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金校尉傳奇 第二十四章 明代古墓(二)

作者 ︰ dgjk

果然,在這個小山包的一個岩石後面,我們發現了一些新土,當然,我指的新土也是應該有上百年時間了,這個地方可能有人挖過盜洞,不知道里面的東西被盜走了沒有?撥開一人高的雜草,我們發現了個山洞,這是個僅容一個人進出的洞口,四周堆滿泥土。」根據泥土的新鮮程度判斷,我說,「墓被盜起碼超過100年,進不進?」幾個人商量一番,決定還是進去看看。一個現代的盜墓部隊成立了,我們的成員一共有六人,這幾個人各有明確的分工。我拿著湯姆遜沖鋒槍在前面開路。

吳天在我身後也拿著把湯姆遜沖鋒槍,張薇在吳天的身後手里拿著手槍和火把。在張薇的後面沈瑩和夏雪也各拿著把日本的王八盒子,其余的人在外面看守,盜洞很小,不能一下子一起進入很多人。

張薇和沈瑩其實很怕黑,進入墓穴心里也很恐懼。

我曾經考察過獅子山楚王漢墓,里面的結構我早就研究透了,雖然我沒有親自盜過墓,但21世紀是信息爆炸的社會,各種考古的節目我也看多了,在加上父親和爺爺的言傳身教,我也基本上弄清楚了古墓的基本特征,明代的古墓雖然不及漢代的復雜,但對于我們這些第一次盜墓的人來說,已經是很困難了。

我說︰「下去以後還可能會踫到防盜層,就是墓周圍灌了沙子或用‘琉璃’搭成的防盜牆,不小心就會被活埋的……」張薇問我︰「那沙子怎麼辦?我還是笑而不答。其實我他娘的也沒辦法,爺爺告訴我,萬一踫到流沙只有逃跑了,沒有別的辦法.

一個墓,就象一輛裝甲車,盡管有裝甲(墓牆、防盜層)、象堡壘(墓頂很厚),但也有弱點。弱點就是墓牆,或是墓底。

同樣的,挖的墓不同……盜墓工具也不同。探漢墓用洛陽鏟演變而成的重鏟,挖唐墓時用扁鏟(類似魯智深的月牙鏟),進入漢墓墓室(漢墓多為墓坑,多已塌陷)搗土時用滾叉和撇刀。

一般來說,西漢墓不帶耳房,東漢墓多帶兩個耳房,這是標志。明代的墓是墓磚搭起來的,磚之間沒有粘合,搭成穹頂。而有墓磚的漢墓並不常見(大墓除外),多為墓坑或坑上加木方。明清墓則多為磚結構,墓磚之間以石灰和鐵片瓖死,有的明墓墓頂厚達兩米多(七輻七券墓頂)……非常堅固。

這個墓距地面深度我估計了一下應該超過六十米,要想一夜之間盜掘完成……必須使用特殊方法。一般盜墓賊盜墓的目標性非常強,比如……進入墓室會直接挖向棺材的位置……然後在「左肩右腳」找東西,然後到耳室(東倉西庫)搜羅,……至于其它位置,則看時間長短而定,時間短則棄之不顧。「看地形」時也有很多「心得」,比如「秦埋嶺漢埋坡」等。

有些盜墓者一看這墓太堅固了,頂上和周圍都不好辦,那就干脆一個豎井外加一個橫井……直接就到墓的正下方了……。到墓的正下方以後再繼續垂直向下開一個豎井,然後用工具向上面挖,把墓底挖穿一個小洞,很輕松的……墓底的地板、石料、木頭等等直接就進了垂直的豎井里了……。然後通過這個小洞就可以進入墓的內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摸金校尉傳奇最新章節 | 摸金校尉傳奇全文閱讀 | 摸金校尉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