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風雲 卷一 德意志的榮耀 第三十五章 逼談

作者 ︰ 閃爍

七月二十日,在美國提供協助之後,中日外交官在華盛頓進行了第一次會晤。

按照周仁康的指示,【中】國駐美大使孔家輝正式提出,只有在【日】本承認琉球王國的獨立地位,交出在朝鮮殺害【中】國公民的凶手,割讓奄美諸島、大隅諸島與南庫葉島,以及支付戰爭賠款之後,【中】國才會結束對日戰爭行動。

在第一個要求上,【日】本外交官就提出了異議。

理由很簡單,這場戰爭與琉球王國根本沒有關系,而且早在五十年前,琉球王國就已並入【日】本,連王室都沒落了。

顯然,孔家輝立即予以反駁。

當時,孔家輝提出了三個理由。一是【日】本吞並琉球王國完全是非法的,即在被【日】本吞並的時候,琉球王國還是前清的附庸國,受【中】國前任政府保護,而前清直到滅亡,都沒承認琉球王國已被【日】本吞並。二是琉球王國的王室並沒沒落,依然有後人,而且就在【中】國。三是有大量【中】國僑民在琉球群島生活與工作,還有不少【中】國商人在琉球群島經商,【中】國政府有義務為其提供保護。

至于交出殺害【中】國公民的凶手,在當時根本就不是問題。

原因很簡單,凶手是駐朝日軍,而在【中】國軍隊攻佔釜山之後,駐朝日軍不是戰死就是當了俘虜,只有極少數人逃回【日】本。按照【日】本外交官的說法,凶手要麼已經戰死,要麼在【中】國的戰俘營里,因此【中】國當局要如何處置,【日】本根本管不著,也沒有辦法干涉完全又【中】國自行決斷。

問題是,孔家輝的要求沒有這麼簡單。

當時,孔家輝明確提到,在戰爭爆發之前,【日】本當局完全有能力爭取和平即及時滿足【中】國提出的合理要求,而【日】本當局不但沒有這麼做,還點燃了這場戰爭,因此必須有人為這場戰爭負責。

說得直接一點,【日】本當局必須為戰爭承擔起責任,也就得有人充當戰犯。

顯然,這讓【日】本外交官無法接受畢竟戰爭是軍人的事情,而且戰爭爆發時的【日】本內閣已經總辭職。

第三點更讓【日】本外交官無法接受。

要知道,打到這個時候,【中】國軍隊還沒有攻上【日呢因此在【日】本外交官看來就沒有理由要求【日】本割地賠款。

顯然,孔家輝並不這麼看。

用孔家輝的話來說,如果【日】本不肯割地賠款,那麼戰爭就不會結束,而【中】國軍隊遲早有一天能登上【日】本列島。更重要的是到時候,將由【中】國軍隊來決定戰爭在什麼時候結束,灶及【日】本需要割讓那些島嶼、支付多少賠款。

首次會晤,並沒取得實質x ng成果。

在美國的撮合下,雙方均同意,在七月二十四日,進行第二次會晤。只是接下來【日】本內閣否決了由東條英機提出的停戰條件,即讓前首相承擔戰爭責任,以及承認琉球王國的獨立地位,所以第二次會晤並沒按期進行。

到這一步【中】國當局要考慮的不再是談判,而是如何讓【日】本承認戰敗。

七月二十七日特混艦隊炮擊了大隅諸島中的種子島,重點打擊了該島上的港口,即西之表鎮。

兩天後,運載著【中】國海軍陸戰隊第一旅的船隊離開了吳淞口。

按照馮承乾的部署,既然【日】本不肯承認有割地賠款的義務,那麼【中】國軍隊就得在戰爭結束之前佔領一座【日】本島嶼,構成進攻【日的事實,從而讓【日】本當局在談判桌上拿不出拒絕割地賠款的理由。

馮承乾看中的,正是離九州島只有一海之隔的種子島。

七月三十一日,【日】本當局在得知【中】國已經出動陸戰隊後,發出了談判請求,希望立即進行第二次會晤。

顯然,孔家輝沒有理會【日】本外交官的請求。

八月一日,第一陸戰旅在特混艦隊的炮火支援下,順利登上了種子島,羊且在當天就佔領了西之表鎮。

種子島上除了不到一個營的駐軍,就只有幾十名【警】察。

顯然,這點兵力,根本擋不住一個有四千多人的陸戰旅。

兩天後,第一陸戰旅清除掉了種子島上的日軍,並且把島上的三千多名居民全部集中關押在西之表鎮的集中營里。

八月五日,中日第二次大使級會晤在華盛頓舉行。

這次,孔家輝的態度更加強硬,明確提出,只有【日】本滿足了【中】國提出的前兩個條件,並且答應就第三個條件進行談判之後,【中】國軍隊才會暫時停止針對【日】本的作戰行動,並且在談判結束之後,解除對日封鎖。

顯然,這樣的要求,仍然超過了【日】本的底線。

只是,到這個時候,美國已經有點不耐煩了。

說白了,【日】本已經戰敗,而且沒有翻本的可能。那麼趁著【中】國的要求還不是很高,接受停戰條件,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會晤之後,美國總統羅斯福在白宮約見了【日】本駐美大使。

八月七日,東條英機在東京召開緊急內閣會議。

面對那些依然不肯服輸的內閣成員,東條英機以辭職相威脅,最終使內閣在停戰問題上達成一致。

當天晚上,東條英機覷見天皇,正式提出與【中】國停戰。

天皇在名義上是【日】本的國家元首,但是實權在首相手里。更重要的是,【日】本已經進入了戰時狀態,因此首相在得到內閣支持之後,幾乎可以單獨決斷所有國家政策,而不需要得到議會批準。

事實上,此時的【日】本議會中,大部分議員都是軍國主義份子。

換句話說,如果停戰需要得到議會準許,那麼東條英機提出的任何停戰方案,都不可能獲得通過。

在絕大部分軍國主義份子看來,寧可拼得妾死網破,也不會接受恥辱的停戰條約。

所幸的是,東條英機並沒失去理智,也不是那種沖動的軍國主義份子。

他非常清楚,打到這一步,別說跟【中】國拼個魚死網破,繼續打下去,甚至不大可能對【中】國造成太大的影響。原因很簡單,大規模地面戰爭已經結束,【中】國可以通過封鎖與海上打擊徹底打垮【日】本,而且不需要耗費太多的國力。相反,【日】本在賠上了所有老本之後,也未必能傷【中】國分毫。

只有及時停戰,【日】本才能獲得復興機會。

更加幸運的是,【日】本天皇也有類似的認識。

得到天皇御準後,東條英機在八月八日通知駐美大使,答應【中】國提出的前兩個條件,並且就第三個條件進行談判。

八月十日,中日外交官進行了第三次會晤。

在【日】本做出全面妥協後,美國國務卿正式出面,提出在十天之後,也就是八月二十日舉行正式談判。

推遲十天,主要是中日雙方都需要組建談判代表團。

趁這個機會,美國國務卿提出,【中】國應該暫時停止地面軍事行動,並且降低對日封鎖級別,準許第三國向【日】本運送糧食等基本生活物資。

既然【日】本已經全面妥協,【中】國就沒有理由繼續施加壓力。

八月十二曰,吳鐵生宣布暫時停火八天。

當天,馮承乾也給海軍下達了命令,準許實現通報了的、運送糧食等生活必須物資的第三國船只前往【日】本。

正式談判地點不在華盛頓,而是在馬尼拉。

原因很簡單,十天之內,中日雙方的高級官員只能到達馬尼拉,到不了華盛頓,當時還沒有跨越太平洋的空中航線呢。

八月二十日,中日停戰談判第一次正式談判在馬尼拉舉行。

代表【中】國進行談判的,正是周仁康外長。

做為戰勝方,周仁康沒有浪費太多的時間,在上午的第一次會晤中就提出,【日】本必須割讓奄美諸島、大隅諸島與南庫葉島,並且在今後二十年內,向【中】國支付五點四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

這個要求,讓【日】本談判代表目瞪口呆。

要知道,這基本上是三十多年前簽署的《馬關條約》的翻版。

也正是如此,停戰談判差點在當天上午就結束。

所幸的是,最希望停戰的是美國。

當天下午,協助談判的美國駐菲律賓總督就積極鼻動,在當晚舉行宴會,借此機會給雙方做工作。

參加宴會的,還有德意志第二帝國特使里希特霍芬伯爵。

對周仁康來說,里希特霍芬伯爵是老熟人了。要知道,在一九二八年之前,里希特霍芬是德意志第二帝國駐華大使。

直到這個時候,馮承乾才意識到,德意志第二帝國也卷了進來。

說得準確一點,德意志第二帝國並不希望【中】國在這場戰爭中獲益太多,因為這已經危害到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利益。

問題是,【中】國不能沒有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支持。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能否實現工業化、能否成為世界級大國,在很大的程度上都與德意志第二帝國有關,或者說是由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關系決定。顯然,現在的【中】國還沒有完全實現工業化,也沒有成為世界級大國,因此不管用什麼辦法,必須與德意志第二帝國保持良好關系。

同樣的道理,此時的【日】本,不能沒有美國的支持。

也正是在美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撮合下,這場關系到近五億人的停戰談判,才沒有在八月二十日終結。!。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帝國風雲最新章節 | 帝國風雲全文閱讀 | 帝國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