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風雲 卷一 德意志的榮耀 第九十四章 決戰在即

作者 ︰ 閃爍

十二月七日,馮承乾收到了提爾皮茨發來的消息。

斯佩艦隊已經在聖喬治亞島完成了燃煤補給,在十二月六日就已啟程北上,預計在十二月二十日左右進入北大西洋。

如果馮承乾打算把斯佩伯爵接回來,他就得趕緊了。

當天,馮承乾就讓希佩爾下達了動員令,公海艦隊的十七艘戰列艦與六艘戰列巡洋艦全部點燃了鍋爐。

十二月八日上午八點,公海艦隊離開了威廉港。

幾乎同時,杰利科收到了情報。

四個小時後,大艦隊也駛出了比斯開灣。

艦隊出發前,杰利科給丘吉爾發了一封電報,告訴丘吉爾,如果大艦隊沒有能夠取得預料中的勝利,他得做好善後工作。

顯然,杰利科對這次行動不報任何希望。

雖然在他在以辭職威脅之後,丘吉爾做出了讓步,把留在地中海對付「格本」號的兩艘戰列巡洋艦派了回來,此外受損較輕的「瑪麗女王」號也在十一月底歸隊,大艦隊的戰列巡洋艦數量增加到了三艘,但是與對面的公海艦隊相比,依然處于絕對下風,而且戰列艦數量也不佔優勢。

如果與公海艦隊遭遇,大艦隊佔不到半點便宜。

事實上,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杰利科並不知道,丘吉爾已經把自己的政治前程全不押在了這次行動上。

雖然皇家海軍與英國政界不缺乏丘吉爾這樣的強硬派與主戰派,比如已經離任的費希爾就堅決主張集中力量干掉公海艦隊,徹底打垮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奪取絕對制海權,然後對德意志第二帝國進行全面戰略封鎖,但是並非所有人都有類似的主張,比如英國首相阿斯奎斯就反對直接與公海艦隊決戰,應該以歐陸戰場為重,至少也應該等到皇家海軍完成了備戰工作,再去挑戰公海艦隊。

丘吉爾可以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卻不能無視首相的反對。

結果就是,為了讓大艦隊打得更積極一點,丘吉爾在首先面前做了保證,大艦隊有能力擊敗公海艦隊。

很明顯,如果大艦隊打敗了,丘吉爾的政治生涯也就完蛋了。

沒有了丘吉爾,杰利科的日子還能過得這麼舒坦嗎?

在很多人眼里,杰利科與丘吉爾根本就不搭邊,因為杰利科一直主張以謹慎為主,反對在實力不濟的情況下與公海艦隊決戰,而丘吉爾卻始終堅持與公海艦隊決戰,而且得盡快進行決戰。

事實上,兩人的關系並非如此。

從某種意義上講,兩人的觀點並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缺了其中任何一個,另外一個的日子都不好過。

比如說,在丘吉爾主戰的背景下,杰利科的謹慎讓皇家海軍更加理智。

相反,如果過于謹慎,就是畏首畏尾,而丘吉爾的堅持,讓皇家海軍不至于在逆境中喪失勇氣與斗志。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

如果丘吉爾完蛋了,杰利科也必然是孤掌難鳴。

顯然,這場海戰不僅將決定英國皇家海軍的命運,也將決定丘吉爾與杰利科的前程。

問題是,這場仗到底該怎麼打?

如果杰利科擁有兵力優勢,特別是有更多的戰列巡洋艦,他會打得更加積極一些,比如主動向東進發,把公海艦隊堵在家門口里,不讓公海艦隊深入北海,對英國通往挪威的海上航線構成威脅。

可惜的是,杰利科手里沒有兵力優勢。

更重要的是,公海艦隊肯定不會去挪威。所有情報都表明,公海艦隊出海的目的是迎接斯佩艦隊。

這下,問題變得更復雜了。

從理論上講,斯佩有三條路可走。一是經英吉利海峽進入北海,二是穿過設得蘭群島進入北海,三是從設得蘭群島與挪威之間進入北海。顯然,斯佩冒險進入已經被全面封鎖的英吉利海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冒險穿過設得蘭群島也不大可能,因此斯佩很有可能繞個大彎子,從法羅群島以西北上,再轉向南下。如果為了安全起見,斯佩甚至有可能去挪威,沿著挪威海岸線南下。

那麼,公海艦隊會去挪威嗎?

雖然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公海艦隊會去挪威,但是杰利科卻不這麼認為,甚至覺得公海艦隊的任務不是去迎接斯佩艦隊。

這個問題看上去很復雜,實際上卻非常簡單。

即便公海艦隊的任務是把斯佩艦隊接回去,最好的辦法卻不是與斯佩艦隊會合,而是牽制住大艦隊,讓英國皇家海軍沒有能力去攔截斯佩艦隊。這樣一來,斯佩艦隊就能安全返回威廉港。

相反,如果公海艦隊去接應斯佩艦隊,反而會束手束腳。

杰利科立即想到,公海艦隊的任務,實際上就是找大艦隊決戰,或者說利用這次機會與大艦隊決戰。

可以說,杰利科有著極為清楚的認識。

在大艦隊得到加強,準確的說是英國皇家海軍完成部署調整,把分散在全世界的主力艦集中起來之前,優勢在公海艦隊手里,因此積極尋求決戰的不是大艦隊,而是想一舉扭轉乾坤的公海艦隊。

可惜的是,杰利科的處境就沒有這麼妙了。

杰利科本人認為,就算大艦隊不見得會敗給公海艦隊,也沒有理由在兵力達到鼎盛之前與公海艦隊決戰,因為這等于拿大艦隊、拿英國皇家海軍三分之二的資本冒險,甚至是在拿英國的國運冒險。

問題是,並非所有人都有這樣的認識。

可以說,正是在實力上,大艦隊與公海艦隊旗鼓相當,才使得英國國內在是否應該與公海艦隊決戰的問題上,產生了極為嚴重的分歧。別說政界與軍界,就連英國民間也在討論這個問題。

打的話,大艦隊沒有百分之百的勝算。

不打的話,公海艦隊就將掌握主動權,至少在大半年內橫行無忌,英國必然會因此顏面盡失。

顯然,打與不打,都有難以預測的後果。

對杰利科來說,這次沒得選,他必須打,而且得打勝,至少得在說辭上,能夠給英國國會與民眾一個說得過去的結果。

大艦隊出港後,杰利科就在考慮這個問題。

同樣的,在他的對面,馮承乾與希佩爾也在考慮同樣的問題,只是兩人面臨的選擇簡單得多。

艦隊出港之前,馮承乾就向希佩爾提到,此行的目的只有一個︰與大艦隊決戰。

對此,希佩爾舉雙手贊成。

如果說,開戰之前,像希佩爾這樣的海軍將領還有所顧忌,認為帝國海軍在整體實力上遠遜于英國皇家海軍,不應該主動挑戰對手,主要任務是確保帝國本土、以及波羅的海的海上航線不受威脅。那麼在設得蘭海戰之後,大部分帝國海軍將領的觀點都發生了改變,連舍爾也變得更加積極了。

不可否認,帝國海軍與英國皇家海軍確實有著較為明顯的實力差距。

更加重要的是,英國皇家海軍還沒有來得及完成部署調整,有大量主力艦分散在遠離本土的地方。在大半年之內,英國皇家海軍不大可能在本土聚集一支足夠強大的艦隊,這就是帝國海軍的機會。

設得蘭海戰,無疑證明了這個推斷。

說得簡單一些,如果能夠抓住開戰後較為有利的時機,帝國海軍完全有希望挫敗英國皇家海軍。

關鍵是,英國皇家海軍肯出來決戰。

設得蘭海戰已經證明,只有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大艦隊才會出港,也才有可能與公海艦隊決戰。

對英國皇家海軍來說,現在就算得上是迫不得已了。

斯佩艦隊在離開青島之後,一路上都在劫掠英國商船,還擊沉了幾艘英國戰艦,早已引起英國國內民眾的重視,英國皇家海軍與英國政府也放出了豪言壯語,絕對不會讓斯佩艦隊逃走。

雖然斯佩艦隊還沒有回到本土,但是英國佬的大話已經快被戳破了。

斯佩艦隊離開太平洋,進入大西洋,對英國皇家海軍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恥辱,不然英國皇家海軍不會派遣以「無敵」號為首的艦隊前往南大西洋。如果讓斯佩艦隊回到本土,那英國皇家海軍將顏面盡失。

正是如此,馮承乾與希佩爾都相信,杰利科肯定會率領大艦隊前來決戰。

如果能在北還擊敗公海艦隊,就算讓斯佩艦隊回到本土,英國皇家海軍也能給民眾一個滿意的交代。

只是,兩人的觀點並不完全一樣。

希佩爾認為,杰利科將全力以赴的與公海艦隊決戰,甚至會為了擊敗公海艦隊承受較大的損失。在希佩爾看來,只要能夠擊敗公海艦隊,英國皇家海軍就能確保北海的制海權,從而對帝國進行戰略封鎖。如果取得了更加重大的勝利,英國皇家海軍甚至能夠獲得進入波羅的海的機會。

僅從軍事上講,希佩爾的分析很有道理。

問題是,戰爭只是政治斗爭的延續,因此作戰行動月兌離不了政治束縛,特別是對海軍這種戰略性軍種而言。

正是如此,馮承乾相信,與杰利科的決戰不會像希佩爾預料的那麼簡單。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帝國風雲最新章節 | 帝國風雲全文閱讀 | 帝國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