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心計︰阿嬌皇後 彼姝者子

作者 ︰ 林若仙

王美人一向溫柔和善,如今景帝厭惡了栗妃的囂張,便常在王夫人的溫柔鄉里流連。王美人雖然不若栗妃美艷,但也為景帝育有四個子女,三個女兒加上膠東王劉徹。與景帝情分不淺,以前景帝年輕力壯喜愛年輕美艷的女子,如今景帝也人將中年,更多考慮的是嗣子問題了。王美人謙和,不似栗妃跋扈,所以在宮中頗受贊譽,在景帝看來更是難得。

這一日,王美人正在教劉徹讀《鄘風-干旄》。漪蘭殿外,景皇帝悄無聲息的走過來,搖搖手,阻止了侍女通報的聲音,站在殿外,側耳听劉徹童稚的聲音有板有眼的誦道︰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絲紕之,良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絲組之,良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絲祝之,良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好。」景帝贊道,在宮人打起的簾子下走進漪蘭殿,笑道,「徹兒背得好。」

王美人連忙參拜,起身後嗔道,「陛下怎麼也不出聲,讓妾失了禮。」

景帝不以為意,笑道︰「朕听徹兒背的流暢,開心著呢,徹兒!」他招手過來,「你可懂得這首《干旄》說的意思?」

劉徹抿唇道,「我听母親說了,這是一首男子想念心上人的情詩。」

景帝笑道,「這樣說,也對,也不對。」

他本想將這個話題就此繞過去,卻不料劉徹不依不饒,拉著他的衣袖道,「父皇,那你說,對在哪里?又不對在哪里?」

景帝失笑,吟道,「彼姝者子——何以畀之?徹兒,這姝者,只能做美好的女子解麼?」

劉徹的眼楮亮了,他咬唇遲疑道,「父皇的意思,這兒也可以指那些有才能的人,是麼?那這首《干旄》也可以解釋成求賢?」

景帝愕然片刻,方對著王美人笑道,「美人好聰明。」

王眨了眨眼,故作不懂,「陛下說笑了,徹兒若是說對了,那也只是他聰明而已,與妾何關?」

「如何無關,」景帝道,「所謂‘母賢子慧’,若非美人賢德,如何能教出這樣聰明的兒子。」

「臣妾不敢居功!」王美人笑得燦爛。

「徹兒這麼聰明,要請個好師傅教。」景帝坐到榻上,摟著劉徹坐在他身邊,「對了,我記得當年你懷徹兒的時候,曾經夢日入懷,看來此子將來必成大器。哈哈哈。有佳兒嬌妻,夫復何求?」一種滿足感充盈在景帝心中。

「對了,之前長公主跟我提了幾次,說她很喜歡徹兒,想讓徹兒跟阿嬌定親。不知道陛下意下如何?」

「阿嬌?她要把阿嬌許給徹兒?這倒是稀奇事。」原來景帝並不知道館陶跟栗妃那一樁公案。

「起初我也驚訝,不過想想長公主應該是真的喜歡徹兒吧!」

「嗯!」景帝喝茶不語。

這件事就在景帝的沉默中不了了之了。起初王美人有些嘀咕,不過景帝還是常常在漪蘭殿留宿,對徹兒也很是喜愛,她也就放下心里。

就這樣過了一年。

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忽一日大行官禮官上奏請命,說︰「自古以來‘子以母貴,母以子貴。’如今栗太子立位已有兩年余,而太子母栗妃娘娘尚無位號,宜應為皇後。」

景帝听了,不禁大怒道︰「朕的後宮嬪妃名位,是你這小吏能夠妄議的嗎?」景帝本就深鬧栗妃,如今言官直奏冊立栗妃為後,他認定是栗妃串通大臣謀立皇後。之前對栗妃是呂後第二的擔憂終于爆發。

當即將大行官論罪,拘留在獄中,隨即廢太子榮為臨江王。條侯周亞夫,魏其侯竇嬰,先後力諫,無奈景帝心意已決,再無回轉余地。不日又將王美人封為皇後,七歲的膠東王劉徹以王皇後唯一的嫡子身份立為太子。

栗妃明知禮官上奏請立後不是自己的主使,但是無奈景帝避而不見,甚至下至令她閉門思過,繼而又下令讓她遷宮,這怨憤之氣更加難平。听說了王美人立後,立刻明白事情原委,更加咬牙切齒,恨不能把王美人食肉寢皮,在這樣的種種憂思難解之下,竟一病不起,一縷香魂下黃泉去了。

**********************

長樂宮。

「王氏出身卑賤,你弟弟竟會立她為後,還真是讓我吃了一驚。這場戲跟你月兌不了干系吧?」竇太後問館陶。

「女兒確實參與了前半場,不過後半場戲倒是她自己唱的。」館陶想跟母親說這件事很久了,「不過,我跟王皇後提議讓阿嬌跟徹兒結親,王皇後倒是很樂意,但弟弟好像不怎麼喜歡,什麼也沒說。弟弟難道不喜歡阿嬌?」她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疑問說了出來。

「人心隔肚皮,他想什麼我怎麼會知道。不過阿嬌還小,你著什麼急?」竇太後倒是很淡定,「栗太子不過也只做了兩年,這位王太子做不做得長還說不準呢。」

「是。」館陶這才放下心來,只要母後在,相信總不會虧待了阿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媚心計︰阿嬌皇後最新章節 | 媚心計︰阿嬌皇後全文閱讀 | 媚心計︰阿嬌皇後全集閱讀