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風雲 網友上傳章節 第三百八十一章 震驚之余

作者 ︰ 閃爍

第三百八十一章震驚之余

中國艦隊開火之後,萊特也下達了開火命令。

只是,僅僅幾分鐘之後,萊特就發現,雙方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雖然在最初三分鐘內,五艘中國戰艦的炮擊均沒取得戰果,但是炮彈的落點已經說明了雙方的差距。

從第一輪齊射開始,五艘中國戰艦打出的炮彈的平均散布範圍都不超過五百米。

這是個什麼概念?

對于交戰距離高達二十四公里的炮戰來說,不到五百米的偏差,意味著離擊中目標所缺的只是運氣而已。

換句話說,中國戰艦的炮擊精度高得出奇,只是欠缺一些運氣。

如果運氣開始好轉,那麼隨時有可能擊中美艦。

相反,美軍戰艦的炮擊精度就沒有這麼理想了。根據美軍自己測得的數據,其炮擊誤差在一千米以上,而中國艦隊官兵觀察到的結果是在一千五百米左右。也就是說,美艦的炮擊精度比中國戰艦差了好幾倍。如果按照圓規誤差概率計算的話,美艦的炮擊精度比中國戰艦差了一個數量級。

顯然,萊特十分震驚。

要知道,數量級上的差距,根本不可能用火炮的數量來彌補。

不考慮其他因素的話,當雙方的炮擊精度相差一個數量級的時候,意味著較差的一方要用十倍于對手的彈藥,才能夠取得與對手相當的戰果。如果雙方投擲彈藥的能力相當,則意味著較差的一方在中彈十次之後,才有可能擊中對方一次。在艦隊炮戰中,這意味著較差的一方根本沒有勝算。原因很簡單,再強大的戰列艦也無法承受十枚大口徑炮彈的攻擊,因此美艦很有可能在被中國戰艦打殘之前,依然沒有打中中國戰艦。

這仗,還能打下去嗎?

萊特想到了撤退,可是現在已經太晚了。

即便他立即出動驅逐艦發起魚雷攻擊,因為最高航速不如中國艦隊,而且中國艦隊里的第二戰列還沒有投入戰斗,所以萊特也無法獲得逃月兌機會。

不能撤,那就只能繼續打。

問題是,在這種遠程炮戰中,美軍艦隊根本沒有勝算。

唯一的辦法,就是縮短交戰距離,以次提高美艦的炮擊精度,縮短雙方在炮擊精度上的差距。

必須承認,萊特的判斷非常正確。

原因很簡單,在由雷達火控系統指揮的炮戰中,炮戰距離對炮擊精度的影響並不是非常明顯。主要就是,只要在火控雷達的測距範圍之內,測出的距離參數的誤差都一樣,並不像光學設備那樣,誤差會隨著距離增加而增加。

事實上,在裝備了火控雷達之後,美軍就發現了這一點。

只是,萊特再次猶豫了。

原因就是,如果要縮短交戰距離,就得偏轉航向,還得讓艦隊加速,因此在縮短距離的過程中,美艦的火力將大受影響,而中國艦隊卻不會受到影響。也就是說,美艦要承受更大的威脅。

問題是,還有別的辦法可選嗎?

就在萊特猶豫的時候,發生了他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三點十一分,這場主力決戰的第一個戰國產生了。

被擊中的是美軍戰列中的三號艦,也就是「南達科他」號,命中點在艦體右側中部,也就是副炮群附近。猛烈的爆炸,直接把挨得最近的一座副炮炮塔炸飛了,而且還在艦體上開出了一個直徑超過五米的大窟窿。更要命的是,這枚由「山東」號打出的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彈貫穿了「南達科他」號的三層水平裝甲,在第四層甲板上爆炸,直接導致一號鍋爐艙的主煙道被炸毀。雖然這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在使用備用煙道之後,一號鍋爐艙里的兩台鍋爐依然能夠正常工作,但是其造成的附帶影響卻非常嚴重。短短數分鐘內,從煙道里涌出的濃煙就彌漫了附近的數十個艙室,導致上百名官兵窒息身亡。更嚴重的是,因為損管人員無法及時到達受損區域,所以損管工作沒有能夠及時開始。在中彈後大約五分鐘,中彈部位附近發生了第一次爆炸。根據美軍的記錄,這次爆炸由沒有及時處理的副炮炮彈引發。爆炸本身造成的破壞並不嚴重,畢竟爆炸區域已經遭到了嚴重破壞。問題是,爆炸後產生的大火卻造成了嚴重破壞。加上損管工作沒有及時開始,「南達科他」號在三點二十分左右,就變得十分「耀眼」了。

事實上,這次打擊,對「南達科他」號的戰斗力並沒造成太大的影響。

至于燃起的大火,因為交戰距離太遠,幾乎在了望員目視的極限距離上,所以也不會導致「南達科他」號成為明顯的靶標。再說了,中國海軍的主力艦在遠程炮戰中,根本不會使用光學測距設備。

只是,這次重擊對美軍造成了嚴重的精神打擊。

要知道,當時的交戰距離就算沒有二十四公里,也在二十三公里以上。「南達科他」級的防護設計標準,在這個距離上,別說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彈,即便是十六英寸穿甲彈,也不可能打穿其水平裝甲。更何況,「南達科他」號在服役之後,已經針對新的威脅加強了水平防護。按照美軍的測試,「南達科他」號在加強水平防護之前,對十六英寸老式穿甲彈的防護區間為十六點五公里到二十七點四公里,而對十六英寸新式穿甲彈的防護區間則為十八點七公里到二十四點一公里。也就是說,如果中國戰艦的穿甲彈性能與十六英寸新式穿甲彈相當的話,就不可能擊穿「南達科他」號的水平裝甲。

事實爭鳴,中國海軍新式穿甲彈的威力超過了美軍的新式穿甲彈。

震驚之余,萊特立即下達了轉向命令,開始向中國艦隊靠近。

顯然,萊特已經意識到,如果保持這個交戰距離,他根本不可能取勝,甚至不可能重創中國戰艦。

只有縮短交戰距離,才有一線希望。

問題是,這能產生作用嗎?

「山東」號首開戰果,預示著中國艦隊的運氣正在好轉。

三點十三分,美軍艦隊剛剛開始轉向,主力戰列中的四號艦,即「印第安納」號步入了其姊妹艦的後塵。

擊中「印第安納」號的是「山西」號,而且命中點與「山東」號打中「南達科他」號的那一次幾乎一樣。不同的是,「山西」號打出的這枚鎢合金穿甲彈的引信啟動得更晚,即延遲時間更長,穿甲彈在擊穿了四層甲板之後,才在一號鍋爐艙上方爆炸。只不過,對「印第安納」號來說,這不是壞事。主要就是,鍋爐艙屬于關鍵部位,得到了更好的防護,穿甲彈爆炸之後,並沒有對鍋爐造成嚴重影響。更重要的是,爆炸點在艦體的更深處,因此沒有引爆副炮彈藥。

不到三分鐘,兩艘戰列艦遭受沉重打擊。

顯然,就算萊特對勝利還有抱有希望,也不會太強烈。

羅成剛這邊,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在連續取得了兩個戰果之後,羅成剛對新式火控系統的信心大為增強。顯然,羅成剛不願意與美軍艦隊進行近距離炮戰,保持交戰距離對他更加有利。

三點十五分,在確認美軍艦隊的航向已經向右偏了十度左右後,羅成剛下達了保持交戰距離的命令。

辦法很簡單,把航向向右偏十度就行了。

對此,萊特出了繼續偏轉航向,沒有別的辦法可用。

問題是,這樣下去,萊特根本沒有機會縮短交戰距離。原因很簡單,如果雙方都以偏轉航向的方式來調整交戰距離,因為中國艦隊在轉向的內側,所以能夠有效控制航速,而美軍艦隊在轉向的外側,就必須提高航行速度。更重要的是,只要羅成剛及時調整航向,萊特就沒有機會靠近。

要想縮短交戰距離,萊特就必須采取其他辦法。

當然,不管采用什麼辦法,都必須達到一個目的,即設法使中國艦隊無法轉向,或者是讓中國艦隊降低航行速度。

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驅逐艦投入戰斗,用魚雷攻擊來干擾中國艦隊。

顯然,在驅逐艦的戰斗力上,美軍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即第72艦隊不但有多大十二艘的驅逐艦,而且美軍驅逐艦的噸位更大,配備的魚雷發射器也更多,使用的重型魚雷也不比中國海軍的差。如果十二艘驅逐艦一同發起攻擊,那麼中國艦隊的指揮官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避開同時射來的數十條重型魚雷了。

只是,萊特的反應速度依然慢了半拍。

三點二十分左右,中國艦隊第二戰列的七艘巡洋艦終于開火了。

按照羅成剛的命令,七艘戰列艦首先集中火力打擊美軍主力戰列的七號艦,而不是同時攻擊兩艘美軍大型巡洋艦。

這種打法,也很好的說明了羅成剛的意圖。這就是,盡快把兩艘大型巡洋艦從美軍的主力戰列里剝離出去。從而避免讓己方的大型巡洋艦過早的加入主力決戰,獲得單獨擊敗美軍巡洋艦編隊的機會。

對萊特來說,這顯然不是什麼好事。

中國艦隊的第二戰列投入戰斗,意味著美軍發起的魚雷攻擊很難對其主力編隊構成直接威脅。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帝國風雲最新章節 | 帝國風雲全文閱讀 | 帝國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