更能深刻的體會到這種錯誤帶來的影響,所以在窮困的時候,千萬不要窮兵黷武,否則遠是清朝的結果,近是蘇聯的結果。

這一點就要學學某總設計師了,一上台第一件事情大裁軍,大縮編,大減軍費,甚至不如台灣的軍費多,讓台灣那一段時間非常歡樂,天天喊著要一統天下。實際上他們的鼠目寸光哪里知道設計師的眼光,設計師很清楚,再不改變路線,就真的沒有幾年好日子過了,改朝換代也不是不可能。

因為當時的國家三十年來執行的都是自強政策加強兵政策,也就是窮兵黷武了,一開始還好說國家過于落後,國防安全嚴峻,必須做,後來那十幾年純粹自己折騰,你還能找什麼理由?好吧,理由找不到了,你就等著死吧。

設計師不想死,所以果斷更正,知道這個時候只有民生才維持統治的利器,所以那一段時間內自強政策和槍兵政策全部仍掉,經濟展奔小康吧!一舉籠絡人心,改革開放,大家的生活飛了起來,矛盾和沖突頓時消弭。

但是,緊接著又有一些自以為是的在改革開放的春風里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沒有經歷過那段歲月,不知道這個政策施行的急迫性,沒有經歷過苦日子,不知道苦日子究竟有多苦。所以開始大喊著,這是錯誤的,我們國家幾十年產業沒進步了,軍事太落後了什麼的,是落後,但是如果當時不這樣做,早就陷入新一輪的百年分裂期了,這孰輕孰重?

換句話說,陳世青要干掉清朝,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清朝施行自強政策和強兵政策。這其實是大國崛起不二法門,歷來任何強國都是這樣崛起的,崛起的時候必然伴隨著強烈的陣痛,但是不陣痛就沒有未來,長痛不如短痛,要痛就趕緊痛。

這里面既有美國德國的成功案例,也有蘇聯清朝的失敗案例,其實算一算美國德國的陣痛期比蘇聯清朝更為的痛苦,當時的國民更為的艱難,但是他們反而走出來了,為什麼?就是他們強力推進自強政策,出成果之後再推進強兵政策,這樣哪怕是痛苦指數是一百也不會滅亡,而如果兩者同時推進,看似追求度,但是哪怕你的痛苦指數是五十,也會滅亡,這是一個選擇的問題,路線的問題。

設計師那一代人用幾十年時間完成大國幾百年的進程,痛苦指數比任何一國崛起的同期都更高,因為時間被壓縮,強度增大,但是為什麼沒有滅亡?就是他們理性的大力推進自強政策,小幅度推進強兵政策的緣故,可見這兩個政策關鍵是一個玩法的問題。

陳世青只要鼓吹清朝兩個政策一起玩,使勁玩,就可以讓清朝陷入滅亡的邊緣。想起來陳世青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會執行兩大政策,說明當局者有振興國家的想法,否則你只要混日子就行了,什麼政策都不執行,混下去再過一千年國家也不會滅亡,他們是有心人,卻最終承擔了罵名。

所謂是貪官可恨,庸官更可恨就是這個道理,貪官雖然貪但是好歹知道做事情,怕的就是庸官誤民,清官誤國。

「世青啊,你怎麼連文官的事情都做起來了,你這是和徐大人過去認識嗎?」阿桂看著手下送上來的文書,好奇的問道。

陳世青莞爾一笑,說道︰「大人又開玩笑了,我怎麼會和徐大人過去認識呢,我是京城里的八旗子弟,他是江南的士子,怎麼可能會在過去認識呢?」

阿桂奇怪的說道︰「那既然是這樣你幫他做這麼多的事情做什麼?我們打完仗就走了,你留下這份人情他的職位也不太可能回報你,芒州人對你的感激之情也帶不回京城去,你這不是白折騰了嗎,有這個功夫還不如去戰場上多多殺敵立功呢。」

陳世青說道︰「軍隊要是沒有後方的後勤支持,沒有一個穩定的大後方,怎麼可能專心殺敵呢?治理好地方也對我們有好處的,再說了,我治理好這里,不是也給我們大清出力了嗎,這大清是我們的江山,旗人自己都不給自己的江山出力,那是指望著誰出力呢?」

阿桂贊許的點了點頭說道︰「不管你說的話我怎麼看,至少你這個事情辦的不錯,我因為你是打算對這些商賈一路打壓呢,沒想到你還有這麼個想法,居然要扶持他們,開芒州。這樣也好,芒州也是我大清的疆土,芒州做的好了,我們大清的國力才會更強,我們大清國總不能就靠一個江南去支撐著。」

「我看你這個改土歸流的法子,可以進一步的用到我們大清的內地去,大清國的內地啊,改土歸流也是不徹底,從縣開始往下就全靠宗族,師徒,文社的力量。大清國的政令根本就不暢通,這樣的方式怎麼行呢,大量的力量都被隱藏在了民間,我們要是繼續改土歸流推行下去,國力何止倍增啊?到時候被說一些蕞爾小國了,就是他們一起來,我們大清也不把他們放在眼里。」

阿桂這是看到了陳世青提出的鄉村機構管理辦法的文書了,陳世青還是和一般的網友級別的憤青不同的,他是個高級憤青。他很清楚,科技只是一個方面而已,真正制約當時中國展的,是存在的舊有問題。

舊有問題的存在,讓一切的政令都變得毫無意義,政令不通不暢,就算是通暢了,也沒有人執行,那這樣的政令意義何在呢?清朝的自強運動失敗,主要是對自己的問題改革的不夠徹底,對問題的存在源頭沒有搞清楚。

李鴻章看到了洋人的堅船利炮,就認為有了這些就可以縱橫天下,而曾國藩恰恰相反,他根本不把希望寄托在一支新式火槍上,他很清楚的知道清朝的問題出在什麼地方。所以兩個人在辯論了許久之後,曾國藩說出了在人不在器的經典評論,一語道破了李鴻章洋務運動的關鍵命門所在,也就此斷定了洋務運動的必然失敗。

果然,到了最後李鴻章幾十年的心血還是付諸東流了,沒辦法,他始終是比曾國藩差一點。李鴻章盡力了,但是他沒有能夠做到他想做的事情,反而是因此而加重了中國的災難,倒是張之洞搞事業搞的不錯,不過在那個時期,又有什麼人可以做的比李鴻章更好呢?

「大人你覺得合適那就最好了,這個事情我什麼都不怕,就怕大人你反對,其實說來說去,這個事情我只能是沾邊而已,一切都還要看大人的。大人你是大學士,如果你能夠把這個做法表奏聖上的話,才有可能在全國推廣,否則的話,這個政令如果只是零星的出現在幾個小地方,那又有什麼意義呢?」陳世青說道。

阿桂嘆了口氣,沉聲說道︰「我來替你轉達聖听?你倒是想的輕松,我一把年紀了我還要給你折騰這個破事情?想要做事情,就靠自己的本事去做吧,你不是把這個事情做的挺順的嗎,那就繼續做下去呀!」

陳世青心想阿桂也不是傻子,自己如果不拿出點東西來的話,怎麼能讓人家幫助自己呢。自己是個十七歲的少年,和他可不一樣,銳氣正盛的時候,正是建功立業的年齡,人家就不一樣了,七十三歲了,按理說早該退休的人了,誰沒事陪你折騰?

大學士,軍機大臣,官居正一品的大員,這還有什麼追求可言呢?既然沒有追求了,何必去折騰,想要人家陪你折騰,你就要把事情給做的徹徹底底,保證對方可以跟著你轉到便宜,做成功這個事情,不需要承擔一點點的風險,否則的話,就別想了。

「大人,有沒有興趣一起到府衙去走走啊?」陳世青笑著建議道。

阿桂看著陳世青,斜著眼問道︰「府衙破破爛爛的有什麼好去的,還不如你們的軍營呢,還好意思叫府衙,比祠堂都不如,也苦了這里的父母官了。不但是人家老百姓不把他們放在眼里,關鍵是他們的吃穿用度也是苦的很,還不如普通的老百姓呢,要是做了幾年可以調走還行,要是調不走的話,那可真是欲哭無淚咯!」

陳世青也是感慨著說道︰「這里的父母官是苦了一點,苦是沒什麼,但是他們苦的方式不行呀!這些人名義上歸順了我們大清,實際上都是自己自立為王,這樣的事情以後不能再出現了,這可是分裂祖國的謀反行為,今天還真的是有一件好事情要介紹給大人看,大人和我一起去府衙吧,去了那里,你就知道我是在如何的進行更加徹底的改土歸流了。」

改土歸流?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清漢帝最新章節 | 大清漢帝全文閱讀 | 大清漢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