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下來的時候,馮承乾有點急躁不安。
雖然說在這個時候,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但是他派往薩拉熱窩的諜報人員總該報個平安吧。
柏林時間,八點不到。
馮承乾正準備與專程過來叫他的提爾皮茨去吃晚餐,通信軍官急匆匆的趕了過來,送來了剛剛收到的電話。
一眼掃完,馮承乾的神色頓時黯淡了下來。
電報內容很簡潔︰斐迪南大公遇刺,大公夫婦身受重傷,生死不明。
具體是怎麼回事,電報中沒有提到。
「怎麼會這樣,我們不是做好防備了嗎?」
馮承乾暗自嘆了口氣,對同樣震驚的提爾皮茨說道︰「我們已經盡力了,卻仍然沒有能夠阻止刺殺行動。不管怎麼說,現在說什麼都沒用了。如果大公能活下來,也許還能力挽狂瀾。」
「可是……」
「先去吃晚飯吧,我們在這里著急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提爾皮茨也嘆了口氣,又讀了一邊電報,才跟隨馮承乾去軍官餐廳。
顯然,兩人都沒什麼胃口。
吃晚飯,不過是借此機會冷靜一下。
現在,需要馮承乾考慮的不是斐迪南大公遇刺的詳細過程,而是大公遇刺之後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
提爾皮茨知道馮承乾做了什麼,也就知道馮承乾擔心什麼。
「你覺得,大公遇刺會成為戰爭的導火索?」
馮承乾點了點頭,把餐盤推到了一邊,雙手交叉放在餐桌上,說道︰「如果大公遇刺身亡,戰爭就會爆發。」
「這……」
「你不相信?」馮承乾笑了笑,說道,「我知道,斐迪南大公在奧匈帝國,特別是在奧皇與那些守舊派大臣那里並不受歡迎,甚至有人認為,大公的開明思想對奧匈帝國的統一與完整構成了威脅,如果他主張的民族自治政策得到推廣,奧匈帝國肯定會分崩離析,解體成為數個小國,哈布斯堡王朝也將就此終結。這種觀點,甚至讓我不得不懷疑,大公遇刺與奧匈帝國內部有關。」
「你的意思是……」
馮承乾壓了壓手,表示他的話還沒說完。「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大公在薩拉熱窩遇刺為奧匈帝國提供了一個兼並塞爾維亞的絕佳理由,而且這也正是那些渴望戰爭、或者說渴望領土的官員與將領,比如奧匈帝國總參謀長康拉德等人急切期盼的事情。這個時候,恐怕他們已經在策劃出兵塞爾維亞了。」
「果真如此的話,將不可避免的把俄國卷入進來。」
馮承乾點了點頭,說道︰「這也正是我最擔心的問題,別忘了,陛下已經做出保證,只要俄國向奧匈帝國宣戰,我們就會參戰,然後法國會根據秘密軍事同盟條約向我們宣戰,接下來就是英國了。」
提爾皮茨思索了一下,說道︰「那我們就得設法阻止戰爭爆發。」
「怎麼阻止?」
「這……」
「要是大公沒死,什麼都好說。只要大公死在薩拉熱窩,我們在做什麼都來不及了,根本不可能阻止即將發生的事情。」
「這……」
「也許,斐迪南大公已經死了,康拉德等人現在正在設法說服奧皇呢。」
「那我們立即去波茨坦,讓陛下出面,也許能夠對奧皇產生影響。」
「什麼樣的影響?」
提爾皮茨愣了一下,沒有回答上來。
「顯然,陛下不可能讓奧皇節哀順便。在這個時候,陛下只能表示支持,即支持奧皇采取報復性行動。」馮承乾嘆了口氣,說道,「讓陛下出面,只會使事情變得更加糟糕,等于助長奧匈帝國的戰爭野心。」
「可是……」
「耐心一點吧,既然我們不能改變什麼,最好靜觀其變,等到時機成熟,再采取行動改變局面。」
「那麼,我們現在只能祈禱斐迪南大公還活著。」
馮承乾勉強笑了笑,他也不相信祈禱能帶來奇跡。
所有的跡象都表明,希望除掉斐迪南大公的不僅僅是塞爾維亞的民族主義份子,還有把大公視為威脅的奧國貴族。可以說,如果沒有某股強大實力的默認與支持,那些不成氣候的刺客根本不可能對大公構成威脅。
關鍵就是,誰才是幕後主使?
雖然在提爾皮茨面前,馮承乾著重提到了奧匈帝國的內部因素,但是馮承乾更加願意相信,整個行刺事件的幕後主使是渴望戰爭的英法俄,特別是在海軍軍備競賽中被搞得精疲力盡、面臨財政破產的英國。
如果薩拉熱窩的事情與英國有關,戰爭就無法避免。
當然,急切期盼著戰爭的不僅僅是英國。從某種意義上講,帝國內部也有很多人希望戰火早點燒起來。最為積極的,自然是那些依靠戰爭發財的資本家,特別是在帝國擁有壟斷地位的軍火商與金融家。
正是如此,馮承乾才意識到,不管他做什麼,都只是延遲戰爭,而不是阻止戰爭。
拖下去,對帝國有好處嗎?
如果僅看海軍,肯定有好處。雖然在馮承乾離職之後,帝國的造艦行動有所放緩,但是最多還需要兩年,也就是到一九一六年左右,帝國海軍的總體規模就將達到英國皇家海軍的七成左右。提爾皮茨在擔任海軍司令之後,依據馮承乾提到的海軍戰略理論,正式提出「風險艦隊」概念,得到了皇儲與德皇的全力支持。該概念的核心內容只有一點︰在帝國海軍強大到足夠程度的時候,英國會因為擔心在戰爭中遭受重創,被其他海上列強取代而不敢與帝國為敵,承認帝國在海洋上的地位,並且與帝國分享海洋利益,而不是通過一場大規模戰爭來打垮帝國。
說得簡單一些,一支足夠強大的艦隊,就能使英國呆在戰場之外。
暫且不說這套理論是否正確,至少到一九一六年,帝國海軍將獲得直接挑戰英國皇家海軍的實力。
到時候,英國就得在參戰問題上三思而後行了。
再退一步,即便英國參戰,帝國海軍也能憑借在戰艦性能、官兵素質、戰術素養等方面的優勢與英國皇家海軍平分秋色。
問題是,在陸軍這邊,繼續拖下去對帝國沒有任何好處可言。
俄國還沒有從日俄戰爭中緩過氣來,法國的軍事革命也還沒有完成,帝國卻早已建立起了高效的軍事體系,完成了國內鐵路網的擴建工作,還建立起了完備的戰略儲備體系,施利芬元帥為大戰制訂的所有前提條件要麼已經達到,要麼即將實現,帝國對法俄的軍事優勢處于最大狀態。
拖上兩年,情況肯定會發生變化。
要是俄國在這兩年內解決了國內問題,法國完成了軍事改革,那麼就算帝國海軍能在海洋上擊敗英國皇家海軍,帝國陸軍也不見得能夠在歐洲戰場上取勝。對帝國來說,陸軍戰敗就意味著亡國。
想明白這一點,馮承乾不得不承認,德皇恐怕早就打算大干一場了。
那麼,在這個時候去勸諫德皇,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想明白這些,馮承乾不得不暗自感嘆,不管他怎麼努力,戰爭還是會爆發,歷史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既然戰爭不可避免,馮承乾也就沒再多想。
反正都得打起來,而且他已經盡力為帝國打造了一支足夠強大的海軍,能不能打勝就得看造化了。
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在馮承乾看來,就算帝國戰敗了,也沒有什麼值得後悔的,因為他已經做到了所能做的事情。
離開餐廳,馮承乾去了海軍司令部。
晚上,馮承乾沒有睡覺,讓秘書把帝國海軍的戰艦資料全部找了出來。現在,他得為即將爆發的大戰做準備。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帝國海軍的整體實力有一個全面了解,特別是最近兩年里建造的那些戰艦。
帝國海軍能不能打,能打成什麼樣子,關鍵就得看這些戰艦。
必須承認,馮承乾的努力沒有白費。
現在的帝國海軍,與馮承乾熟知的帝國海軍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除了擁有更多的主力戰艦,還擁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包括那些在早期建造的主力艦,都有相當大的改進潛力,也就在無形中縮小了與英國皇家海軍的差距。
可以說,馮承乾做為「帝國海軍之父」,絕對不是浪得虛名。
除了為帝國海軍訂下了一條合理的發展路線之外,馮承乾還做了很多貢獻,比如在回到帝國海軍之後,馮承乾就著手對「皇太子」號等在早期建造的主力艦進行改造,使這些有十年、甚至二十年艦齡的戰艦能夠繼續服役,並且有能力在海洋上挑戰那些新式戰艦,繼續為帝國效力。
有了全面了解之後,馮承乾的信心也更加充足了。
如果戰爭在年內爆發,帝國海軍不見得會吃虧,說不定還能在北海上打幾場漂亮仗,殺殺英國皇家海軍的威風。
關鍵就是,戰爭會在年內爆發嗎?
德皇的內侍趕來的時候,馮承乾才發現天色已經放亮了。德皇在這個時候叫他過去,顯然與薩拉熱窩的事情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