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訪白俯給向左最大的啟示就是︰柘市政府在短期內,是不會給直監會戴「緊箍咒」的——這意味著直監會在梳理和整頓直銷市場的過程中,可以采用一些「非常」措施或手段••••••甚而至于連盛傳已久的,千山紅藥業直銷人員販人這一碼子事,都有可能被••••••部門裁定為謠傳••••••
果不其然,借助外援才理清楚一系列「麻紗」的千山紅集團,又被卷入維爾公司指控的「貼牌門」事件。隨著千山紅集團知名品牌螺旋藻保健品鉛超標被維爾公司曝光,保健品行業再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柘市一名保健品代理商向經濟報記者直指保健品市場的一大弊病——貼牌生產現象十分普遍,個別小廠從大廠借來批準文號,產品質量難以保證。而造成這一亂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行業準入門檻過低••••••品牌魚龍混雜••••••
日前,有記者來到位于柘市英雄山路的英雄保健品批發市場。這里有某些品牌的專櫃經營(包括千山紅集團知名品牌),也有批發零售的綜合性櫃台,五花八門的品牌令人眼花繚亂。
在一的某櫃台,記者表示想尋找一款贈送老年人的保健性食品,店主立刻推薦起腦•金。在記者表示價格有些偏高後,店主又推薦了幾款魚肝油、蛋白質粉等中老年保健品,價格從十幾元到幾百元不等。當被問及這些產品的生產時間和具體廠址時,店主表示,「這些品牌都是維爾公司、千山紅集團的名牌,昨天才到的貨。」
幾經尋找也沒有看到具體的生產日期,記者表示疑惑。店主解釋說,保健品對身體是保健作用,沒有藥品和其他食品那麼嚴格,「生產日期與產品關聯度不大。」
隨後,記者來到二的另外一家櫃台前,以同樣的問題咨詢了一男性店主。店主湊近來小聲說︰「下都是‘貼牌’的。」他表示由于質量沒有保證,自己不做「貼牌」產品,並稱「如果圖便宜,就買那些貼牌的」。
維爾保健品公司西北區域代理商李根發向記者透露,其實保健品「貼牌」在業內已經很普遍,很多「貼牌」產品都能當正品賣。「說白了,其實就是小廠出產的便宜貨貼上國外或者大品牌的標。遺憾的是,目前市場無法監管和辨別這些產品的真偽,這些貼牌產品反而搶佔了正品的市場。」
李根發代理的品牌優蓮娜就曾遭遇「被貼牌」。作為地道的維爾品牌,他們去年才剛剛進入西北區域,但在上述保健品市場甚至路邊的小店里,都已出現「優蓮娜」的產品,有些商家甚至宣稱是從特別渠道進貨的。
李根發稱︰「我們也曾經舉報過,但是收效甚微。消費者對于化妝品、服裝和包袋可能已經有了一定的辨別經驗,但對于保健品,還是一個空白。尤其是保健品大多用作送禮而非自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問及產品的相關情況。僅依靠廠商或是代理商的力量,是無法圍堵的。」
據了解,全國3000多家保健食品企業中,投資總額在1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只佔2%,更多的是投資1000萬元甚至10萬元以下的企業,該類企業佔全部廠家的50%。新、青兩省企業佔據該行業的主導地位。
中國保健協會某研究員表示,造成保健食品市場混亂的原因在于該行業準入門檻較低。由于保健食品行業大多奉行短、平、快的原則,在產品研發上的投入短期內難以得到回報,因此,企業為追求短期利益,往往不注重產品、技術的研發,產品長遠發展缺乏堅實的基礎。
李根發坦言,當時他選擇代理優蓮娜,就是因為保健食品不像藥品那樣有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不需要經過長期的臨床試驗。
中國保健協會某研究員認為,我國對保健食品行業生產環節要求並不太高,缺乏一個嚴謹的質量控制體系,加之審批相對簡單,故而大量的非專業化企業擁入保健食品行業,給保健食品市場監管帶來很大困難,導致大量「貼牌」產品橫行市場••••••
無論是消費者,還是打算在保健品行業有所作為的代理商,都盼望著相關法規的完善和監管的到位。中國保健協會近日稱,耗時近3年的《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將在近期出台。
記者了解,即將頒布的新條例將大幅度提高保健品市場的準入門檻,並對審批程序進行簡化,生產企業遞交審批材料進入程序後,就能知道獲得批號的時間,比以往審批時限縮短兩年左右,同時,審批環節的費用也將大幅降低,幅度達到70%左右。
新條例的另一個亮點為監管、懲罰力度將加大。某研究員表示,目前保健食品處罰力度不大,處罰金額最高約10萬元,不少企業甚至直接將此作為成本分攤到產品中。據中國保健協會預計,五年內,保健食品產業規模將突破1萬億元,3000多家企業中,近一半將會被整合兼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